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割城棄地難酬策
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 作者:刷我滴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經濟之法非是諸葛亮之能,而是在夢中與劉巴交談習得。
當然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計劃不是數天乃至數月便能實現的,也不是幾個計劃一下子就都能實現的,必須要慢慢來。
所行之事已經計劃好,諸葛亮便要與劉琦作辭,劉琦苦留諸葛亮不住,這才打住,又去懷抱美人飲酒作樂去了。
諸葛亮見之,心裏歡喜卻又有些惋惜,一個恭謙和順的荊州公子竟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而且還是他和主公劉備刻意縱容的後果,不過這也是好事,荊州的權利就能平穩過渡。
就讓劉琦往荊南露一麵,以後就讓他勤練五禽戲,縱情享樂吧。
“隻是劉琦所言,唔……五禽戲之妙用卻不知真假,待見月英之時或可一試?
不然不然!”諸葛亮趕緊搖頭,“如今大業為重,豈可流連床笫之歡也?待荊州事畢再試之亦不遲!”
辭別了劉琦,諸葛亮又找到了劉備。
此時的劉備正在江陵巡視,他來到江陵之後,每天都是腳不沾地。
或是到關羽、甘寧、趙雲處觀戰三軍演練。
或是在江陵城上監督加固城防的事宜。
或至江邊與南遷江南百姓親密交談,慰問備細。
兩岸民眾更是廣傳皇叔之恩德,竟不知州牧為誰。
見到劉備,諸葛亮將心中的謀劃托盤而出,劉備聽聞默然,隨之起身踱步,來迴往複。
對於連吳抗曹這是既定之中的事情,劉備沒有反駁,但付出的代價卻讓劉備有些心疼:
“以江夏予孫權之事是否有待商榷?一郡之地,二十餘萬民庶,豈能盡付於權?
若如此,江夏之民如何看待我等?荊州之民亦將如何看我?棄地以得苟安耶?”
諸葛亮解釋道:“今曹操據南郡之地,江夏與荊南各郡皆不接壤,已而成為飛地,守難攻易,
早晚必為孫權或曹操所侵吞,難以救援,已同雞肋。
吾若主動以江夏之地予權,則可將主動權握於手中,令其拿諸多好處相換方可將江夏予他。
棄江夏之時,亦可效昔日新野樊城之事,將江夏之民盡數遷往荊南,豈能留與孫權耶?
而以江夏之地予權是亮為主公設定與江東聯合之底線也,至於何時棄之,如何棄之,全憑主公做主。”
劉備聽諸葛亮這般說,臉色才好了很多,不管怎樣,隻要最終的決定是由他做主就行。
他滿意地看了一眼諸葛亮,這樣的軍師確實不錯,他點了點頭:“吾當初離開江夏之時,便令士元往江東一行,以求締約盟約。
然當時之日,我非荊州刺史,不知孫權現今何意?即使棄江夏予他,亦要令此付出一定代價。”
“主公所言甚是,不如主公與公子先往江夏一行,訂立盟約,再往荊南巡撫,何如?”
劉備沉吟,諸葛亮又說道:“如今曹操南下之日已日漸緊逼,早一日訂立盟約,便可早一日使孫權共抗曹操,可分荊南之壓力。”
“可!”劉備做出決斷,“我這就去麵見州牧,明日便往江夏而往,軍師之言甚是,江夏絕不可守,可廣派船隻,
先做遷徙,此事不甚光彩,日後還有與孫權相交之日,不可做的太過決絕,可將願與我等隨行者遷往荊南,
留數萬黎庶於孫權治之,江陵的黎庶也可徐徐而南遷也。”
“唯,主公往江夏之時,亮請同行。”
“軍師不去,吾心何安?”雖然龐統在江夏,龐統也很厲害,但劉備心裏還是最相信諸葛亮。
不然,從新野的數千殘兵到現在的荊州刺史。
官職雖然降低了,但卻從之前的豫州牧的空名換為了現在的荊州刺史實職。
而且州牧還不管事,他說是刺史,實際上行使的卻是州牧職權。
地盤也擴大了,雖然當時諸葛亮力勸自己不要取荊州對抗曹操,但不知不覺間劉備竟已經擁有了荊州四郡之地。
還有江陵這座錢糧豐盛,人口眾多的大城。
兵力的增加是尤為可以表現劉備實力的體現。
之前隻是殘兵數千,現在則是步軍有四萬之眾,水軍有五萬有餘,馬軍更是一萬有餘。
他劉備現在也可以稱之為帶甲十萬的一方諸侯了。
不僅如此,他還擁有新兵營新兵三萬,輔兵營軍事輔兵三萬,民事輔兵兩萬,傷兵營五千,俘虜營日漸縮小,現在人數已經不到一千。
這還不算劉琦所領的江夏水軍以及文聘麾下的一萬步軍。
武將勇猛,文臣用命,糧草不缺,兵甲俱足,軍心更是強盛,堪稱兵強馬壯。
這一切都是諸葛亮投奔劉備之後為劉備帶來的。
然而在短時間內擁有這些的諸葛亮還沒有滿足,而是將目光投放到荊南,甚至是益州以及交州上。
能力出眾,麵容俊朗,言辭談吐更是令人心悅。
這樣的軍師怎麽能不讓他倚重?
“主公可令張允領一萬水軍隨行,與公子麾下一萬水軍,浩浩蕩蕩沿長江南下,亦放出消息。
務必使曹操探子探明我軍欲與孫權結盟共抗曹軍之事,以曹操之多疑,或可遲緩其南下之日也!”
商定已畢,劉備叫來甘寧,令其使張允點水軍一萬,多派船隻,明日隨他以及劉琦一起往江夏而去。
甘寧領命而去,劉備現在已經將之前的荊州水軍全部納入麾下,水軍雖然被甘寧整合,淘汰老弱,但船隻卻並沒有淘汰多少。
現在還有六千餘大小船隻,這支力量足夠穩固長江防線,還不耽誤遊弋長江,運兵載民。
安排完甘寧,劉備又叫來關羽:“吾明日與州牧軍師一道往江夏與江東會盟,以圖共抗曹操,我今將江陵與諸君盡托付與你,
曹操大軍若來,你可堅守此地,若不可守之時,亦早退至江南,我令甘興霸留下助你,可先使南遷江陵之民庶也。”
關羽聞言,輕笑道:“大哥且放心去耶,有我在此,江陵必然穩如泰山,曹操休想將兵踏入江陵半步!”
他竟抱著死守江陵的企圖。
當然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計劃不是數天乃至數月便能實現的,也不是幾個計劃一下子就都能實現的,必須要慢慢來。
所行之事已經計劃好,諸葛亮便要與劉琦作辭,劉琦苦留諸葛亮不住,這才打住,又去懷抱美人飲酒作樂去了。
諸葛亮見之,心裏歡喜卻又有些惋惜,一個恭謙和順的荊州公子竟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而且還是他和主公劉備刻意縱容的後果,不過這也是好事,荊州的權利就能平穩過渡。
就讓劉琦往荊南露一麵,以後就讓他勤練五禽戲,縱情享樂吧。
“隻是劉琦所言,唔……五禽戲之妙用卻不知真假,待見月英之時或可一試?
不然不然!”諸葛亮趕緊搖頭,“如今大業為重,豈可流連床笫之歡也?待荊州事畢再試之亦不遲!”
辭別了劉琦,諸葛亮又找到了劉備。
此時的劉備正在江陵巡視,他來到江陵之後,每天都是腳不沾地。
或是到關羽、甘寧、趙雲處觀戰三軍演練。
或是在江陵城上監督加固城防的事宜。
或至江邊與南遷江南百姓親密交談,慰問備細。
兩岸民眾更是廣傳皇叔之恩德,竟不知州牧為誰。
見到劉備,諸葛亮將心中的謀劃托盤而出,劉備聽聞默然,隨之起身踱步,來迴往複。
對於連吳抗曹這是既定之中的事情,劉備沒有反駁,但付出的代價卻讓劉備有些心疼:
“以江夏予孫權之事是否有待商榷?一郡之地,二十餘萬民庶,豈能盡付於權?
若如此,江夏之民如何看待我等?荊州之民亦將如何看我?棄地以得苟安耶?”
諸葛亮解釋道:“今曹操據南郡之地,江夏與荊南各郡皆不接壤,已而成為飛地,守難攻易,
早晚必為孫權或曹操所侵吞,難以救援,已同雞肋。
吾若主動以江夏之地予權,則可將主動權握於手中,令其拿諸多好處相換方可將江夏予他。
棄江夏之時,亦可效昔日新野樊城之事,將江夏之民盡數遷往荊南,豈能留與孫權耶?
而以江夏之地予權是亮為主公設定與江東聯合之底線也,至於何時棄之,如何棄之,全憑主公做主。”
劉備聽諸葛亮這般說,臉色才好了很多,不管怎樣,隻要最終的決定是由他做主就行。
他滿意地看了一眼諸葛亮,這樣的軍師確實不錯,他點了點頭:“吾當初離開江夏之時,便令士元往江東一行,以求締約盟約。
然當時之日,我非荊州刺史,不知孫權現今何意?即使棄江夏予他,亦要令此付出一定代價。”
“主公所言甚是,不如主公與公子先往江夏一行,訂立盟約,再往荊南巡撫,何如?”
劉備沉吟,諸葛亮又說道:“如今曹操南下之日已日漸緊逼,早一日訂立盟約,便可早一日使孫權共抗曹操,可分荊南之壓力。”
“可!”劉備做出決斷,“我這就去麵見州牧,明日便往江夏而往,軍師之言甚是,江夏絕不可守,可廣派船隻,
先做遷徙,此事不甚光彩,日後還有與孫權相交之日,不可做的太過決絕,可將願與我等隨行者遷往荊南,
留數萬黎庶於孫權治之,江陵的黎庶也可徐徐而南遷也。”
“唯,主公往江夏之時,亮請同行。”
“軍師不去,吾心何安?”雖然龐統在江夏,龐統也很厲害,但劉備心裏還是最相信諸葛亮。
不然,從新野的數千殘兵到現在的荊州刺史。
官職雖然降低了,但卻從之前的豫州牧的空名換為了現在的荊州刺史實職。
而且州牧還不管事,他說是刺史,實際上行使的卻是州牧職權。
地盤也擴大了,雖然當時諸葛亮力勸自己不要取荊州對抗曹操,但不知不覺間劉備竟已經擁有了荊州四郡之地。
還有江陵這座錢糧豐盛,人口眾多的大城。
兵力的增加是尤為可以表現劉備實力的體現。
之前隻是殘兵數千,現在則是步軍有四萬之眾,水軍有五萬有餘,馬軍更是一萬有餘。
他劉備現在也可以稱之為帶甲十萬的一方諸侯了。
不僅如此,他還擁有新兵營新兵三萬,輔兵營軍事輔兵三萬,民事輔兵兩萬,傷兵營五千,俘虜營日漸縮小,現在人數已經不到一千。
這還不算劉琦所領的江夏水軍以及文聘麾下的一萬步軍。
武將勇猛,文臣用命,糧草不缺,兵甲俱足,軍心更是強盛,堪稱兵強馬壯。
這一切都是諸葛亮投奔劉備之後為劉備帶來的。
然而在短時間內擁有這些的諸葛亮還沒有滿足,而是將目光投放到荊南,甚至是益州以及交州上。
能力出眾,麵容俊朗,言辭談吐更是令人心悅。
這樣的軍師怎麽能不讓他倚重?
“主公可令張允領一萬水軍隨行,與公子麾下一萬水軍,浩浩蕩蕩沿長江南下,亦放出消息。
務必使曹操探子探明我軍欲與孫權結盟共抗曹軍之事,以曹操之多疑,或可遲緩其南下之日也!”
商定已畢,劉備叫來甘寧,令其使張允點水軍一萬,多派船隻,明日隨他以及劉琦一起往江夏而去。
甘寧領命而去,劉備現在已經將之前的荊州水軍全部納入麾下,水軍雖然被甘寧整合,淘汰老弱,但船隻卻並沒有淘汰多少。
現在還有六千餘大小船隻,這支力量足夠穩固長江防線,還不耽誤遊弋長江,運兵載民。
安排完甘寧,劉備又叫來關羽:“吾明日與州牧軍師一道往江夏與江東會盟,以圖共抗曹操,我今將江陵與諸君盡托付與你,
曹操大軍若來,你可堅守此地,若不可守之時,亦早退至江南,我令甘興霸留下助你,可先使南遷江陵之民庶也。”
關羽聞言,輕笑道:“大哥且放心去耶,有我在此,江陵必然穩如泰山,曹操休想將兵踏入江陵半步!”
他竟抱著死守江陵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