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救災之策(上)
宮鬥不如換個方式躺贏 作者:書言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前之事不能相抵,那不知,如果能解了賑災治水之困,是否可以功過相抵?”
這話一出,又讓朝臣議論紛紛,有的猜想她是否真的有什麽主意,而更多的人,則是半點不信這個後宮女子,當真能有這樣的本事。
“靜貴妃還是慎言些為好。”
淩相也終於耐不住了,垂著眼眸,眉宇間無不透出輕蔑與嘲諷。
“娘娘當初雖是巧言善辨勝了西夏五皇子,可輪到這關乎社稷百姓之事,便不是賣弄些小聰明便能解決得了的。”
“哦?”白景音陰陽怪氣道,“即是不登台麵小聰明,怎麽也不見當時丞相大人自己對著使臣賣弄一番,還是說,是故意將那機會讓給我嗎。”
她掩唇一笑,將方才的嘲諷悉數丟迴給淩相。
淩相眉心一蹙,不再言語。白景音則迴頭看了元睿明一眼,得到他的許可後,向前走了幾步,清清嗓子,嚴肅起來朗聲道:
“本宮知道我大啟人才濟濟,遠未輪我來想法子。可近來議論流言四起,不論是否屬實,我也覺得也應當貢獻自己的一分薄力,解救萬民於水火。”白景音說的不卑不亢,“當然,也需諸位大人一起探討指正。”
“災情當前,若貴妃娘娘真有好法子,那聽一聽也是有益無害的。”吏部尚書於沉默中率先開口,幫著白景音。“貴妃娘娘不妨一說。”
白景音衝他微微點頭,
“此番淮下有兩災需治,洪澇與饑荒。洪澇為因,饑荒為果,二者忽視任何一個都不可能達到好的效果,卻又在治理過程中相輔相成。”
“福公公,過來一下。”
她朝福公公招了招手,待福公公一頭霧水的過來後,從袖中取出一被折的甚小的絹布堪輿圖,讓起幫忙展示開來,
元睿明挑眉,
堪輿圖存放在藏書閣上鎖的密閣中,看來自己這是養了個小偷在後宮中啊。
“我們先談治水。如諸位大臣所見,淮下有兩條最主要的河道,分別是北邊的塗山河,與南邊的也是流經城內的城內運河,兩河相距約三百步,互相平行。”白景音像在講課一般,指著地形圖,分析道:
“而為什麽淮下曆來多災呢,就是因為每年汛期時淮下之上的玉塘江皆會漲潮,玉塘江水位高於塗山河,塗山河由高於城內運河,呈現出自北向南逐漸降低的態勢。”
“娘娘說到現在,說的卻都是些已經知道的東西。”工部尚書上前反駁道,“娘娘是不是還想說玉塘江含沙量大,有‘江潮所過,泥沙渾濁,一石五鬥’、‘一汛一淤,積日稍久便及四五尺’之況,歸根到底,不過又是要提出疏通河道的辦法而已。”
“工部尚書這便有些苛責了,一個女子能想到這些,哪怕是
前人已有的也實屬難得。”淩相與工部尚書一唱一和,對白景音挖苦道。
白景音也不惱,反而微笑著前傾身子,
“但兩位大人又可知關於玉塘江修浚河道,給淮下軍民帶來了多沉重的苦役負擔嗎。據我所知,工部尚書兩年之前曾組織軍民疏浚城內運河,絲毫不管河道兩岸乃是城中商業居民區,每每浚河時,士卒騷擾,泥水狼藉,簡直成了居民大患。而堆在岸邊的淤泥呢,又造成了房廊邸舍一片狼藉,雨水衝刷複入河中。勞民傷財,還做成了無用功。”她學著方才淩相挖苦的語氣,“不過也是,畢竟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哪裏能真的感受民間疾苦,我們也不能過於苛責。”
“你——”聽到白景音毫不客氣的批評,工部尚書麵子有些掛不住,正欲發作卻看到皇上正用冰冷的目光盯著自己,隻能將一腔怨言吞迴肚中,“娘娘既然覺得疏浚河道不可行,那不知有什麽高見。”
“高見談不上。”
但一定比你高明些。
“關鍵隻在於四個字,‘避濁揚清’;而關鍵中的關鍵,就是在淮下以北的兩江交匯之處。”白景音手指用力的指向一個位置,
“愛妃是想變疏為堵,在兩江交匯出興修水利嗎。”
元睿明一直聽她說著,此時此刻,卻像個學生一般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白景音迴頭,給他了一個‘還是你懂我’的眼神。
“皇上英明,我所想到的法子正是要借助塗山河與城內運河南北兩處交匯點設水閘,於漲潮時閉閘,隻留塗山河去容納江潮,流經十餘裏後,在這個位置。”白景音沿著水道線劃至南段,“大概是這個位置,水流應該會澄清許多,再引入城內運河。”
一語畢,仿佛投石入湖一般。
“貴妃娘娘這招確是高明。”參知政事大為讚道,“這樣一來既能保證水源,又避免了江潮泥沙淤泥以致的地上河洪水泛濫,減少疏浚,最大程度的不影響到百姓的生活。”
“泥沙又不會憑空消失,不再這裏疏浚,還不是要到別處。”工部尚書不服氣的雞蛋裏挑骨頭。
“塗山河北段不在城內,人戶稀少,再怎麽堆積也不會像之前大人那般,險些堵塞道路得連自己的馬車都出不去。”
白景音輕笑,嘲諷的意思溢於言表。
工部尚書被這奚落,氣的麵色漲紅,可偏偏又都是事實,連想要反駁都不知該怎麽辦。
“靜貴妃所言之法,諸位卿家可有什麽異議嗎。”
元睿明發話問道,
滿坐寂然。
白景音可是抱著天大的自信,這都是古來先賢智慧的結晶,也是經過實踐確實可用的好法子,她就不信會有什麽找出什麽問題來。
“與兩江交匯處興
修水閘,那臣就照此著手去做,”
工部尚書正欲領命,白景音卻搶在之前道:
“其實這次也用不到工部派出許多人手,方才我說治水與處理饑荒之難其實是相互貫通也就是這個意思,工部尚書不必這麽著急。”
讓你去辦,都是中飽私囊弄出來豆腐渣工程,到時候再推到她身上。
想的倒美。
(本章完)
還在找"宮鬥不如換個方式躺贏"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速閱閣"速度閱讀不等待!
(=)
這話一出,又讓朝臣議論紛紛,有的猜想她是否真的有什麽主意,而更多的人,則是半點不信這個後宮女子,當真能有這樣的本事。
“靜貴妃還是慎言些為好。”
淩相也終於耐不住了,垂著眼眸,眉宇間無不透出輕蔑與嘲諷。
“娘娘當初雖是巧言善辨勝了西夏五皇子,可輪到這關乎社稷百姓之事,便不是賣弄些小聰明便能解決得了的。”
“哦?”白景音陰陽怪氣道,“即是不登台麵小聰明,怎麽也不見當時丞相大人自己對著使臣賣弄一番,還是說,是故意將那機會讓給我嗎。”
她掩唇一笑,將方才的嘲諷悉數丟迴給淩相。
淩相眉心一蹙,不再言語。白景音則迴頭看了元睿明一眼,得到他的許可後,向前走了幾步,清清嗓子,嚴肅起來朗聲道:
“本宮知道我大啟人才濟濟,遠未輪我來想法子。可近來議論流言四起,不論是否屬實,我也覺得也應當貢獻自己的一分薄力,解救萬民於水火。”白景音說的不卑不亢,“當然,也需諸位大人一起探討指正。”
“災情當前,若貴妃娘娘真有好法子,那聽一聽也是有益無害的。”吏部尚書於沉默中率先開口,幫著白景音。“貴妃娘娘不妨一說。”
白景音衝他微微點頭,
“此番淮下有兩災需治,洪澇與饑荒。洪澇為因,饑荒為果,二者忽視任何一個都不可能達到好的效果,卻又在治理過程中相輔相成。”
“福公公,過來一下。”
她朝福公公招了招手,待福公公一頭霧水的過來後,從袖中取出一被折的甚小的絹布堪輿圖,讓起幫忙展示開來,
元睿明挑眉,
堪輿圖存放在藏書閣上鎖的密閣中,看來自己這是養了個小偷在後宮中啊。
“我們先談治水。如諸位大臣所見,淮下有兩條最主要的河道,分別是北邊的塗山河,與南邊的也是流經城內的城內運河,兩河相距約三百步,互相平行。”白景音像在講課一般,指著地形圖,分析道:
“而為什麽淮下曆來多災呢,就是因為每年汛期時淮下之上的玉塘江皆會漲潮,玉塘江水位高於塗山河,塗山河由高於城內運河,呈現出自北向南逐漸降低的態勢。”
“娘娘說到現在,說的卻都是些已經知道的東西。”工部尚書上前反駁道,“娘娘是不是還想說玉塘江含沙量大,有‘江潮所過,泥沙渾濁,一石五鬥’、‘一汛一淤,積日稍久便及四五尺’之況,歸根到底,不過又是要提出疏通河道的辦法而已。”
“工部尚書這便有些苛責了,一個女子能想到這些,哪怕是
前人已有的也實屬難得。”淩相與工部尚書一唱一和,對白景音挖苦道。
白景音也不惱,反而微笑著前傾身子,
“但兩位大人又可知關於玉塘江修浚河道,給淮下軍民帶來了多沉重的苦役負擔嗎。據我所知,工部尚書兩年之前曾組織軍民疏浚城內運河,絲毫不管河道兩岸乃是城中商業居民區,每每浚河時,士卒騷擾,泥水狼藉,簡直成了居民大患。而堆在岸邊的淤泥呢,又造成了房廊邸舍一片狼藉,雨水衝刷複入河中。勞民傷財,還做成了無用功。”她學著方才淩相挖苦的語氣,“不過也是,畢竟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哪裏能真的感受民間疾苦,我們也不能過於苛責。”
“你——”聽到白景音毫不客氣的批評,工部尚書麵子有些掛不住,正欲發作卻看到皇上正用冰冷的目光盯著自己,隻能將一腔怨言吞迴肚中,“娘娘既然覺得疏浚河道不可行,那不知有什麽高見。”
“高見談不上。”
但一定比你高明些。
“關鍵隻在於四個字,‘避濁揚清’;而關鍵中的關鍵,就是在淮下以北的兩江交匯之處。”白景音手指用力的指向一個位置,
“愛妃是想變疏為堵,在兩江交匯出興修水利嗎。”
元睿明一直聽她說著,此時此刻,卻像個學生一般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白景音迴頭,給他了一個‘還是你懂我’的眼神。
“皇上英明,我所想到的法子正是要借助塗山河與城內運河南北兩處交匯點設水閘,於漲潮時閉閘,隻留塗山河去容納江潮,流經十餘裏後,在這個位置。”白景音沿著水道線劃至南段,“大概是這個位置,水流應該會澄清許多,再引入城內運河。”
一語畢,仿佛投石入湖一般。
“貴妃娘娘這招確是高明。”參知政事大為讚道,“這樣一來既能保證水源,又避免了江潮泥沙淤泥以致的地上河洪水泛濫,減少疏浚,最大程度的不影響到百姓的生活。”
“泥沙又不會憑空消失,不再這裏疏浚,還不是要到別處。”工部尚書不服氣的雞蛋裏挑骨頭。
“塗山河北段不在城內,人戶稀少,再怎麽堆積也不會像之前大人那般,險些堵塞道路得連自己的馬車都出不去。”
白景音輕笑,嘲諷的意思溢於言表。
工部尚書被這奚落,氣的麵色漲紅,可偏偏又都是事實,連想要反駁都不知該怎麽辦。
“靜貴妃所言之法,諸位卿家可有什麽異議嗎。”
元睿明發話問道,
滿坐寂然。
白景音可是抱著天大的自信,這都是古來先賢智慧的結晶,也是經過實踐確實可用的好法子,她就不信會有什麽找出什麽問題來。
“與兩江交匯處興
修水閘,那臣就照此著手去做,”
工部尚書正欲領命,白景音卻搶在之前道:
“其實這次也用不到工部派出許多人手,方才我說治水與處理饑荒之難其實是相互貫通也就是這個意思,工部尚書不必這麽著急。”
讓你去辦,都是中飽私囊弄出來豆腐渣工程,到時候再推到她身上。
想的倒美。
(本章完)
還在找"宮鬥不如換個方式躺贏"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速閱閣"速度閱讀不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