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十節度使
在東京外的軍營裏麵,十節度使紛紛的聚在一起,互相噓寒問暖,互相問候著對方的身體。
他們十節度使當年也都是至交好友,而且都還是大有來頭。
他們十人分別是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
這十節度使,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想當年,他們可都是威震山林的一方豪傑,那叫一個威風凜凜啊!後來,哲宗皇帝下詔招安,這些人便紛紛歸順了朝廷。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他們終於都坐上了節度使的高位。
宋江對這十節度使那可是崇拜得很呢,隻可惜,他可沒有人家那麽硬的背景啊!
這十節度使之首,便是那王煥。此公年逾六旬,堪稱老大哥了。平日裏,其餘九人都對他敬重有加,以他馬首是瞻,足見其威望之高。不過呢,這王煥年輕時也是個風流人物,故而人送外號“老風流王煥”。
再說說那韓存保,他的來頭可就更大啦!他乃是太師韓彥師的親侄子,這背景,在十節度使裏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說,這十節度使能有今天的地位,韓彥師可是功不可沒啊!
想當年,這韓存保文不成、武不就,連個舉人都考不上,更別提武舉了。沒辦法,他隻好投身綠林,當個山賊。好在後來朝廷招安,他這才搖身一變,當上了官。
至於其他的節度使嘛,也都各有各的故事。像那清河天水節度使精忠,就跟其他九人不太一樣,具體有啥不一樣呢?就是荊忠缺少故事,仿佛就是裏麵湊數的一樣。
王文德麵帶凝重之色,率先開口說道:“這梁山泊可真是不簡單啊!竟然能將我們老哥幾個都湊到一起,看來這一次絕對是一場硬仗啊!”
王煥聞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微微一笑,說道:“硬仗好啊!老夫已經很久沒有打過硬仗了,這次正好可以活動活動筋骨,好好會一會這梁山泊的好漢們!”
項元鎮緊接著說道:“我倒是和梁山泊挨得比較近,對這些賊寇也略有耳聞。他們可不是浪得虛名之輩,確實相當強悍啊!”項元鎮的地盤就在琅琊,與梁山泊相鄰,自然對其情況比較了解。
“沒錯,”徐京附和道,“這個徐駿可不簡單,他本是徐州沛縣的縣尉出身,卻占據了梁山泊,還屢次打敗官軍。上一次童貫率領的十萬大軍,都被他打得全軍覆沒,可見其實力之強。”
“沛縣?”李叢吉突然想起了什麽,說道,“這可是當年漢高祖劉邦的起家之地啊!”
荊忠聽後滿臉都是不屑的神色,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說道:“這又能怎樣呢?這徐駿難道還能成為劉邦那樣的人物不成?”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徐駿的輕視和不以為然。
聽到荊忠如此說,其他節度使們麵麵相覷,都沒有接話。一時間,場麵陷入了尷尬的沉默之中。
楊溫見狀,打破了沉默,開口問道:“梁山泊到底有多少兵馬呢?我們十五萬大軍與他們交戰,勝負又會如何呢?”他的問題讓眾人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來,大家都開始思考起這個關鍵問題。
徐京搖了搖頭,苦笑著說:“這個我可就不知道了,我覺得梁山泊的實力應該比田虎要強很多啊。”他想起去年自己被田虎打得連連戰敗的經曆,心中不禁有些發怵。要不是高俅要征討梁山泊,點了他的將,他恐怕早就被撤職查辦了。
梅展突然插話道:“你們說梁山泊接下來會不會接受招安呢?”他的話引起了其他人的興趣,大家開始議論紛紛。
說到招安,這十位節度使可都是老前輩了。他們在綠林裏闖蕩多年,深知把事情鬧大之後,最終的目的往往就是招安。
項元鎮搖了搖頭,歎息道:“這可就不好說了,不過這梁山泊鬧得可比我們當年大多了,他們居然殺了高俅的兒子呀!”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梁山泊的忌憚和擔憂。
李從吉輕撫著那有些花白的胡須,若有所思地說道:“我對徐駿這個年輕人倒是頗感興趣啊,竟然能鬧出如此大的聲勢來。”
項元鎮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容,對著王煥說道:“王煥老哥,我認為梁山泊那幫人可不好對付啊,他們裏麵的猛將眾多,實力不容小覷呢。”
然而,荊忠卻對梁山泊不以為然,他一臉不屑地反駁道:“項兄,你未免有些過於多慮了吧。梁山泊就算有幾個所謂的高手,那又如何?他們之前所擊敗的不過是些草包、爛兵罷了。這一次,他們要麵對的可是我們十節度使,可沒那麽容易得手!”
王文德也隨聲附和道:“是啊,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遛遛才知道。我們可不能還沒開打,就先在這裏自己把士氣給泄了。”
張開緊接著說道:“沒錯,我們十節度使可不是徒有虛名之輩!”
王煥聽了大家的話,覺得也有幾分道理,於是點頭應道:“嗯,大家說得對。我們這一次不僅要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出我們真正的實力,同時也不能掉以輕心,小瞧了梁山泊那幫人。”
眾人皆道:“好,我們到時候聽王老哥是就是了。”
除這一次高俅出征,可謂是陣容強大,他不僅帶來了十位節度使,還包括了自己的心腹黨士英、黨士雄兄弟,以及牛邦喜等將領。此外,還有禁軍總教頭兼驃騎將軍邱嶽、副總教頭兼車騎將軍周昂,以及禁軍教頭彭斌等高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兩次落敗於梁山之手的紀安邦。
紀安邦原本已經被削職為民,但在上一次兵敗梁山泊時,他卻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忠誠。當時,他兩次拚死保護童貫突圍,最終成功讓童貫逃脫。正因為如此,童貫對他十分感激,便將他推薦給了高俅。高俅也看中了紀安邦的能力和忠心,於是任命他為虎威將軍,讓他隨軍出征。
高俅還任命自己的心腹彭斌為先鋒,另一個教頭明祝為副先鋒,帶領一萬大軍開路。這一路人馬浩浩蕩蕩,氣勢磅礴。
眾人一路行來,終於抵達了十字山。遠遠望去,他們看到了梁山泊在這裏設立的山寨。山寨依山而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王煥見狀,不禁感歎道:“真沒想到梁山泊竟然在這裏設立了一道關隘,雖然這道關隘並沒有完全攔住我們的去路,但卻可以隨時抄我們的後路,給我們來個兩麵夾擊啊!”
項元鎮一臉凝重地說道:“我們絕對不能輕視這山上的梁山軍,必須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應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其他幾位節度使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深知梁山軍的厲害,若不謹慎對待,恐怕會吃大虧。
於是,他們決定先去探查一下山寨的情況。經過一番仔細觀察,他們發現這座山雖然不算高聳險峻,但山寨的修築卻異常堅固。那城牆看上去似乎是用某種石頭砌成的,但看上去卻比石頭更加光滑整齊,顯然是經過精心打造的。這樣的城牆,要想攻破可絕非易事。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畢竟,麵對如此堅固的山寨,強攻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思前想後,他們覺得還是不能擅自做主,於是紛紛返迴營地,準備向高俅請示。
高俅得知情況後,決定就在此地安營紮寨,並立即升帳議事。
待眾人到齊後,高俅端坐於帳中,故作高深地問道:“諸位將軍,對於這十字山上的梁山賊寇,你們可有什麽妙計良策啊?”
其實,高俅對兵法一竅不通,但他又不想在眾將麵前露怯,所以隻能裝出一副胸有成竹、運籌帷幄的樣子,讓其他將領先發表意見,以免被他們看出自己的無知。
王煥一臉凝重地說道:“太尉,依末將之見,我們必須當機立斷,立刻攻破眼前的十字山寨,絕不能讓它成為我們的掣肘。”
高俅眉頭微皺,追問道:“王節度,你有多少把握能在短時間內拿下這座山寨?”
王煥麵露難色,遲疑片刻後答道:“末將實言相告,對於速勝此山寨,末將並無十足的把握。”
他的話音剛落,高俅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冷冷地盯著王煥,仿佛在審視他的能力和決心。
麵對高俅的冷視,王煥心中有些忐忑,但他還是硬著頭皮繼續說道:“不過,末將倒是有一計,或許可以一試。我們可以派遣一支偏師在此地包圍十字山,以防他們抄我們的後路。”
高俅聽後,沉默片刻,然後轉頭詢問其他將領的意見。眾人麵麵相覷,似乎都對王煥的提議心存疑慮。
高俅見狀,心中略感失望,但考慮到目前的局勢,他也別無他法,隻得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王節度所言,派紀安邦率領兩萬禁軍去圍困十字山吧。切記,不得有絲毫差錯!”
紀安邦心中雖有萬般無奈,但軍令如山,他也隻能拱手應道:“末將遵命。”
在東京外的軍營裏麵,十節度使紛紛的聚在一起,互相噓寒問暖,互相問候著對方的身體。
他們十節度使當年也都是至交好友,而且都還是大有來頭。
他們十人分別是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
這十節度使,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想當年,他們可都是威震山林的一方豪傑,那叫一個威風凜凜啊!後來,哲宗皇帝下詔招安,這些人便紛紛歸順了朝廷。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他們終於都坐上了節度使的高位。
宋江對這十節度使那可是崇拜得很呢,隻可惜,他可沒有人家那麽硬的背景啊!
這十節度使之首,便是那王煥。此公年逾六旬,堪稱老大哥了。平日裏,其餘九人都對他敬重有加,以他馬首是瞻,足見其威望之高。不過呢,這王煥年輕時也是個風流人物,故而人送外號“老風流王煥”。
再說說那韓存保,他的來頭可就更大啦!他乃是太師韓彥師的親侄子,這背景,在十節度使裏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說,這十節度使能有今天的地位,韓彥師可是功不可沒啊!
想當年,這韓存保文不成、武不就,連個舉人都考不上,更別提武舉了。沒辦法,他隻好投身綠林,當個山賊。好在後來朝廷招安,他這才搖身一變,當上了官。
至於其他的節度使嘛,也都各有各的故事。像那清河天水節度使精忠,就跟其他九人不太一樣,具體有啥不一樣呢?就是荊忠缺少故事,仿佛就是裏麵湊數的一樣。
王文德麵帶凝重之色,率先開口說道:“這梁山泊可真是不簡單啊!竟然能將我們老哥幾個都湊到一起,看來這一次絕對是一場硬仗啊!”
王煥聞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微微一笑,說道:“硬仗好啊!老夫已經很久沒有打過硬仗了,這次正好可以活動活動筋骨,好好會一會這梁山泊的好漢們!”
項元鎮緊接著說道:“我倒是和梁山泊挨得比較近,對這些賊寇也略有耳聞。他們可不是浪得虛名之輩,確實相當強悍啊!”項元鎮的地盤就在琅琊,與梁山泊相鄰,自然對其情況比較了解。
“沒錯,”徐京附和道,“這個徐駿可不簡單,他本是徐州沛縣的縣尉出身,卻占據了梁山泊,還屢次打敗官軍。上一次童貫率領的十萬大軍,都被他打得全軍覆沒,可見其實力之強。”
“沛縣?”李叢吉突然想起了什麽,說道,“這可是當年漢高祖劉邦的起家之地啊!”
荊忠聽後滿臉都是不屑的神色,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說道:“這又能怎樣呢?這徐駿難道還能成為劉邦那樣的人物不成?”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徐駿的輕視和不以為然。
聽到荊忠如此說,其他節度使們麵麵相覷,都沒有接話。一時間,場麵陷入了尷尬的沉默之中。
楊溫見狀,打破了沉默,開口問道:“梁山泊到底有多少兵馬呢?我們十五萬大軍與他們交戰,勝負又會如何呢?”他的問題讓眾人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來,大家都開始思考起這個關鍵問題。
徐京搖了搖頭,苦笑著說:“這個我可就不知道了,我覺得梁山泊的實力應該比田虎要強很多啊。”他想起去年自己被田虎打得連連戰敗的經曆,心中不禁有些發怵。要不是高俅要征討梁山泊,點了他的將,他恐怕早就被撤職查辦了。
梅展突然插話道:“你們說梁山泊接下來會不會接受招安呢?”他的話引起了其他人的興趣,大家開始議論紛紛。
說到招安,這十位節度使可都是老前輩了。他們在綠林裏闖蕩多年,深知把事情鬧大之後,最終的目的往往就是招安。
項元鎮搖了搖頭,歎息道:“這可就不好說了,不過這梁山泊鬧得可比我們當年大多了,他們居然殺了高俅的兒子呀!”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梁山泊的忌憚和擔憂。
李從吉輕撫著那有些花白的胡須,若有所思地說道:“我對徐駿這個年輕人倒是頗感興趣啊,竟然能鬧出如此大的聲勢來。”
項元鎮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容,對著王煥說道:“王煥老哥,我認為梁山泊那幫人可不好對付啊,他們裏麵的猛將眾多,實力不容小覷呢。”
然而,荊忠卻對梁山泊不以為然,他一臉不屑地反駁道:“項兄,你未免有些過於多慮了吧。梁山泊就算有幾個所謂的高手,那又如何?他們之前所擊敗的不過是些草包、爛兵罷了。這一次,他們要麵對的可是我們十節度使,可沒那麽容易得手!”
王文德也隨聲附和道:“是啊,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遛遛才知道。我們可不能還沒開打,就先在這裏自己把士氣給泄了。”
張開緊接著說道:“沒錯,我們十節度使可不是徒有虛名之輩!”
王煥聽了大家的話,覺得也有幾分道理,於是點頭應道:“嗯,大家說得對。我們這一次不僅要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出我們真正的實力,同時也不能掉以輕心,小瞧了梁山泊那幫人。”
眾人皆道:“好,我們到時候聽王老哥是就是了。”
除這一次高俅出征,可謂是陣容強大,他不僅帶來了十位節度使,還包括了自己的心腹黨士英、黨士雄兄弟,以及牛邦喜等將領。此外,還有禁軍總教頭兼驃騎將軍邱嶽、副總教頭兼車騎將軍周昂,以及禁軍教頭彭斌等高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兩次落敗於梁山之手的紀安邦。
紀安邦原本已經被削職為民,但在上一次兵敗梁山泊時,他卻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忠誠。當時,他兩次拚死保護童貫突圍,最終成功讓童貫逃脫。正因為如此,童貫對他十分感激,便將他推薦給了高俅。高俅也看中了紀安邦的能力和忠心,於是任命他為虎威將軍,讓他隨軍出征。
高俅還任命自己的心腹彭斌為先鋒,另一個教頭明祝為副先鋒,帶領一萬大軍開路。這一路人馬浩浩蕩蕩,氣勢磅礴。
眾人一路行來,終於抵達了十字山。遠遠望去,他們看到了梁山泊在這裏設立的山寨。山寨依山而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王煥見狀,不禁感歎道:“真沒想到梁山泊竟然在這裏設立了一道關隘,雖然這道關隘並沒有完全攔住我們的去路,但卻可以隨時抄我們的後路,給我們來個兩麵夾擊啊!”
項元鎮一臉凝重地說道:“我們絕對不能輕視這山上的梁山軍,必須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應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其他幾位節度使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深知梁山軍的厲害,若不謹慎對待,恐怕會吃大虧。
於是,他們決定先去探查一下山寨的情況。經過一番仔細觀察,他們發現這座山雖然不算高聳險峻,但山寨的修築卻異常堅固。那城牆看上去似乎是用某種石頭砌成的,但看上去卻比石頭更加光滑整齊,顯然是經過精心打造的。這樣的城牆,要想攻破可絕非易事。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畢竟,麵對如此堅固的山寨,強攻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思前想後,他們覺得還是不能擅自做主,於是紛紛返迴營地,準備向高俅請示。
高俅得知情況後,決定就在此地安營紮寨,並立即升帳議事。
待眾人到齊後,高俅端坐於帳中,故作高深地問道:“諸位將軍,對於這十字山上的梁山賊寇,你們可有什麽妙計良策啊?”
其實,高俅對兵法一竅不通,但他又不想在眾將麵前露怯,所以隻能裝出一副胸有成竹、運籌帷幄的樣子,讓其他將領先發表意見,以免被他們看出自己的無知。
王煥一臉凝重地說道:“太尉,依末將之見,我們必須當機立斷,立刻攻破眼前的十字山寨,絕不能讓它成為我們的掣肘。”
高俅眉頭微皺,追問道:“王節度,你有多少把握能在短時間內拿下這座山寨?”
王煥麵露難色,遲疑片刻後答道:“末將實言相告,對於速勝此山寨,末將並無十足的把握。”
他的話音剛落,高俅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冷冷地盯著王煥,仿佛在審視他的能力和決心。
麵對高俅的冷視,王煥心中有些忐忑,但他還是硬著頭皮繼續說道:“不過,末將倒是有一計,或許可以一試。我們可以派遣一支偏師在此地包圍十字山,以防他們抄我們的後路。”
高俅聽後,沉默片刻,然後轉頭詢問其他將領的意見。眾人麵麵相覷,似乎都對王煥的提議心存疑慮。
高俅見狀,心中略感失望,但考慮到目前的局勢,他也別無他法,隻得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王節度所言,派紀安邦率領兩萬禁軍去圍困十字山吧。切記,不得有絲毫差錯!”
紀安邦心中雖有萬般無奈,但軍令如山,他也隻能拱手應道:“末將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