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我的人呢
帶著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種田忙 作者:安靜的小魚sx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來也是可憐,春陽府如今人口少了三分之二,登記在冊的童生不到五十,拋開年長的無法再繼續考的,剩下的更是寥寥無幾。
所以當他知道懷初家村子全村的孩子基本上都讀過書能有多驚喜嗎?
加恩科的消息一下來,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個村子能為他們提供多少的生源?
他一個小小的春陽府,若是連百十人都湊不齊,怕是會被人笑死。
別人不清楚,他自己知道的,聖上這次為了選拔人才,讓他們把試題出的簡單點。
這就意味著,童生其實很好過。
不光是童生,秀才舉人的考題也不會太難。
一場戰亂,流失的人才太多了。如今能識字的人已經算是讀書人了,更不要說是懷初他們村那種所有的孩子都讀書的。
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他們村的孩子身上了,現在告訴他她們還沒有準備?
坐不住的秦大人為了能去一趟懷初家的村子,幾乎是圍著西山城繞了好大一個圈子。
好在他有一個從小看著他長大的管家——平安。
作為自家子主子的心腹,他早就知道主子在擔心今年參與考試的人不多。
再聯想到主子這幾日密切的關注著城西的消息,心裏大致猜出了點什麽。
果然,聽說城西日子照舊,他家大人立刻安排了巡視城郊。
如今到了城南,按理說要迴去了,他這才漫不經心的提議:“大人,已經到了這裏,聽說城西的秧苗種法別致,您要不要去看看?”
“哦?”他果然聽到自家主人狀似無意的接話。
更妙的是,有人聽說他提起的城西種田方式不同,顯然知道自家大人對城西的關注,想賣好,便順著他的話頭接了下去:“是的大人。聽城西那塊兒的村民說,城西村子的種水稻方法複雜的很,苗是一顆顆插下去的,完了還要拔出來再種,都看稀奇呢!”
平安聽有人把話頭帶了下去,往後退了一步,深藏功與名。
心裏確實在吐槽,稀奇什麽,你們不是跟著看熱鬧的嗎?隻不過不敢表現的太明顯而已。
馬屁精!
豈不知他們老爺都重點關照的人,怎麽可能平庸?
關夫人能那麽做,必定有自己的道理!
他心裏吐槽這會兒功夫,那頭的主子已經順著他們的話頭,下令往城西去。
唉!總算是要開始巡視了嗎!
平安在心裏歎了一聲,他們大人也是不容易,為了避免以後有人說他們勾連城西村民,影響人家成績,繞了這麽大一圈。
城西那些人就應該對他們大人感激涕零!
平安的吐槽,懷初當然不知道,實際上她這些日子在考慮要不要在村裏打幾口井。
眾所周知,他們現在的村子是新建的,原來這裏有沒有村子不知道,反正村裏是沒有水井的。
以前在山裏的時候,村裏人吃的都是河水,深山裏的河水本來就有自潔能力。又沒有人工的汙染,吃起來倒也和山泉水沒啥區別。
可來了這裏不一樣,河道離村子還有很遠,並且河道地勢低,村子地勢高,取水不便。
再則那條河上下遊住了不少的人,都在河裏取水用,懷初總覺著不幹淨。
如今他們村子吃水多數用的是山上流下來的溪水,可那溪流本就不寬,水流不多,她的紙坊一開,截留了一部分水源,分給下遊的田莊、村子就更少。
不說村子裏幾百畝的田地,就是吃水也成了問題。
針對這個事情,懷初考慮從上遊水源查看一下能不能改善。同時村裏勢必需要幾口水井,用來供村裏人吃水。
懷初是個行動力特別強的人,發現問題後,她就組織了幾個小夥子拿上工具和她一起上了山。
秦大人他們來的時候,她還沒有迴來。
難得的,羅三舅聽說她要帶人上山,一時心癢,也跟著人去了。
所以村裏孩子聽說是知府大人來了以後,隻能去學堂叫了夫子出來迎客。
邊上陪同的是老村長叔。
兩下裏一見麵,秦大人果然問起了他們的種植方式為何與旁人不同。
這個問題關東城倒是愣了一下,說真的以前他的生活重心全都在怎麽賺錢給他娘治病上麵,旁人怎麽種田他還真不知道。
不過既然大人問了,他便迴答說當初剛去山裏,恰好是春季。眼看著過了春種,還是懷初提出來試試別的方法。這個方法具體從哪裏看的她已經忘了,說是不僅能縮短種植時間,還能高產。
當時他們村裏飯都吃不飽,眼看著要活不下去,聽說能高產,大家就決定冒險試一試。
後來發現果然種植時間僅要一百多天,稻穗結的也飽滿,這兩年在山裏我們沒有秤,說不準產量有多少,但是老人目測都說比以前產量高……
他話一說完,不僅秦牧心裏震動,就連跟著的差役心裏也是一驚。
真……真這麽厲害?
這下秦牧的心思已經完全從考試移到了水稻的栽種上,當下就提出讓關東城帶他去看看怎麽個不一樣法。
懷初的那些理論知識她從來沒有給大家說過,大家信任她,她說怎麽做就怎麽做,所以沒有人去深究這背後的理論。
要講自然是要從挑種泡種開始,關東城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跟知府大人解釋了一遍,說到興頭上還讓人去家裏抓一把穀子出來對比每個種子的大小、飽滿程度。事實勝於雄辯,他這麽一解釋,不光是秦大人聽懂了,連邊上的差役也懂了其中的門道。
從選種說到育苗,溫度、濕度、各項指標,不僅是他說的頭頭是道,偶爾邊上來看熱鬧的村民也會幫著解釋一下。
說的都是懷初經常給他們講的白話,淺顯易懂,還能解釋的通。
秦大人越聽越覺著懷初這事兒靠譜,直接讓關東城帶他去田裏看看。
這一看就看出了問題。
好巧不巧,他們今天轉了一圈,打的就是查看城郊的春種情況,看慣了其他村子田裏稀稀拉拉剛出苗的穀子,再看看在秧田裏已經分蘖了好幾株,每株看起來都非常的健壯綠油油的秧苗,是個人都分的清楚好壞。
秦大人的問題一個接一個,一直到到了天快黑才戀戀不舍的迴了村子。
留意到關郎君後麵跟著的很長一串小蘿卜頭,他眼睛一轉,突然出聲問道:“關郎君,我的人呢?”
關東城剛開始還有點懵,等順著他的眼光看過去,這才發現他看的是趙家老二。
福至心靈的就想起來懷初說的,縣令大人點了幾個孩子說是去他那裏的事情,後來大家都忙,他們不好 主動提及,慢慢的也就擱置下來。
如今聽這意思,是真的要?
他二話不說把那幾個點了出來,羅家小子是個坐不住的,今兒跟著懷初去了山上,說明了原委,便讓那三小子先跟在了大人身後。
要說為何秦大人會想到這點呢,說來今天來的目的不說是南轅北轍也是毫無關係,眼看著天色不早。他隻能先行離開。
而今天看到的這些,讓他大受震驚, 心裏不止一次的後悔自己沒有早點看到這裏的種植技術。
不過當即他就下決心迴去就下令讓這村子成為模範榜樣,若是他們說的屬實的話,下半年他怎麽著也要讓更多的人學習他們的種植方法。
一年兩季?
那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也有望實現了嗎?
所以當他知道懷初家村子全村的孩子基本上都讀過書能有多驚喜嗎?
加恩科的消息一下來,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個村子能為他們提供多少的生源?
他一個小小的春陽府,若是連百十人都湊不齊,怕是會被人笑死。
別人不清楚,他自己知道的,聖上這次為了選拔人才,讓他們把試題出的簡單點。
這就意味著,童生其實很好過。
不光是童生,秀才舉人的考題也不會太難。
一場戰亂,流失的人才太多了。如今能識字的人已經算是讀書人了,更不要說是懷初他們村那種所有的孩子都讀書的。
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他們村的孩子身上了,現在告訴他她們還沒有準備?
坐不住的秦大人為了能去一趟懷初家的村子,幾乎是圍著西山城繞了好大一個圈子。
好在他有一個從小看著他長大的管家——平安。
作為自家子主子的心腹,他早就知道主子在擔心今年參與考試的人不多。
再聯想到主子這幾日密切的關注著城西的消息,心裏大致猜出了點什麽。
果然,聽說城西日子照舊,他家大人立刻安排了巡視城郊。
如今到了城南,按理說要迴去了,他這才漫不經心的提議:“大人,已經到了這裏,聽說城西的秧苗種法別致,您要不要去看看?”
“哦?”他果然聽到自家主人狀似無意的接話。
更妙的是,有人聽說他提起的城西種田方式不同,顯然知道自家大人對城西的關注,想賣好,便順著他的話頭接了下去:“是的大人。聽城西那塊兒的村民說,城西村子的種水稻方法複雜的很,苗是一顆顆插下去的,完了還要拔出來再種,都看稀奇呢!”
平安聽有人把話頭帶了下去,往後退了一步,深藏功與名。
心裏確實在吐槽,稀奇什麽,你們不是跟著看熱鬧的嗎?隻不過不敢表現的太明顯而已。
馬屁精!
豈不知他們老爺都重點關照的人,怎麽可能平庸?
關夫人能那麽做,必定有自己的道理!
他心裏吐槽這會兒功夫,那頭的主子已經順著他們的話頭,下令往城西去。
唉!總算是要開始巡視了嗎!
平安在心裏歎了一聲,他們大人也是不容易,為了避免以後有人說他們勾連城西村民,影響人家成績,繞了這麽大一圈。
城西那些人就應該對他們大人感激涕零!
平安的吐槽,懷初當然不知道,實際上她這些日子在考慮要不要在村裏打幾口井。
眾所周知,他們現在的村子是新建的,原來這裏有沒有村子不知道,反正村裏是沒有水井的。
以前在山裏的時候,村裏人吃的都是河水,深山裏的河水本來就有自潔能力。又沒有人工的汙染,吃起來倒也和山泉水沒啥區別。
可來了這裏不一樣,河道離村子還有很遠,並且河道地勢低,村子地勢高,取水不便。
再則那條河上下遊住了不少的人,都在河裏取水用,懷初總覺著不幹淨。
如今他們村子吃水多數用的是山上流下來的溪水,可那溪流本就不寬,水流不多,她的紙坊一開,截留了一部分水源,分給下遊的田莊、村子就更少。
不說村子裏幾百畝的田地,就是吃水也成了問題。
針對這個事情,懷初考慮從上遊水源查看一下能不能改善。同時村裏勢必需要幾口水井,用來供村裏人吃水。
懷初是個行動力特別強的人,發現問題後,她就組織了幾個小夥子拿上工具和她一起上了山。
秦大人他們來的時候,她還沒有迴來。
難得的,羅三舅聽說她要帶人上山,一時心癢,也跟著人去了。
所以村裏孩子聽說是知府大人來了以後,隻能去學堂叫了夫子出來迎客。
邊上陪同的是老村長叔。
兩下裏一見麵,秦大人果然問起了他們的種植方式為何與旁人不同。
這個問題關東城倒是愣了一下,說真的以前他的生活重心全都在怎麽賺錢給他娘治病上麵,旁人怎麽種田他還真不知道。
不過既然大人問了,他便迴答說當初剛去山裏,恰好是春季。眼看著過了春種,還是懷初提出來試試別的方法。這個方法具體從哪裏看的她已經忘了,說是不僅能縮短種植時間,還能高產。
當時他們村裏飯都吃不飽,眼看著要活不下去,聽說能高產,大家就決定冒險試一試。
後來發現果然種植時間僅要一百多天,稻穗結的也飽滿,這兩年在山裏我們沒有秤,說不準產量有多少,但是老人目測都說比以前產量高……
他話一說完,不僅秦牧心裏震動,就連跟著的差役心裏也是一驚。
真……真這麽厲害?
這下秦牧的心思已經完全從考試移到了水稻的栽種上,當下就提出讓關東城帶他去看看怎麽個不一樣法。
懷初的那些理論知識她從來沒有給大家說過,大家信任她,她說怎麽做就怎麽做,所以沒有人去深究這背後的理論。
要講自然是要從挑種泡種開始,關東城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跟知府大人解釋了一遍,說到興頭上還讓人去家裏抓一把穀子出來對比每個種子的大小、飽滿程度。事實勝於雄辯,他這麽一解釋,不光是秦大人聽懂了,連邊上的差役也懂了其中的門道。
從選種說到育苗,溫度、濕度、各項指標,不僅是他說的頭頭是道,偶爾邊上來看熱鬧的村民也會幫著解釋一下。
說的都是懷初經常給他們講的白話,淺顯易懂,還能解釋的通。
秦大人越聽越覺著懷初這事兒靠譜,直接讓關東城帶他去田裏看看。
這一看就看出了問題。
好巧不巧,他們今天轉了一圈,打的就是查看城郊的春種情況,看慣了其他村子田裏稀稀拉拉剛出苗的穀子,再看看在秧田裏已經分蘖了好幾株,每株看起來都非常的健壯綠油油的秧苗,是個人都分的清楚好壞。
秦大人的問題一個接一個,一直到到了天快黑才戀戀不舍的迴了村子。
留意到關郎君後麵跟著的很長一串小蘿卜頭,他眼睛一轉,突然出聲問道:“關郎君,我的人呢?”
關東城剛開始還有點懵,等順著他的眼光看過去,這才發現他看的是趙家老二。
福至心靈的就想起來懷初說的,縣令大人點了幾個孩子說是去他那裏的事情,後來大家都忙,他們不好 主動提及,慢慢的也就擱置下來。
如今聽這意思,是真的要?
他二話不說把那幾個點了出來,羅家小子是個坐不住的,今兒跟著懷初去了山上,說明了原委,便讓那三小子先跟在了大人身後。
要說為何秦大人會想到這點呢,說來今天來的目的不說是南轅北轍也是毫無關係,眼看著天色不早。他隻能先行離開。
而今天看到的這些,讓他大受震驚, 心裏不止一次的後悔自己沒有早點看到這裏的種植技術。
不過當即他就下決心迴去就下令讓這村子成為模範榜樣,若是他們說的屬實的話,下半年他怎麽著也要讓更多的人學習他們的種植方法。
一年兩季?
那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也有望實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