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湘湘輕輕打開食盒,拿出糕點擺在向弘宣的麵前,此時向弘宣正在全神貫注地看著手中的奏折,他眉頭緊蹙,蕭湘湘不敢打擾到向弘宣,她輕手輕腳地從爐火上拿下一壺熱茶,來到向弘宣的書桌旁,小心翼翼地給向弘宣倒滿一杯茶。
茶碗裏立刻冒出的熱氣,騰空升起伴著茶香鑽入了向弘宣的心底,向弘宣抬頭看著蕭湘湘低頭為他試茶與糕點,雖然他還沒有喝這熱騰的茶水,但他的心卻已被溫暖包圍。
“陛下,看了好一會的奏折了,喝點熱茶,休息會吧。”
說著蕭湘湘將手中的茶碗遞到向弘宣的麵前,向弘宣放下手中的奏折,接過茶碗,悠閑地飲上一口,他不禁望向窗外,窗外的樹上已經看不見那深秋的黃葉了,他想,冬天就要來了。
頓時憂愁又爬上了他的額頭,他再次拿起桌上的奏折,葉慕之終於送來了軍報,不過還不如不來,不來至少還可以幻想下戰況的有利局麵,可葉慕之的軍報徹底擊毀了向弘宣的幻想,葉慕之說北戎左賢王親率10萬精兵增援北境戰場,北戎動用了30大軍,葉慕之想要救援武承平突圍出去的機會不大,唯有拚死一戰,擊敗左賢王的30萬大軍,東俞北境困境才能解除。
可向弘宣深知,如果不調兵去支援葉慕之,北境隻有20萬的兵力,這就是一場兵力懸殊較大,且不占優勢的硬仗,向弘宣都不敢想,東俞這一次還能勝嗎?葉慕之還能一戰安邦嗎?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了,當年宣武帝攻打南方四國時,為什麽能說出滅南方四國者封王之話,不是宣武帝對異姓王思量欠妥,隻是有時候一場勝仗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那麽至關重要,其他一切都不足慮。他想如果這次葉慕之做到了,一定要給葉慕之封侯,因為葉慕之當之無愧。
蕭湘湘又拿起一塊糕點,溫婉地遞到了向弘宣的嘴邊,她對著向弘宣莞爾一笑,瞬間向弘宣臉上的憂愁,也被這般柔情給掩蓋住,向弘宣吃下一口糕點,甜糯的感覺襲擾著他的口腔,他突然想起了喬心悠的琵琶曲,他想如果此刻有悅耳的絲竹之聲,以及如斯美人相伴,什麽煩惱之事大抵都會消失了吧。
忽然錢唯庸踉踉蹌蹌地走進飛羽殿,他見到向弘宣就立刻伏地不起,一臉悲痛的樣子,向弘宣眉頭再次皺起,還沒有到下課的時間,錢唯庸怎麽來了?
“錢夫子,這是怎麽了?”向弘宣關切地問道。
也許是因為向弘宣的關心,也許是因為心中有委屈,錢唯庸立刻哭泣起來,痛哭流涕地說道:“陛下,臣有罪,臣沒能教育好公主與諸子,是臣的失職。”
“錢夫子為何這麽說呀?”向弘宣好奇地問道。
錢唯庸立刻聲淚
俱下,將事情的全過程一五一十地告訴向弘宣,當然他的口訴中這群孩子太過無法無天,還有這場目無師長的打架,是多麽的荒唐以及失禮。
“南國公主受傷了嗎?”向弘宣急切地問道。
錢唯庸的滔滔不絕,被向弘宣打斷,他一愣,立刻恭敬地答道:“陛下,公主殿下沒有受傷。”
向弘宣聽到向依依沒有大礙,一顆心安定不少,忽然他又想起什麽,問道:“那辰康呢,辰康受傷了嗎?”
“向辰康也沒受傷,他倒是把向伯彥揍得不輕。”
向弘宣開懷大笑起來,他的臉上揚起一股子說不清的得意,蕭湘湘一怔,她那正在倒茶的手一抖,她纖細的手指就被滾燙的熱茶壺燙紅了一片,她立刻低頭,以掩蓋她臉上那慌張的驚訝。
過了好一會,向弘宣似乎又想到了什麽,他繼續問道:“伯彥傷得重嗎?儒鈞呢?儒鈞受傷了嗎?”
聽到向弘宣提起向儒鈞,錢唯庸滿臉的心疼,說道:“陛下,向伯彥傷的不重,倒是向儒鈞,平白無故被向伯彥打了一拳,還打在了臉上,後來他們幾個人打架,向儒鈞去勸和,還挨了不少拳頭,陛下,向儒鈞可傷得不輕呀。”
向弘宣不禁犯難起來,如果真如錢唯庸所說那樣,別人倒好說,可向儒鈞傷到臉,那可就是打了獻王府的臉麵,這事就不能含糊了事了。而且畢竟向辰康把向伯彥給打得不輕,要是沒有一點懲罰,估計慶王與獻王怕是會多想吧。
“錢夫子,你是怎麽上課的,鬧成這樣,成何體統?教不嚴師之惰。”向弘宣冷冷地說道。
錢唯庸想破了腦袋,他也想不明白,怎麽這事成了他的不是了,難道是他剛剛表達的意思不夠清楚?
“陛下,恕罪。”說著錢唯庸趕緊磕頭認罪,不管什麽原因,向弘宣讓他背黑鍋,他就得背,總不能讓主上不悅吧。雖然臨華殿的夫子都是人前備受尊敬,但誰叫他隻是個公主師,夫子中他是卑微到不能卑微了,他無奈且失落著。
“那錢夫子就罰俸一年,其他諸子在臨華殿失禮,閉門思過一個月時間。”向弘宣淡淡地說道。
錢唯庸怏怏不快地離開了飛羽殿,蕭湘湘的眼中與心中都充滿了不安,似乎向弘宣對向辰康非常上心,她拿起茶碗,再次試探地說道:“陛下,小孩子打鬧再正常不過了,男孩子們總是這般鬧騰,隻不過公主們的年紀也越來越大,若是繼續讓他們伴讀,以後指不定鬧出什麽更出閣的事,不如就別讓這幾個孩子入宮伴讀了?”
向弘宣思量了一會,忽然他大聲說道:“來人,宣端王入宮。”
蕭湘湘一怔,向弘宣好像是聽進去了她的話,可怎麽還宣向弘錫進宮呢?蕭湘湘臉上立
刻又爬滿了疑惑與不安。
向弘錫小心翼翼地端著手中的茶碗,腦中不斷思量著。聽說今日臨華殿裏孩子們大打出手,尤其是他兒子向辰康,把慶王的兒子向伯彥打得不輕,而現在向弘宣就召他入宮,難不成這是想問罪?
向弘錫不由得放下手中的茶碗,如今他已經踏入前朝,向弘宣這突如其來的重用裏,說不清楚到底有著怎樣的謀算,向弘錫想他都必須時刻警惕著。
“皇兄,臣弟那兒子都被他娘給慣壞了,才會不知分寸,在臨華殿失禮,臣弟迴去後,一定嚴加管教。”
“老九,小孩子們打架不必當真,再說朕已經罰過這些孩子們了,就算給他們一個教訓了,你也別迴去再責怪辰康了。”向弘宣連忙說道。
說完他將一旁的奏折遞到向弘錫的麵前,嚴肅地說道:“老九,你看看這個吧。”
向弘錫恭敬地接過奏折,這是一份北境軍報,北戎左賢王這次率30萬大軍攻打東俞,而且武承平還被圍困,向弘錫心中暗暗吃驚,原來北境的戰場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這一戰葉慕之怕是很難打贏了。
向弘錫的眼珠子亂轉了幾圈,說道:“皇兄,不必擔心,北境有忠毅伯,而且右相的安排妥當,眼看就要到冬季了,北戎人贏不了。”
向弘宣苦笑一聲,無奈地說道:“但願如此吧。”
忽然向弘宣靠近向弘錫幾分,親切地撫拍著向弘錫的肩頭,說道:“不管北境戰事如何,前朝得穩,這樣朕與朕的江山才能無憂。老九,你我是一同在宮中長大的親兄弟,向來感情深厚,朕希望你能為朕分憂。”
向弘錫立刻跪倒在地,激動地說道:“皇兄,您有什麽事,盡管吩咐,隻要皇兄不嫌棄臣弟平庸,臣弟自當為您鞠躬精粹死而後已。”
向弘宣滿意地扶起向弘錫,說道:“老九,別動不動就口中說著死呀什麽的,多不吉利呀。朕隻是想讓你在前朝多幫幫朕,朕想讓你成為前朝重臣。”
向弘錫的心中不禁疑惑起來,他現在已經是參知政事,前朝的要員,向弘宣想讓他成為重臣?那不就是在暗指相位嗎?向弘錫有些吃不準,向弘宣這到底是真的想重用他,還是在試探呀?
“皇兄,臣弟有自知之明,能坐上這參知政事的職位,臣弟都有些心虛,更別說那重臣了,臣弟可做不來。”向弘錫嬉皮笑臉地說道。
向弘宣微微一笑,又說道:“做不來也得做,若是以後辰康成為皇嗣,你要是不能成為重臣,以後怎麽能幫襯了辰康呢。”
向弘錫一驚,頓時額頭上就冒出冷汗,他再次跪倒在地,立刻說道:“皇兄,您,您別開玩笑,臣,臣弟,絕沒有那個心思,再說皇兄您身強體壯的,肯定
會有皇子的,不必理會前朝那些呱噪的臣子們,什麽立嗣,都是無稽之談。”
向弘宣看著被嚇得都有些結巴的向弘錫,他的嘴角微微揚起,他和顏悅色地再次扶起向弘錫,輕聲說道:“雖說這些臣子們確實挺放肆得,不過朕沒有皇子,東俞又有戰事,若是有個皇嗣也的確能讓東俞百姓心安,朕思來想去,隻有老九你的兒子才是朕最合適的皇嗣。”
說著向弘宣用那般殷切眼神看著向弘錫,向弘錫能夠感受到向弘宣此刻內心的焦慮以及對他的期望,雖然他知道作為宗室,他不該對皇位有所幻想,雖然他知道向弘宣不是個願意將皇位拱手讓人的皇帝,可是這一刻,向弘錫的心不斷地興奮跳躍著,向弘宣確實無子,東俞上下也確實惶恐不安,如果向弘宣真的要立嗣,誰不想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嗣。
向弘錫的手心不斷冒著熱汗,在這個不大溫暖的深秋之際,他的心炙熱地狂跳著,他對皇位開始有了期許,因為他的心動了。
“皇兄,臣弟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向弘宣感激涕零地說道。
(本章完)
茶碗裏立刻冒出的熱氣,騰空升起伴著茶香鑽入了向弘宣的心底,向弘宣抬頭看著蕭湘湘低頭為他試茶與糕點,雖然他還沒有喝這熱騰的茶水,但他的心卻已被溫暖包圍。
“陛下,看了好一會的奏折了,喝點熱茶,休息會吧。”
說著蕭湘湘將手中的茶碗遞到向弘宣的麵前,向弘宣放下手中的奏折,接過茶碗,悠閑地飲上一口,他不禁望向窗外,窗外的樹上已經看不見那深秋的黃葉了,他想,冬天就要來了。
頓時憂愁又爬上了他的額頭,他再次拿起桌上的奏折,葉慕之終於送來了軍報,不過還不如不來,不來至少還可以幻想下戰況的有利局麵,可葉慕之的軍報徹底擊毀了向弘宣的幻想,葉慕之說北戎左賢王親率10萬精兵增援北境戰場,北戎動用了30大軍,葉慕之想要救援武承平突圍出去的機會不大,唯有拚死一戰,擊敗左賢王的30萬大軍,東俞北境困境才能解除。
可向弘宣深知,如果不調兵去支援葉慕之,北境隻有20萬的兵力,這就是一場兵力懸殊較大,且不占優勢的硬仗,向弘宣都不敢想,東俞這一次還能勝嗎?葉慕之還能一戰安邦嗎?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了,當年宣武帝攻打南方四國時,為什麽能說出滅南方四國者封王之話,不是宣武帝對異姓王思量欠妥,隻是有時候一場勝仗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那麽至關重要,其他一切都不足慮。他想如果這次葉慕之做到了,一定要給葉慕之封侯,因為葉慕之當之無愧。
蕭湘湘又拿起一塊糕點,溫婉地遞到了向弘宣的嘴邊,她對著向弘宣莞爾一笑,瞬間向弘宣臉上的憂愁,也被這般柔情給掩蓋住,向弘宣吃下一口糕點,甜糯的感覺襲擾著他的口腔,他突然想起了喬心悠的琵琶曲,他想如果此刻有悅耳的絲竹之聲,以及如斯美人相伴,什麽煩惱之事大抵都會消失了吧。
忽然錢唯庸踉踉蹌蹌地走進飛羽殿,他見到向弘宣就立刻伏地不起,一臉悲痛的樣子,向弘宣眉頭再次皺起,還沒有到下課的時間,錢唯庸怎麽來了?
“錢夫子,這是怎麽了?”向弘宣關切地問道。
也許是因為向弘宣的關心,也許是因為心中有委屈,錢唯庸立刻哭泣起來,痛哭流涕地說道:“陛下,臣有罪,臣沒能教育好公主與諸子,是臣的失職。”
“錢夫子為何這麽說呀?”向弘宣好奇地問道。
錢唯庸立刻聲淚
俱下,將事情的全過程一五一十地告訴向弘宣,當然他的口訴中這群孩子太過無法無天,還有這場目無師長的打架,是多麽的荒唐以及失禮。
“南國公主受傷了嗎?”向弘宣急切地問道。
錢唯庸的滔滔不絕,被向弘宣打斷,他一愣,立刻恭敬地答道:“陛下,公主殿下沒有受傷。”
向弘宣聽到向依依沒有大礙,一顆心安定不少,忽然他又想起什麽,問道:“那辰康呢,辰康受傷了嗎?”
“向辰康也沒受傷,他倒是把向伯彥揍得不輕。”
向弘宣開懷大笑起來,他的臉上揚起一股子說不清的得意,蕭湘湘一怔,她那正在倒茶的手一抖,她纖細的手指就被滾燙的熱茶壺燙紅了一片,她立刻低頭,以掩蓋她臉上那慌張的驚訝。
過了好一會,向弘宣似乎又想到了什麽,他繼續問道:“伯彥傷得重嗎?儒鈞呢?儒鈞受傷了嗎?”
聽到向弘宣提起向儒鈞,錢唯庸滿臉的心疼,說道:“陛下,向伯彥傷的不重,倒是向儒鈞,平白無故被向伯彥打了一拳,還打在了臉上,後來他們幾個人打架,向儒鈞去勸和,還挨了不少拳頭,陛下,向儒鈞可傷得不輕呀。”
向弘宣不禁犯難起來,如果真如錢唯庸所說那樣,別人倒好說,可向儒鈞傷到臉,那可就是打了獻王府的臉麵,這事就不能含糊了事了。而且畢竟向辰康把向伯彥給打得不輕,要是沒有一點懲罰,估計慶王與獻王怕是會多想吧。
“錢夫子,你是怎麽上課的,鬧成這樣,成何體統?教不嚴師之惰。”向弘宣冷冷地說道。
錢唯庸想破了腦袋,他也想不明白,怎麽這事成了他的不是了,難道是他剛剛表達的意思不夠清楚?
“陛下,恕罪。”說著錢唯庸趕緊磕頭認罪,不管什麽原因,向弘宣讓他背黑鍋,他就得背,總不能讓主上不悅吧。雖然臨華殿的夫子都是人前備受尊敬,但誰叫他隻是個公主師,夫子中他是卑微到不能卑微了,他無奈且失落著。
“那錢夫子就罰俸一年,其他諸子在臨華殿失禮,閉門思過一個月時間。”向弘宣淡淡地說道。
錢唯庸怏怏不快地離開了飛羽殿,蕭湘湘的眼中與心中都充滿了不安,似乎向弘宣對向辰康非常上心,她拿起茶碗,再次試探地說道:“陛下,小孩子打鬧再正常不過了,男孩子們總是這般鬧騰,隻不過公主們的年紀也越來越大,若是繼續讓他們伴讀,以後指不定鬧出什麽更出閣的事,不如就別讓這幾個孩子入宮伴讀了?”
向弘宣思量了一會,忽然他大聲說道:“來人,宣端王入宮。”
蕭湘湘一怔,向弘宣好像是聽進去了她的話,可怎麽還宣向弘錫進宮呢?蕭湘湘臉上立
刻又爬滿了疑惑與不安。
向弘錫小心翼翼地端著手中的茶碗,腦中不斷思量著。聽說今日臨華殿裏孩子們大打出手,尤其是他兒子向辰康,把慶王的兒子向伯彥打得不輕,而現在向弘宣就召他入宮,難不成這是想問罪?
向弘錫不由得放下手中的茶碗,如今他已經踏入前朝,向弘宣這突如其來的重用裏,說不清楚到底有著怎樣的謀算,向弘錫想他都必須時刻警惕著。
“皇兄,臣弟那兒子都被他娘給慣壞了,才會不知分寸,在臨華殿失禮,臣弟迴去後,一定嚴加管教。”
“老九,小孩子們打架不必當真,再說朕已經罰過這些孩子們了,就算給他們一個教訓了,你也別迴去再責怪辰康了。”向弘宣連忙說道。
說完他將一旁的奏折遞到向弘錫的麵前,嚴肅地說道:“老九,你看看這個吧。”
向弘錫恭敬地接過奏折,這是一份北境軍報,北戎左賢王這次率30萬大軍攻打東俞,而且武承平還被圍困,向弘錫心中暗暗吃驚,原來北境的戰場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這一戰葉慕之怕是很難打贏了。
向弘錫的眼珠子亂轉了幾圈,說道:“皇兄,不必擔心,北境有忠毅伯,而且右相的安排妥當,眼看就要到冬季了,北戎人贏不了。”
向弘宣苦笑一聲,無奈地說道:“但願如此吧。”
忽然向弘宣靠近向弘錫幾分,親切地撫拍著向弘錫的肩頭,說道:“不管北境戰事如何,前朝得穩,這樣朕與朕的江山才能無憂。老九,你我是一同在宮中長大的親兄弟,向來感情深厚,朕希望你能為朕分憂。”
向弘錫立刻跪倒在地,激動地說道:“皇兄,您有什麽事,盡管吩咐,隻要皇兄不嫌棄臣弟平庸,臣弟自當為您鞠躬精粹死而後已。”
向弘宣滿意地扶起向弘錫,說道:“老九,別動不動就口中說著死呀什麽的,多不吉利呀。朕隻是想讓你在前朝多幫幫朕,朕想讓你成為前朝重臣。”
向弘錫的心中不禁疑惑起來,他現在已經是參知政事,前朝的要員,向弘宣想讓他成為重臣?那不就是在暗指相位嗎?向弘錫有些吃不準,向弘宣這到底是真的想重用他,還是在試探呀?
“皇兄,臣弟有自知之明,能坐上這參知政事的職位,臣弟都有些心虛,更別說那重臣了,臣弟可做不來。”向弘錫嬉皮笑臉地說道。
向弘宣微微一笑,又說道:“做不來也得做,若是以後辰康成為皇嗣,你要是不能成為重臣,以後怎麽能幫襯了辰康呢。”
向弘錫一驚,頓時額頭上就冒出冷汗,他再次跪倒在地,立刻說道:“皇兄,您,您別開玩笑,臣,臣弟,絕沒有那個心思,再說皇兄您身強體壯的,肯定
會有皇子的,不必理會前朝那些呱噪的臣子們,什麽立嗣,都是無稽之談。”
向弘宣看著被嚇得都有些結巴的向弘錫,他的嘴角微微揚起,他和顏悅色地再次扶起向弘錫,輕聲說道:“雖說這些臣子們確實挺放肆得,不過朕沒有皇子,東俞又有戰事,若是有個皇嗣也的確能讓東俞百姓心安,朕思來想去,隻有老九你的兒子才是朕最合適的皇嗣。”
說著向弘宣用那般殷切眼神看著向弘錫,向弘錫能夠感受到向弘宣此刻內心的焦慮以及對他的期望,雖然他知道作為宗室,他不該對皇位有所幻想,雖然他知道向弘宣不是個願意將皇位拱手讓人的皇帝,可是這一刻,向弘錫的心不斷地興奮跳躍著,向弘宣確實無子,東俞上下也確實惶恐不安,如果向弘宣真的要立嗣,誰不想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嗣。
向弘錫的手心不斷冒著熱汗,在這個不大溫暖的深秋之際,他的心炙熱地狂跳著,他對皇位開始有了期許,因為他的心動了。
“皇兄,臣弟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向弘宣感激涕零地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