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但是誰也不知道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修鬼道的張道陵居然自立門戶創立了五鬥米道,也就是現在的天師道。


    曾經的鬼道就是當時的天下魁首,無數名門望族,風水大師都想入鬼道。鬼道創立者那可是土伯啊,入鬼道者可能不想修鬼道,但是入鬼道就相當於得到了土伯的庇護。


    說到天下正派,不得不說到正派魁首昆侖。龍王山的龍屍昆侖自然也知道,但是昆侖的選擇是等,隻要有人上龍王山,昆侖就會來分一杯羹。


    這次昆侖帶隊的是一個布衣老者,身穿粗布衣老者的後麵跟著一個小頑童,小頑童身後跟著昆侖隱派的眾多弟子。那個布衣老者就是曾經的昆侖掌門呂言之,而那個小頑童就是現在的昆侖掌門小三千。


    “老祖宗,既然應劫之人楊勇他們都去了,我們為什麽要插手這件事呀。”小三千奶聲奶氣的問道,小三千口中的老祖宗自然就是曾經的昆侖掌門呂言之,自從王宇入昆侖等輪迴後,呂言之就把掌門之位傳給了三千,而呂言之日日夜夜打坐於蓮花池洞天。


    “唉,若不是張九一執意要為張儀生報仇,導致時機太早始皇提前被封印,這下護龍衛他們知道始皇又被封印現在已經準備放手一搏了。”呂言之歎氣道,自從那次與王宇在蓮花池洞天交心後,呂言之就開始支持王宇了。其實倒也不是支持,是呂言之論謀劃還是實力根本就不是王宇的對手。呂言之當時同意還是不同意,王宇還是會入昆侖等輪迴,來找呂言之不過是給他這個當家人的麵子。


    自從王宇入昆侖等輪迴後,呂言之雖守在蓮花此洞天,卻也時常歎息。若是老祖宗呂明之沒自葬蓮花池洞天,雖不敵王宇,卻也不會讓昆侖這麽狼狽。但是呂言之後來卻想通了,因為他想到了王宇說的那句預言詩:三十六年風水破,天下邪氣出,楊公卒。四十二年始皇出,天下正道滅,楊家可救民水火。


    算算時間線,不過才過了兩年而已,始皇就提前出世了,雖然不是始皇真身,隻是三魄,但是這也代表著一切提前了。可能這次龍虎山的匯聚,就代表著天下正派的衰落,鬼道和護龍衛與巫族的崛起。否則他這次是不會親自帶隊出山的,因為他自己有自己的謀劃,他要為小三千爭取時間。


    可奈何小三千一直想跟過來,呂言之沒辦法才把小三千帶了過來。呂言之想把小三千培養成第二個王宇,可是王宇這等人怎麽可能輕易就培養出來呢?


    昆侖呂言之親自帶隊,龍虎山肯定不甘落後,張九一下龍虎後,現在龍虎山由張浮無接手。雖然張浮無資質愚鈍緩緩半生隻有半步假仙境,但是十歲入龍虎後,一生都獻給了龍虎。龍虎山的武學精髓專注於陣法,卻不致力於個人的實力。


    張浮無帶著數百位弟子,浩浩蕩蕩的朝著龍王山趕來,每個弟子後麵背著的是一把斷劍。就是張九一狀元樓上借龍虎山萬劍與始皇一戰,被始皇拳頭砸斷的數萬把道劍。這隻隊伍也是龍虎山隱派的精銳,呂言之算到的,張浮無也何嚐沒有算到呢?呂言之為的是給三千爭取時間,倒不是昆侖即將衰落,因為昆侖的做事方式就是知人事盡天命,與始皇一切的都是天命是定數,而小三千對他來說,是人事是變數。


    張浮無的想法就很簡單,來幫張九一。因為他知道張九一肯定會找楊勇,肯定會來這裏,但是他卻沒想到張九一居然能與楊勇結伴而行。畢竟張儀生的死因大部分也是因為楊勇。


    張浮無並不在乎龍虎山的衰落,因為他相信張儀生和張九一,張儀生是有大謀劃的,寧可生死也要換來應劫之人楊勇的一份情。而張九一是小謀劃,張浮無猜不到,但是張九一卻留下一句話給他,百年後去金沙江接一人迴來,百年後的龍虎仙人齊聚,天下頂端。


    與此同時還有一隊人到達了龍王山下,是一群身穿紅袍的大和尚。這些和尚倒也與寺廟裏的不同,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怒目金剛,如同羅漢下凡,各有千秋。為首的居然是一個少年,雙眸清澈透明,若透過眼睛來看這個少年,心如止水四個字倒是很適合他。但從臉上看,看不出這個少年有什麽表情,但是仔細盯著,內心卻有一種悲傷感,見者傷心盡垂淚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這個少年雙手布滿了老繭,應該是經常幹活的緣故。說奇怪也是真的很奇怪,這個少年的地位,在這群和尚中應該不低,雙手的老繭但是有點反常。不過最奇怪的就是這個少年身上居然掛了一個酒壺,嘴裏是盡是些佛語,時而不時的灌了一口酒,好不自在。不過那些大和尚卻沒有阻攔那個少年,看來已經是司空見慣了。


    如果是酒鬼倒也直唿痛快,簡單說的說,做什麽事就有做什麽事的反應,如果你喝酒,開心的時候自然是享受酒精入喉的感覺,難過的時候當然是覺得酒精很辣,臉上的表情不自然。但是可偏偏這個少年卻麵無表情的灌了一口酒輕歎一口氣,自顧自的走著。


    說他憂傷吧,卻是心如止水的沉靜,說他痛快吧,臉上卻又毫無表情。給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密宗的想法倒是難以猜測,本就是亦正亦邪,來龍王山的目的不應該隻是為了那具龍屍,可能還有更深層的想法。


    這下本來冷清的龍王山倒是熱鬧了起來,護龍衛和巫族與巴蜀鬼道,昆侖和龍虎與密宗。他們的目的卻也不同,不過倒也是自然,人心本就是貪婪的。


    龍王山齊聚是一場天下正道與邪道的較量,正道和邪道精銳盡出,無論是誰勝誰負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可能是門派的隕落,也可能是滅門之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代修士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以月為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以月為明並收藏末代修士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