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希看了看安姑姑端著的糕點,一大早淩希就讓宮人們做了這桂花糕,正是應季的食物,想來向弘宣應該會喜歡吧,淩希滿意地點了點頭,安姑姑就將糕點裝進了食盒裏。
很快淩希與安姑姑就來到了飛羽殿,一陣琵琶聲從內殿中幽幽地傳出。曲調委婉又清脆,十分好聽,淩希不記得宮中教坊司裏還有如此高超技藝的伶人,她轉身問向小德子。
“誰在內殿給陛下彈曲?”
小德子望了望內殿,小聲地說道:“是陛下身邊的喬姑娘。”
淩希眉頭一皺,說道:“喬姑娘?宮外的人?”
小德子微微一顫,他望了望淩希那疑惑的雙眼,小聲地說道:“喬姑娘昨日才進宮,原本喬姑娘是昭慶公主府上的歌姬。”
頓時淩希恍然大悟,她想這個喬姑娘大概就是獻王妃昨日說的那個戲子喬心悠吧,看樣子,昭慶應該不止是為了喬琪那個戲子,恐怕她早就想給向弘宣送女人了吧。而向弘宣真的就把人帶進宮了,居然都沒有告訴她,忽然淩希的心中泛起一絲酸楚。
剛走進內殿,淩希就看到向弘宣傾臥在榻上,他雙目微閉,一副陶醉留戀的樣子,而喬心悠抱著一把鑲嵌著青玉的琵琶,在向弘宣的一側彈奏著,喬心悠那纖細的手指輕輕地撥弄琴弦,動人心弦的曲調立刻環繞在她的周身,也讓她多了幾分典雅的氣質。淩希不由得放慢了腳步,這一幕看著多麽郎情妾意,而她的出現又是多麽不和諧。
忽然喬心悠的琵琶聲斷了,喬心悠看見了淩希,她立刻起身跪倒在地。向弘宣也因為曲斷,睜開了雙眼,他也看到淩希來了,立刻正直了身軀,微笑道:“皇後,你來了呀。”
淩希來到向弘宣的麵前,她從安姑姑手中拿過食盒,放在向弘宣身旁一側的幾案上,落寞地說道:“陛下,臣妾是來給您送糕點的,不過臣妾好像來的不是時候,打擾了陛下的雅興了。”
向弘宣一怔,他看了一眼喬心悠,這事怪他,昨日在昭慶府上喝多了,一時意亂情迷就寵幸了這個伶人,昨晚還帶迴了後宮,按理說他得提前告訴淩希才對,可昨夜宿醉,聽著小曲他就把這事給忘了,是他疏忽了。
“昨日昭慶生辰,朕聽這小曲不錯,昭慶就把這歌姬送於朕了,讓她能彈小曲為朕消遣解憂。”
“陛下喜歡就好。”淩希淡淡地說道。
淩希苦笑一下,她拿起懷中的絲帕掩麵,輕咳了幾聲,小聲說道:“陛下吃點點心吧,宿醉傷身,臣妾告辭了。”
說完淩希轉身就離開了內殿,向弘宣看到淩希剛剛咳嗽的樣子,才想起淩希那日染了風寒,怕是還沒有好吧。
他打開了食盒,桂花糕的香氣溢出,他望向窗外,清風
苑的金桂開花了吧。這個季節是正是賞月聞香的好時候,不知道淩希還有心情陪他在清風苑中賞月聞香嗎?
一旁的喬心悠跪在地上一動不敢動,進宮前,昭慶就跟她說過後宮的女人都不簡單,看樣子,淩希不太喜歡她,是不喜歡她這伶人的身份,還是因為她出自昭慶公主府上,這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看樣子,她這不同尋常的進宮之路,以後會讓她在後宮中的處境很艱難吧。她有些惆悵地低下頭去,她該如何成為寵妃,為昭慶公主打聽後宮消息,以及在向弘宣的耳邊遞話,喬心悠也愁眉不展。
內殿中,向弘宣與喬心悠都陷入了沉思當中,一片寂靜。忽然小德子公公快步走進內殿,說道:“陛下,武駙馬與周侍郎在飛羽殿外求見。”
向弘宣一聽武承安與周洵來了,一掃之前的不悅,他看了一眼還跪在一旁的喬心悠,小聲說道:“小德子,你帶她下去吧,以後她就是飛羽殿的宮人了。”
小德子有些驚訝,但他很快就領命帶著喬心悠離開了內殿。
周洵與武承安緩緩地走進內殿,周洵滿臉笑容,他一見到向弘宣,立刻跪倒在地。
“恭喜陛下。”
周洵這出其不意的賀喜,讓向弘宣有些摸不清頭腦,他連忙扶起周洵,問道:“言恩,何喜?”
“陛下,工部已經將新兵的兵器提前完成了。”周洵大聲說道。
“好,這的確值得賀喜。”
向弘宣開懷大笑起來,也就是說軍餉,糧草以及軍需物資都準備就緒了,他籌謀已久的興兵南熙計劃,可以實施了。
忽然向弘宣又想到了什麽,他看了一眼武承安,說道:“承安,你那邊新兵操練得如何?”
“陛下,臣已經訓練新兵一年了,雖說比不上南境軍營的士兵,但也不會給他們拖後腿,應該可以上戰場了。”
向弘宣一聽這話,更加開心了,他走到書案前,看著地圖思量了一會,幽幽地開口說道:“馬上就要入冬了,東江與韶關的天險怕是不好攻入,隻能等到開春,不過軍報上說,南熙國有三十萬大軍,南境軍營才二萬人馬,之前兵部的十萬人馬也才到南境沒多久,過完春後,承安,你就帶著這十萬新兵增援安國侯爺吧。”
“陛下,南熙國那邊恐怕也早派探子打聽東俞軍情了,雖說南熙那個皇帝整日沉迷享樂,但臣聽說,鎮守東江與韶關的是南熙最勇猛的武將關勝與林平兩位將軍,東江與韶光有二十萬精兵,這一仗怕是很難打,萬一東俞增兵的事再被南熙知道了,南熙在這兩處源源不斷地增兵,這仗就更加難打了。”武承安有些擔憂地說道。
“安國侯跟朕探討過這個問題,南境軍營的士兵善於水戰,東江這
一戰,先由安國侯衝鋒,你中途增兵,南熙還沒反應過來,二十二萬精兵就打過東江,直奔韶關,以一敵二,朕就不相信還攻不下韶關,就算南熙知道了,臨時調兵也來不及。”向弘宣得意洋洋地說道。
這個戰略,是一年前他就與江振南定下的,當時不過以十二萬精兵為主,十萬新兵作為後援,如今這十萬新兵也有不低的戰鬥力,他就不信了,這種出其不意地快打戰略,南熙國那個早就千瘡百孔的國力,能招架得住?
說話間向弘錫也走進了內殿,他一看武承安與周洵都在,看樣子,向弘宣召他來,怕不是為了閑聊吧。
“臣弟參見皇兄。”
向弘宣看到向弘錫來了,他揚了揚手,向弘錫立刻會意走到他身旁。
“老九,你來得正好,明年開春後,朕就要跟南熙開戰了,承安會率領十萬兵馬去支援安國侯,到時候你就做個監軍陪同承安一起去南境吧。”
向弘錫一怔,上戰場?他內心有些激動,他從小的理想就是成為將軍,向弘宣真的讓他上戰場了,他可以堂而皇之地接受嗎?
“皇兄,臣弟在邑城給您辦點小差事還行,這軍營,臣弟哪是那塊料呀?”
向弘錫努力表演出一副畏懼上戰場的樣子,他推脫著,可他的內心卻十分煎熬,他能建功立業嗎?為了讓向弘宣安心,也是為了讓自己這個王爺餘生安全,他還是不能上戰場。
“讓你去做個監軍,又不是讓你上戰場殺敵,哪來那麽多廢話。”向弘宣有些不悅地說道。
周洵與武承安麵麵相覷,向弘錫的內心翻騰倒海,而向弘宣卻眉頭緊鎖,一時間飛羽殿再次陷入沉寂當中。
很快周洵就知趣地拉著武承安退出了飛羽殿,他倆剛走出皇宮,武承安有些疑惑地問向周洵;“言恩,我去南境軍營是為了製約江家,可這端王到我的軍營做監軍,陛下到底是什麽意思?”
周洵笑了笑,他將手輕輕地怕打在武承安的肩膀上,小聲說道:“承安,你隻管打勝仗就行,其他的事情不用管,這就是個形式,對誰都一樣。”
“可這端王是平遠侯爺的女婿,算起來端王還得叫一聲安國侯舅舅呢。陛下讓端王到我軍中做個監軍,我是真不懂了,到底是誰製約誰呀?”
忽然武承安那黝黑的臉上,一雙小眼睛咕嚕嚕轉了幾圈後,似乎又想到了什麽,他又小聲地說道:“言恩,你說陛下跟端王現在在飛羽殿聊啥呢?端王一個不會打仗的貴族王爺,他能吃得了這軍營風霜露宿的苦嗎?要是端王在軍營中有什麽意見,到時候端王不會跟陛下打小報告吧。”
“陛下與端王,那自然是在聊手足情深嘛,承安,端王可沒你想到那麽嬌弱。陛下此
戰信心十足,你要好好準備上戰場,打了勝仗那就是前途無量。”
周洵明白向弘宣如此安排的用意,自古皇帝就沒有幾個能夠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這是帝王之術,向弘宣這政治手腕是越來越嫻熟了。隻不過向弘錫還真不是個紈絝王爺,上了戰場生死關頭,他的偽裝就得撕掉,所以向弘錫才不敢上戰場吧,那向弘宣又知道多少呢?想到這,周洵詭異一笑,事情變得有意思多了。
(本章完)
很快淩希與安姑姑就來到了飛羽殿,一陣琵琶聲從內殿中幽幽地傳出。曲調委婉又清脆,十分好聽,淩希不記得宮中教坊司裏還有如此高超技藝的伶人,她轉身問向小德子。
“誰在內殿給陛下彈曲?”
小德子望了望內殿,小聲地說道:“是陛下身邊的喬姑娘。”
淩希眉頭一皺,說道:“喬姑娘?宮外的人?”
小德子微微一顫,他望了望淩希那疑惑的雙眼,小聲地說道:“喬姑娘昨日才進宮,原本喬姑娘是昭慶公主府上的歌姬。”
頓時淩希恍然大悟,她想這個喬姑娘大概就是獻王妃昨日說的那個戲子喬心悠吧,看樣子,昭慶應該不止是為了喬琪那個戲子,恐怕她早就想給向弘宣送女人了吧。而向弘宣真的就把人帶進宮了,居然都沒有告訴她,忽然淩希的心中泛起一絲酸楚。
剛走進內殿,淩希就看到向弘宣傾臥在榻上,他雙目微閉,一副陶醉留戀的樣子,而喬心悠抱著一把鑲嵌著青玉的琵琶,在向弘宣的一側彈奏著,喬心悠那纖細的手指輕輕地撥弄琴弦,動人心弦的曲調立刻環繞在她的周身,也讓她多了幾分典雅的氣質。淩希不由得放慢了腳步,這一幕看著多麽郎情妾意,而她的出現又是多麽不和諧。
忽然喬心悠的琵琶聲斷了,喬心悠看見了淩希,她立刻起身跪倒在地。向弘宣也因為曲斷,睜開了雙眼,他也看到淩希來了,立刻正直了身軀,微笑道:“皇後,你來了呀。”
淩希來到向弘宣的麵前,她從安姑姑手中拿過食盒,放在向弘宣身旁一側的幾案上,落寞地說道:“陛下,臣妾是來給您送糕點的,不過臣妾好像來的不是時候,打擾了陛下的雅興了。”
向弘宣一怔,他看了一眼喬心悠,這事怪他,昨日在昭慶府上喝多了,一時意亂情迷就寵幸了這個伶人,昨晚還帶迴了後宮,按理說他得提前告訴淩希才對,可昨夜宿醉,聽著小曲他就把這事給忘了,是他疏忽了。
“昨日昭慶生辰,朕聽這小曲不錯,昭慶就把這歌姬送於朕了,讓她能彈小曲為朕消遣解憂。”
“陛下喜歡就好。”淩希淡淡地說道。
淩希苦笑一下,她拿起懷中的絲帕掩麵,輕咳了幾聲,小聲說道:“陛下吃點點心吧,宿醉傷身,臣妾告辭了。”
說完淩希轉身就離開了內殿,向弘宣看到淩希剛剛咳嗽的樣子,才想起淩希那日染了風寒,怕是還沒有好吧。
他打開了食盒,桂花糕的香氣溢出,他望向窗外,清風
苑的金桂開花了吧。這個季節是正是賞月聞香的好時候,不知道淩希還有心情陪他在清風苑中賞月聞香嗎?
一旁的喬心悠跪在地上一動不敢動,進宮前,昭慶就跟她說過後宮的女人都不簡單,看樣子,淩希不太喜歡她,是不喜歡她這伶人的身份,還是因為她出自昭慶公主府上,這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看樣子,她這不同尋常的進宮之路,以後會讓她在後宮中的處境很艱難吧。她有些惆悵地低下頭去,她該如何成為寵妃,為昭慶公主打聽後宮消息,以及在向弘宣的耳邊遞話,喬心悠也愁眉不展。
內殿中,向弘宣與喬心悠都陷入了沉思當中,一片寂靜。忽然小德子公公快步走進內殿,說道:“陛下,武駙馬與周侍郎在飛羽殿外求見。”
向弘宣一聽武承安與周洵來了,一掃之前的不悅,他看了一眼還跪在一旁的喬心悠,小聲說道:“小德子,你帶她下去吧,以後她就是飛羽殿的宮人了。”
小德子有些驚訝,但他很快就領命帶著喬心悠離開了內殿。
周洵與武承安緩緩地走進內殿,周洵滿臉笑容,他一見到向弘宣,立刻跪倒在地。
“恭喜陛下。”
周洵這出其不意的賀喜,讓向弘宣有些摸不清頭腦,他連忙扶起周洵,問道:“言恩,何喜?”
“陛下,工部已經將新兵的兵器提前完成了。”周洵大聲說道。
“好,這的確值得賀喜。”
向弘宣開懷大笑起來,也就是說軍餉,糧草以及軍需物資都準備就緒了,他籌謀已久的興兵南熙計劃,可以實施了。
忽然向弘宣又想到了什麽,他看了一眼武承安,說道:“承安,你那邊新兵操練得如何?”
“陛下,臣已經訓練新兵一年了,雖說比不上南境軍營的士兵,但也不會給他們拖後腿,應該可以上戰場了。”
向弘宣一聽這話,更加開心了,他走到書案前,看著地圖思量了一會,幽幽地開口說道:“馬上就要入冬了,東江與韶關的天險怕是不好攻入,隻能等到開春,不過軍報上說,南熙國有三十萬大軍,南境軍營才二萬人馬,之前兵部的十萬人馬也才到南境沒多久,過完春後,承安,你就帶著這十萬新兵增援安國侯爺吧。”
“陛下,南熙國那邊恐怕也早派探子打聽東俞軍情了,雖說南熙那個皇帝整日沉迷享樂,但臣聽說,鎮守東江與韶關的是南熙最勇猛的武將關勝與林平兩位將軍,東江與韶光有二十萬精兵,這一仗怕是很難打,萬一東俞增兵的事再被南熙知道了,南熙在這兩處源源不斷地增兵,這仗就更加難打了。”武承安有些擔憂地說道。
“安國侯跟朕探討過這個問題,南境軍營的士兵善於水戰,東江這
一戰,先由安國侯衝鋒,你中途增兵,南熙還沒反應過來,二十二萬精兵就打過東江,直奔韶關,以一敵二,朕就不相信還攻不下韶關,就算南熙知道了,臨時調兵也來不及。”向弘宣得意洋洋地說道。
這個戰略,是一年前他就與江振南定下的,當時不過以十二萬精兵為主,十萬新兵作為後援,如今這十萬新兵也有不低的戰鬥力,他就不信了,這種出其不意地快打戰略,南熙國那個早就千瘡百孔的國力,能招架得住?
說話間向弘錫也走進了內殿,他一看武承安與周洵都在,看樣子,向弘宣召他來,怕不是為了閑聊吧。
“臣弟參見皇兄。”
向弘宣看到向弘錫來了,他揚了揚手,向弘錫立刻會意走到他身旁。
“老九,你來得正好,明年開春後,朕就要跟南熙開戰了,承安會率領十萬兵馬去支援安國侯,到時候你就做個監軍陪同承安一起去南境吧。”
向弘錫一怔,上戰場?他內心有些激動,他從小的理想就是成為將軍,向弘宣真的讓他上戰場了,他可以堂而皇之地接受嗎?
“皇兄,臣弟在邑城給您辦點小差事還行,這軍營,臣弟哪是那塊料呀?”
向弘錫努力表演出一副畏懼上戰場的樣子,他推脫著,可他的內心卻十分煎熬,他能建功立業嗎?為了讓向弘宣安心,也是為了讓自己這個王爺餘生安全,他還是不能上戰場。
“讓你去做個監軍,又不是讓你上戰場殺敵,哪來那麽多廢話。”向弘宣有些不悅地說道。
周洵與武承安麵麵相覷,向弘錫的內心翻騰倒海,而向弘宣卻眉頭緊鎖,一時間飛羽殿再次陷入沉寂當中。
很快周洵就知趣地拉著武承安退出了飛羽殿,他倆剛走出皇宮,武承安有些疑惑地問向周洵;“言恩,我去南境軍營是為了製約江家,可這端王到我的軍營做監軍,陛下到底是什麽意思?”
周洵笑了笑,他將手輕輕地怕打在武承安的肩膀上,小聲說道:“承安,你隻管打勝仗就行,其他的事情不用管,這就是個形式,對誰都一樣。”
“可這端王是平遠侯爺的女婿,算起來端王還得叫一聲安國侯舅舅呢。陛下讓端王到我軍中做個監軍,我是真不懂了,到底是誰製約誰呀?”
忽然武承安那黝黑的臉上,一雙小眼睛咕嚕嚕轉了幾圈後,似乎又想到了什麽,他又小聲地說道:“言恩,你說陛下跟端王現在在飛羽殿聊啥呢?端王一個不會打仗的貴族王爺,他能吃得了這軍營風霜露宿的苦嗎?要是端王在軍營中有什麽意見,到時候端王不會跟陛下打小報告吧。”
“陛下與端王,那自然是在聊手足情深嘛,承安,端王可沒你想到那麽嬌弱。陛下此
戰信心十足,你要好好準備上戰場,打了勝仗那就是前途無量。”
周洵明白向弘宣如此安排的用意,自古皇帝就沒有幾個能夠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這是帝王之術,向弘宣這政治手腕是越來越嫻熟了。隻不過向弘錫還真不是個紈絝王爺,上了戰場生死關頭,他的偽裝就得撕掉,所以向弘錫才不敢上戰場吧,那向弘宣又知道多少呢?想到這,周洵詭異一笑,事情變得有意思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