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惡有惡報
帶著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種田忙 作者:安靜的小魚sx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調查了懷初等人的兩個差役迴鳳翔府的時候,秦大人的信先一步去了上司的案頭。
他把當初懷初他們村裏人為躲避災禍去了山裏,後來發現山裏有好幾種礦藏,等戰事一平息,立刻來了府衙找他,她順利的接手查看了礦藏,並且在第一時間寫了奏折上去。
再後來發現這個村子的人種田方法不一樣,據他們自己說,改變種植方法後,水稻的產量提高了不少。
他因此密切留意著村裏的水稻生長情況,截至目前,長勢看起來是比原來的種植方法好。
這個村裏人的人基本上人人識字,村裏還出了秀才公等等等都說了一遍。
目的就是為了讓上司相信,她們不是那壞人。
比起鳳翔府知府,秦大人無論從背景還是從能力上都讓人有了偏向的資本。
那上司一通問責書信送出去,鳳翔知府差點沒跳起來。
等他派出去提人的差役迴來,問清了來龍去脈,他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
原來真以為是有人私開礦產,結果人家已經上達天庭了。他是腦子有毛病了才接了這麽個案子吧?
於是氣不過,讓人去把那舉報者揪出來給他帶迴來。
不多時,手下便在那城裏把舉報者抓迴來關了起來。
若是懷初他們在這裏,定然能看出來,這人正是聶家的熟人——聶明。
說來也是奇怪,聶家親人沒有出現的時候,聶明和聶遠兩個人算是村裏的主力中的主力。
僅僅數日不見,此刻的他哪裏還有當初在村裏的時候意氣風發的樣子?
身材消瘦,眉目間盡是戾氣。
很難想象他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
說來聶明選擇舉報懷初他們村,其實多來源於心中的憤懣。
同樣是被救,趙家、秦家為何在村裏過的相安無事?
為何走的是他們?
若不是離開了村子,他們也不會走到如此的境地。
說起來,他們聶家幾兄弟身手都還算可以,能力也算是不錯。這是他們當初從村裏走時的底氣。
他們不是不知道家裏老人有問題,可就如他哥想的那樣,這幾年爹娘沒有他們的照拂吃了不少苦,他們不忍心責怪她們。
不僅是他,他相信其他兄弟都是這麽認為的。
他們當初遇到羅家眾人,本就是奔著一定要找到親人的希望活下來的。
如今人已經找到,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可惜他們低估了老母親的偏激。
當初從村裏出來以後,他們原本是打算迴劍南道的,可惜走到一半,老娘突然說不想再迴去讓人看笑話。
她一句話,他們所有人隻好跟著改變了路線。
春陽府他們沒臉待,就隻能去了鄰近的鳳翔府。
當初若是早知道他娘後來會闖出來那麽大的禍,他說什麽都要讓大哥帶著他們迴劍南道。
大概鳳翔府多山,戰火的痕跡並不明顯,比起春陽府看起來還要繁華一點,當時入城的時候他記得清清楚楚,他許下的願望是盡量早日賺錢,讓家人能住上不錯的房子。
可惜沒幾天他這個願望便徹底的被打碎。
他們娘把小妹賣給了當地富商,他們兄弟幹活迴來知道以後,他哥第一時間衝了出去,可惜已經晚了。
妹妹死在了當晚,他們去的終究是遲了。
聽說……聽說妹妹被折磨致死,他們心有不甘,上門理論,被人打了出來。
打鬥中,有個兄弟重傷,迴家後沒有救好就沒了。
大哥和老娘大吵一架,氣的當即吐了血。
然而老太太隻在乎金錢。
他後來無數次的後悔,他們若是不要執著於找迴親人,是不是就不會這樣?
活生生的妹妹就這麽沒了,盧橋帶著孩子選擇離開。
初來鳳翔,兩死一傷。
就這樣,老太太還要折騰。
可惜沒等她折騰,買了妹妹那人仗勢欺人,來家裏索要錢財,老太太不給,就此再次有了衝突。
後來他才知道,那人是鳳翔府城花名在外的老色鬼,專挑初來乍到的人坑,坑完人姑娘再坑家人,反正沒有人管。
老太太從此被氣病,兄弟幾個再沒了以往的意氣。
決定等老太太病好後,直接迴劍南道,從此安心度日。
可惜錢花完了,老太太也沒有救下來。
他們剛剛買迴來的親人,轉頭又失去。
大哥受不了打擊,自責不已,一病不起。
家裏人見此,各自離開,選擇自己的生活。
大抵是這一路老太太太折騰,折騰散了人心。最後居然沒有人肯繼續留下來。
他忽然才發現,聶家的風光,其實早就在離開劍南道的時候結束了。
老太太一直沒有看清楚,他們也沒有看清楚。
人心其實早就散了,隻是他們還執著於帶著大家一起生活。
如今看來,大家並不稀罕。
後來的後來,兄弟們也走了個幹淨,終究後麵隻留了他一個人在這裏半死不生的活著。
他很多次想起前半生,仿佛遙遠的像是一場夢境。
至今他想不明白,明明在村裏的時候他們過的也不差的。
想的多了,人就有些魔怔。
他開始把錯處歸咎在村裏,若是他們沒有從村裏離開,說不定現在一家人還整整齊齊的在一起。
為何村裏人包容了所有人,卻沒有包容他們?
他也不從自己身上找錯處,反而是把鍋甩給了別人。
大抵是這種自我催眠讓他心裏的怨氣和恨意有了發泄的對象,他開始越來越偏執。
後來甚至堅定的認為是村裏人害的他們家家破人亡的。
有時候隻能說,牽扯到自身的利益時,有些人什麽事情都做的出來。
他開始把恨意轉移到村裏人身上後,心裏開始極度的不平衡。
憑什麽他過成這樣,他們過的那樣好?
心裏歹念一起,就再也壓不下去。他自己不好過,就看不得別人好過,當即一衝動,就去了府衙舉報。
怎麽說呢,若是放在平日裏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也就不會放在知府大人的眼裏。
可誰叫春陽府最近風頭太盛,居然修了書院不說,還請到了大名鼎鼎的張大儒,這怎麽不讓人嫉妒?
鳳翔知府心裏一嫉妒,決定給風頭正盛的春陽府添點堵,於是才有了協查的通知。
他發的時候壓根就不知道春陽府已經寫過奏折,更不知道這些人正是秦大人的心頭好。
原本隻是想看熱鬧,結果火燎到了自己身上,怎麽能讓他不生氣。
他總不能對著自己出氣吧?
所以怒火隻能衝著當初舉報的小嘍囉去嘍!
被抓起來的聶明在毫無防備之下被人一頓暴揍,揍完了才告訴他,人家早就把東西上報朝廷了,他這才知道自己輸在了哪裏。
村裏的人自然是不知道他們已經自食其果,惡有惡報。
事實上,自從聶家人走了以後,村裏人在沒有提起過他們。
有時候路是自己選的,選擇了就不要後悔。
對於村裏人來說,值得交付的人都在身邊,沒什麽好可惜的。
走了一個聶家,村子照樣運轉,這世界少了誰一樣會轉。
等案子撤銷的事情傳到懷初他們這邊的時候,已經到了夏末。
田裏的水稻雖說看不出來產量,可自從水稻抽穗揚花開始,秦大人恨不得住在村裏,每天帶著人在田間地頭轉,不知道的還以為地是他家的呢!
他把當初懷初他們村裏人為躲避災禍去了山裏,後來發現山裏有好幾種礦藏,等戰事一平息,立刻來了府衙找他,她順利的接手查看了礦藏,並且在第一時間寫了奏折上去。
再後來發現這個村子的人種田方法不一樣,據他們自己說,改變種植方法後,水稻的產量提高了不少。
他因此密切留意著村裏的水稻生長情況,截至目前,長勢看起來是比原來的種植方法好。
這個村裏人的人基本上人人識字,村裏還出了秀才公等等等都說了一遍。
目的就是為了讓上司相信,她們不是那壞人。
比起鳳翔府知府,秦大人無論從背景還是從能力上都讓人有了偏向的資本。
那上司一通問責書信送出去,鳳翔知府差點沒跳起來。
等他派出去提人的差役迴來,問清了來龍去脈,他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
原來真以為是有人私開礦產,結果人家已經上達天庭了。他是腦子有毛病了才接了這麽個案子吧?
於是氣不過,讓人去把那舉報者揪出來給他帶迴來。
不多時,手下便在那城裏把舉報者抓迴來關了起來。
若是懷初他們在這裏,定然能看出來,這人正是聶家的熟人——聶明。
說來也是奇怪,聶家親人沒有出現的時候,聶明和聶遠兩個人算是村裏的主力中的主力。
僅僅數日不見,此刻的他哪裏還有當初在村裏的時候意氣風發的樣子?
身材消瘦,眉目間盡是戾氣。
很難想象他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
說來聶明選擇舉報懷初他們村,其實多來源於心中的憤懣。
同樣是被救,趙家、秦家為何在村裏過的相安無事?
為何走的是他們?
若不是離開了村子,他們也不會走到如此的境地。
說起來,他們聶家幾兄弟身手都還算可以,能力也算是不錯。這是他們當初從村裏走時的底氣。
他們不是不知道家裏老人有問題,可就如他哥想的那樣,這幾年爹娘沒有他們的照拂吃了不少苦,他們不忍心責怪她們。
不僅是他,他相信其他兄弟都是這麽認為的。
他們當初遇到羅家眾人,本就是奔著一定要找到親人的希望活下來的。
如今人已經找到,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可惜他們低估了老母親的偏激。
當初從村裏出來以後,他們原本是打算迴劍南道的,可惜走到一半,老娘突然說不想再迴去讓人看笑話。
她一句話,他們所有人隻好跟著改變了路線。
春陽府他們沒臉待,就隻能去了鄰近的鳳翔府。
當初若是早知道他娘後來會闖出來那麽大的禍,他說什麽都要讓大哥帶著他們迴劍南道。
大概鳳翔府多山,戰火的痕跡並不明顯,比起春陽府看起來還要繁華一點,當時入城的時候他記得清清楚楚,他許下的願望是盡量早日賺錢,讓家人能住上不錯的房子。
可惜沒幾天他這個願望便徹底的被打碎。
他們娘把小妹賣給了當地富商,他們兄弟幹活迴來知道以後,他哥第一時間衝了出去,可惜已經晚了。
妹妹死在了當晚,他們去的終究是遲了。
聽說……聽說妹妹被折磨致死,他們心有不甘,上門理論,被人打了出來。
打鬥中,有個兄弟重傷,迴家後沒有救好就沒了。
大哥和老娘大吵一架,氣的當即吐了血。
然而老太太隻在乎金錢。
他後來無數次的後悔,他們若是不要執著於找迴親人,是不是就不會這樣?
活生生的妹妹就這麽沒了,盧橋帶著孩子選擇離開。
初來鳳翔,兩死一傷。
就這樣,老太太還要折騰。
可惜沒等她折騰,買了妹妹那人仗勢欺人,來家裏索要錢財,老太太不給,就此再次有了衝突。
後來他才知道,那人是鳳翔府城花名在外的老色鬼,專挑初來乍到的人坑,坑完人姑娘再坑家人,反正沒有人管。
老太太從此被氣病,兄弟幾個再沒了以往的意氣。
決定等老太太病好後,直接迴劍南道,從此安心度日。
可惜錢花完了,老太太也沒有救下來。
他們剛剛買迴來的親人,轉頭又失去。
大哥受不了打擊,自責不已,一病不起。
家裏人見此,各自離開,選擇自己的生活。
大抵是這一路老太太太折騰,折騰散了人心。最後居然沒有人肯繼續留下來。
他忽然才發現,聶家的風光,其實早就在離開劍南道的時候結束了。
老太太一直沒有看清楚,他們也沒有看清楚。
人心其實早就散了,隻是他們還執著於帶著大家一起生活。
如今看來,大家並不稀罕。
後來的後來,兄弟們也走了個幹淨,終究後麵隻留了他一個人在這裏半死不生的活著。
他很多次想起前半生,仿佛遙遠的像是一場夢境。
至今他想不明白,明明在村裏的時候他們過的也不差的。
想的多了,人就有些魔怔。
他開始把錯處歸咎在村裏,若是他們沒有從村裏離開,說不定現在一家人還整整齊齊的在一起。
為何村裏人包容了所有人,卻沒有包容他們?
他也不從自己身上找錯處,反而是把鍋甩給了別人。
大抵是這種自我催眠讓他心裏的怨氣和恨意有了發泄的對象,他開始越來越偏執。
後來甚至堅定的認為是村裏人害的他們家家破人亡的。
有時候隻能說,牽扯到自身的利益時,有些人什麽事情都做的出來。
他開始把恨意轉移到村裏人身上後,心裏開始極度的不平衡。
憑什麽他過成這樣,他們過的那樣好?
心裏歹念一起,就再也壓不下去。他自己不好過,就看不得別人好過,當即一衝動,就去了府衙舉報。
怎麽說呢,若是放在平日裏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也就不會放在知府大人的眼裏。
可誰叫春陽府最近風頭太盛,居然修了書院不說,還請到了大名鼎鼎的張大儒,這怎麽不讓人嫉妒?
鳳翔知府心裏一嫉妒,決定給風頭正盛的春陽府添點堵,於是才有了協查的通知。
他發的時候壓根就不知道春陽府已經寫過奏折,更不知道這些人正是秦大人的心頭好。
原本隻是想看熱鬧,結果火燎到了自己身上,怎麽能讓他不生氣。
他總不能對著自己出氣吧?
所以怒火隻能衝著當初舉報的小嘍囉去嘍!
被抓起來的聶明在毫無防備之下被人一頓暴揍,揍完了才告訴他,人家早就把東西上報朝廷了,他這才知道自己輸在了哪裏。
村裏的人自然是不知道他們已經自食其果,惡有惡報。
事實上,自從聶家人走了以後,村裏人在沒有提起過他們。
有時候路是自己選的,選擇了就不要後悔。
對於村裏人來說,值得交付的人都在身邊,沒什麽好可惜的。
走了一個聶家,村子照樣運轉,這世界少了誰一樣會轉。
等案子撤銷的事情傳到懷初他們這邊的時候,已經到了夏末。
田裏的水稻雖說看不出來產量,可自從水稻抽穗揚花開始,秦大人恨不得住在村裏,每天帶著人在田間地頭轉,不知道的還以為地是他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