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且先休戰見孫權
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 作者:刷我滴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虞翻哈哈一笑,手持長矛指著魯肅道:“魯子敬,剛才你阻我,我給你麵子,現在葛氏行兇,你還要阻我不成?”
魯肅沉聲道:“孔明先生乃是主公所邀而來,乃劉皇叔之使者,無有主公所言,誰敢擅動!”
虞翻亦道:“此非擅動也,隻是見葛君武藝非常,欲與之討教一二矣!諸葛孔明,汝可敢與吾一戰?”
諸葛亮此時已經平複了心情。
也不怪他如此激動,來到江東之時,他想起夢中種種,便覺心底有一股無名之火在熊熊燃燒。
待昨日於岸前見到呂蒙,便恨不得立時將之殺死,今日又見到陸績身後的陸遜,再也忍受不住。
本來,在步騭說話之時,他便要發作,但步騭一言一行都是君子所為,言語之中,也沒有任何偏激之語。
他自然無法將火發在步騭身上,可是薛綜卻好死不死又說出夢中那句無君無父之言。
這真是叔可忍亮不可忍!
打他!
諸葛亮的心裏當時隻有這兩個字。
於是薛綜便被揍了,尚不解氣,陸績又來聒噪,又將陸績打了一頓,諸葛亮頓時感覺心情好多了。
此時見虞翻叫陣,步騭拔劍他卻淩然不拒,心裏想著:“如果趁著這個機會將歩騭給幹掉……”
當下便即言道接戰,卻聽龐統說道:“江東欲車輪戰否?孔明以一敵二,虞仲翔欲趁人之危乎?
不如由我出戰,見識仲翔矛法之威何如?”
“不行!”
“且住!”
“夠了!”
三個聲音同時傳了出來。
說“不行”的是諸葛亮,他好不容易將老龐拐到手,自己在荊南還有布局,卻苦於分身乏術。
這次將龐統帶來江東更是為了幫自己解憂,好讓自己脫身和劉備一起去處理荊南的事宜。
可千萬不能讓龐統折在這裏啊!
說“且住”的是魯肅,他始終都秉承著諸葛亮和龐統是自己帶來江東的。
那麽他就有責任保護他們兩人,讓他們毫發無傷,即使死也不能死在江東。
要不然,他魯肅哪裏還有臉麵待在江東,以後還要在這一帶混呢,可不能因小失大,丟了信譽。
而說“夠了”的,聲音低沉,卻顯得無比威嚴,引得江東眾人的目光都往說話的人看去。
那人麵沉如水,不怒自威,不是孫權還有何人。
虞翻微微一歎,無奈地扔掉了手中的長矛,步騭也將手中的長劍插迴鞘中。
江東眾人急忙起身行禮:“見過主君。”
諸葛亮也是不卑不亢地施禮道:“見過孫將軍。”
隻有龐統仍不放心,長劍仍握在手中。
見此如此忠勇,明知道虞翻矛法威猛,卻仍麵不改色,孫權對這個其貌不揚的名士也起了興趣。
“士元先生欲效樊噲乎?臥龍先生可不是高祖,此地也並非鴻門。”隨後迴身對身邊一人說道:
“葛君,汝弟果然好才華,好膽色,亦好身手。”說這話時卻是麵帶笑意,然後對著眾人說道:
“眾卿且安退,孤自有主張,子敬,稍後將兩位先生引入後殿。”
魯肅躬身領命,孫權自往後殿去了。
孫權身邊那人便上前來對著諸葛亮說道:“二弟既到江東,如何不來見我?三弟如何?”
那人正是諸葛亮長兄諸葛瑾,目前在孫權麾下任長史一職,諸葛亮躬身答道:“弟既事劉豫州,理宜先公後私。公事未畢,不敢及私。望兄見諒。”
諸葛瑾自然理解:“此間才俊俱是我江東同僚,此前之事吳侯已然見諒,賢弟亦休太過無禮,且去見過吳侯,卻來敘話。”
說罷便與江東眾人口稱死罪,江東眾人見孫權如此,也不敢太過造次,便隨諸葛瑾一起到殿外,隻是口中不斷埋怨怒罵卻也不提。
魯肅說道:“適間所囑,不可有誤。”諸葛亮點頭應諾。引至殿後,孫權降階而迎,優禮相待二人。
孫權說道:“多聞子瑜談談足下之才,子敬亦言兩位乃飽學之士,經天緯地,今幸得相見,敢求教益。”
諸葛亮道:“不敢勞吳侯謬讚,不才無學,空有一身蠻力,與長兄相比差之甚遠,有辱明公垂問。”
孫權笑道:“先生莫要自謙,敢問兩位先生近在新野,佐劉豫州與曹操決戰,必深知彼軍虛實。”
諸葛亮微微一歎道:“劉豫州兵微將寡,更兼新野城小無糧,安能與曹操相持。”
孫權問道:“曹兵共有多少?”
諸葛亮道:“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
魯肅聞言,大吃一驚,眼睛不住地往諸葛亮臉上望去,卻見其目光始終在孫權臉上。
他隻好望向一旁的龐統,又見龐統垂首斂目,沉默不語,心中大急:這孔明怎不按套路出牌?
卻聽孫權繼續問道:“莫非有詐乎?”
諸葛亮迴答道:“並非如此,亮可予吳侯大致算上一算:曹操就兗州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
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以此計之,不下一百五十萬。亮以百萬言之,恐驚江東之士也。”
太誇張了!魯肅在旁,聞言失色,以目視諸葛亮,諸葛亮卻隻做不見。
孫權道:“曹操部下戰將,還有多少?”
諸葛亮說道:“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
孫權道:“今曹操平了荊襄,複有遠圖乎?”
諸葛亮道:“曹操素有大誌,如今掃平天下,即今沿江下寨,準備戰船,不欲圖江東,待取何地?”
孫權說道:“若彼有吞並之意,戰與不戰,請足下為我一決。”
諸葛亮說道:“不敢勞吳侯相問,亮自有言相答,但見殿中形式,此言一出恐遭江東世家毒手矣。”
孫權道:“有孤在此,先生可保無虞,請先生言之。”
諸葛亮笑道:“亮試言之,今曹操威震海內,氣吞萬裏如虎,將軍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麵而事之?
如若不然,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孫權狐疑:“那劉豫州為何不降?”
魯肅沉聲道:“孔明先生乃是主公所邀而來,乃劉皇叔之使者,無有主公所言,誰敢擅動!”
虞翻亦道:“此非擅動也,隻是見葛君武藝非常,欲與之討教一二矣!諸葛孔明,汝可敢與吾一戰?”
諸葛亮此時已經平複了心情。
也不怪他如此激動,來到江東之時,他想起夢中種種,便覺心底有一股無名之火在熊熊燃燒。
待昨日於岸前見到呂蒙,便恨不得立時將之殺死,今日又見到陸績身後的陸遜,再也忍受不住。
本來,在步騭說話之時,他便要發作,但步騭一言一行都是君子所為,言語之中,也沒有任何偏激之語。
他自然無法將火發在步騭身上,可是薛綜卻好死不死又說出夢中那句無君無父之言。
這真是叔可忍亮不可忍!
打他!
諸葛亮的心裏當時隻有這兩個字。
於是薛綜便被揍了,尚不解氣,陸績又來聒噪,又將陸績打了一頓,諸葛亮頓時感覺心情好多了。
此時見虞翻叫陣,步騭拔劍他卻淩然不拒,心裏想著:“如果趁著這個機會將歩騭給幹掉……”
當下便即言道接戰,卻聽龐統說道:“江東欲車輪戰否?孔明以一敵二,虞仲翔欲趁人之危乎?
不如由我出戰,見識仲翔矛法之威何如?”
“不行!”
“且住!”
“夠了!”
三個聲音同時傳了出來。
說“不行”的是諸葛亮,他好不容易將老龐拐到手,自己在荊南還有布局,卻苦於分身乏術。
這次將龐統帶來江東更是為了幫自己解憂,好讓自己脫身和劉備一起去處理荊南的事宜。
可千萬不能讓龐統折在這裏啊!
說“且住”的是魯肅,他始終都秉承著諸葛亮和龐統是自己帶來江東的。
那麽他就有責任保護他們兩人,讓他們毫發無傷,即使死也不能死在江東。
要不然,他魯肅哪裏還有臉麵待在江東,以後還要在這一帶混呢,可不能因小失大,丟了信譽。
而說“夠了”的,聲音低沉,卻顯得無比威嚴,引得江東眾人的目光都往說話的人看去。
那人麵沉如水,不怒自威,不是孫權還有何人。
虞翻微微一歎,無奈地扔掉了手中的長矛,步騭也將手中的長劍插迴鞘中。
江東眾人急忙起身行禮:“見過主君。”
諸葛亮也是不卑不亢地施禮道:“見過孫將軍。”
隻有龐統仍不放心,長劍仍握在手中。
見此如此忠勇,明知道虞翻矛法威猛,卻仍麵不改色,孫權對這個其貌不揚的名士也起了興趣。
“士元先生欲效樊噲乎?臥龍先生可不是高祖,此地也並非鴻門。”隨後迴身對身邊一人說道:
“葛君,汝弟果然好才華,好膽色,亦好身手。”說這話時卻是麵帶笑意,然後對著眾人說道:
“眾卿且安退,孤自有主張,子敬,稍後將兩位先生引入後殿。”
魯肅躬身領命,孫權自往後殿去了。
孫權身邊那人便上前來對著諸葛亮說道:“二弟既到江東,如何不來見我?三弟如何?”
那人正是諸葛亮長兄諸葛瑾,目前在孫權麾下任長史一職,諸葛亮躬身答道:“弟既事劉豫州,理宜先公後私。公事未畢,不敢及私。望兄見諒。”
諸葛瑾自然理解:“此間才俊俱是我江東同僚,此前之事吳侯已然見諒,賢弟亦休太過無禮,且去見過吳侯,卻來敘話。”
說罷便與江東眾人口稱死罪,江東眾人見孫權如此,也不敢太過造次,便隨諸葛瑾一起到殿外,隻是口中不斷埋怨怒罵卻也不提。
魯肅說道:“適間所囑,不可有誤。”諸葛亮點頭應諾。引至殿後,孫權降階而迎,優禮相待二人。
孫權說道:“多聞子瑜談談足下之才,子敬亦言兩位乃飽學之士,經天緯地,今幸得相見,敢求教益。”
諸葛亮道:“不敢勞吳侯謬讚,不才無學,空有一身蠻力,與長兄相比差之甚遠,有辱明公垂問。”
孫權笑道:“先生莫要自謙,敢問兩位先生近在新野,佐劉豫州與曹操決戰,必深知彼軍虛實。”
諸葛亮微微一歎道:“劉豫州兵微將寡,更兼新野城小無糧,安能與曹操相持。”
孫權問道:“曹兵共有多少?”
諸葛亮道:“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
魯肅聞言,大吃一驚,眼睛不住地往諸葛亮臉上望去,卻見其目光始終在孫權臉上。
他隻好望向一旁的龐統,又見龐統垂首斂目,沉默不語,心中大急:這孔明怎不按套路出牌?
卻聽孫權繼續問道:“莫非有詐乎?”
諸葛亮迴答道:“並非如此,亮可予吳侯大致算上一算:曹操就兗州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
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以此計之,不下一百五十萬。亮以百萬言之,恐驚江東之士也。”
太誇張了!魯肅在旁,聞言失色,以目視諸葛亮,諸葛亮卻隻做不見。
孫權道:“曹操部下戰將,還有多少?”
諸葛亮說道:“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
孫權道:“今曹操平了荊襄,複有遠圖乎?”
諸葛亮道:“曹操素有大誌,如今掃平天下,即今沿江下寨,準備戰船,不欲圖江東,待取何地?”
孫權說道:“若彼有吞並之意,戰與不戰,請足下為我一決。”
諸葛亮說道:“不敢勞吳侯相問,亮自有言相答,但見殿中形式,此言一出恐遭江東世家毒手矣。”
孫權道:“有孤在此,先生可保無虞,請先生言之。”
諸葛亮笑道:“亮試言之,今曹操威震海內,氣吞萬裏如虎,將軍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麵而事之?
如若不然,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孫權狐疑:“那劉豫州為何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