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十室九空
帶著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種田忙 作者:安靜的小魚sx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小子們照顧的很好的懷初,前幾天過的很是辛苦。
因為她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成了拖後腿的那個。
跟常年在往外跑的孩子們相比,她幾乎是沒有離開過村子,走的最遠怕也是後山采藥。
兩天之後,她腿痛的根本都邁不開步子,更不要說是走路。
懷初尷尬的要死,她的記憶還停留在自己逃命時的速度上,沒想到幾年沒有走遠路,兩天就已經是她的極限。
對此孩子們倒是一點都不意外,他們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
為了不耽誤行程,懷初隻能聽從孩子們的建議,讓牛馱著她走。
出發一個星期後,她終於適應了孩子們的頻率,不再拖後腿。
好久沒有走這條路,很多地方地形雖說不便,可景物有了些許變化。
她和小子們一路不斷的修正方向,一邊給來路做了不明顯的記號,以防下次再度迷路。
又在林子裏走了五天,他們終於走到了林子的邊緣。
巧合的是,剛好是懷初他們上次入山的地方。
當初她和夫君躲藏的那塊大石頭還在原地矗立著,沒有絲毫的變化。
這裏其實離原來的許家村不遠,可懷初從沒有想過要迴去看看。
一路往春陽府城的方向走去,山裏原本就人不多,當初她們逃荒的時候看到不少人家都搬空了的,所以出山不遠這段路房屋破敗程度堪比羅家老宅。
處處都是殘垣斷壁,蛛網林立,沒有一絲生機。
懷初她們從外婆家門口穿官道而過的時候,的確是看到了疏疏落落的人從山外往迴走。
那麽這裏原來的人呢?
怎不見有人往迴走?
還有,雖說她很討厭許老太太,她們……還活著嗎?
約是前麵走的山路,山裏原本就沒人,並不覺著有什麽不對。
而此刻路過了好幾個原來繁華的鎮子才深切的感受到了什麽叫十室九空。
說是可以返迴原籍,可她們這一路過來,根本就沒看到幾個人影。
就是遠遠的看到了人,也一閃而過,避之不及。
懷初心裏說不出的滋味湧上心頭,這場戰亂讓底層百姓像是得了心理疾病,見人就躲。
民生凋敝這個詞以前她隻是在讀古代史的時候書裏偶爾的出現過,當真具象化的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那種無力感特別的強烈。
路過官道的時候更是明顯,原本熱鬧的集鎮十不存一,如今正值春耕時節,大片土地無人耕種,荒野裏時不時就能看到風化的人骨。
原本還熱鬧的隊伍慢慢的沉默下來,所有人都在心裏想,若是他們沒有及時的躲進山裏,該是怎麽樣的境地?
想起來就不寒而栗……
離開官道入了山林,壓抑的氣氛才慢慢的褪去。
大概是習慣了山路,相比於寬敞的官道,他們還是更喜歡走山林。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看起來比其他人要好很多的緣故,走官道的時候他們總是會收到許多異樣的目光。
說來也是他們失算,原本以為他們穿上舊衣服已經算的上是低調,可出山後才發現,他們自認為的低調和其他人還是差別好大。
當初他們逃荒時的那套衣服到了山裏基本上算是條條縷縷的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山裏沒有布匹,全是靠著舊衣服縫縫補補穿了又穿撐過來的。
如今他們身上穿的就是縫縫補補的衣服,以懷初現代的眼光看,叫花子都沒有這麽慘的。
就這,跟正在返鄉的人來說也好了不少,至少他們的衣服都是整齊幹淨的,而那些人,幾乎是衣不蔽體。
不開玩笑的說,當時遇到好幾個隻圍著下身的男的,嚇的懷安趕忙用衣服將他姐給遮擋起來,怕汙了眼睛。
若是他們仔細看的話,其實能看出不少問題的,她們自認為偽裝的好,其實處處都是漏洞。
她們一行人的精神狀態和人都不是一個層次的。
那些已經迴來的人,眼神空洞迷茫,根本看不到希望的感覺。而她們僅僅隻是路過,就能讓那些人感受到她們的不一般。
懷初她們根本沒有把這次短暫的相遇放在心裏,官道她們隻路過了一小段,遇到的人陸續加起來也不到五個,根本沒有想過會有什麽後果。
按照懷初的設想,她們就是把彎彎繞繞的官道,直接拉直,走一條直線出來,隻要目的地相同就夠了。
入山後,行動速度自然放慢了些,從大山出來後大家的精神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好容易又入了山,懷初提議大家歇歇再走。
大概是入了自己熟悉的地形,相比平地,山裏更讓她們放鬆些。
連著趕了這麽久的路,的確挺累的。
懷初一說休息,大家紛紛響應。
找了處有溪流的山穀,懷初想了想,決定在這裏好好的做頓飯吃吃。
已經吃了好幾天烤肉的大家聞言莫不驚喜。
諂媚的小子們有表示生火的,有表示壘灶的,還有人迫不及待的去林子裏找各種食材。
孩子們動手能力不是蓋的,不多時一個簡易的灶台搭好了。
懷初找了個大陶罐放上麵加上水燒著,又牛背上抓了些米出來熬上。
從家裏帶出來的肉幹切丁丟下去一起煮,不多時米香味便傳了出來。
找食材的孩子們迴來了,帶迴來了不少的菌菇和野菜。
懷初看見裏麵居然還有兩顆鳥蛋和一把香椿,便讓小子們再搭一個灶台出來,她要把這鮮嫩的香椿炒出來。
其餘的菌菇什麽的切成丁全部丟進粥裏麵煮著。
野菜能涼拌的涼拌,需要炒的清炒,忙活了半天,簡單的一餐飯便準備好了。
好幾天沒吃到大米,哪怕是粥,大家聞著米香也已經有些神魂顛倒。
正準備開動,就聽見周圍林子裏悉悉索索的聲音越來越近。
“誰!”羅家小子一馬當先迴身抽出了一旁放著的刀,警惕的看著周圍的密林。
與他一樣反應迅速的幾個小子們背對著懷初,將大家準備吃飯的場地背對背的圍成了一個圈。
懷初雖說沒有經曆過這些,她選擇相信自己的小夥伴們。
不聲不響的把粥端起來蓋好,找了個石頭靠在邊上放著,把幾樣小菜用幹淨葉子蓋好,撤了灶台下的火苗,用土將灰燼蓋上,這才看向周圍。
大概是羅家小子耳力驚人,這才給了大家準備的時間。
而伴隨著他一聲“誰”,四周再度安靜下來,仿佛剛剛的聲音全是一場錯覺。
經驗豐富的羅家小子和大夥兒知道,自然不可能是他們聽錯。
一定有人在周圍埋伏著,若不是剛剛漏了點聲音出來,他們提前反應,怕是人走跟前來了他們才會發現。
就這種情況,他們可不認為對方是什麽好人。
大概率是因為他們手上的家夥,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才選擇蟄伏起來。
甚至他敢保證,但凡他們鬆懈一點,對方一定會一馬當先的衝下來……
他心裏倒是有些好奇,他們這一路走了這麽遠的山路都沒有遇見匪徒,那麽到底是誰要跟他們過不去呢?
如今對方安靜如雞,他仔細的迴想了一下這一路的曆程,在想這些人到底是何方神聖,怎麽會選擇在這個地方打劫?
其實這個說起來,也是他們的經驗不足,走官道的時候,他們簡直就是行動的靶子而不自覺。
那個時候他們就已經被人盯上了的,可惜他們絲毫沒有警惕心,沒有及時防備……
因為她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成了拖後腿的那個。
跟常年在往外跑的孩子們相比,她幾乎是沒有離開過村子,走的最遠怕也是後山采藥。
兩天之後,她腿痛的根本都邁不開步子,更不要說是走路。
懷初尷尬的要死,她的記憶還停留在自己逃命時的速度上,沒想到幾年沒有走遠路,兩天就已經是她的極限。
對此孩子們倒是一點都不意外,他們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
為了不耽誤行程,懷初隻能聽從孩子們的建議,讓牛馱著她走。
出發一個星期後,她終於適應了孩子們的頻率,不再拖後腿。
好久沒有走這條路,很多地方地形雖說不便,可景物有了些許變化。
她和小子們一路不斷的修正方向,一邊給來路做了不明顯的記號,以防下次再度迷路。
又在林子裏走了五天,他們終於走到了林子的邊緣。
巧合的是,剛好是懷初他們上次入山的地方。
當初她和夫君躲藏的那塊大石頭還在原地矗立著,沒有絲毫的變化。
這裏其實離原來的許家村不遠,可懷初從沒有想過要迴去看看。
一路往春陽府城的方向走去,山裏原本就人不多,當初她們逃荒的時候看到不少人家都搬空了的,所以出山不遠這段路房屋破敗程度堪比羅家老宅。
處處都是殘垣斷壁,蛛網林立,沒有一絲生機。
懷初她們從外婆家門口穿官道而過的時候,的確是看到了疏疏落落的人從山外往迴走。
那麽這裏原來的人呢?
怎不見有人往迴走?
還有,雖說她很討厭許老太太,她們……還活著嗎?
約是前麵走的山路,山裏原本就沒人,並不覺著有什麽不對。
而此刻路過了好幾個原來繁華的鎮子才深切的感受到了什麽叫十室九空。
說是可以返迴原籍,可她們這一路過來,根本就沒看到幾個人影。
就是遠遠的看到了人,也一閃而過,避之不及。
懷初心裏說不出的滋味湧上心頭,這場戰亂讓底層百姓像是得了心理疾病,見人就躲。
民生凋敝這個詞以前她隻是在讀古代史的時候書裏偶爾的出現過,當真具象化的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那種無力感特別的強烈。
路過官道的時候更是明顯,原本熱鬧的集鎮十不存一,如今正值春耕時節,大片土地無人耕種,荒野裏時不時就能看到風化的人骨。
原本還熱鬧的隊伍慢慢的沉默下來,所有人都在心裏想,若是他們沒有及時的躲進山裏,該是怎麽樣的境地?
想起來就不寒而栗……
離開官道入了山林,壓抑的氣氛才慢慢的褪去。
大概是習慣了山路,相比於寬敞的官道,他們還是更喜歡走山林。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看起來比其他人要好很多的緣故,走官道的時候他們總是會收到許多異樣的目光。
說來也是他們失算,原本以為他們穿上舊衣服已經算的上是低調,可出山後才發現,他們自認為的低調和其他人還是差別好大。
當初他們逃荒時的那套衣服到了山裏基本上算是條條縷縷的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山裏沒有布匹,全是靠著舊衣服縫縫補補穿了又穿撐過來的。
如今他們身上穿的就是縫縫補補的衣服,以懷初現代的眼光看,叫花子都沒有這麽慘的。
就這,跟正在返鄉的人來說也好了不少,至少他們的衣服都是整齊幹淨的,而那些人,幾乎是衣不蔽體。
不開玩笑的說,當時遇到好幾個隻圍著下身的男的,嚇的懷安趕忙用衣服將他姐給遮擋起來,怕汙了眼睛。
若是他們仔細看的話,其實能看出不少問題的,她們自認為偽裝的好,其實處處都是漏洞。
她們一行人的精神狀態和人都不是一個層次的。
那些已經迴來的人,眼神空洞迷茫,根本看不到希望的感覺。而她們僅僅隻是路過,就能讓那些人感受到她們的不一般。
懷初她們根本沒有把這次短暫的相遇放在心裏,官道她們隻路過了一小段,遇到的人陸續加起來也不到五個,根本沒有想過會有什麽後果。
按照懷初的設想,她們就是把彎彎繞繞的官道,直接拉直,走一條直線出來,隻要目的地相同就夠了。
入山後,行動速度自然放慢了些,從大山出來後大家的精神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好容易又入了山,懷初提議大家歇歇再走。
大概是入了自己熟悉的地形,相比平地,山裏更讓她們放鬆些。
連著趕了這麽久的路,的確挺累的。
懷初一說休息,大家紛紛響應。
找了處有溪流的山穀,懷初想了想,決定在這裏好好的做頓飯吃吃。
已經吃了好幾天烤肉的大家聞言莫不驚喜。
諂媚的小子們有表示生火的,有表示壘灶的,還有人迫不及待的去林子裏找各種食材。
孩子們動手能力不是蓋的,不多時一個簡易的灶台搭好了。
懷初找了個大陶罐放上麵加上水燒著,又牛背上抓了些米出來熬上。
從家裏帶出來的肉幹切丁丟下去一起煮,不多時米香味便傳了出來。
找食材的孩子們迴來了,帶迴來了不少的菌菇和野菜。
懷初看見裏麵居然還有兩顆鳥蛋和一把香椿,便讓小子們再搭一個灶台出來,她要把這鮮嫩的香椿炒出來。
其餘的菌菇什麽的切成丁全部丟進粥裏麵煮著。
野菜能涼拌的涼拌,需要炒的清炒,忙活了半天,簡單的一餐飯便準備好了。
好幾天沒吃到大米,哪怕是粥,大家聞著米香也已經有些神魂顛倒。
正準備開動,就聽見周圍林子裏悉悉索索的聲音越來越近。
“誰!”羅家小子一馬當先迴身抽出了一旁放著的刀,警惕的看著周圍的密林。
與他一樣反應迅速的幾個小子們背對著懷初,將大家準備吃飯的場地背對背的圍成了一個圈。
懷初雖說沒有經曆過這些,她選擇相信自己的小夥伴們。
不聲不響的把粥端起來蓋好,找了個石頭靠在邊上放著,把幾樣小菜用幹淨葉子蓋好,撤了灶台下的火苗,用土將灰燼蓋上,這才看向周圍。
大概是羅家小子耳力驚人,這才給了大家準備的時間。
而伴隨著他一聲“誰”,四周再度安靜下來,仿佛剛剛的聲音全是一場錯覺。
經驗豐富的羅家小子和大夥兒知道,自然不可能是他們聽錯。
一定有人在周圍埋伏著,若不是剛剛漏了點聲音出來,他們提前反應,怕是人走跟前來了他們才會發現。
就這種情況,他們可不認為對方是什麽好人。
大概率是因為他們手上的家夥,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才選擇蟄伏起來。
甚至他敢保證,但凡他們鬆懈一點,對方一定會一馬當先的衝下來……
他心裏倒是有些好奇,他們這一路走了這麽遠的山路都沒有遇見匪徒,那麽到底是誰要跟他們過不去呢?
如今對方安靜如雞,他仔細的迴想了一下這一路的曆程,在想這些人到底是何方神聖,怎麽會選擇在這個地方打劫?
其實這個說起來,也是他們的經驗不足,走官道的時候,他們簡直就是行動的靶子而不自覺。
那個時候他們就已經被人盯上了的,可惜他們絲毫沒有警惕心,沒有及時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