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的起源與北半球勞亞古陸的破裂和解體密切相關。大約在2000萬年前,北冰洋最多隻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湖水通過一條狹窄的通路流入大西洋。在1820萬年前,由於地球板塊的運動,狹窄的通道逐漸變成較寬的海峽,大西洋的海水開始流入北極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北冰洋。
北冰洋的形成過程
1.淡水湖階段:2000萬年前,北冰洋最多隻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
2.海峽形成:1820萬年前,由於地球板塊的運動,狹窄的通道逐漸變成較寬的海峽。
3.海水流入:大西洋的海水開始流入北極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北冰洋。
科學研究的支持
這一理論得到了科學研究的支持。例如,瑞典科學家分析了2004年從北冰洋海底采集的沉澱物後得出結論,從1820萬年前開始,連接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費爾姆海峽開始變寬,淡水從北極水麵流出,而較重的海水則從下麵流入,這些缺氧的海水導致了黑色沉澱物的形成。隨著費爾姆海峽的擴張,海水開始從水麵湧入北冰洋,它們吸收了氧氣後才沉入水底,這樣水底開始出現氧氣和海洋生物,對應的沉澱物也變成了灰色。最後,北冰洋的淡水全換成了海水,在海底開始出現氧化鐵、氧化錳以及海洋生物化石。
北冰洋周邊的國家主要包括:
1.加拿大
2.俄羅斯
3.挪威
4.冰島
5.格陵蘭(丹麥的領土)
6.美國
這些國家的領土自然延伸到北極地區以內並且環繞北冰洋。
北冰洋曆史上發生過的戰爭主要集中在二戰期間,尤其是蘇德戰爭和盟軍與納粹德國之間的海戰。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
蘇德戰爭
1.摩爾曼斯克的戰略地位:摩爾曼斯克是北冰洋最大的城市,由於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是該地區難得的不凍港。因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以及自然環境,這座城市成為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基地。
2.德軍的進攻:戰爭開始不久,德軍就對摩爾曼斯克展開了攻勢,而芬蘭為了報“蘇芬戰爭”的一箭之仇,也派兵加入法西斯軍隊。德軍投入的是精銳的挪威山地軍,他們是侵占挪威的急先鋒,善於在高寒地帶作戰。德軍在初期取得一些戰果,但當靠近摩爾曼斯克時,卻遭到蘇軍的頑強阻擊,難以突破防線,尤其是極夜降臨時,德軍隻能休戰,戰鬥很快進入了相持,德國人隻能無助地望著60公裏外的摩爾曼斯克。
3.德軍的空襲和潛艇戰:德國人派出了300多架飛機對摩爾曼斯克進行空襲,炸毀了城中四分之三的建築,但這並沒有讓蘇聯軍民屈服,仍然頑強地抵禦法西斯的侵略。德國海軍則派出潛艇獵殺盟國的援助船隊,取得一定戰果,擊沉了一些運輸船,導致航道中斷了兩個月。但在盟軍的護航艦隊以及蘇聯北方艦隊的聯合打擊下,很快就被消滅,航道依舊暢通無阻。
盟軍與納粹德國的海戰
1.pq-17船隊的遭遇:1942年6月27日,一支龐大的同盟國船隊悄然離開冰島西南部的雷克雅未克港,開始向蘇聯西北部的摩爾曼斯克軍港駛去,整個航程超過5000公裏,這次援助行動編號就是著名的pq17。這是盟軍自1941年8月開始在北冰洋航線上向蘇聯運送作戰物資以來派遣的最大船隊,也是北冰洋曆史上最大的、最有價值的軍事運輸,總共有35艘船隻參加。然而德軍得到了情報,開始組織空中和海麵對這支船隊的火力截殺和打擊,納粹空軍的俯衝轟炸機率先發動了進攻。7月5日上午,北冰洋上最慘烈的襲擊行動開始了。一時間,北冰洋上空盡是被襲船隻求救的信號。英國貨船“拜倫帝國”號率先被德飛機擊沉,緊接著美國一艘貨輪被潛艇魚雷擊沉。德軍的俯衝轟炸機在空中輪番對運輸船隊發動攻擊,這天盟軍船隊損失大約9艘船隻。
2.其他海戰:1942年初,希特勒相信盟國將要進攻挪威,於是他開始將他的海軍和空軍力量向北轉移。除了德國潛艇和飛機之外,新型戰列艦“俾斯麥”號的姊妹艦“蒂爾皮茨”號,以及“謝爾”號、“希珀”號和“呂佐夫”號向挪威基地行動。他命令仍在布勒斯特港的“沙恩霍斯特”號、“格奈瑟瑙”號和“歐根親王”號立即經由英吉利海峽撤迴,在德國空軍的掩護下,3艘軍艦在白天順利通過狹窄的多佛爾海峽,這成為英國海軍的一次恥辱。隨著德國人的力量向北轉移,來往於蘇聯北部的護航運輸隊遭受到來自水上、水下和空中的攻擊,損失與日俱增。
這些戰爭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戰局,也對北冰洋地區的曆史和地緣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北冰洋曆史上發生過的一些著名海難包括:
1. 泰坦尼克號海難
泰坦尼克號是一艘英國豪華客輪,在1912年4月14日與冰山相撞後沉沒。這場海難發生在北大西洋,但由於泰坦尼克號是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前往美國紐約的途中,因此它的航線經過了北冰洋的部分區域。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曆史上最著名的海難之一,造成了1500多人死亡。
2. nova zem海難
nova zem是一艘荷蘭航海探險家威廉·巴倫支於1596年在北冰洋撞上浮冰的船隻。這場海難導致了船上大部分人員的死亡,但威廉·巴倫支本人幸存下來。
3. pq-17船隊海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冰洋海域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沉船災難。pq-17船隊是盟軍為蘇聯運送物資的船隊,但在1942年6月,該船隊遭到了德軍的襲擊。由於盟軍的誤判和德軍的強大火力,pq-17船隊中的24艘商船被擊沉,大量物資和人員損失。
這些海難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對航海安全和技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36年,挪威北部發生山體崩塌,大量的岩石和附屬物在很短時間之內砸入北冰洋,引起海水劇烈波動,從而形成高達70米的海嘯。此外,2023年9月16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持續9天的奇怪信號,被稱為uso(不明地震物體)。通過模擬研究,科學家發現信號始於格陵蘭島迪克森峽灣的一次大規模滑坡事件,引發了200米高的超級海嘯。
北冰洋雖然不像太平洋那樣是海嘯的多發區,但也有可能發生海嘯。然而,由於北冰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海嘯的發生可能比其他海洋要少。
北冰洋的氣候特點是寒冷,洋麵大部分常年冰凍。北極海區最冷月平均氣溫可達-20c至-40c,暖季也多在8c以下;年平均降水量僅75-200毫米,格陵蘭海可達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風。
季節氣候特點
1.冬季:從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長達6個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c至-40c,而最暖月8月的平均氣溫也隻達到-8c。在北冰洋極點附近漂流站上測到的最低氣溫是-59c。由於洋流和北極反氣旋的影響,北極地區最冷的地方並不在中央北冰洋。
2.夏季:僅7、8兩個月。在最高溫的7、8月份,平均氣溫也隻有0c至6c。北冰洋的上空,冬季是一穩定高壓區,雲量很少,以下沉氣流為主,風暴天氣並不多見。隻有亞歐大陸和阿拉斯加北部沿岸海域,因受冰島低壓和阿留申低壓形成的氣旋的影響,多暴風雪天氣。
3.春季和秋季:5、6月和9、10月分屬春季和秋季。這裏的整個秋季,就是一個黃昏。隨之而來的,便是冬季的漫漫長夜。極夜又冷又寂寞,漆黑的夜空可持續五六個月之久。直到來年3、4月的春天來臨之時,地平線上才又漸漸露出微光,太陽慢慢地沿著近乎水平的軌跡,露出自己的臉龐。不過,即便在盛夏時節,太陽也隻是遠遠地掛在南方地平線上,發著慘淡的白光。太陽升起的高度從不會超過23°。
影響因素
1.地理位置:北冰洋位於北極周圍,大致以北極為中心,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所環抱。盡管它是世界上最小、最淺和最冷的大洋,但卻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2.洋流:北冰洋洋流係統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挪威暖流、斯匹次卑爾根暖流、北角暖流和東格陵蘭寒流等組成。北冰洋洋流進入大西洋,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偏向右方,沿格陵蘭島南下的稱東格陵蘭寒流,沿拉布拉多半島南下的稱拉布拉多寒流。
3.冰蓋與冰川:北冰洋水文特點是有常年不化的冰蓋,冰蓋麵積占總麵積的2\/3左右。其餘海麵上分布有自東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僅巴倫支海地區受北角暖流影響常年不封凍。北冰洋大部分島嶼上遍布冰川和冰蓋,北冰洋沿岸地區則多為永凍土帶,永凍層厚達數百米。
北冰洋的形成過程
1.淡水湖階段:2000萬年前,北冰洋最多隻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
2.海峽形成:1820萬年前,由於地球板塊的運動,狹窄的通道逐漸變成較寬的海峽。
3.海水流入:大西洋的海水開始流入北極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北冰洋。
科學研究的支持
這一理論得到了科學研究的支持。例如,瑞典科學家分析了2004年從北冰洋海底采集的沉澱物後得出結論,從1820萬年前開始,連接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費爾姆海峽開始變寬,淡水從北極水麵流出,而較重的海水則從下麵流入,這些缺氧的海水導致了黑色沉澱物的形成。隨著費爾姆海峽的擴張,海水開始從水麵湧入北冰洋,它們吸收了氧氣後才沉入水底,這樣水底開始出現氧氣和海洋生物,對應的沉澱物也變成了灰色。最後,北冰洋的淡水全換成了海水,在海底開始出現氧化鐵、氧化錳以及海洋生物化石。
北冰洋周邊的國家主要包括:
1.加拿大
2.俄羅斯
3.挪威
4.冰島
5.格陵蘭(丹麥的領土)
6.美國
這些國家的領土自然延伸到北極地區以內並且環繞北冰洋。
北冰洋曆史上發生過的戰爭主要集中在二戰期間,尤其是蘇德戰爭和盟軍與納粹德國之間的海戰。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
蘇德戰爭
1.摩爾曼斯克的戰略地位:摩爾曼斯克是北冰洋最大的城市,由於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是該地區難得的不凍港。因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以及自然環境,這座城市成為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基地。
2.德軍的進攻:戰爭開始不久,德軍就對摩爾曼斯克展開了攻勢,而芬蘭為了報“蘇芬戰爭”的一箭之仇,也派兵加入法西斯軍隊。德軍投入的是精銳的挪威山地軍,他們是侵占挪威的急先鋒,善於在高寒地帶作戰。德軍在初期取得一些戰果,但當靠近摩爾曼斯克時,卻遭到蘇軍的頑強阻擊,難以突破防線,尤其是極夜降臨時,德軍隻能休戰,戰鬥很快進入了相持,德國人隻能無助地望著60公裏外的摩爾曼斯克。
3.德軍的空襲和潛艇戰:德國人派出了300多架飛機對摩爾曼斯克進行空襲,炸毀了城中四分之三的建築,但這並沒有讓蘇聯軍民屈服,仍然頑強地抵禦法西斯的侵略。德國海軍則派出潛艇獵殺盟國的援助船隊,取得一定戰果,擊沉了一些運輸船,導致航道中斷了兩個月。但在盟軍的護航艦隊以及蘇聯北方艦隊的聯合打擊下,很快就被消滅,航道依舊暢通無阻。
盟軍與納粹德國的海戰
1.pq-17船隊的遭遇:1942年6月27日,一支龐大的同盟國船隊悄然離開冰島西南部的雷克雅未克港,開始向蘇聯西北部的摩爾曼斯克軍港駛去,整個航程超過5000公裏,這次援助行動編號就是著名的pq17。這是盟軍自1941年8月開始在北冰洋航線上向蘇聯運送作戰物資以來派遣的最大船隊,也是北冰洋曆史上最大的、最有價值的軍事運輸,總共有35艘船隻參加。然而德軍得到了情報,開始組織空中和海麵對這支船隊的火力截殺和打擊,納粹空軍的俯衝轟炸機率先發動了進攻。7月5日上午,北冰洋上最慘烈的襲擊行動開始了。一時間,北冰洋上空盡是被襲船隻求救的信號。英國貨船“拜倫帝國”號率先被德飛機擊沉,緊接著美國一艘貨輪被潛艇魚雷擊沉。德軍的俯衝轟炸機在空中輪番對運輸船隊發動攻擊,這天盟軍船隊損失大約9艘船隻。
2.其他海戰:1942年初,希特勒相信盟國將要進攻挪威,於是他開始將他的海軍和空軍力量向北轉移。除了德國潛艇和飛機之外,新型戰列艦“俾斯麥”號的姊妹艦“蒂爾皮茨”號,以及“謝爾”號、“希珀”號和“呂佐夫”號向挪威基地行動。他命令仍在布勒斯特港的“沙恩霍斯特”號、“格奈瑟瑙”號和“歐根親王”號立即經由英吉利海峽撤迴,在德國空軍的掩護下,3艘軍艦在白天順利通過狹窄的多佛爾海峽,這成為英國海軍的一次恥辱。隨著德國人的力量向北轉移,來往於蘇聯北部的護航運輸隊遭受到來自水上、水下和空中的攻擊,損失與日俱增。
這些戰爭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戰局,也對北冰洋地區的曆史和地緣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北冰洋曆史上發生過的一些著名海難包括:
1. 泰坦尼克號海難
泰坦尼克號是一艘英國豪華客輪,在1912年4月14日與冰山相撞後沉沒。這場海難發生在北大西洋,但由於泰坦尼克號是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前往美國紐約的途中,因此它的航線經過了北冰洋的部分區域。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曆史上最著名的海難之一,造成了1500多人死亡。
2. nova zem海難
nova zem是一艘荷蘭航海探險家威廉·巴倫支於1596年在北冰洋撞上浮冰的船隻。這場海難導致了船上大部分人員的死亡,但威廉·巴倫支本人幸存下來。
3. pq-17船隊海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冰洋海域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沉船災難。pq-17船隊是盟軍為蘇聯運送物資的船隊,但在1942年6月,該船隊遭到了德軍的襲擊。由於盟軍的誤判和德軍的強大火力,pq-17船隊中的24艘商船被擊沉,大量物資和人員損失。
這些海難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對航海安全和技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36年,挪威北部發生山體崩塌,大量的岩石和附屬物在很短時間之內砸入北冰洋,引起海水劇烈波動,從而形成高達70米的海嘯。此外,2023年9月16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持續9天的奇怪信號,被稱為uso(不明地震物體)。通過模擬研究,科學家發現信號始於格陵蘭島迪克森峽灣的一次大規模滑坡事件,引發了200米高的超級海嘯。
北冰洋雖然不像太平洋那樣是海嘯的多發區,但也有可能發生海嘯。然而,由於北冰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海嘯的發生可能比其他海洋要少。
北冰洋的氣候特點是寒冷,洋麵大部分常年冰凍。北極海區最冷月平均氣溫可達-20c至-40c,暖季也多在8c以下;年平均降水量僅75-200毫米,格陵蘭海可達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風。
季節氣候特點
1.冬季:從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長達6個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c至-40c,而最暖月8月的平均氣溫也隻達到-8c。在北冰洋極點附近漂流站上測到的最低氣溫是-59c。由於洋流和北極反氣旋的影響,北極地區最冷的地方並不在中央北冰洋。
2.夏季:僅7、8兩個月。在最高溫的7、8月份,平均氣溫也隻有0c至6c。北冰洋的上空,冬季是一穩定高壓區,雲量很少,以下沉氣流為主,風暴天氣並不多見。隻有亞歐大陸和阿拉斯加北部沿岸海域,因受冰島低壓和阿留申低壓形成的氣旋的影響,多暴風雪天氣。
3.春季和秋季:5、6月和9、10月分屬春季和秋季。這裏的整個秋季,就是一個黃昏。隨之而來的,便是冬季的漫漫長夜。極夜又冷又寂寞,漆黑的夜空可持續五六個月之久。直到來年3、4月的春天來臨之時,地平線上才又漸漸露出微光,太陽慢慢地沿著近乎水平的軌跡,露出自己的臉龐。不過,即便在盛夏時節,太陽也隻是遠遠地掛在南方地平線上,發著慘淡的白光。太陽升起的高度從不會超過23°。
影響因素
1.地理位置:北冰洋位於北極周圍,大致以北極為中心,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所環抱。盡管它是世界上最小、最淺和最冷的大洋,但卻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2.洋流:北冰洋洋流係統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挪威暖流、斯匹次卑爾根暖流、北角暖流和東格陵蘭寒流等組成。北冰洋洋流進入大西洋,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偏向右方,沿格陵蘭島南下的稱東格陵蘭寒流,沿拉布拉多半島南下的稱拉布拉多寒流。
3.冰蓋與冰川:北冰洋水文特點是有常年不化的冰蓋,冰蓋麵積占總麵積的2\/3左右。其餘海麵上分布有自東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僅巴倫支海地區受北角暖流影響常年不封凍。北冰洋大部分島嶼上遍布冰川和冰蓋,北冰洋沿岸地區則多為永凍土帶,永凍層厚達數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