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弘宣看著桌上薛平川獻上的地圖,昨夜他們被襲擊的地方,有很大一片樹林,夜路難行,那群人帶著淩希估計也走不了多遠,順著鳳車的痕跡,現在就出發,應該很快就能找到淩希。
“薛百戶,你帶著城裏的士兵與周洵的護衛軍,隨朕一起去營救皇後。”
薛平川一怔,他看了一眼叔叔薛濤,薛濤輕輕地搖了搖頭,原本還打算諫言的薛平川立刻默默地低下了頭,周洵看著身旁這對行為有些詭異的叔侄,頓時他疑惑叢生,他又看了看,還在低頭仔細研究地圖的向弘宣,昨夜他不讓向弘宣去營救淩希,就是怕向弘宣有什麽危險,別看現在天亮了,但萬一向弘宣出了什麽意外,他丟得何止是前途,甚至禍及家人。
“陛下,昨夜您一宿都沒休息好,今日營救皇後之事,就由微臣與薛百戶去吧,您安心在斥候府等消息,臣一定會安全地將皇後救迴來的。”
“陛下,周尚書說得對,您就在府上好好休息,這一帶我們薛家很是熟悉,周尚書您也留在陛下身邊吧,護衛陛下的安全,營救皇後之事,就交於我們叔侄二人。”薛濤冷不丁地說道。
周洵眉梢一挑,這薛家人到底想幹嘛,爭搶功勞也不至於這麽明顯吧,而且他們對昨夜的匪人什麽情況都不了解,薛家人這麽積極,要不是虎將天生勇猛,那就是心中有底吧。
向弘宣抬眼看了看薛家叔侄與周洵,堅定無比地說道:“朕要親自救迴皇後,快去準備出發。”
向弘宣這話一說,薛家人與周洵都不敢再說話了,尤其是周洵,他知道向弘宣此時已經動怒了,他立刻意思到事情的嚴重性,要是救不迴淩希,怕是他們這些隨行人員都落不到好,特別是他,昨夜可是他攔著向弘宣,要是淩希真有什麽閃失,他就要倒大黴了。
.....................................................................................................................
淩希坐在鳳車裏微微向車窗外看去,好像她們又迴到了昨夜停留片刻的地方,鳳車再次停下來,現在她才看清楚,原來這是個三岔路口,似乎她們想要向另一個岔路口走去,淩希立刻明白了,要不是因為那幾個傷患,昨夜丁綠拂是想帶她走這條岔道。
突然淩希看到這些人開始清理馬車與馬匹的痕跡,很顯然他們怕有人尋著痕跡追尋到她們,淩希還在出神之際,丁綠拂跳上車來,鳳車又開始緩緩前行了。
“夫人,得罪了,您得帶上這個。”說著丁綠拂便傾身,將手上的黑帶綁住了淩希的眼睛,淩希的眼前立刻一片黑暗。
淩希感到身前的丁綠拂好像在轉身,似乎丁綠拂要離開馬車了,她立刻說道:“綠拂姑娘,太黑了,我有些怕,你能留在車上陪我說說話可好。”
淩希感到丁綠拂似乎停止了動作,她坐在淩希身旁,說道:“好,我在車上陪夫人,夫人不必害怕。”
淩希的耳邊吹過搜搜的風聲,她知道現在這群人一定是在飛快地趕往某個地方,如果她沒猜錯,他們應該是在往交易的地點趕去。也就是說原本他們的計劃中,她,不,應該是向弘宣,早就該出現在交易地點了。
“綠拂姑娘,我很好奇,昨夜那麽黑暗與混亂的情況下,你怎麽知道你要劫掠的人在哪輛車上。”
“因為火把,雇主說了你們車隊裏最大的車駕,以及車駕上有動物的圖案,就是男主人在的車駕。”
淩希一驚,原來昨夜他們從後方偷襲不過是聲東擊西,其實他們早就在樹林邊上,等著車隊慌亂中點燃火把,然後再衝到要找的車駕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立刻劫持向弘宣,這群人還用上兵法了?
“綠拂姑娘,你說得動物圖案,是不是我頭上這隻釵的樣式。”說著淩希故意將頭上一隻小鳳釵拿了下來,她憑著感覺將手往前遞了遞,開始試探起丁綠拂。
丁綠拂接過她手中的鳳釵,很快她聽到丁綠拂一陣爽朗的笑聲,“跟你車上的圖案真像,這是什麽動物,沒見過。”
淩希的心中不禁樂了起來,估計丁綠拂是不知道鳳與龍,從這點上來看,丁綠拂與她的人似乎就是一般的普通人,沒見過龍與鳳,就更加不知道龍鳳代表的意義。
“就是一種火鳥,在天上飛的,不常見。”
“難怪我說我怎麽沒見過,真好看。”丁綠拂拿著淩希的小鳳釵,似乎很感興趣,她喃喃自言自語道。
“綠拂姑娘,你們是軍人?”
哐當一聲,淩希聽到鳳釵掉地的聲音,隨後丁綠拂立刻問道:“你為什麽這麽說?”
淩希的心咯噔一下,丁綠拂沒有反駁她,如果這群人真是軍人,這事複雜多了,她又試探地問道:“昨夜你們來去都很有章法,先是佯攻車隊的後方,製造混亂,逼得車隊點燃火把,然後再找尋車駕,最後再趁著夜色黑暗,突然殺入車隊,劫掠馬車,這不像一般人能做出來的,很像一隻訓練有素的軍隊。”
也許是因為淩希這話都是在褒獎丁綠拂和她的那群人,丁綠拂並沒有大怒,反而又笑起來。
“沒想到夫人也是個懂兵法的人,我們也不是什麽軍隊,就是我義父曾經是南昌國的將軍,後來南昌國滅後,他不願臣服東俞,就帶著自己的手下到了這山上隱居,為了生存偶爾下山給各位有錢的老爺們辦點私事,我們不是山匪,但也不是軍人。”
淩希眉頭一皺,南昌國的將軍?這事越來越有意思了,她好像記得丁綠拂是東俞人,怎麽會成了亡國將軍的義女?
“綠拂姑娘,你是東俞人,如何成了南昌亡國將軍的義女?”
“你怎麽知道我是東俞人?”
“我之前看到過綠拂姑娘的紅綢穗,很像東俞國未嫁女身上的紅綢穗,我猜你是東俞人。”
“夫人沒說錯,我是個東俞人,我爹曾經是東俞北境軍營的參將,那年他死在了北戎戰場上,我才9歲,我母親悲傷過度,沒多久也死了,我家嬤嬤帶著我,想迴南方老家生活,沒曾想在路上遇到山匪,後來老嬤嬤也被山匪殺害,是義父救下我,從此以後我就跟著義父在山裏生活。”
“可畢竟是東俞亡了南昌,一個亡國將軍會撫養東俞孤女?”淩希眉心微微緊蹙,她疑惑地小聲問道。
隱約中,淩希似乎聽到了丁綠拂哽咽的聲音,丁綠拂幽幽地開口說道:“義父說,家國之仇就該在戰場上解決,稚子無辜,軍人的刀從來都不是對著孩子與婦孺,對於軍人來說,天下隻有弱小要救,沒有仇怨。”
淩希微微一怔,如果沒有戰爭,也許就沒有那麽多家國之仇,她輕聲說道:“你義父是個好將軍。”
“恩,義父教授我兵法與武術,他說女子也能上戰場,女人也能保家衛國,當然義父不是將軍了,我也上不了戰場,但義父說,一天是軍人,一輩子都是軍人,還是要保衛一方百姓安全。”
頓時淩希的心中一陣悲涼飄過,讓女子習武上戰場,丁綠拂的義父該是多麽無可奈何。這一刻淩希對丁綠拂的義父充滿了好奇,她想見見這個亡國將軍,當然也是想知道這人到底是不是丁綠拂口中的那樣。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見你義父,我很欽佩他。”
“夫人你見不到他了。”
“為什麽?”
“他死了。”
“他怎麽死的?”
忽然鳳車停了下來,丁綠拂掀開窗簾看了一眼外麵後,說道:“夫人,我們到了,我扶您下車吧。”
丁綠拂沒有再迴答淩希的問題,她扶著淩希緩緩地走下鳳車。
....................................................................................................................
向弘宣尋著鳳車的痕跡來到一個三岔路口,他拉緊了馬韁,大隊人馬立刻停在了三岔路口,向弘宣對著眼前的兩個岔路口看了看,周洵與薛平川立刻下馬去探查鳳車的痕跡,可他們迴來後,麵麵相覷,向弘宣著急地問道:“皇後的鳳車朝哪個路口駛去?”
“陛下,前方的兩個路口,都有人為清掃過的痕跡,已經看不到娘娘車駕的痕跡了。”周洵小心翼翼地說道。
向弘宣凝視著前方兩個路口,到底那些匪人帶著淩希走了哪條路呢?忽然一個士兵在其中一個路口的草叢中似乎發現了什麽,他俯下身去,從草叢中拾起一塊絲帕,他立刻朝著向弘宣的馬前跑來。
向弘宣一眼認出,這是淩希的手帕,他看了看發現手帕的岔路口,又低頭盯著士兵手中的絲帕,這是淩希留下的記號嗎?可兩條岔路都有打掃的痕跡,會不會是匪人的故弄玄虛,向弘宣有些拿不準,他不敢做決定,因為他怕選錯,這決定了淩希的命。
“陛下,臣認為娘娘可能被匪人劫持走了另一條岔路。”突然薛平川開口說道。
向弘宣眉頭一皺,急忙問道:“薛百戶,你為何這麽認為?”
薛平川扭身,指著那條岔路說道:“陛下,您看,兩條岔路都有清掃過的痕跡,偏偏其中一條就有娘娘的絲帕,是不是太過明顯了,既然都有心抹去痕跡,難道還能留下絲帕讓我們有跡可循?而且這條岔路是通往山下的村莊,山匪怎麽會去村莊呢?臣認為那群匪人一定是走了另一條岔路。”
其實薛平川所說與向弘宣想得是一樣的,可萬一呢,萬一淩希真的走了這條岔路口呢?
“薛百戶,你有幾分把握?”向弘宣嚴肅地問向薛平川。
“臣自幼生活在這一帶,臣敢肯定,娘娘的鳳車一定是走了另一條岔路。”
周洵聽薛平川這麽一說,確實合情合理,但就是太奇怪了,他奇怪的是,薛平川太過肯定,這種事誰都能想到,但誰也不敢說得那麽肯定,因為萬一錯了,淩希可能性命不保,那麽諫言的人必然會受到連累,可周洵又看了看薛平川那堅定的眼神,似乎他一點都沒有自己的這般擔心,難道說薛家人久不在朝堂,就是這麽毫無城府?
向弘宣看著眼前的兩條岔路,是一遍又一遍,他的手中緊緊握住馬韁,似乎他接下來的決定,艱難無比。
“周洵你帶著護衛軍去這條有絲帕的岔路口,朕跟著薛百戶走另一條岔路口,要是你們看不到皇後的鳳車,立刻原路返迴,追上我們的隊伍。”
說完向弘宣揚起手中的馬鞭,一聲馬叫聲響起,向弘宣帶著薛平川以及大隊人馬,向另一條岔路口飛奔而去,周洵也不敢怠慢,立刻帶著護衛軍也朝著這條岔路奔去。
“薛百戶,你帶著城裏的士兵與周洵的護衛軍,隨朕一起去營救皇後。”
薛平川一怔,他看了一眼叔叔薛濤,薛濤輕輕地搖了搖頭,原本還打算諫言的薛平川立刻默默地低下了頭,周洵看著身旁這對行為有些詭異的叔侄,頓時他疑惑叢生,他又看了看,還在低頭仔細研究地圖的向弘宣,昨夜他不讓向弘宣去營救淩希,就是怕向弘宣有什麽危險,別看現在天亮了,但萬一向弘宣出了什麽意外,他丟得何止是前途,甚至禍及家人。
“陛下,昨夜您一宿都沒休息好,今日營救皇後之事,就由微臣與薛百戶去吧,您安心在斥候府等消息,臣一定會安全地將皇後救迴來的。”
“陛下,周尚書說得對,您就在府上好好休息,這一帶我們薛家很是熟悉,周尚書您也留在陛下身邊吧,護衛陛下的安全,營救皇後之事,就交於我們叔侄二人。”薛濤冷不丁地說道。
周洵眉梢一挑,這薛家人到底想幹嘛,爭搶功勞也不至於這麽明顯吧,而且他們對昨夜的匪人什麽情況都不了解,薛家人這麽積極,要不是虎將天生勇猛,那就是心中有底吧。
向弘宣抬眼看了看薛家叔侄與周洵,堅定無比地說道:“朕要親自救迴皇後,快去準備出發。”
向弘宣這話一說,薛家人與周洵都不敢再說話了,尤其是周洵,他知道向弘宣此時已經動怒了,他立刻意思到事情的嚴重性,要是救不迴淩希,怕是他們這些隨行人員都落不到好,特別是他,昨夜可是他攔著向弘宣,要是淩希真有什麽閃失,他就要倒大黴了。
.....................................................................................................................
淩希坐在鳳車裏微微向車窗外看去,好像她們又迴到了昨夜停留片刻的地方,鳳車再次停下來,現在她才看清楚,原來這是個三岔路口,似乎她們想要向另一個岔路口走去,淩希立刻明白了,要不是因為那幾個傷患,昨夜丁綠拂是想帶她走這條岔道。
突然淩希看到這些人開始清理馬車與馬匹的痕跡,很顯然他們怕有人尋著痕跡追尋到她們,淩希還在出神之際,丁綠拂跳上車來,鳳車又開始緩緩前行了。
“夫人,得罪了,您得帶上這個。”說著丁綠拂便傾身,將手上的黑帶綁住了淩希的眼睛,淩希的眼前立刻一片黑暗。
淩希感到身前的丁綠拂好像在轉身,似乎丁綠拂要離開馬車了,她立刻說道:“綠拂姑娘,太黑了,我有些怕,你能留在車上陪我說說話可好。”
淩希感到丁綠拂似乎停止了動作,她坐在淩希身旁,說道:“好,我在車上陪夫人,夫人不必害怕。”
淩希的耳邊吹過搜搜的風聲,她知道現在這群人一定是在飛快地趕往某個地方,如果她沒猜錯,他們應該是在往交易的地點趕去。也就是說原本他們的計劃中,她,不,應該是向弘宣,早就該出現在交易地點了。
“綠拂姑娘,我很好奇,昨夜那麽黑暗與混亂的情況下,你怎麽知道你要劫掠的人在哪輛車上。”
“因為火把,雇主說了你們車隊裏最大的車駕,以及車駕上有動物的圖案,就是男主人在的車駕。”
淩希一驚,原來昨夜他們從後方偷襲不過是聲東擊西,其實他們早就在樹林邊上,等著車隊慌亂中點燃火把,然後再衝到要找的車駕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立刻劫持向弘宣,這群人還用上兵法了?
“綠拂姑娘,你說得動物圖案,是不是我頭上這隻釵的樣式。”說著淩希故意將頭上一隻小鳳釵拿了下來,她憑著感覺將手往前遞了遞,開始試探起丁綠拂。
丁綠拂接過她手中的鳳釵,很快她聽到丁綠拂一陣爽朗的笑聲,“跟你車上的圖案真像,這是什麽動物,沒見過。”
淩希的心中不禁樂了起來,估計丁綠拂是不知道鳳與龍,從這點上來看,丁綠拂與她的人似乎就是一般的普通人,沒見過龍與鳳,就更加不知道龍鳳代表的意義。
“就是一種火鳥,在天上飛的,不常見。”
“難怪我說我怎麽沒見過,真好看。”丁綠拂拿著淩希的小鳳釵,似乎很感興趣,她喃喃自言自語道。
“綠拂姑娘,你們是軍人?”
哐當一聲,淩希聽到鳳釵掉地的聲音,隨後丁綠拂立刻問道:“你為什麽這麽說?”
淩希的心咯噔一下,丁綠拂沒有反駁她,如果這群人真是軍人,這事複雜多了,她又試探地問道:“昨夜你們來去都很有章法,先是佯攻車隊的後方,製造混亂,逼得車隊點燃火把,然後再找尋車駕,最後再趁著夜色黑暗,突然殺入車隊,劫掠馬車,這不像一般人能做出來的,很像一隻訓練有素的軍隊。”
也許是因為淩希這話都是在褒獎丁綠拂和她的那群人,丁綠拂並沒有大怒,反而又笑起來。
“沒想到夫人也是個懂兵法的人,我們也不是什麽軍隊,就是我義父曾經是南昌國的將軍,後來南昌國滅後,他不願臣服東俞,就帶著自己的手下到了這山上隱居,為了生存偶爾下山給各位有錢的老爺們辦點私事,我們不是山匪,但也不是軍人。”
淩希眉頭一皺,南昌國的將軍?這事越來越有意思了,她好像記得丁綠拂是東俞人,怎麽會成了亡國將軍的義女?
“綠拂姑娘,你是東俞人,如何成了南昌亡國將軍的義女?”
“你怎麽知道我是東俞人?”
“我之前看到過綠拂姑娘的紅綢穗,很像東俞國未嫁女身上的紅綢穗,我猜你是東俞人。”
“夫人沒說錯,我是個東俞人,我爹曾經是東俞北境軍營的參將,那年他死在了北戎戰場上,我才9歲,我母親悲傷過度,沒多久也死了,我家嬤嬤帶著我,想迴南方老家生活,沒曾想在路上遇到山匪,後來老嬤嬤也被山匪殺害,是義父救下我,從此以後我就跟著義父在山裏生活。”
“可畢竟是東俞亡了南昌,一個亡國將軍會撫養東俞孤女?”淩希眉心微微緊蹙,她疑惑地小聲問道。
隱約中,淩希似乎聽到了丁綠拂哽咽的聲音,丁綠拂幽幽地開口說道:“義父說,家國之仇就該在戰場上解決,稚子無辜,軍人的刀從來都不是對著孩子與婦孺,對於軍人來說,天下隻有弱小要救,沒有仇怨。”
淩希微微一怔,如果沒有戰爭,也許就沒有那麽多家國之仇,她輕聲說道:“你義父是個好將軍。”
“恩,義父教授我兵法與武術,他說女子也能上戰場,女人也能保家衛國,當然義父不是將軍了,我也上不了戰場,但義父說,一天是軍人,一輩子都是軍人,還是要保衛一方百姓安全。”
頓時淩希的心中一陣悲涼飄過,讓女子習武上戰場,丁綠拂的義父該是多麽無可奈何。這一刻淩希對丁綠拂的義父充滿了好奇,她想見見這個亡國將軍,當然也是想知道這人到底是不是丁綠拂口中的那樣。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見你義父,我很欽佩他。”
“夫人你見不到他了。”
“為什麽?”
“他死了。”
“他怎麽死的?”
忽然鳳車停了下來,丁綠拂掀開窗簾看了一眼外麵後,說道:“夫人,我們到了,我扶您下車吧。”
丁綠拂沒有再迴答淩希的問題,她扶著淩希緩緩地走下鳳車。
....................................................................................................................
向弘宣尋著鳳車的痕跡來到一個三岔路口,他拉緊了馬韁,大隊人馬立刻停在了三岔路口,向弘宣對著眼前的兩個岔路口看了看,周洵與薛平川立刻下馬去探查鳳車的痕跡,可他們迴來後,麵麵相覷,向弘宣著急地問道:“皇後的鳳車朝哪個路口駛去?”
“陛下,前方的兩個路口,都有人為清掃過的痕跡,已經看不到娘娘車駕的痕跡了。”周洵小心翼翼地說道。
向弘宣凝視著前方兩個路口,到底那些匪人帶著淩希走了哪條路呢?忽然一個士兵在其中一個路口的草叢中似乎發現了什麽,他俯下身去,從草叢中拾起一塊絲帕,他立刻朝著向弘宣的馬前跑來。
向弘宣一眼認出,這是淩希的手帕,他看了看發現手帕的岔路口,又低頭盯著士兵手中的絲帕,這是淩希留下的記號嗎?可兩條岔路都有打掃的痕跡,會不會是匪人的故弄玄虛,向弘宣有些拿不準,他不敢做決定,因為他怕選錯,這決定了淩希的命。
“陛下,臣認為娘娘可能被匪人劫持走了另一條岔路。”突然薛平川開口說道。
向弘宣眉頭一皺,急忙問道:“薛百戶,你為何這麽認為?”
薛平川扭身,指著那條岔路說道:“陛下,您看,兩條岔路都有清掃過的痕跡,偏偏其中一條就有娘娘的絲帕,是不是太過明顯了,既然都有心抹去痕跡,難道還能留下絲帕讓我們有跡可循?而且這條岔路是通往山下的村莊,山匪怎麽會去村莊呢?臣認為那群匪人一定是走了另一條岔路。”
其實薛平川所說與向弘宣想得是一樣的,可萬一呢,萬一淩希真的走了這條岔路口呢?
“薛百戶,你有幾分把握?”向弘宣嚴肅地問向薛平川。
“臣自幼生活在這一帶,臣敢肯定,娘娘的鳳車一定是走了另一條岔路。”
周洵聽薛平川這麽一說,確實合情合理,但就是太奇怪了,他奇怪的是,薛平川太過肯定,這種事誰都能想到,但誰也不敢說得那麽肯定,因為萬一錯了,淩希可能性命不保,那麽諫言的人必然會受到連累,可周洵又看了看薛平川那堅定的眼神,似乎他一點都沒有自己的這般擔心,難道說薛家人久不在朝堂,就是這麽毫無城府?
向弘宣看著眼前的兩條岔路,是一遍又一遍,他的手中緊緊握住馬韁,似乎他接下來的決定,艱難無比。
“周洵你帶著護衛軍去這條有絲帕的岔路口,朕跟著薛百戶走另一條岔路口,要是你們看不到皇後的鳳車,立刻原路返迴,追上我們的隊伍。”
說完向弘宣揚起手中的馬鞭,一聲馬叫聲響起,向弘宣帶著薛平川以及大隊人馬,向另一條岔路口飛奔而去,周洵也不敢怠慢,立刻帶著護衛軍也朝著這條岔路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