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邑城的天空就飄起白茫茫的柳絮,在這和煦的春風下,柳絮隨風搖擺,彌漫在各個角落裏,似乎並沒有歸途。向弘宣深吸一口氣,他不由得走出飛羽殿,他仰頭望著空中鋪天蓋地的柳絮,似乎讓他想起了之前那場冬雪。
向弘宣微微抬起一隻手,接住了空中的一片柳絮,他看著手中這潔白的柳絮,與雪花不一樣的是,他手中的柳絮並沒有那刺骨的冷,他一揚手,柳絮立刻在空中飄動起來,向弘宣望了望飛羽殿的大門,不禁眉頭緊蹙。
忽然一個小內侍快步走進飛羽殿,向弘宣眼中一亮,他走下宮階,小內侍還來不及給向弘宣行禮,就看見向弘宣已經來到他的身旁,向弘宣急切地問道:“今日兵部收到北境的軍報嗎?”
小內侍立刻跪倒在地,從懷中掏出一份軍報,恭敬地遞給向弘宣,向弘宣一把拿過軍報,立即打開,隨後向弘宣的臉上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笑容。
“武駙馬果然沒讓朕失望,將北戎人的鐵騎再次攔住了。”說完向弘宣得意地大笑起來。
不過很快,向弘宣的臉上又露出了一絲憂慮,武承安送來的軍報上說,他們剛到北境,果不其然墨雲興就率軍來攻,雖說墨雲興被他們攔住了,但這一戰墨雲興並沒有損失多少,而且墨雲興的大軍就在陰山之北的營地駐紮下來,估計還是會再次興兵。看樣子,北境怕是有一場持久戰了。
向弘宣低頭默默地迴到了飛羽殿,他將軍報放在書桌上,他又凝視了一眼殿外,柳絮還在漫無目的地滿天亂舞著,他想春天已經來了,北境的戰場應該就不會那麽艱難了吧。
忽然向弘宣感到一陣暈眩,他踉蹌了兩下,小德子立刻上前,攙扶著他迴到龍椅。小德子揮了揮手,宮人立刻奉上一杯熱茶,小德子恭敬地說道:“陛下,喝口熱茶吧。”
向弘宣喝了一口暖茶之後,果然精神不少,幽幽地問道:“小德子,今夜是誰侍寢?”
“陛下,原本今夜是該商美人侍寢的,但過幾日就是上巳節了,按照慣例,陛下都會在飛羽殿安寢,不再召幸宮妃。”小德子小聲說道。
向弘宣放下手中的茶碗,他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道:“以後宮妃侍寢這事不能停,今夜照舊讓商美人侍寢吧。”
小德子一怔,他抬頭看了看向弘宣,向弘宣的臉色有些蒼白,如今向弘宣除了不能怠慢朝政之事,連這後宮的事情,也成了向弘宣心頭上的要事,向弘宣怕是一日都不敢輕慢,可惜不管向弘宣多麽努力,努力到身體都虛成這樣,可這後宮的娘娘們就是不見好消息。
“奴才遵命。”說完小德子默默地退出了飛羽殿。
.............
......................................................................................................
薄寶靈看了看還在喝茶聊天的虞青珊與東陽王妃邵氏,她不禁眉頭皺起,往年這上巳節都是淩希叫她入宮,一切上巳節的事情都交予她辦,可今年淩希冷不丁就把東陽王妃與虞青珊叫進宮來,讓她疑惑不已。
要說淩希想讓東陽王妃一起操辦上巳節事宜,倒也說得過去,東陽郡王是向弘宣的叔叔,算是宗室裏輩分最高的長輩,上巳節這樣重要的場合,讓東陽王妃出席,也算合情合理。可這虞青珊算哪根蔥哪根蒜,她憑什麽也來插手宗婦之事。想到這,薄寶靈的怒火就蹭蹭地往上冒,她不悅地將茶碗丟在一旁的幾案上,臉色難堪極了。
剛剛還正與虞青珊聊得起勁的東陽王妃,也不由得輕咳兩聲,岔開話題地說道:“本王妃記得,兩位王妃家有不少幾個兒子吧。”
“東陽王妃真是好記性,我們慶王府一共有三個嫡子,一個嫡女,二個庶子,還有個庶女,一大堆孩子,可是鬧騰了,難管得很哦,都快愁死我了。”虞青珊似乎有些為難地說道。
邵氏略帶尷尬地笑了笑,又說道:“獻王妃,本王妃記得你家儒鈞很是乖巧。”
“東陽王妃過獎了,儒鈞就是年長些比較穩重,我們獻王府的孩子少,王爺就隻有兩個嫡子,想要鬧騰也鬧騰不起來。”薄寶靈沒好氣地說道。
邵氏一看這場麵似乎有些不妥,連忙打圓場地說道:“誰不知道獻王與王妃伉儷情深,整個獻王府連個通房丫鬟都沒有,獻王妃,你可是我們這些婦人羨慕之人呀。”
也許是聽了邵氏這話,也許是因為獻王確實待她情深意切,薄寶靈的臉上不由得就露出甜蜜,她又拿起幾案上的茶碗,低頭嬌羞地喝下一口茶。
“那是,誰不知道當年獻王多麽癡情,不管多少勳貴要把女兒嫁給獻王做繼室,獻王都不願意,還不是因為對發妻的深情,這在當時可是一段佳話呢。”虞青珊不鹹不淡地說道,說完她還故意看了一眼薄寶靈,她的眉眼之間盡是得意之色。
薄寶靈剛剛的喜悅,一下子就被虞青珊的話,給擊得粉碎,她知道沒有姐姐薄巧靈,獻王不會娶她,她也知道獻王最愛的還是她姐姐,可獻王對她的好,以及這麽多年獻王與她的恩愛,似乎讓她忘了獻王的心中還有個女人,即便這個女人是她的姐姐。可虞青珊的話,就像一記耳光,狠狠地打紅了薄寶靈的臉,也打痛了她的心。
薄寶靈惡狠狠地看著
虞青珊,剛想說些什麽,淩希緩緩地從內屋走出,邵氏與虞青珊趕緊起身,薄寶靈收拾了下表情,也立刻起身給淩希行禮。
邵氏低頭輕歎一口氣,還好淩希來了,不然這兩位怕是就要在椒房殿鬧起來了。
“各位王妃,本宮要撫養南國公主與長樂郡主,這次的上巳節怕是無暇顧及了,所以本宮特意宣幾位王妃進宮,將上巳節諸多事宜都交予你們操辦,你們可不要讓本宮失望呀。”
淩希的話音剛落,虞青珊的臉上就掛滿了喜悅之情,她立刻說道:“皇後娘娘請放心,我等一定將上巳節辦理妥當,不會讓娘娘失望的。”
淩希微微一笑,虞青珊永遠都是那麽積極,而且總是恰到好處的邀功,比起薄寶靈那有些後知後覺的性子,虞青珊更像個前朝的官員,世故又機靈。
邵氏看了一眼臉色越來越不好的薄寶靈,也連忙說道:“皇後娘娘,您請放心,獻王妃年年都幫助娘娘操辦這上巳節,有獻王妃在,我們定然不會讓娘娘失望的。”
薄寶靈感激地看了一眼邵氏,懇切地說道:“娘娘,盡管放心,臣妾定當十分仔細,不會讓上巳節出任何一點差錯。”
淩希滿意地笑了笑,又說道:“今年北境不太平,前朝事多,陛下格外憂心,本宮重視上巳節,也是希望有個好兆頭,希望東俞以後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都一帆風順。”
淩希這頗有深意的話,讓邵氏不禁聯想翩翩。她想起上巳節有祭祀高禖的活動,淩希這般重視今年的上巳節,怕是與後宮無子有關吧。她又想起前段時候邑城的各種流言,有人說是淩希有意過繼她妹妹淩曼與向弘錫的兒子,而淩曼的暴斃就是淩希在奪子殺母。還有人說是向弘宣忌憚後族,不想讓淩希過繼淩曼的兒子,就假借淩希之名賜死了淩曼。更有人說因為向辰康的突然去世,淩曼一時間接受不了喪子的打擊,就自殺而亡,淩希也就沒有了最佳過繼人選。
總之淩曼與兒子同一天莫名其妙地死去,邑城的流言就滿天飛,雖說都是一些捕風捉影之事,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邵氏不禁疑惑起來,不知道這些是否有所關聯呢?
“皇後娘娘,陛下仁厚,娘娘又賢德,自然天佑我東俞,一定會諸事順利的。”虞青珊笑嘻嘻地說道。
說著虞青珊滿懷期待地看這淩希,進宮前慶王就告訴她,讓她找個機會跟淩希探探底,關於前朝立嗣之事,淩希到底是何想法?或者說淩希到底願不願意過繼她的兒子為養子?
淩希不動聲色地拿起幾案上的茶碗,悠閑地喝了幾口茶水,似乎並不在意虞青珊的話,虞青珊有些坐不住了,她剛想起身說些什麽,淩希幽幽地開口說道:“對了,上
巳節活動後,照例還要在後宮中舉辦臨水宴,今年本宮打算讓南國公主與長樂郡主一起出席,到時候本宮也會恩準各位王妃們帶著兒女參加,這樣南國公主與長樂郡主才不會孤單。”
薄寶靈有些不解,臨水宴向來都是宴請宗室婦人的活動,怎麽今年要帶著孩子一起,這不太奇怪了嗎?她又看了看邵氏與虞青珊,她倆低著頭,似乎在思量著什麽。
“聽說慶王妃膝下有三子一女,慶王妃真是好生養,本宮好像隻見過慶王妃的長子伯彥,不如這次慶王妃也一並將其餘二子都帶進宮吧,好讓後宮的女人都沾沾慶王妃這多子的福氣。”淩希淡淡地說道。
一聽這話,虞青珊是滿臉與滿心的歡喜,她立刻連忙應聲道,似乎這是天大的喜事,讓她那笑開了懷的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淩希緩緩地放下茶碗,說道:“那上巳節就拜托各位了,本宮還要去沐夕榭看看南國公主與長樂郡主,你們都跪安吧。”
薄寶靈一臉的莫名其妙,她不明白淩希今日怎麽就這麽高看虞青珊?她剛想開口找個理由留下來,探探淩希的口風,可淩希眼看就要起身離開,而邵氏與喜上眉梢的虞青珊也都趕緊起身跪安,薄寶靈無奈隻能跪安,與她倆離開了椒房殿。
(本章完)
向弘宣微微抬起一隻手,接住了空中的一片柳絮,他看著手中這潔白的柳絮,與雪花不一樣的是,他手中的柳絮並沒有那刺骨的冷,他一揚手,柳絮立刻在空中飄動起來,向弘宣望了望飛羽殿的大門,不禁眉頭緊蹙。
忽然一個小內侍快步走進飛羽殿,向弘宣眼中一亮,他走下宮階,小內侍還來不及給向弘宣行禮,就看見向弘宣已經來到他的身旁,向弘宣急切地問道:“今日兵部收到北境的軍報嗎?”
小內侍立刻跪倒在地,從懷中掏出一份軍報,恭敬地遞給向弘宣,向弘宣一把拿過軍報,立即打開,隨後向弘宣的臉上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笑容。
“武駙馬果然沒讓朕失望,將北戎人的鐵騎再次攔住了。”說完向弘宣得意地大笑起來。
不過很快,向弘宣的臉上又露出了一絲憂慮,武承安送來的軍報上說,他們剛到北境,果不其然墨雲興就率軍來攻,雖說墨雲興被他們攔住了,但這一戰墨雲興並沒有損失多少,而且墨雲興的大軍就在陰山之北的營地駐紮下來,估計還是會再次興兵。看樣子,北境怕是有一場持久戰了。
向弘宣低頭默默地迴到了飛羽殿,他將軍報放在書桌上,他又凝視了一眼殿外,柳絮還在漫無目的地滿天亂舞著,他想春天已經來了,北境的戰場應該就不會那麽艱難了吧。
忽然向弘宣感到一陣暈眩,他踉蹌了兩下,小德子立刻上前,攙扶著他迴到龍椅。小德子揮了揮手,宮人立刻奉上一杯熱茶,小德子恭敬地說道:“陛下,喝口熱茶吧。”
向弘宣喝了一口暖茶之後,果然精神不少,幽幽地問道:“小德子,今夜是誰侍寢?”
“陛下,原本今夜是該商美人侍寢的,但過幾日就是上巳節了,按照慣例,陛下都會在飛羽殿安寢,不再召幸宮妃。”小德子小聲說道。
向弘宣放下手中的茶碗,他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道:“以後宮妃侍寢這事不能停,今夜照舊讓商美人侍寢吧。”
小德子一怔,他抬頭看了看向弘宣,向弘宣的臉色有些蒼白,如今向弘宣除了不能怠慢朝政之事,連這後宮的事情,也成了向弘宣心頭上的要事,向弘宣怕是一日都不敢輕慢,可惜不管向弘宣多麽努力,努力到身體都虛成這樣,可這後宮的娘娘們就是不見好消息。
“奴才遵命。”說完小德子默默地退出了飛羽殿。
.............
......................................................................................................
薄寶靈看了看還在喝茶聊天的虞青珊與東陽王妃邵氏,她不禁眉頭皺起,往年這上巳節都是淩希叫她入宮,一切上巳節的事情都交予她辦,可今年淩希冷不丁就把東陽王妃與虞青珊叫進宮來,讓她疑惑不已。
要說淩希想讓東陽王妃一起操辦上巳節事宜,倒也說得過去,東陽郡王是向弘宣的叔叔,算是宗室裏輩分最高的長輩,上巳節這樣重要的場合,讓東陽王妃出席,也算合情合理。可這虞青珊算哪根蔥哪根蒜,她憑什麽也來插手宗婦之事。想到這,薄寶靈的怒火就蹭蹭地往上冒,她不悅地將茶碗丟在一旁的幾案上,臉色難堪極了。
剛剛還正與虞青珊聊得起勁的東陽王妃,也不由得輕咳兩聲,岔開話題地說道:“本王妃記得,兩位王妃家有不少幾個兒子吧。”
“東陽王妃真是好記性,我們慶王府一共有三個嫡子,一個嫡女,二個庶子,還有個庶女,一大堆孩子,可是鬧騰了,難管得很哦,都快愁死我了。”虞青珊似乎有些為難地說道。
邵氏略帶尷尬地笑了笑,又說道:“獻王妃,本王妃記得你家儒鈞很是乖巧。”
“東陽王妃過獎了,儒鈞就是年長些比較穩重,我們獻王府的孩子少,王爺就隻有兩個嫡子,想要鬧騰也鬧騰不起來。”薄寶靈沒好氣地說道。
邵氏一看這場麵似乎有些不妥,連忙打圓場地說道:“誰不知道獻王與王妃伉儷情深,整個獻王府連個通房丫鬟都沒有,獻王妃,你可是我們這些婦人羨慕之人呀。”
也許是聽了邵氏這話,也許是因為獻王確實待她情深意切,薄寶靈的臉上不由得就露出甜蜜,她又拿起幾案上的茶碗,低頭嬌羞地喝下一口茶。
“那是,誰不知道當年獻王多麽癡情,不管多少勳貴要把女兒嫁給獻王做繼室,獻王都不願意,還不是因為對發妻的深情,這在當時可是一段佳話呢。”虞青珊不鹹不淡地說道,說完她還故意看了一眼薄寶靈,她的眉眼之間盡是得意之色。
薄寶靈剛剛的喜悅,一下子就被虞青珊的話,給擊得粉碎,她知道沒有姐姐薄巧靈,獻王不會娶她,她也知道獻王最愛的還是她姐姐,可獻王對她的好,以及這麽多年獻王與她的恩愛,似乎讓她忘了獻王的心中還有個女人,即便這個女人是她的姐姐。可虞青珊的話,就像一記耳光,狠狠地打紅了薄寶靈的臉,也打痛了她的心。
薄寶靈惡狠狠地看著
虞青珊,剛想說些什麽,淩希緩緩地從內屋走出,邵氏與虞青珊趕緊起身,薄寶靈收拾了下表情,也立刻起身給淩希行禮。
邵氏低頭輕歎一口氣,還好淩希來了,不然這兩位怕是就要在椒房殿鬧起來了。
“各位王妃,本宮要撫養南國公主與長樂郡主,這次的上巳節怕是無暇顧及了,所以本宮特意宣幾位王妃進宮,將上巳節諸多事宜都交予你們操辦,你們可不要讓本宮失望呀。”
淩希的話音剛落,虞青珊的臉上就掛滿了喜悅之情,她立刻說道:“皇後娘娘請放心,我等一定將上巳節辦理妥當,不會讓娘娘失望的。”
淩希微微一笑,虞青珊永遠都是那麽積極,而且總是恰到好處的邀功,比起薄寶靈那有些後知後覺的性子,虞青珊更像個前朝的官員,世故又機靈。
邵氏看了一眼臉色越來越不好的薄寶靈,也連忙說道:“皇後娘娘,您請放心,獻王妃年年都幫助娘娘操辦這上巳節,有獻王妃在,我們定然不會讓娘娘失望的。”
薄寶靈感激地看了一眼邵氏,懇切地說道:“娘娘,盡管放心,臣妾定當十分仔細,不會讓上巳節出任何一點差錯。”
淩希滿意地笑了笑,又說道:“今年北境不太平,前朝事多,陛下格外憂心,本宮重視上巳節,也是希望有個好兆頭,希望東俞以後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都一帆風順。”
淩希這頗有深意的話,讓邵氏不禁聯想翩翩。她想起上巳節有祭祀高禖的活動,淩希這般重視今年的上巳節,怕是與後宮無子有關吧。她又想起前段時候邑城的各種流言,有人說是淩希有意過繼她妹妹淩曼與向弘錫的兒子,而淩曼的暴斃就是淩希在奪子殺母。還有人說是向弘宣忌憚後族,不想讓淩希過繼淩曼的兒子,就假借淩希之名賜死了淩曼。更有人說因為向辰康的突然去世,淩曼一時間接受不了喪子的打擊,就自殺而亡,淩希也就沒有了最佳過繼人選。
總之淩曼與兒子同一天莫名其妙地死去,邑城的流言就滿天飛,雖說都是一些捕風捉影之事,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邵氏不禁疑惑起來,不知道這些是否有所關聯呢?
“皇後娘娘,陛下仁厚,娘娘又賢德,自然天佑我東俞,一定會諸事順利的。”虞青珊笑嘻嘻地說道。
說著虞青珊滿懷期待地看這淩希,進宮前慶王就告訴她,讓她找個機會跟淩希探探底,關於前朝立嗣之事,淩希到底是何想法?或者說淩希到底願不願意過繼她的兒子為養子?
淩希不動聲色地拿起幾案上的茶碗,悠閑地喝了幾口茶水,似乎並不在意虞青珊的話,虞青珊有些坐不住了,她剛想起身說些什麽,淩希幽幽地開口說道:“對了,上
巳節活動後,照例還要在後宮中舉辦臨水宴,今年本宮打算讓南國公主與長樂郡主一起出席,到時候本宮也會恩準各位王妃們帶著兒女參加,這樣南國公主與長樂郡主才不會孤單。”
薄寶靈有些不解,臨水宴向來都是宴請宗室婦人的活動,怎麽今年要帶著孩子一起,這不太奇怪了嗎?她又看了看邵氏與虞青珊,她倆低著頭,似乎在思量著什麽。
“聽說慶王妃膝下有三子一女,慶王妃真是好生養,本宮好像隻見過慶王妃的長子伯彥,不如這次慶王妃也一並將其餘二子都帶進宮吧,好讓後宮的女人都沾沾慶王妃這多子的福氣。”淩希淡淡地說道。
一聽這話,虞青珊是滿臉與滿心的歡喜,她立刻連忙應聲道,似乎這是天大的喜事,讓她那笑開了懷的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淩希緩緩地放下茶碗,說道:“那上巳節就拜托各位了,本宮還要去沐夕榭看看南國公主與長樂郡主,你們都跪安吧。”
薄寶靈一臉的莫名其妙,她不明白淩希今日怎麽就這麽高看虞青珊?她剛想開口找個理由留下來,探探淩希的口風,可淩希眼看就要起身離開,而邵氏與喜上眉梢的虞青珊也都趕緊起身跪安,薄寶靈無奈隻能跪安,與她倆離開了椒房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