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之從端王府迴來,剛進門,就見趙煜軒恭敬地站在那裏迎他。
張敬之恍惚之間才想起,自己已經收了小靖王做了入室弟子,於是溫和地說道:“你怎麽還沒睡?”
“師傅議事未歸,徒弟豈有先睡的道理。”趙煜軒說道。
這般低調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卑微姿態,張敬之看著心裏很不是滋味,要知道幾月前趙煜軒可還是皇儲大熱靖王的唯一血脈,極有可能會在幾十年後繼承大統。而現在,他卻成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可憐少年。
既為人師,就要擔起師範之責。
“好,既然你沒睡,就隨我來書房吧。”張敬之說。
趙煜軒打著燈籠,慢慢跟在張敬之旁邊,一路小心跟著師傅來到書房裏。
這是張敬之平常私人讀書的地方,非常狹小,隻能容納兩人。
張敬之坐在椅子上,趙煜軒隔著桌子站在他對麵,微微側身而立。張敬之將雲廊急遞和端王府裏的與馬誌遠、端王的討論內容一並說予了趙煜軒。然後,他看著趙煜軒的臉,問道:“換做是你會怎麽做?”
趙煜軒未料到師傅會有如此一問,一時間腦袋有些沒反應過來,張敬之又重複問了一遍。
趙煜軒眉關緊鎖,癡癡地想了一會,麵露難色迴答道:“恩師,我的房子已經充公補了國庫的虧空,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東西可以拿去湊這一萬石糧食。”
張敬之笑了:“我不是問你怎麽去湊糧,我是想問,若你接到雲廊的急遞,你會怎麽做,是迴函敷衍,還是真的發糧支持?”
原來師傅不是讓他湊錢,趙煜軒聽了長舒一口氣,然後脫口說道:“當然是要發糧支持!”
“嗯。”
張敬之聽了讚許地點了點頭,馬上話鋒一轉,問道:“你想沒想過,糧食怎麽運到西北?”
趙煜軒搖了搖頭。
張敬之說道:“走兩千裏陸路。”
趙煜軒驚得瞪大了眼睛,“兩千裏?!”
“嗯。現在你還會支持運糧嗎?”
趙煜軒想了想:“嗯,弟子覺得還是要運糧!”
“說你的理由。”
趙煜軒又蒙了,不知該如何迴答,垂眉思考了半天:“弟子也說不上來,但是不管怎麽難,弟子都覺得要運糧支持西北修渠。”
“我現在告訴你,這糧運到了西北,有可能隻是肥了燕王自己,不會被能用到修渠上麵,你會怎麽辦?繼續選擇運糧支持嗎?”張敬之接著問。
趙煜軒這一下真的猶豫了,思考了好久,又抬頭看看師傅,嘴唇上下抖動,想說又不敢說。
“沒關係,你說。”張敬之鼓勵道。
“弟子可能還會發糧。”
“為什麽?”
“千裏運糧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但可以表明我的態度是支持的。至於糧食被私吞嗎,可以運到西北後,派專人監督,保證糧食都用到修渠工程上。”趙煜軒答道。
“嗯,說的好。那我現在又告訴你,燕王拿了這糧,不光要中飽私囊,還可能會要存儲起來,以後跟朝廷抗衡,你會如何做呢?”
“我...我...”趙煜軒答不上來了。
“還是要運!”張敬之果斷地說道。
趙煜軒不解了,禁不住問道:“師傅,這是為什麽啊?”
張敬之道:“其一,西北缺糧,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戶部的職責。其二修渠是國策,雲廊已經先走一步了,朝廷還不動嗎?朝廷要用運糧的行動,表明明確支持的態度,不然西北民心盡失,正中燕王下懷。”
“那...”趙煜軒正要發問。
張敬之揮手阻止道:“我知道你想要問什麽?你看。”
張敬之伸出右手,立起拇指道:“這一萬石,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用在修渠上,它是這個,至少可以管三個月。”
“但若用在對抗朝廷上....”張敬之慢慢放下拇指,豎起小手指,“它卻是這個,十天都管不上,你明白了嗎?”
趙煜軒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抬頭看著張敬之:“師傅,若是三月後,雲廊又發急遞要糧呢。”
“那時倒可以不急了。畢竟第一次運糧,朝廷就已向天下、向西北表明了態度。雲廊若再要糧,我們可以先派員去查看修渠進度,看看這一萬石糧用在了什麽地方,搞清楚了再運不遲。”
“哦。可是,師傅,既然一萬石最好。為什麽你在王府裏,卻力主要運糧十萬石呢?”趙煜軒又問道。
“問的好!問的好!”張敬之興奮地站了起來,走近趙煜軒,拍著他的肩膀。
““你觀察得很仔細!馬誌遠是西北人,他可是最支持修渠的,我要直接說運糧一萬石,他肯定會吵著讓為師往上加。”張敬之背著雙手,轉過身抬頭看向高處。
“到時端王自然會支持他,也要為師往上加,真是那樣,運糧可就不止一萬石了。”
這迴趙煜軒聽了,反倒更加迷茫了:“弟子還是不太明白師傅為什麽要堅持三月後再運十萬石糧給雲廊?”
“雲廊送來的是急遞,三月後朝廷再表這個態,已經晚了。糧車最遲,十天後必須出發!”
“那十萬石?”
“嗬嗬,三個月十萬石,一個月就是三萬石多一點,十天就是一萬石多一點,端王偷懶取了個整數,也是不想太為難我啊。”張敬之笑笑。
趙煜軒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
“不過,弟子還有一事不明,請師傅明示。”趙煜軒又皺起了眉毛。
“你說。”
“師傅緣何知道端王會支持馬誌遠呢,照我看,師傅是端王親自提攜的戶部尚書,難道不該跟您更親近些嗎?不該支持您嗎?”趙煜軒一臉疑惑。
“正因為為師跟端王更親近,所以,在有些問題上,他會選擇支持馬誌遠,而不是為師。”
“......”
張敬之看著趙煜軒滿是疑惑的臉笑道:“你試著站在端王的角度想一想,就能明白了。”
趙煜軒低頭想了一會,看著張敬之,還是有些摸不著頭緒。
張敬之提醒道:“我問你,為師、馬誌遠、端王,誰是帶頭人?”
“自然是端王。”
“他既是帶頭人,有時候說話辦事,要從大局著手。”
趙煜軒想了想,看著張敬之,小心說道:“端王莫不是想討好馬誌遠?”
“討好談不上,拉攏肯定是有的。端王對為師有知遇之恩,哪怕一時冷落,為師也不會改變立場。馬誌遠不同,他之前可是端王的政敵,尤其修渠這件事,還是他出的主意,端王要融合內部人的關係,必然會損親厚遠,這跟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一個道理。”
趙煜軒點了點頭:“弟子有些明白了。”
張敬之走到趙煜軒旁邊,看著他清澈的雙眼,說道:“古人雲: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有時候,自己作為局中人,斷不清局勢,如果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跳出來看問題,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獲。你記住了嗎?”
“弟子記住了。”趙煜軒點點頭,又抬眼看著張敬之,“弟子...弟子...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你說?”
“到底師傅要如何在十天內,湊齊這十萬石糧食呢?”趙煜軒怯生生地問道。
“哈哈哈..”張敬之笑了,“天機不可泄露!”
張敬之恍惚之間才想起,自己已經收了小靖王做了入室弟子,於是溫和地說道:“你怎麽還沒睡?”
“師傅議事未歸,徒弟豈有先睡的道理。”趙煜軒說道。
這般低調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卑微姿態,張敬之看著心裏很不是滋味,要知道幾月前趙煜軒可還是皇儲大熱靖王的唯一血脈,極有可能會在幾十年後繼承大統。而現在,他卻成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可憐少年。
既為人師,就要擔起師範之責。
“好,既然你沒睡,就隨我來書房吧。”張敬之說。
趙煜軒打著燈籠,慢慢跟在張敬之旁邊,一路小心跟著師傅來到書房裏。
這是張敬之平常私人讀書的地方,非常狹小,隻能容納兩人。
張敬之坐在椅子上,趙煜軒隔著桌子站在他對麵,微微側身而立。張敬之將雲廊急遞和端王府裏的與馬誌遠、端王的討論內容一並說予了趙煜軒。然後,他看著趙煜軒的臉,問道:“換做是你會怎麽做?”
趙煜軒未料到師傅會有如此一問,一時間腦袋有些沒反應過來,張敬之又重複問了一遍。
趙煜軒眉關緊鎖,癡癡地想了一會,麵露難色迴答道:“恩師,我的房子已經充公補了國庫的虧空,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東西可以拿去湊這一萬石糧食。”
張敬之笑了:“我不是問你怎麽去湊糧,我是想問,若你接到雲廊的急遞,你會怎麽做,是迴函敷衍,還是真的發糧支持?”
原來師傅不是讓他湊錢,趙煜軒聽了長舒一口氣,然後脫口說道:“當然是要發糧支持!”
“嗯。”
張敬之聽了讚許地點了點頭,馬上話鋒一轉,問道:“你想沒想過,糧食怎麽運到西北?”
趙煜軒搖了搖頭。
張敬之說道:“走兩千裏陸路。”
趙煜軒驚得瞪大了眼睛,“兩千裏?!”
“嗯。現在你還會支持運糧嗎?”
趙煜軒想了想:“嗯,弟子覺得還是要運糧!”
“說你的理由。”
趙煜軒又蒙了,不知該如何迴答,垂眉思考了半天:“弟子也說不上來,但是不管怎麽難,弟子都覺得要運糧支持西北修渠。”
“我現在告訴你,這糧運到了西北,有可能隻是肥了燕王自己,不會被能用到修渠上麵,你會怎麽辦?繼續選擇運糧支持嗎?”張敬之接著問。
趙煜軒這一下真的猶豫了,思考了好久,又抬頭看看師傅,嘴唇上下抖動,想說又不敢說。
“沒關係,你說。”張敬之鼓勵道。
“弟子可能還會發糧。”
“為什麽?”
“千裏運糧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但可以表明我的態度是支持的。至於糧食被私吞嗎,可以運到西北後,派專人監督,保證糧食都用到修渠工程上。”趙煜軒答道。
“嗯,說的好。那我現在又告訴你,燕王拿了這糧,不光要中飽私囊,還可能會要存儲起來,以後跟朝廷抗衡,你會如何做呢?”
“我...我...”趙煜軒答不上來了。
“還是要運!”張敬之果斷地說道。
趙煜軒不解了,禁不住問道:“師傅,這是為什麽啊?”
張敬之道:“其一,西北缺糧,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戶部的職責。其二修渠是國策,雲廊已經先走一步了,朝廷還不動嗎?朝廷要用運糧的行動,表明明確支持的態度,不然西北民心盡失,正中燕王下懷。”
“那...”趙煜軒正要發問。
張敬之揮手阻止道:“我知道你想要問什麽?你看。”
張敬之伸出右手,立起拇指道:“這一萬石,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用在修渠上,它是這個,至少可以管三個月。”
“但若用在對抗朝廷上....”張敬之慢慢放下拇指,豎起小手指,“它卻是這個,十天都管不上,你明白了嗎?”
趙煜軒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抬頭看著張敬之:“師傅,若是三月後,雲廊又發急遞要糧呢。”
“那時倒可以不急了。畢竟第一次運糧,朝廷就已向天下、向西北表明了態度。雲廊若再要糧,我們可以先派員去查看修渠進度,看看這一萬石糧用在了什麽地方,搞清楚了再運不遲。”
“哦。可是,師傅,既然一萬石最好。為什麽你在王府裏,卻力主要運糧十萬石呢?”趙煜軒又問道。
“問的好!問的好!”張敬之興奮地站了起來,走近趙煜軒,拍著他的肩膀。
““你觀察得很仔細!馬誌遠是西北人,他可是最支持修渠的,我要直接說運糧一萬石,他肯定會吵著讓為師往上加。”張敬之背著雙手,轉過身抬頭看向高處。
“到時端王自然會支持他,也要為師往上加,真是那樣,運糧可就不止一萬石了。”
這迴趙煜軒聽了,反倒更加迷茫了:“弟子還是不太明白師傅為什麽要堅持三月後再運十萬石糧給雲廊?”
“雲廊送來的是急遞,三月後朝廷再表這個態,已經晚了。糧車最遲,十天後必須出發!”
“那十萬石?”
“嗬嗬,三個月十萬石,一個月就是三萬石多一點,十天就是一萬石多一點,端王偷懶取了個整數,也是不想太為難我啊。”張敬之笑笑。
趙煜軒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
“不過,弟子還有一事不明,請師傅明示。”趙煜軒又皺起了眉毛。
“你說。”
“師傅緣何知道端王會支持馬誌遠呢,照我看,師傅是端王親自提攜的戶部尚書,難道不該跟您更親近些嗎?不該支持您嗎?”趙煜軒一臉疑惑。
“正因為為師跟端王更親近,所以,在有些問題上,他會選擇支持馬誌遠,而不是為師。”
“......”
張敬之看著趙煜軒滿是疑惑的臉笑道:“你試著站在端王的角度想一想,就能明白了。”
趙煜軒低頭想了一會,看著張敬之,還是有些摸不著頭緒。
張敬之提醒道:“我問你,為師、馬誌遠、端王,誰是帶頭人?”
“自然是端王。”
“他既是帶頭人,有時候說話辦事,要從大局著手。”
趙煜軒想了想,看著張敬之,小心說道:“端王莫不是想討好馬誌遠?”
“討好談不上,拉攏肯定是有的。端王對為師有知遇之恩,哪怕一時冷落,為師也不會改變立場。馬誌遠不同,他之前可是端王的政敵,尤其修渠這件事,還是他出的主意,端王要融合內部人的關係,必然會損親厚遠,這跟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一個道理。”
趙煜軒點了點頭:“弟子有些明白了。”
張敬之走到趙煜軒旁邊,看著他清澈的雙眼,說道:“古人雲: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有時候,自己作為局中人,斷不清局勢,如果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跳出來看問題,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獲。你記住了嗎?”
“弟子記住了。”趙煜軒點點頭,又抬眼看著張敬之,“弟子...弟子...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你說?”
“到底師傅要如何在十天內,湊齊這十萬石糧食呢?”趙煜軒怯生生地問道。
“哈哈哈..”張敬之笑了,“天機不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