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青站在椒房殿的宮階上,遠遠地望著皇城外,午時已過,她知道邊楚歌已經在午門就地正法了,恍惚間她的鼻尖還能嗅到那從皇城外飄進來的血腥,她不由得微微一笑,最終淩瑤沒有讓她失望。
“皇後娘娘,胡氏已經安頓妥當了,太後那還不知道您對胡氏的安排,您當真要忤逆太後,放過胡氏嗎?”珍珠試探地問道。
葉青青嘴角微微上揚,邊楚歌已死,胡氏已經沒有作用,生與死都不重要,但葉青青想讓胡香兒活著。因為南國公主之死,淩希那咄咄逼人的態度,以及對她那毫不留情的決絕,也讓葉青青不寒而栗。
淩希不是個仁慈的皇後,更加不是個仁弱的太後,很早之前她就知道,而現在淩希更加生動地給她上了一課,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護不住他的皇後,也就不會給她一個廣闊的天下,她想她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了。
“前朝關於此次駙馬被太後問斬一事,可有什麽動靜?”葉青青冷不丁地問道。
“聽說前朝臣子們大多都不做聲,隻有邊氏一族有些坐不住,動作不斷。”珍珠小聲地說道。
“邊氏?他們做了什麽呀?”
“皇後娘娘,您知道的,邊氏是東俞望族,有數百年的家族曆史,從有虞國開始,邊家就是豪族世家,在東俞威望與勢力頗深。太後要問罪駙馬之時,起初邊家是不斷在前朝活動,想要保下駙馬的,可後來聽說太後要安寧縣主在駙馬與皇後之間做取舍之後,邊家似乎就沉寂了。直到駙馬被問斬,邊家都沒有任何動作,看著很是風平浪靜,可葉府的人說,這段時間邊尚書時常出入勳貴之家,送錢送物聯絡感情,不知到底是做何謀算。”
葉青青冷笑一聲,邊家能作何謀算,不過是覺得被她這個皇後拋棄了,又得罪了淩希一族,擔心家族基業,才會想盡辦法與勳貴們搞好關係。葉青青眉梢一挑,這正是她想要的結果,邊家越惶恐,對她,對向儒鈞越有利,她得意一笑,說道:“珍珠去傳本宮的堂兄葉長榮進宮,就說本宮有要事與他商談。”
........................................................................................................................
葉青青立在書桌前,仔細地為向儒鈞研墨,她的眼角不停地偷瞄著向儒鈞,向儒鈞眉頭深深蹙起,盯著手中的奏章,似乎有了無比難心之事。
葉青青抬起手,溫柔地撫平了向儒鈞那蹙起的眉頭,輕聲說道:“陛下,您別這麽憂愁,會傷了龍體的。”
向儒鈞緩緩地放下奏章,他拉著葉青青的手,悲傷地說道:“如果朕能夠多關心一些南國公主,也許朕這個妹妹就不至於慘死在邊家,朕有愧於先帝與太後。”
“陛下,不怪您,要怪就怪本宮沒有管束好邊家,才會讓姐姐受到如此磨難。”
說話間葉青青的眼中掉落下一滴淚水,正好落在向儒鈞剛剛放下的奏章上,瞬間就濕潤了奏章的一角,向儒鈞看著葉青青這副傷感的模樣,心中更加為難起來,因為剛剛的那封奏章上,正是前朝臣子進言,要問罪邊氏一族。因為南國公主之死,葉青青已經沒了親弟弟,若是將邊家也問罪,那葉青青該多麽難受呀?
“皇後莫要傷心了,放心吧,朕不會因為南國公主之死再問罪任何人了。”
“陛下,到底發生了何事?”葉青青佯裝擔心地問道。
向儒鈞將那封奏章遞給葉青青後,又說道:“皇後放心,南國公主之事已然了結,朕會處理好的。”
向儒鈞寬慰起葉青青,可葉青青卻心裏不高興起來,她手中的奏章就應該是葉長榮找人給向儒鈞上的奏章,要向儒鈞問罪邊家,向儒鈞要是真的放過了邊家,她豈不是白忙活了。
“陛下,怕是此事不妥。”
向儒鈞一驚,他連忙問道:“皇後何出此言?”
“陛下,這些年前朝之上,太後與陛下爭端頗多,臣子們也都小心翼翼,斷然不敢輕易過問皇家之事,而現在有人給陛下上奏章要問罪邊家,陛下不覺得奇怪嗎?除了太後對南國公主之死耿耿於懷,不依不饒以外,誰還會揪著邊家不放呢?”
葉青青的話一下子點醒了向儒鈞,是呀,淩希愛女心切,雖然處死了邊楚歌,可畢竟向依雲是在邊家受虐,邊家每個人都有責任,而現在邊家卻安然無恙,淩希要遷怒邊家,合情合理。
向儒鈞有些慌張地看著葉青青手中的奏章,若是淩希真打定了主意要問罪邊家,他該如何保下邊家?他若保不下邊家,葉青青該多麽傷心呀。
突然葉青青跪倒在地,她冷靜地說道:“陛下,南國公主之死,邊家很難逃脫幹係,既然太後非得問罪邊家,請陛下切勿因為臣妾就忤逆太後。”
葉青青的通情達理,讓向儒鈞更加感動,他激動地扶起葉青青,他知道葉青青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著想,除了葉青青似乎沒有人再對他這麽全心全意了。
“可皇後你已經失去了弟弟,還差點受到連累,朕於心不忍。”向儒鈞愧疚地說道。
“陛下,別說是邊家,就算是葉家,若是對陛下有利,臣妾也毫無怨言,再說,此事對於陛下來說,或許是個機會。”葉青青神秘地說道。
說完葉青青緩緩靠近向儒鈞的耳邊,一點點地將她心中的計劃告訴向儒鈞,向儒鈞的瞳孔漸漸放大,興奮地問道:“當真可行?”
“當然,”
“可太後不是個容易妥協之人,若此事處理不好,怕是會惹怒了太後吧….”向儒鈞有些擔憂地說道。
葉青青微微一笑,自信地說道:“陛下,太後最看重家門與後族了,隻要那人去說,此事必成。”
........................................................................................................................
葉青青揮了揮手,椒房殿的宮人們就立刻退出了殿內,她從懷中拿出一份聖旨,遞到淩墨笙的麵前,輕聲說道:“陛下隆恩,特意恩封錢氏為一品國夫人,表哥,從此以後錢氏不再是罪臣之女,你也不必因為錢氏在前朝抬不起頭了。”
淩墨笙一怔,他有些不解地看著葉青青,當初錢唯庸一案中,淩希與向儒鈞角力的結果就是淩華一家子被貶出了邑城,他成為左相,而錢氏一族覆滅,他的發妻錢氏也受到牽連,被廢掉了國夫人的封號,淩希與向儒鈞誰也沒討到便宜。
那時葉青青與淩希都告訴他,不舍棄錢氏,那麽他這個左相在前朝就毫無威嚴,永遠都是擺設。可現在葉青青拿著的聖旨,不僅僅是恢複錢氏榮耀的聖旨,更是一道給他實權的聖旨,淩墨笙深深地疑惑起來,向儒鈞為與淩希爭權,都犧牲了左膀右臂的老師錢唯庸,如今怎麽會這麽輕易給淩氏左相的實權?
“皇後娘娘,陛下這是何意?”淩墨笙狐疑地問道。
葉青青微微一笑,她來到淩墨笙的身邊,小聲說道:“表哥,駙馬闖了大禍,害了南國公主一條性命,就算駙馬一死,也彌補不了邊家的過錯,太後仁慈,沒有問罪邊家,可邊家似乎不是這麽想的,這些日子邊家沒少出入東俞的勳貴之家,不知道在籌劃著什麽,邊家與淩家怕是以後很難親密無間了,表哥,邊家是東俞的百年望族,家族人才濟濟,以後在前朝會掀起多大的風浪,可真不好說。”
淩墨笙緊緊地握住手中的聖旨,他早就知道邊家最近不太平,也清楚淩希那讓淩瑤艱難的二選一,必然會讓葉青青與邊家對淩家生恨,隻是他沒有想到,葉青青今日拿著這樣的聖旨,將邊家拋到他的麵前,他想葉青青不會那麽好心吧。
“皇後娘娘,有什麽話,不妨直說。”
“表哥,何必這麽見外,一口一個皇後娘娘,本宮記得曾經表哥對本宮的好,也記得淩家對本宮的恩,在本宮的心中,淩家才是本宮的根,邊家什麽都不是,本宮不可能看著邊家在前朝興風作浪爭對淩家,所以本宮才會求著陛下,為表哥討來這個聖旨,從此以後,有了陛下的支持,表哥在前朝就真的可以統帥百官,何懼他邊氏一族?”
葉青青聲情並茂地說著,似乎真的是在為後族,為淩家著想,淩墨笙有些恍惚起來,好像迴到了從前,他眼前的葉青青依舊是曾經那個天真爛漫的表妹。
“皇後,您不要怪太後,南國公主之死對她打擊太大,太後才會如此不理智,不過太後是有成算的,小姑母大抵會選擇保護您的。”淩墨笙低聲說道。
葉青青冷哼一聲,淩希到底有什麽成算她不在乎,因為那根本不重要。突然她微微傾身靠近淩墨笙的耳邊,小聲說道:“表哥,雖然本宮說服了陛下,可陛下多少還是有些憂心的,憂心太後,憂心淩家,本宮勸了陛下好久,陛下才終於答應,給表哥實權,不過需要表哥去說服太後一件事。”
“什麽事?”
“太後年事已高,不宜在前朝太過操勞,不如退居後宮頤養天年如何?”
淩墨笙一驚,他一把拽住葉青青的手腕,怒目而視之下,咬牙切齒地說道:“你們這根本就是在逼宮?”
葉青青漫不經心地大笑起來,似乎淩墨笙的話一點都沒有讓她害怕以及慌亂,她看著淩墨笙那雙怒眼,不閃不躲地直視,鎮定自若地說道:“表哥,太後她老了,把持不了多久朝政的,若是此次不能如了陛下之願,陛下大抵會扶持邊家,不能解決邊家之患,以後淩家後患無窮。既然陛下願意成全淩家,太後何不隨了陛下之意,退出前朝,而表哥你這個左相就能名副其實,淩家依舊在前朝掌控實權,表哥,想想王氏外戚吧,王太後去世後,在前朝後繼無人的下場,那就是傾族之禍呀?”
淩墨笙漸漸地鬆開了葉青青的手腕,他默默地垂下了雙目,葉青青的話太狠了,狠到都鑽進了他的心窩,甚至已經生根發芽。
“皇後娘娘,太後一生都在為了淩家,為了後族,在後宮中艱難度過,您讓我怎麽能跟太後開這個口。”淩墨笙痛苦地說道。
說話間淩墨笙那雙飽含淚水的眼眶中流下兩行熱淚,他無比艱難地看著葉青青,葉青青麵無表情,仰頭長歎一口氣,冷冷地說道:“表哥,你實話實說就好,為了家門,為了後族,太後她懂利弊取舍。”
《清風徐徐輕幾許》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新書海閣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新書海閣!
喜歡清風徐徐輕幾許請大家收藏:()清風徐徐輕幾許新書海閣更新速度最快。
“皇後娘娘,胡氏已經安頓妥當了,太後那還不知道您對胡氏的安排,您當真要忤逆太後,放過胡氏嗎?”珍珠試探地問道。
葉青青嘴角微微上揚,邊楚歌已死,胡氏已經沒有作用,生與死都不重要,但葉青青想讓胡香兒活著。因為南國公主之死,淩希那咄咄逼人的態度,以及對她那毫不留情的決絕,也讓葉青青不寒而栗。
淩希不是個仁慈的皇後,更加不是個仁弱的太後,很早之前她就知道,而現在淩希更加生動地給她上了一課,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護不住他的皇後,也就不會給她一個廣闊的天下,她想她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了。
“前朝關於此次駙馬被太後問斬一事,可有什麽動靜?”葉青青冷不丁地問道。
“聽說前朝臣子們大多都不做聲,隻有邊氏一族有些坐不住,動作不斷。”珍珠小聲地說道。
“邊氏?他們做了什麽呀?”
“皇後娘娘,您知道的,邊氏是東俞望族,有數百年的家族曆史,從有虞國開始,邊家就是豪族世家,在東俞威望與勢力頗深。太後要問罪駙馬之時,起初邊家是不斷在前朝活動,想要保下駙馬的,可後來聽說太後要安寧縣主在駙馬與皇後之間做取舍之後,邊家似乎就沉寂了。直到駙馬被問斬,邊家都沒有任何動作,看著很是風平浪靜,可葉府的人說,這段時間邊尚書時常出入勳貴之家,送錢送物聯絡感情,不知到底是做何謀算。”
葉青青冷笑一聲,邊家能作何謀算,不過是覺得被她這個皇後拋棄了,又得罪了淩希一族,擔心家族基業,才會想盡辦法與勳貴們搞好關係。葉青青眉梢一挑,這正是她想要的結果,邊家越惶恐,對她,對向儒鈞越有利,她得意一笑,說道:“珍珠去傳本宮的堂兄葉長榮進宮,就說本宮有要事與他商談。”
........................................................................................................................
葉青青立在書桌前,仔細地為向儒鈞研墨,她的眼角不停地偷瞄著向儒鈞,向儒鈞眉頭深深蹙起,盯著手中的奏章,似乎有了無比難心之事。
葉青青抬起手,溫柔地撫平了向儒鈞那蹙起的眉頭,輕聲說道:“陛下,您別這麽憂愁,會傷了龍體的。”
向儒鈞緩緩地放下奏章,他拉著葉青青的手,悲傷地說道:“如果朕能夠多關心一些南國公主,也許朕這個妹妹就不至於慘死在邊家,朕有愧於先帝與太後。”
“陛下,不怪您,要怪就怪本宮沒有管束好邊家,才會讓姐姐受到如此磨難。”
說話間葉青青的眼中掉落下一滴淚水,正好落在向儒鈞剛剛放下的奏章上,瞬間就濕潤了奏章的一角,向儒鈞看著葉青青這副傷感的模樣,心中更加為難起來,因為剛剛的那封奏章上,正是前朝臣子進言,要問罪邊氏一族。因為南國公主之死,葉青青已經沒了親弟弟,若是將邊家也問罪,那葉青青該多麽難受呀?
“皇後莫要傷心了,放心吧,朕不會因為南國公主之死再問罪任何人了。”
“陛下,到底發生了何事?”葉青青佯裝擔心地問道。
向儒鈞將那封奏章遞給葉青青後,又說道:“皇後放心,南國公主之事已然了結,朕會處理好的。”
向儒鈞寬慰起葉青青,可葉青青卻心裏不高興起來,她手中的奏章就應該是葉長榮找人給向儒鈞上的奏章,要向儒鈞問罪邊家,向儒鈞要是真的放過了邊家,她豈不是白忙活了。
“陛下,怕是此事不妥。”
向儒鈞一驚,他連忙問道:“皇後何出此言?”
“陛下,這些年前朝之上,太後與陛下爭端頗多,臣子們也都小心翼翼,斷然不敢輕易過問皇家之事,而現在有人給陛下上奏章要問罪邊家,陛下不覺得奇怪嗎?除了太後對南國公主之死耿耿於懷,不依不饒以外,誰還會揪著邊家不放呢?”
葉青青的話一下子點醒了向儒鈞,是呀,淩希愛女心切,雖然處死了邊楚歌,可畢竟向依雲是在邊家受虐,邊家每個人都有責任,而現在邊家卻安然無恙,淩希要遷怒邊家,合情合理。
向儒鈞有些慌張地看著葉青青手中的奏章,若是淩希真打定了主意要問罪邊家,他該如何保下邊家?他若保不下邊家,葉青青該多麽傷心呀。
突然葉青青跪倒在地,她冷靜地說道:“陛下,南國公主之死,邊家很難逃脫幹係,既然太後非得問罪邊家,請陛下切勿因為臣妾就忤逆太後。”
葉青青的通情達理,讓向儒鈞更加感動,他激動地扶起葉青青,他知道葉青青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著想,除了葉青青似乎沒有人再對他這麽全心全意了。
“可皇後你已經失去了弟弟,還差點受到連累,朕於心不忍。”向儒鈞愧疚地說道。
“陛下,別說是邊家,就算是葉家,若是對陛下有利,臣妾也毫無怨言,再說,此事對於陛下來說,或許是個機會。”葉青青神秘地說道。
說完葉青青緩緩靠近向儒鈞的耳邊,一點點地將她心中的計劃告訴向儒鈞,向儒鈞的瞳孔漸漸放大,興奮地問道:“當真可行?”
“當然,”
“可太後不是個容易妥協之人,若此事處理不好,怕是會惹怒了太後吧….”向儒鈞有些擔憂地說道。
葉青青微微一笑,自信地說道:“陛下,太後最看重家門與後族了,隻要那人去說,此事必成。”
........................................................................................................................
葉青青揮了揮手,椒房殿的宮人們就立刻退出了殿內,她從懷中拿出一份聖旨,遞到淩墨笙的麵前,輕聲說道:“陛下隆恩,特意恩封錢氏為一品國夫人,表哥,從此以後錢氏不再是罪臣之女,你也不必因為錢氏在前朝抬不起頭了。”
淩墨笙一怔,他有些不解地看著葉青青,當初錢唯庸一案中,淩希與向儒鈞角力的結果就是淩華一家子被貶出了邑城,他成為左相,而錢氏一族覆滅,他的發妻錢氏也受到牽連,被廢掉了國夫人的封號,淩希與向儒鈞誰也沒討到便宜。
那時葉青青與淩希都告訴他,不舍棄錢氏,那麽他這個左相在前朝就毫無威嚴,永遠都是擺設。可現在葉青青拿著的聖旨,不僅僅是恢複錢氏榮耀的聖旨,更是一道給他實權的聖旨,淩墨笙深深地疑惑起來,向儒鈞為與淩希爭權,都犧牲了左膀右臂的老師錢唯庸,如今怎麽會這麽輕易給淩氏左相的實權?
“皇後娘娘,陛下這是何意?”淩墨笙狐疑地問道。
葉青青微微一笑,她來到淩墨笙的身邊,小聲說道:“表哥,駙馬闖了大禍,害了南國公主一條性命,就算駙馬一死,也彌補不了邊家的過錯,太後仁慈,沒有問罪邊家,可邊家似乎不是這麽想的,這些日子邊家沒少出入東俞的勳貴之家,不知道在籌劃著什麽,邊家與淩家怕是以後很難親密無間了,表哥,邊家是東俞的百年望族,家族人才濟濟,以後在前朝會掀起多大的風浪,可真不好說。”
淩墨笙緊緊地握住手中的聖旨,他早就知道邊家最近不太平,也清楚淩希那讓淩瑤艱難的二選一,必然會讓葉青青與邊家對淩家生恨,隻是他沒有想到,葉青青今日拿著這樣的聖旨,將邊家拋到他的麵前,他想葉青青不會那麽好心吧。
“皇後娘娘,有什麽話,不妨直說。”
“表哥,何必這麽見外,一口一個皇後娘娘,本宮記得曾經表哥對本宮的好,也記得淩家對本宮的恩,在本宮的心中,淩家才是本宮的根,邊家什麽都不是,本宮不可能看著邊家在前朝興風作浪爭對淩家,所以本宮才會求著陛下,為表哥討來這個聖旨,從此以後,有了陛下的支持,表哥在前朝就真的可以統帥百官,何懼他邊氏一族?”
葉青青聲情並茂地說著,似乎真的是在為後族,為淩家著想,淩墨笙有些恍惚起來,好像迴到了從前,他眼前的葉青青依舊是曾經那個天真爛漫的表妹。
“皇後,您不要怪太後,南國公主之死對她打擊太大,太後才會如此不理智,不過太後是有成算的,小姑母大抵會選擇保護您的。”淩墨笙低聲說道。
葉青青冷哼一聲,淩希到底有什麽成算她不在乎,因為那根本不重要。突然她微微傾身靠近淩墨笙的耳邊,小聲說道:“表哥,雖然本宮說服了陛下,可陛下多少還是有些憂心的,憂心太後,憂心淩家,本宮勸了陛下好久,陛下才終於答應,給表哥實權,不過需要表哥去說服太後一件事。”
“什麽事?”
“太後年事已高,不宜在前朝太過操勞,不如退居後宮頤養天年如何?”
淩墨笙一驚,他一把拽住葉青青的手腕,怒目而視之下,咬牙切齒地說道:“你們這根本就是在逼宮?”
葉青青漫不經心地大笑起來,似乎淩墨笙的話一點都沒有讓她害怕以及慌亂,她看著淩墨笙那雙怒眼,不閃不躲地直視,鎮定自若地說道:“表哥,太後她老了,把持不了多久朝政的,若是此次不能如了陛下之願,陛下大抵會扶持邊家,不能解決邊家之患,以後淩家後患無窮。既然陛下願意成全淩家,太後何不隨了陛下之意,退出前朝,而表哥你這個左相就能名副其實,淩家依舊在前朝掌控實權,表哥,想想王氏外戚吧,王太後去世後,在前朝後繼無人的下場,那就是傾族之禍呀?”
淩墨笙漸漸地鬆開了葉青青的手腕,他默默地垂下了雙目,葉青青的話太狠了,狠到都鑽進了他的心窩,甚至已經生根發芽。
“皇後娘娘,太後一生都在為了淩家,為了後族,在後宮中艱難度過,您讓我怎麽能跟太後開這個口。”淩墨笙痛苦地說道。
說話間淩墨笙那雙飽含淚水的眼眶中流下兩行熱淚,他無比艱難地看著葉青青,葉青青麵無表情,仰頭長歎一口氣,冷冷地說道:“表哥,你實話實說就好,為了家門,為了後族,太後她懂利弊取舍。”
《清風徐徐輕幾許》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新書海閣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新書海閣!
喜歡清風徐徐輕幾許請大家收藏:()清風徐徐輕幾許新書海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