話說在周朝那會兒,武王伐紂成功後,自個兒坐上了天子的寶座,後麵成王、康王接著幹,都是守家業的好手。朝堂之上,周公、召公他們一班牛人忙前忙後,治國理政,那陣子,真是文武雙全,國家昌盛得跟朵花似的,百姓們也安居樂業,過得美滋滋的。
可是呢,武王傳了八代到了夷王,這規矩就不太守了,諸侯們一個個跟吹氣球似的膨脹起來,翅膀硬了。到了第九代厲王,那真是個狠角色,把老百姓逼得沒法兒,直接把他給“哢嚓”了。這可是頭一遭啊!還好周召二公挺身而出,跟倆大俠似的,把太子靖扶上了位,這就是宣王。
宣王這一朝,嘿,那可真叫一個英明神武,用的都是方叔、召虎這些能人異士,又把文武成康那一套給撿迴來了,周朝那叫一個複興啊!百姓們又過上了好日子,有詩為證:
“夷厲兩王瞎折騰,幸有宣王來中興。
要是沒他這能手,周朝哪能八百年!”
不過話說迴來,宣王雖然勤快,但也比不上武王那麽自律,什麽牆上刻字提醒自己啊,他可做不來。雖然說是複興,但也沒達到成康那時候的文化盛世,還差那麽一丟丟。
到了三十九年,薑戎這幫家夥不聽話,宣王就火了,親自出馬去收拾他們。結果呢,打了個大敗仗,車馬損失慘重,跟被抄家了一樣。宣王心裏那個不痛快啊!但他想再幹一票,又怕兵力不夠,就自己跑到太原去數人頭了——就是看看那地方有多少人,多少車馬糧食,好準備打仗。太宰仲山甫勸他別這麽幹,說:“大王啊,您這是何必呢?咱們還是好好商量商量吧。”宣王愣是不聽,跟個倔驢似的。
後人寫詩嘲笑他:
“拿寶劍刻石頭,珍珠打小鳥,真是吃飽了撐的!
皇威都快丟光了,還跑去數人頭,也是醉了!”
宣王數完人頭迴來,快到鎬京了,心裏還惦記著那敗仗的事兒呢。突然聽到街上小孩們一群一群的,拍手唱著同一首歌。宣王就停下來聽,眉頭緊鎖著,心裏想著:“這啥歌啊?咋這麽晦氣呢?”
唱的啥呢?
“月亮要升起,太陽要落下;
桑木弓和草箭袋,差點亡了周朝家。”
宣王一聽,心裏那個不痛快啊!臉拉得跟長白山似的。立馬叫車夫把小孩們都抓來問問。小孩們嚇得四散而逃,跟受驚的小鳥似的。最後就抓到兩個,跪在車下,渾身哆嗦著。
宣王瞪著眼珠子問:“這歌是誰編的?”小的那個嚇得說不出話,跟個啞巴似的。大的那個結結巴巴地說:“不是我們編的。三天前,有個穿紅衣服的小孩,到街上教我們唱這個,不知道怎麽迴事,一下子就傳遍了,全城的小孩都在唱,不止我們這兒。”
宣王又問:“那穿紅衣服的小孩呢?”迴答說:“教完歌就不知道去哪兒了,跟人間蒸發似的。”宣王沉默了好久,罵了兩句髒話,就把兩個小孩放了。然後叫來管市場的官,讓他傳話下去:“要是再聽到誰唱這首歌,連家長一起罰!”
當天晚上迴宮後,宣王躺在龍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心裏還在琢磨著那首歌的事兒。
第二天早朝時,大臣們都來了,一個個跟雕像似的站得筆直。拜完皇上後,宣王就把昨晚聽到的歌說了出來,問大家怎麽看。大臣們一聽這歌的內容都愣住了,心裏都嘀咕著:“這啥情況啊?咋還扯上亡國了呢?”
大宗伯召虎率先開口說:“桑木可以做弓嘛,所以叫檿弧;草可以編箭袋嘛,所以叫箕箙。我看啊國家恐怕要有弓箭的麻煩了。”
太宰仲山甫也跟著說:“弓箭是打仗用的嘛。您現在去太原數人頭不就是想報仇嘛。要是打不完這仗國家就要亡了啊!”說完還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宣王雖然沒說什麽但心裏還是點了點頭覺得他們說得有理。然後又問:“這歌是從穿紅衣服的小孩那兒傳來的。那小孩是誰呢?”
太史伯陽父捋了捋胡子說:“街上那些沒頭沒尾的話叫謠言嘛。上天要警告皇上就讓熒惑星變成小孩編謠言讓小孩們學這就叫童謠嘛。小的話就是一個人的吉兇;大的話就是國家的興亡嘛。熒惑星是紅色的所以小孩穿紅衣嘛。今天的亡國謠就是上天要警告您的嘛。”說完還眨了眨眼似乎在暗示著什麽。
宣王一聽心裏更不痛快了但還是強忍著沒發作說:“那我現在赦免薑戎的罪停止太原的軍事行動把武庫裏的弓箭都燒了,再讓全國都不準造賣弓箭這禍能消嗎?”
伯陽父又捋了捋胡子說:“我看天象這兆頭已經成了嘛,好像在王宮裏麵跟外麵的弓箭沒關係嘛。一定是後世有女人亂國的禍嘛。而且謠言說‘月亮要升起太陽要落下’太陽是皇上的象征嘛月亮是陰性的嘛太陽落月亮升就是陰盛陽衰嘛女人幹政的兆頭嘛。”說完還點了點頭似乎在確認自己的判斷。
宣王一聽心裏那個煩啊!但又不好發作隻能勉強擠出個笑容說:“我全靠薑後管後宮嘛她很有賢德嘛選進來的宮女都是精挑細選的嘛哪來的女禍呢?”說完還歎了口氣似乎在為自己的無奈感到悲哀。
伯陽父又捋了捋胡子說:“謠言裏的‘將升’‘將沒’都不是說現在的事嘛。而且‘將’嘛就是可能的意思嘛不一定真會發生嘛。您現在多做好事自然能逢兇化吉嘛。弓箭不用燒嘛。”說完還拍了拍宣王的肩膀似乎在安慰他。
宣王聽完半信半疑地皺著眉頭心裏還在琢磨著這事兒。然後不高興地散了朝迴宮去了。一路上他心裏都在想著:“這啥情況啊?咋這麽亂呢?朕的江山不會真的要亡了吧?”
話說那宣王迴到宮裏,一屁股坐在龍椅上,跟薑後絮絮叨叨地把朝上大臣們說的那些神神叨叨的話一股腦兒全倒了出來。
薑後一聽,眉頭一挑,說:“嘿,巧了,宮裏也有件怪事,正想跟你說呢。”
宣王一愣,問:“啥怪事?”
薑後慢悠悠地說:“有個先王時候的老宮女,五十多歲了,從先朝那會兒就懷上了,一直懷到現在,昨晚才生了個閨女。”
宣王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問:“那孩子呢?”
薑後說:“我覺得那孩子不吉利,已經讓人用草席一包,扔到二十裏外的清水河裏了。”
宣王一聽,趕緊讓人把那老宮女叫來,問她是咋迴事。老宮女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這事兒啊,得從夏桀王那時候說起。褒城裏來了倆神龍,在王宮裏吐沫子,說它們是褒城的二君。桀王嚇得要命,想殺了它們,結果太史占卜說不吉利,想趕它們走,占卜又不吉利。太史就說,這是神人下降,必有吉祥,不如把它們留下的精氣收藏起來,以後能得福。桀王就聽了太史的話,把沫子收在金盤裏。結果昨天晚上,那沫子就化成了個小鱉,鑽到我肚子裏了。那時候我才十二歲,肚子就一天天大起來,先王說我是無夫而孕,就把我關起來了。這一關就是四十年啊!昨天晚上肚子疼得厲害,就生了個閨女。守宮的侍女不敢瞞著,就告訴了娘娘。娘娘說這孩子是怪物,不能留,就讓我領去扔了。婢子罪該萬死啊!”
宣王一聽,揮了揮手說:“這是先朝的事兒,跟你沒關係。”說完就把老宮女打發走了。然後又讓人去清水河看看那孩子咋樣了。不一會兒,迴來的人說孩子已經被水衝走了。宣王也沒多想。
第二天早朝,宣王又把太史伯陽父叫來,跟他說了龍涎的事兒,讓他占卜一下,看看妖氣消了沒。
伯陽父擺好卦,獻上卦詞,那卦詞寫得跟繞口令似的:“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馬逢犬逐。慎之慎之,糜弧箕腋!”
宣王看得一頭霧水,問伯陽父這是啥意思。伯陽父解釋說:“這說的是羊年馬月,有悲有喜。妖氣雖然出宮了,但還沒除幹淨呢。”
宣王一聽,心裏不痛快,就下令:“城裏城外,挨家挨戶查問女嬰,不管死活,誰找到獻給我,賞布帛三百匹;有收養不報的,鄰居舉報,賞錢照給,全家斬首。”說完又派上大夫杜伯專門負責這事兒。因為卦詞裏還有“糜弧箕腋”的話,又派下大夫左儒,讓司市官巡查市場,不許造賣山桑木弓和箕草箭袋,違者處死。
司市官不敢怠慢,帶著一幫人又是宣傳又是巡查。城裏百姓都乖乖聽話了,隻有鄉下的百姓還不知道這事兒。
第二天,有個婦人抱著幾個箕草箭袋進城來賣,後麵還跟著個男子背著十來把山桑木弓。他們住在鄉下,趁著中午趕集來城裏買賣。還沒進城門呢,就被司市官撞見了。司市官大喝一聲:“拿下!”手下的人先把婦人給逮住了。那男子一看勢頭不對,扔下桑弓就跑了。司市官把婦人鎖了,連同桑弓箕袋一起解到左儒那裏。
左儒心想:“這倆東西正應了那謠言,況且太史說女人是禍根,現在抓到個婦人,也算是對王上有個交代。”於是就把男子的事兒給瞞了下來,隻跟宣王說婦人違禁造賣弓箭,應該處死。
宣王一聽,下令把那婦人給斬了。桑弓箕袋就在市場上燒了,給那些想造賣的人提個醒。
這事兒傳出去後,有人寫詩諷刺說:“不把好事兒做到底來消除天災,卻聽信謠言害了無辜婦人!還說這是中興的好事兒呢,這大臣是怎麽當的?”
不過話說迴來,這故事裏的宣王也是夠逗的,一聽謠言就慌了神,也不想想辦法消除天災,反而聽信那些神神叨叨的話去害人。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哦不對不對,是“不聽智者言,吃虧在眼前”。
話分兩路,咱們先聊聊那個賣桑木弓的男子。他撒腿就跑,心裏嘀咕:“這官府抓我們夫婦,到底是哪門子的事兒啊?”心裏還惦記著老婆的安危。晚上找了個十裏開外的地方湊合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就聽人說:“昨天北門有個賣桑弓箕袋的婦人,被抓了,當場就給哢嚓了。”他這才知道老婆沒了,跑到沒人的地方,抹了幾把眼淚。不過,想著自己逃過一劫,他又邁開步子繼續走。走了大約十裏地,到了清水河邊。遠遠望見一群鳥飛來飛去,嘰嘰喳喳的。他走近一看,哎呀媽呀,一個草席包在水麵上漂著,一群鳥用嘴叼著它,一邊叼一邊叫,眼看就要拖到岸邊了。男子心想:“這事兒可真夠奇的!”
他趕走鳥群,從水裏撈起席包,跑到草坡上解開一看,裏麵竟然是個女嬰,還“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男子心想:“這孩子不知被誰拋棄了,但能被鳥從水裏叼出來,肯定是大富大貴之人。我抱迴去養,說不定以後還能指望她呢。”於是,他脫下布衫,把孩子包起來,抱在懷裏。想著去哪兒避難,一抬頭看見褒城的方向,決定投奔那裏的熟人去。
這事兒傳出去後,有人寫詩調侃道:“懷孕四十年,水裏泡三天,妖女禍家國,王法也枉然!”
另一邊,宣王殺了賣桑弓箕袋的婦人後,以為童謠的預言已經應驗了,心裏那叫一個舒坦,也不再提太原發兵的事兒了。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去了。
到了四十三年,大祭的日子到了,宣王在齋宮裏住下。半夜二更天,四周靜悄悄的。突然,一個美女從西邊飄飄悠悠地來了,一直走到庭院裏。宣王見她敢闖齋禁,大喝一聲,想叫人把她抓起來,結果一個人影都沒有。美女一點也不害怕,走進太廟,大笑三聲,又大哭三聲,然後不慌不忙地把七廟的神主牌位捆成一捆,往東邊走了。宣王起身就追,結果“啪嗒”一下,醒了,原來是個夢。
宣王覺得心裏七上八下的,勉強去太廟行禮。九獻結束後,迴到齋宮換衣服,然後偷偷地把太史伯陽父叫來,跟他說了夢裏的事兒。伯陽父奏道:“三年前那童謠,大王還記得嗎?我當時就說,大王有女禍,妖氣還沒除呢。童謠裏有哭笑的話,大王現在又做這個夢,正對上號了。”
宣王問:“那之前殺的婦人,不能消‘糜弧箕腋’的預言嗎?”
伯陽父又奏道:“天道深奧,得等到時候才能應驗。一個村婦哪能和氣數扯上關係啊!”
宣王琢磨著不說話了。突然想起三年前讓上大夫杜伯查訪妖女的事兒,結果一點消息都沒有。祭禮結束後,宣王迴到朝廷,百官謝恩。宣王問杜伯:“妖女的消息,怎麽這麽久都沒迴話?”
杜伯奏道:“臣查訪這女子,一點影子都沒有。以為妖婦已經正法,童謠已經應驗,再搜下去,恐怕會驚擾百姓,所以就停了。”
宣王大怒:“既然這樣,為什麽不明確奏報,分明是怠慢我的命令,自作主張。這種不忠的臣子,要他何用!”然後喝令武士:“押出去,斬首示眾!”嚇得百官臉色跟土一樣。
突然,文官堆裏走出一位官員,一把拉住杜伯,連聲說:“不可,不可!”宣王一看,是下大夫左儒,杜伯的好友,還是他舉薦的呢。左儒磕頭奏道:“臣聽說堯帝九年大水,不失為帝;湯王七年大旱,不害為王。天變尚且不妨,人妖怎能全信?大王若殺了杜伯,臣擔心百姓會把妖言傳開,外夷聽到,也會輕視我們。請大王寬恕!”
宣王說:“你為朋友而違抗我的命令,是重友輕君啊。”
左儒說:“君對則順君,友對則順友。君錯則逆君,友錯則逆友。杜伯沒有可殺的罪,大王若殺他,天下人必認為大王不明智。臣若不能勸止,天下人必認為臣不忠。大王若必殺杜伯,臣請與杜伯同死。”
宣王怒氣未消:“我殺杜伯,跟拔根草似的,還用你多費口舌?”然後喝令:“快斬!”武士就把杜伯推出去哢嚓了。
左儒迴到家,一抹脖子,也自盡了。有人寫詩讚道:
左儒真賢良,直言不諱強。
君友兩為難,忠義兩難當。
為友舍性命,為君盡忠腸。
千古留美名,用式好榜樣。
杜伯的兒子隰叔,一看老爸被哢嚓了,撒腿就跑到了晉國,後來還在晉國當上了士師這個官兒。他們家的後代呢,就成了士氏,還在範地有了封地,所以又叫範氏。後人覺得杜伯挺忠心的,就在杜陵給他建了個祠堂,叫杜主,也有人叫它右將軍廟,到現在那地方還在呢。這些都是後來的事兒了。
咱們再聊聊宣王。第二天,聽說左儒也自盡了,宣王心裏也有點兒後悔殺了杜伯,就悶悶不樂地迴了宮。晚上還失眠了,結果就得了個恍恍惚惚的病,說話顛三倒四的,事兒也經常忘。有時候連朝都不上了。薑後一看宣王病了,也就不進諫了。
到了四十六年秋天,宣王覺得身體稍微好點了,就想出去打獵,透透氣。於是,他就讓司空準備車馬,司馬整頓軍隊,太史選個吉日。到了那天,宣王坐著豪華馬車,前麵六匹馬拉車,右邊有尹吉哺,左邊有召虎,旌旗飄飄,甲胄閃亮,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東郊出發了。這東郊啊,一望無際的平原,以前就是打獵的好地方。
宣王好久沒來這兒了,一到這兒就覺得神清氣爽,於是下令紮營。然後告訴軍士們:“一,不許踩壞莊稼;二,不許燒樹;三,不許打擾老百姓。打到的獵物都要上交,按規矩給賞;要是敢私藏,哼,嚴懲不貸!”命令一出,大家都跟打了雞血似的,爭先恐後地打獵。禦車的人使出渾身解數,射箭的人炫耀自己的箭術,鷹犬也跟著瘋狂起來,狐狸兔子嚇得到處亂竄。弓弦一響,血肉橫飛;箭一射出去,羽毛亂飄。這場打獵,那叫一個熱鬧!宣王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太陽快下山了,宣王下令收兵。大家把獵物都綁好,興高采烈地迴去了。
走了沒多遠,宣王在馬車上打了個哈欠,突然看見一輛小車迎麵衝來。車上站著兩個人,胳膊上掛著紅弓,手裏拿著紅箭,朝著宣王打招唿:“大王,你好啊?”
宣王定睛一看,這不是上大夫杜伯和下大夫左儒嘛!宣王這一驚,差點兒沒從馬車上掉下來。一眨眼,人車都沒了。他問旁邊的人,都說:“沒看見啊。”
宣王正納悶呢,杜伯和左儒又駕著小車,在馬車前晃來晃去。宣王大怒:“你們這些罪鬼,竟敢來冒犯我!”說著,拔出太阿寶劍,對著空中亂揮。
隻見杜伯和左儒齊聲大罵:“你這個無道的昏君!你不修德政,濫殺無辜,今天你的大限已到,我們是來報仇的!還我命來!”話音未落,他們挽起紅弓,搭上紅箭,朝著宣王的心窩射來。宣王大叫一聲,昏倒在馬車上。嚇得尹公腿都軟了,召公眼皮直跳,和一群人趕緊用薑湯把宣王救醒。宣王醒過來還是喊心痛。大家趕緊駕著馬車進城,把宣王扶迴宮。那些軍士還沒領賞呢,就這麽草草散了。
這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啊。有人寫詩調侃道:
紅弓紅箭像鬼神,千軍萬馬中飛奔。
君王被殺還得報,何況咱們小平民。
不知道宣王這迴能不能挺過去,咱們下迴分解。
可是呢,武王傳了八代到了夷王,這規矩就不太守了,諸侯們一個個跟吹氣球似的膨脹起來,翅膀硬了。到了第九代厲王,那真是個狠角色,把老百姓逼得沒法兒,直接把他給“哢嚓”了。這可是頭一遭啊!還好周召二公挺身而出,跟倆大俠似的,把太子靖扶上了位,這就是宣王。
宣王這一朝,嘿,那可真叫一個英明神武,用的都是方叔、召虎這些能人異士,又把文武成康那一套給撿迴來了,周朝那叫一個複興啊!百姓們又過上了好日子,有詩為證:
“夷厲兩王瞎折騰,幸有宣王來中興。
要是沒他這能手,周朝哪能八百年!”
不過話說迴來,宣王雖然勤快,但也比不上武王那麽自律,什麽牆上刻字提醒自己啊,他可做不來。雖然說是複興,但也沒達到成康那時候的文化盛世,還差那麽一丟丟。
到了三十九年,薑戎這幫家夥不聽話,宣王就火了,親自出馬去收拾他們。結果呢,打了個大敗仗,車馬損失慘重,跟被抄家了一樣。宣王心裏那個不痛快啊!但他想再幹一票,又怕兵力不夠,就自己跑到太原去數人頭了——就是看看那地方有多少人,多少車馬糧食,好準備打仗。太宰仲山甫勸他別這麽幹,說:“大王啊,您這是何必呢?咱們還是好好商量商量吧。”宣王愣是不聽,跟個倔驢似的。
後人寫詩嘲笑他:
“拿寶劍刻石頭,珍珠打小鳥,真是吃飽了撐的!
皇威都快丟光了,還跑去數人頭,也是醉了!”
宣王數完人頭迴來,快到鎬京了,心裏還惦記著那敗仗的事兒呢。突然聽到街上小孩們一群一群的,拍手唱著同一首歌。宣王就停下來聽,眉頭緊鎖著,心裏想著:“這啥歌啊?咋這麽晦氣呢?”
唱的啥呢?
“月亮要升起,太陽要落下;
桑木弓和草箭袋,差點亡了周朝家。”
宣王一聽,心裏那個不痛快啊!臉拉得跟長白山似的。立馬叫車夫把小孩們都抓來問問。小孩們嚇得四散而逃,跟受驚的小鳥似的。最後就抓到兩個,跪在車下,渾身哆嗦著。
宣王瞪著眼珠子問:“這歌是誰編的?”小的那個嚇得說不出話,跟個啞巴似的。大的那個結結巴巴地說:“不是我們編的。三天前,有個穿紅衣服的小孩,到街上教我們唱這個,不知道怎麽迴事,一下子就傳遍了,全城的小孩都在唱,不止我們這兒。”
宣王又問:“那穿紅衣服的小孩呢?”迴答說:“教完歌就不知道去哪兒了,跟人間蒸發似的。”宣王沉默了好久,罵了兩句髒話,就把兩個小孩放了。然後叫來管市場的官,讓他傳話下去:“要是再聽到誰唱這首歌,連家長一起罰!”
當天晚上迴宮後,宣王躺在龍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心裏還在琢磨著那首歌的事兒。
第二天早朝時,大臣們都來了,一個個跟雕像似的站得筆直。拜完皇上後,宣王就把昨晚聽到的歌說了出來,問大家怎麽看。大臣們一聽這歌的內容都愣住了,心裏都嘀咕著:“這啥情況啊?咋還扯上亡國了呢?”
大宗伯召虎率先開口說:“桑木可以做弓嘛,所以叫檿弧;草可以編箭袋嘛,所以叫箕箙。我看啊國家恐怕要有弓箭的麻煩了。”
太宰仲山甫也跟著說:“弓箭是打仗用的嘛。您現在去太原數人頭不就是想報仇嘛。要是打不完這仗國家就要亡了啊!”說完還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宣王雖然沒說什麽但心裏還是點了點頭覺得他們說得有理。然後又問:“這歌是從穿紅衣服的小孩那兒傳來的。那小孩是誰呢?”
太史伯陽父捋了捋胡子說:“街上那些沒頭沒尾的話叫謠言嘛。上天要警告皇上就讓熒惑星變成小孩編謠言讓小孩們學這就叫童謠嘛。小的話就是一個人的吉兇;大的話就是國家的興亡嘛。熒惑星是紅色的所以小孩穿紅衣嘛。今天的亡國謠就是上天要警告您的嘛。”說完還眨了眨眼似乎在暗示著什麽。
宣王一聽心裏更不痛快了但還是強忍著沒發作說:“那我現在赦免薑戎的罪停止太原的軍事行動把武庫裏的弓箭都燒了,再讓全國都不準造賣弓箭這禍能消嗎?”
伯陽父又捋了捋胡子說:“我看天象這兆頭已經成了嘛,好像在王宮裏麵跟外麵的弓箭沒關係嘛。一定是後世有女人亂國的禍嘛。而且謠言說‘月亮要升起太陽要落下’太陽是皇上的象征嘛月亮是陰性的嘛太陽落月亮升就是陰盛陽衰嘛女人幹政的兆頭嘛。”說完還點了點頭似乎在確認自己的判斷。
宣王一聽心裏那個煩啊!但又不好發作隻能勉強擠出個笑容說:“我全靠薑後管後宮嘛她很有賢德嘛選進來的宮女都是精挑細選的嘛哪來的女禍呢?”說完還歎了口氣似乎在為自己的無奈感到悲哀。
伯陽父又捋了捋胡子說:“謠言裏的‘將升’‘將沒’都不是說現在的事嘛。而且‘將’嘛就是可能的意思嘛不一定真會發生嘛。您現在多做好事自然能逢兇化吉嘛。弓箭不用燒嘛。”說完還拍了拍宣王的肩膀似乎在安慰他。
宣王聽完半信半疑地皺著眉頭心裏還在琢磨著這事兒。然後不高興地散了朝迴宮去了。一路上他心裏都在想著:“這啥情況啊?咋這麽亂呢?朕的江山不會真的要亡了吧?”
話說那宣王迴到宮裏,一屁股坐在龍椅上,跟薑後絮絮叨叨地把朝上大臣們說的那些神神叨叨的話一股腦兒全倒了出來。
薑後一聽,眉頭一挑,說:“嘿,巧了,宮裏也有件怪事,正想跟你說呢。”
宣王一愣,問:“啥怪事?”
薑後慢悠悠地說:“有個先王時候的老宮女,五十多歲了,從先朝那會兒就懷上了,一直懷到現在,昨晚才生了個閨女。”
宣王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問:“那孩子呢?”
薑後說:“我覺得那孩子不吉利,已經讓人用草席一包,扔到二十裏外的清水河裏了。”
宣王一聽,趕緊讓人把那老宮女叫來,問她是咋迴事。老宮女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這事兒啊,得從夏桀王那時候說起。褒城裏來了倆神龍,在王宮裏吐沫子,說它們是褒城的二君。桀王嚇得要命,想殺了它們,結果太史占卜說不吉利,想趕它們走,占卜又不吉利。太史就說,這是神人下降,必有吉祥,不如把它們留下的精氣收藏起來,以後能得福。桀王就聽了太史的話,把沫子收在金盤裏。結果昨天晚上,那沫子就化成了個小鱉,鑽到我肚子裏了。那時候我才十二歲,肚子就一天天大起來,先王說我是無夫而孕,就把我關起來了。這一關就是四十年啊!昨天晚上肚子疼得厲害,就生了個閨女。守宮的侍女不敢瞞著,就告訴了娘娘。娘娘說這孩子是怪物,不能留,就讓我領去扔了。婢子罪該萬死啊!”
宣王一聽,揮了揮手說:“這是先朝的事兒,跟你沒關係。”說完就把老宮女打發走了。然後又讓人去清水河看看那孩子咋樣了。不一會兒,迴來的人說孩子已經被水衝走了。宣王也沒多想。
第二天早朝,宣王又把太史伯陽父叫來,跟他說了龍涎的事兒,讓他占卜一下,看看妖氣消了沒。
伯陽父擺好卦,獻上卦詞,那卦詞寫得跟繞口令似的:“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馬逢犬逐。慎之慎之,糜弧箕腋!”
宣王看得一頭霧水,問伯陽父這是啥意思。伯陽父解釋說:“這說的是羊年馬月,有悲有喜。妖氣雖然出宮了,但還沒除幹淨呢。”
宣王一聽,心裏不痛快,就下令:“城裏城外,挨家挨戶查問女嬰,不管死活,誰找到獻給我,賞布帛三百匹;有收養不報的,鄰居舉報,賞錢照給,全家斬首。”說完又派上大夫杜伯專門負責這事兒。因為卦詞裏還有“糜弧箕腋”的話,又派下大夫左儒,讓司市官巡查市場,不許造賣山桑木弓和箕草箭袋,違者處死。
司市官不敢怠慢,帶著一幫人又是宣傳又是巡查。城裏百姓都乖乖聽話了,隻有鄉下的百姓還不知道這事兒。
第二天,有個婦人抱著幾個箕草箭袋進城來賣,後麵還跟著個男子背著十來把山桑木弓。他們住在鄉下,趁著中午趕集來城裏買賣。還沒進城門呢,就被司市官撞見了。司市官大喝一聲:“拿下!”手下的人先把婦人給逮住了。那男子一看勢頭不對,扔下桑弓就跑了。司市官把婦人鎖了,連同桑弓箕袋一起解到左儒那裏。
左儒心想:“這倆東西正應了那謠言,況且太史說女人是禍根,現在抓到個婦人,也算是對王上有個交代。”於是就把男子的事兒給瞞了下來,隻跟宣王說婦人違禁造賣弓箭,應該處死。
宣王一聽,下令把那婦人給斬了。桑弓箕袋就在市場上燒了,給那些想造賣的人提個醒。
這事兒傳出去後,有人寫詩諷刺說:“不把好事兒做到底來消除天災,卻聽信謠言害了無辜婦人!還說這是中興的好事兒呢,這大臣是怎麽當的?”
不過話說迴來,這故事裏的宣王也是夠逗的,一聽謠言就慌了神,也不想想辦法消除天災,反而聽信那些神神叨叨的話去害人。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哦不對不對,是“不聽智者言,吃虧在眼前”。
話分兩路,咱們先聊聊那個賣桑木弓的男子。他撒腿就跑,心裏嘀咕:“這官府抓我們夫婦,到底是哪門子的事兒啊?”心裏還惦記著老婆的安危。晚上找了個十裏開外的地方湊合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就聽人說:“昨天北門有個賣桑弓箕袋的婦人,被抓了,當場就給哢嚓了。”他這才知道老婆沒了,跑到沒人的地方,抹了幾把眼淚。不過,想著自己逃過一劫,他又邁開步子繼續走。走了大約十裏地,到了清水河邊。遠遠望見一群鳥飛來飛去,嘰嘰喳喳的。他走近一看,哎呀媽呀,一個草席包在水麵上漂著,一群鳥用嘴叼著它,一邊叼一邊叫,眼看就要拖到岸邊了。男子心想:“這事兒可真夠奇的!”
他趕走鳥群,從水裏撈起席包,跑到草坡上解開一看,裏麵竟然是個女嬰,還“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男子心想:“這孩子不知被誰拋棄了,但能被鳥從水裏叼出來,肯定是大富大貴之人。我抱迴去養,說不定以後還能指望她呢。”於是,他脫下布衫,把孩子包起來,抱在懷裏。想著去哪兒避難,一抬頭看見褒城的方向,決定投奔那裏的熟人去。
這事兒傳出去後,有人寫詩調侃道:“懷孕四十年,水裏泡三天,妖女禍家國,王法也枉然!”
另一邊,宣王殺了賣桑弓箕袋的婦人後,以為童謠的預言已經應驗了,心裏那叫一個舒坦,也不再提太原發兵的事兒了。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去了。
到了四十三年,大祭的日子到了,宣王在齋宮裏住下。半夜二更天,四周靜悄悄的。突然,一個美女從西邊飄飄悠悠地來了,一直走到庭院裏。宣王見她敢闖齋禁,大喝一聲,想叫人把她抓起來,結果一個人影都沒有。美女一點也不害怕,走進太廟,大笑三聲,又大哭三聲,然後不慌不忙地把七廟的神主牌位捆成一捆,往東邊走了。宣王起身就追,結果“啪嗒”一下,醒了,原來是個夢。
宣王覺得心裏七上八下的,勉強去太廟行禮。九獻結束後,迴到齋宮換衣服,然後偷偷地把太史伯陽父叫來,跟他說了夢裏的事兒。伯陽父奏道:“三年前那童謠,大王還記得嗎?我當時就說,大王有女禍,妖氣還沒除呢。童謠裏有哭笑的話,大王現在又做這個夢,正對上號了。”
宣王問:“那之前殺的婦人,不能消‘糜弧箕腋’的預言嗎?”
伯陽父又奏道:“天道深奧,得等到時候才能應驗。一個村婦哪能和氣數扯上關係啊!”
宣王琢磨著不說話了。突然想起三年前讓上大夫杜伯查訪妖女的事兒,結果一點消息都沒有。祭禮結束後,宣王迴到朝廷,百官謝恩。宣王問杜伯:“妖女的消息,怎麽這麽久都沒迴話?”
杜伯奏道:“臣查訪這女子,一點影子都沒有。以為妖婦已經正法,童謠已經應驗,再搜下去,恐怕會驚擾百姓,所以就停了。”
宣王大怒:“既然這樣,為什麽不明確奏報,分明是怠慢我的命令,自作主張。這種不忠的臣子,要他何用!”然後喝令武士:“押出去,斬首示眾!”嚇得百官臉色跟土一樣。
突然,文官堆裏走出一位官員,一把拉住杜伯,連聲說:“不可,不可!”宣王一看,是下大夫左儒,杜伯的好友,還是他舉薦的呢。左儒磕頭奏道:“臣聽說堯帝九年大水,不失為帝;湯王七年大旱,不害為王。天變尚且不妨,人妖怎能全信?大王若殺了杜伯,臣擔心百姓會把妖言傳開,外夷聽到,也會輕視我們。請大王寬恕!”
宣王說:“你為朋友而違抗我的命令,是重友輕君啊。”
左儒說:“君對則順君,友對則順友。君錯則逆君,友錯則逆友。杜伯沒有可殺的罪,大王若殺他,天下人必認為大王不明智。臣若不能勸止,天下人必認為臣不忠。大王若必殺杜伯,臣請與杜伯同死。”
宣王怒氣未消:“我殺杜伯,跟拔根草似的,還用你多費口舌?”然後喝令:“快斬!”武士就把杜伯推出去哢嚓了。
左儒迴到家,一抹脖子,也自盡了。有人寫詩讚道:
左儒真賢良,直言不諱強。
君友兩為難,忠義兩難當。
為友舍性命,為君盡忠腸。
千古留美名,用式好榜樣。
杜伯的兒子隰叔,一看老爸被哢嚓了,撒腿就跑到了晉國,後來還在晉國當上了士師這個官兒。他們家的後代呢,就成了士氏,還在範地有了封地,所以又叫範氏。後人覺得杜伯挺忠心的,就在杜陵給他建了個祠堂,叫杜主,也有人叫它右將軍廟,到現在那地方還在呢。這些都是後來的事兒了。
咱們再聊聊宣王。第二天,聽說左儒也自盡了,宣王心裏也有點兒後悔殺了杜伯,就悶悶不樂地迴了宮。晚上還失眠了,結果就得了個恍恍惚惚的病,說話顛三倒四的,事兒也經常忘。有時候連朝都不上了。薑後一看宣王病了,也就不進諫了。
到了四十六年秋天,宣王覺得身體稍微好點了,就想出去打獵,透透氣。於是,他就讓司空準備車馬,司馬整頓軍隊,太史選個吉日。到了那天,宣王坐著豪華馬車,前麵六匹馬拉車,右邊有尹吉哺,左邊有召虎,旌旗飄飄,甲胄閃亮,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東郊出發了。這東郊啊,一望無際的平原,以前就是打獵的好地方。
宣王好久沒來這兒了,一到這兒就覺得神清氣爽,於是下令紮營。然後告訴軍士們:“一,不許踩壞莊稼;二,不許燒樹;三,不許打擾老百姓。打到的獵物都要上交,按規矩給賞;要是敢私藏,哼,嚴懲不貸!”命令一出,大家都跟打了雞血似的,爭先恐後地打獵。禦車的人使出渾身解數,射箭的人炫耀自己的箭術,鷹犬也跟著瘋狂起來,狐狸兔子嚇得到處亂竄。弓弦一響,血肉橫飛;箭一射出去,羽毛亂飄。這場打獵,那叫一個熱鬧!宣王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太陽快下山了,宣王下令收兵。大家把獵物都綁好,興高采烈地迴去了。
走了沒多遠,宣王在馬車上打了個哈欠,突然看見一輛小車迎麵衝來。車上站著兩個人,胳膊上掛著紅弓,手裏拿著紅箭,朝著宣王打招唿:“大王,你好啊?”
宣王定睛一看,這不是上大夫杜伯和下大夫左儒嘛!宣王這一驚,差點兒沒從馬車上掉下來。一眨眼,人車都沒了。他問旁邊的人,都說:“沒看見啊。”
宣王正納悶呢,杜伯和左儒又駕著小車,在馬車前晃來晃去。宣王大怒:“你們這些罪鬼,竟敢來冒犯我!”說著,拔出太阿寶劍,對著空中亂揮。
隻見杜伯和左儒齊聲大罵:“你這個無道的昏君!你不修德政,濫殺無辜,今天你的大限已到,我們是來報仇的!還我命來!”話音未落,他們挽起紅弓,搭上紅箭,朝著宣王的心窩射來。宣王大叫一聲,昏倒在馬車上。嚇得尹公腿都軟了,召公眼皮直跳,和一群人趕緊用薑湯把宣王救醒。宣王醒過來還是喊心痛。大家趕緊駕著馬車進城,把宣王扶迴宮。那些軍士還沒領賞呢,就這麽草草散了。
這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啊。有人寫詩調侃道:
紅弓紅箭像鬼神,千軍萬馬中飛奔。
君王被殺還得報,何況咱們小平民。
不知道宣王這迴能不能挺過去,咱們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