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岩目光炯炯地說道:“沒錯啊,如今這北魏可謂是如日中天,其國力之昌盛、錢糧之充裕實在令人矚目,毫無疑問,它應當成為我們薅錢的主要目標!”


    吳皇聽後不禁眉頭微皺,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慮:“你當真打算將那火槍出售給魏國嗎?


    要知道這樣做的話,咱們可就瞬間失去原本擁有的巨大優勢。


    一旦北魏得到這批火槍,他們必定會如虎添翼,屆時我們又該如何抵禦得住北魏大軍的兇猛入侵呢?”


    江岩卻隻是微微一笑,笑容之中透著幾分神秘莫測的意味,輕聲迴應道:“陛下,您且想想看,這江山社稷的穩固與否,關鍵其實在於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


    而非單純取決於武器裝備是否足夠精良先進。


    倘若咱們吳國的百姓們因為饑餓紛紛死去,那麽我們國家的根基也就蕩然無存了呀。


    即便手中握有再強大、再厲害的武器又能有何用處呢?


    而且,請陛下放心,那種火槍並非一成不變的。


    它具有極大的升級改進空間,待到新型號的火槍研製成功並投入生產之後,現在所使用的這種初代火槍便會形同廢銅爛鐵一般,幾乎毫無價值可言。


    最後嘛,微臣還想補充一點。


    假如全國上下能夠萬眾一心、眾誌成城,每一個士兵皆能英勇無畏、視死如歸。


    即便是雙方的武器裝備旗鼓相當,那麽此時對於軍隊指揮者的戰略戰術運用能力以及戰場應變智慧的要求將會變得極高。


    不過請陛下相信微臣,即使處於這種勢均力敵的局麵之下,微臣依然滿懷信心能夠帶領我軍戰勝敵人,取得最終的勝利!”


    江岩深吸一口氣後,緩聲說道:“原因很簡單,一旦戰爭形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當前所采用的戰術其作用將會大打折扣。


    那些曾經聲名遠揚、威震天下的武將們,他們一直引以為傲的豐富戰爭經驗,恐怕也難以再適應未來的戰場局勢。


    所以,我們應當果斷地做出決策。”他目光堅定地看向吳皇。


    吳皇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示意江岩繼續說下去。


    江岩接著道:“既然如此,不如將那些即將被淘汰的武器拿出來,與他國交換錢糧等物資。


    有了這些資源,我們便能更好地幫助黎民百姓改善生活條件,讓他們過上富足安穩的日子。


    到那時,百姓們定會發自內心地擁護您,將您高高托起。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成為人民心目中的帝王啊,而非僅僅隻是口頭上高唿萬歲而已。”


    吳皇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亮,當即下令道:“好!即刻傳朕旨意,命鴻臚寺著手籌備相關的洽談事務。


    所有的洽談細節和具體內容,皆交由江愛卿全權負責處理!”


    “臣遵旨,謝陛下信任!”江岩連忙跪地領旨謝恩。


    這時,一旁的韓嶽向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說道:“啟奏陛下,現如今我吳國正處於百廢待興之際,急需招募一大批求真務實、踏實肯幹的官員來協助治理國家。


    尤其是像揚州以及後續將要收複的其他藩王封地區域,各級官吏更是需要重新經過朝廷嚴格選拔並予以任命方可確保地方政務得以順利推行。


    還望陛下明察秋毫,對此事給予足夠重視。


    我強烈建議陛下借此絕佳時機,大力推行科舉製度,將原本那些貪汙腐敗、魚肉百姓的官吏們統統換掉。


    畢竟如今他們所依仗的後台勢力已然土崩瓦解,灰飛煙滅,諒他們也不敢再興風作浪、肆意妄為!”


    吳皇微微頷首,表示讚同:“韓愛卿所言甚是,朕準了!”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金陵城時,城中各大顯眼的告示欄上,無一例外全都貼上了金黃的皇榜。


    那皇榜宛如一道璀璨的光芒,吸引著過往民眾紛紛駐足圍觀。


    隻見上麵赫然寫著一則震撼人心的公告:為廣納賢才,造福吳國萬民,一個月之後,朝廷將隆重舉辦恩科會試,麵向全國範圍大規模選拔德才兼備、學識淵博之士入朝為官!


    此次恩科,不再拘泥於應試者的身份與出身背景,無論是名門望族之子弟,還是寒門庶民之子女,隻要胸中有真才實學,皆可踴躍報名參加。


    更為重要的是,本次恩科會試的主考官將由聲名遠揚、備受敬仰的韓嶽和無涯子兩位當世大儒親自擔綱!


    要知道,韓嶽和無涯子二位先生一生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華早已名動天下,世人皆知。


    正因如此,此番恩科會試必將成為開天辟地頭一遭最為公平公正、光明磊落的選才盛典。


    這則振奮人心的消息一經傳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在吳國境內蔓延開來。


    無數心懷壯誌卻一直苦於報國無門的莘莘學子以及飽讀詩書的文人墨客們聽聞此事,無不欣喜若狂,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深知,自己苦苦等待的機遇終於來臨,人生的曙光就在眼前!


    要知道,此前盡管每過兩年都會舉辦秋春闈這樣重要的科舉考試,但其中的錄取名額卻無一不是被那些世家大族和門閥勢力牢牢掌控著。


    對於出身貧寒的學子而言,想要通過此途徑步入仕途、改變命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他們根本看不到絲毫的希望之光。


    然而此次不同以往,這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以文牒的形式迅速傳遞到了吳國所管轄的各個府縣以及偏遠鄉鎮之中。


    更為貼心的是,考試的時間特意定在了一個月之後。


    如此一來,即便是那些居住在距離金陵城較遠地區的莘莘學子,也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並趕赴考場,一展自己的才華抱負。


    就在眾人對這場即將到來的會試滿懷期待之際,另外一則同樣引人矚目的消息也如同一股旋風般在金陵城中不脛而走。


    ——魏國派遣使臣來到金陵,欲與吳國商討議和之事!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瞬間傳遍大街小巷,使得原本整日裏憂心忡忡、時刻擔心遭受魏國侵犯的老百姓們總算是稍稍鬆了一口氣。


    畢竟,相較於戰火紛飛、動蕩不安的亂世,和平寧靜的生活總歸要好得多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汝南王的廢柴兒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藏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藏寺並收藏汝南王的廢柴兒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