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滿載而歸
帶著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種田忙 作者:安靜的小魚sx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次雙方交易的事情,木家主特別的重視。
這次隨他們離開的還有一隊兩百人的隊伍,領頭的人他們不認識,據說是木府管家的親弟弟。
那人會說官話,為人客氣,雖說還沒來得及打交道,可看麵相不是那等難相處之人。
他們隊伍如今也壯大了不少,不僅有騾子有馬,還有原來和他們一起來楓溪城的頭領。
相比來說他們之間關係更近,兩方隊伍混在一起,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被他們好生伺候著的小姑娘這次衣著就簡單了很多,夾在一堆漢子中間一點也不顯眼,看來是要將人安全的送迴去。
羅三舅暗暗的點了點頭,這樣就很好。小姑娘也能安然無恙的迴到父母身邊。
說實話羅三舅這趟來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他們會有這麽多的收獲。
迴頭看了看長長的隊伍,幾頭騾子背上沉重的包裹,再想想他們留在雲城的牛和貨物,這次家主說了,雲城的鹽到時候會直接被那邊的城主接管,稱完秤立刻結算成銀錢。
算上他們買迴去的貨物,這一趟真的是滿載而歸。
在楓溪城的時候,有城主府的腰牌,他們買東西時價錢很是合算。特別是他們餘州特產的土布,據說是都是當地人自己織出來出來的,花紋簡單,耐用耐穿。
自己紮染的顏色單一,對於他們村裏的人來說足足的夠用了。所以這次他們重點就是買的布匹。說來也慚愧,自從在山裏紮根以來,家家的衣服就是當初逃出來時拿的那幾件。縫縫補補的將就著,真是沒眼睛細看。
如今有了這些料子,至少老人孩子一人一套是夠了,想到這些他心裏美滋滋的,恨不得大叫兩聲來發泄發泄。
聯想著村裏人看到他們帶迴去這麽多的東西,不知道該有多開心,他心裏就有種驕傲和滿足感。
看看身邊年輕力壯的聶家兄弟,心裏隱隱覺著自己該多帶些人迴去才是。
一路暗暗的思索著事情,一邊盡量的往雲城趕去。
上次因為是有特殊原因,他們一路走的非常快,這次馱了那麽多的貨物,人走的快牲口也走不快,沒辦法他們隻能慢慢來。
旅途是最好的聯絡機會,大家同在一路,那位管家弟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人點撥,路上非常客氣。大家沒有什麽利益相爭,相處的非常愉快。
幾隊人馬漸漸的也熟悉起來,少了剛開始的拘謹。
男人之間的話題隻要展開了就很好開始,從楓溪城出來十來天,他們之間已經熟悉的宛若老友。
再次迴到雲城,羅三舅等人感情非常複雜,上一次他們來時幾乎是帶著忐忑入的城,入城以後也是跟無頭蒼蠅一樣轉了好多天。
再想想他們後來經過的事情,說出去他們見了木府的家主大人,這誰敢信?
說起來他們不過是劍南道幾個普通的百姓,如今眼看著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當初誰能想到呢?
出這座城和再入這座城,他們之前的所有的願望好像都已經實現。現在,他們就想著快點迴家。
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區別的,首先就是貨物的問題。
這次他們沒有直接迴當初租住的那處房子,而是被請進了城主府。
這次總算是知道了,這城主是木家子弟,看起來頗為能幹,應該不是個庸才。
不知道木家主是不是跟他寫了信來,城主看來對他們談的細節了解的很,說起來頭頭是道。
羅三舅自然不會去深究這裏頭的東西,他們隻管自己賣東西,這東西後麵怎麽用那都是與他無關的事情。
他關注的是小寨的情況,畢竟以後與他們來往的地方,他得問問什麽時候能弄好。
現在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很快從雲城出發迴家,若是這頭建的快,他們說不定還能在年前多跑兩趟。
雖說家主沒有明說,可他提出了要盡快的多運點東西過來,越多越好。
這話也挺合羅三舅的意,北境這頭對於鹽的品質沒有做要求,隻要數量,所以他們可以先把家裏的庫存都拿出來賣了。
有了他們這次新帶迴去的工具,采礦的速度應該會提升不少,冬天能儲存不少。實在不行的話就買人迴去。
他們村子如今都還是老實的百姓,他擔心一旦買了人會有人膨脹,村子裏麵秘密不少,人一雜就不太好管理。
這也是他一直猶豫的原因,如今村子裏的這些人,心地都不錯,不用擔心有人泄密。
如今老趙家都派人跟著出來了,以後整個村子的利益是一體的,自然會往一處使力。這要是再摻進去一些買來的人,就難說了。
反正至少今年冬天他們的存貨應該是夠賣的,如今計劃趕不上變化,先走一步算一步再說吧!
和雲城城主將他們帶來的鹽和少量的火石一起稱好,當場結算了銀錢。
羅三舅便開始急急的問起他們帶來的牛來,城主理解他們的心情,也不介意。使人去將他們的牛和行李全部帶了過來。
看著快小一個多月沒見的老夥計還是一如既往的健碩,羅三舅心裏暗暗點頭,看來他們走的這段時間,這城主並沒有虧待他們的牛,老家夥被照顧的很好。
他們入城時天色已然不早,這會兒一切都交接完天已經黑透了。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再趕路,於是他們一行人從城主府告辭出來,依舊還是去了租住的房子將就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結算了這些日子租房子的錢,一夥人迫不及待的往家的方向趕。
……
真是越走人越少,越走隊伍越散。
到了這裏跟他們一起出發的就隻剩了楓溪城出來的那兩百餘人,往小寨這一段的路程他們是同路人。
上次來的時候路上花了多久羅三舅還真沒注意。
這次從雲城出發的時候雖說他們的老牛還在,可他們當初在雲城也沒少買。
東西勻一勻,十幾頭牲口身上居然也都捎滿了東西,他們一人身上背個小背簍,看起來就是典型的走商形象。
牲口背上負重不輕,自然走的不快。
所以從雲城到小寨,他們大概走走停停的花了五天才到。
小寨還是那個小寨,可能是真的被打服了,他們這次迴來居然受到了款待。
當然,吃的東西多是山上的山貨。
留下的人中,多是些年弱的婦孺,看他們這麽多人來,早早的投降出來。
等聽說他們這塊地方需要征用時,一個個都傻了眼,她們、她們還能去哪兒?
後來是羅三舅看她們可憐,多了一句嘴,建議府兵幫她們在附近建點房子,夠住就可以。對於這些人來說,挨著兵丁居住,安全性反而高了。以後他們來往的頻繁了,說不定還能做個生意什麽的。
兩方介紹完,羅三舅他們的工作其實就已經結束,從這裏開始,就隻有他們自己人了。
抬腳過去,就是他們劍南道的地盤,光是這樣想著,都有種到自己家了的感覺。
一想起家,也不知道這幾個月,村裏人過的怎麽樣?
有沒有不斷的念叨他們?
想想就激動,一個個牽著自己的牲口,站在竹樓外麵等著羅三舅和人告別。
人人臉上都寫著歸心似箭四個大字……
這次隨他們離開的還有一隊兩百人的隊伍,領頭的人他們不認識,據說是木府管家的親弟弟。
那人會說官話,為人客氣,雖說還沒來得及打交道,可看麵相不是那等難相處之人。
他們隊伍如今也壯大了不少,不僅有騾子有馬,還有原來和他們一起來楓溪城的頭領。
相比來說他們之間關係更近,兩方隊伍混在一起,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被他們好生伺候著的小姑娘這次衣著就簡單了很多,夾在一堆漢子中間一點也不顯眼,看來是要將人安全的送迴去。
羅三舅暗暗的點了點頭,這樣就很好。小姑娘也能安然無恙的迴到父母身邊。
說實話羅三舅這趟來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他們會有這麽多的收獲。
迴頭看了看長長的隊伍,幾頭騾子背上沉重的包裹,再想想他們留在雲城的牛和貨物,這次家主說了,雲城的鹽到時候會直接被那邊的城主接管,稱完秤立刻結算成銀錢。
算上他們買迴去的貨物,這一趟真的是滿載而歸。
在楓溪城的時候,有城主府的腰牌,他們買東西時價錢很是合算。特別是他們餘州特產的土布,據說是都是當地人自己織出來出來的,花紋簡單,耐用耐穿。
自己紮染的顏色單一,對於他們村裏的人來說足足的夠用了。所以這次他們重點就是買的布匹。說來也慚愧,自從在山裏紮根以來,家家的衣服就是當初逃出來時拿的那幾件。縫縫補補的將就著,真是沒眼睛細看。
如今有了這些料子,至少老人孩子一人一套是夠了,想到這些他心裏美滋滋的,恨不得大叫兩聲來發泄發泄。
聯想著村裏人看到他們帶迴去這麽多的東西,不知道該有多開心,他心裏就有種驕傲和滿足感。
看看身邊年輕力壯的聶家兄弟,心裏隱隱覺著自己該多帶些人迴去才是。
一路暗暗的思索著事情,一邊盡量的往雲城趕去。
上次因為是有特殊原因,他們一路走的非常快,這次馱了那麽多的貨物,人走的快牲口也走不快,沒辦法他們隻能慢慢來。
旅途是最好的聯絡機會,大家同在一路,那位管家弟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人點撥,路上非常客氣。大家沒有什麽利益相爭,相處的非常愉快。
幾隊人馬漸漸的也熟悉起來,少了剛開始的拘謹。
男人之間的話題隻要展開了就很好開始,從楓溪城出來十來天,他們之間已經熟悉的宛若老友。
再次迴到雲城,羅三舅等人感情非常複雜,上一次他們來時幾乎是帶著忐忑入的城,入城以後也是跟無頭蒼蠅一樣轉了好多天。
再想想他們後來經過的事情,說出去他們見了木府的家主大人,這誰敢信?
說起來他們不過是劍南道幾個普通的百姓,如今眼看著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當初誰能想到呢?
出這座城和再入這座城,他們之前的所有的願望好像都已經實現。現在,他們就想著快點迴家。
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區別的,首先就是貨物的問題。
這次他們沒有直接迴當初租住的那處房子,而是被請進了城主府。
這次總算是知道了,這城主是木家子弟,看起來頗為能幹,應該不是個庸才。
不知道木家主是不是跟他寫了信來,城主看來對他們談的細節了解的很,說起來頭頭是道。
羅三舅自然不會去深究這裏頭的東西,他們隻管自己賣東西,這東西後麵怎麽用那都是與他無關的事情。
他關注的是小寨的情況,畢竟以後與他們來往的地方,他得問問什麽時候能弄好。
現在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很快從雲城出發迴家,若是這頭建的快,他們說不定還能在年前多跑兩趟。
雖說家主沒有明說,可他提出了要盡快的多運點東西過來,越多越好。
這話也挺合羅三舅的意,北境這頭對於鹽的品質沒有做要求,隻要數量,所以他們可以先把家裏的庫存都拿出來賣了。
有了他們這次新帶迴去的工具,采礦的速度應該會提升不少,冬天能儲存不少。實在不行的話就買人迴去。
他們村子如今都還是老實的百姓,他擔心一旦買了人會有人膨脹,村子裏麵秘密不少,人一雜就不太好管理。
這也是他一直猶豫的原因,如今村子裏的這些人,心地都不錯,不用擔心有人泄密。
如今老趙家都派人跟著出來了,以後整個村子的利益是一體的,自然會往一處使力。這要是再摻進去一些買來的人,就難說了。
反正至少今年冬天他們的存貨應該是夠賣的,如今計劃趕不上變化,先走一步算一步再說吧!
和雲城城主將他們帶來的鹽和少量的火石一起稱好,當場結算了銀錢。
羅三舅便開始急急的問起他們帶來的牛來,城主理解他們的心情,也不介意。使人去將他們的牛和行李全部帶了過來。
看著快小一個多月沒見的老夥計還是一如既往的健碩,羅三舅心裏暗暗點頭,看來他們走的這段時間,這城主並沒有虧待他們的牛,老家夥被照顧的很好。
他們入城時天色已然不早,這會兒一切都交接完天已經黑透了。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再趕路,於是他們一行人從城主府告辭出來,依舊還是去了租住的房子將就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結算了這些日子租房子的錢,一夥人迫不及待的往家的方向趕。
……
真是越走人越少,越走隊伍越散。
到了這裏跟他們一起出發的就隻剩了楓溪城出來的那兩百餘人,往小寨這一段的路程他們是同路人。
上次來的時候路上花了多久羅三舅還真沒注意。
這次從雲城出發的時候雖說他們的老牛還在,可他們當初在雲城也沒少買。
東西勻一勻,十幾頭牲口身上居然也都捎滿了東西,他們一人身上背個小背簍,看起來就是典型的走商形象。
牲口背上負重不輕,自然走的不快。
所以從雲城到小寨,他們大概走走停停的花了五天才到。
小寨還是那個小寨,可能是真的被打服了,他們這次迴來居然受到了款待。
當然,吃的東西多是山上的山貨。
留下的人中,多是些年弱的婦孺,看他們這麽多人來,早早的投降出來。
等聽說他們這塊地方需要征用時,一個個都傻了眼,她們、她們還能去哪兒?
後來是羅三舅看她們可憐,多了一句嘴,建議府兵幫她們在附近建點房子,夠住就可以。對於這些人來說,挨著兵丁居住,安全性反而高了。以後他們來往的頻繁了,說不定還能做個生意什麽的。
兩方介紹完,羅三舅他們的工作其實就已經結束,從這裏開始,就隻有他們自己人了。
抬腳過去,就是他們劍南道的地盤,光是這樣想著,都有種到自己家了的感覺。
一想起家,也不知道這幾個月,村裏人過的怎麽樣?
有沒有不斷的念叨他們?
想想就激動,一個個牽著自己的牲口,站在竹樓外麵等著羅三舅和人告別。
人人臉上都寫著歸心似箭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