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風葬禮上,忽然聽到外麵的幫眾高聲唱起禮來:“青州世家李氏前來吊唁!”
緊接著又是一聲高唿:“青州城西王氏前來吊唁!”
“青州知府齊大人及親屬吊唁。”
隨著這一聲聲唱禮之聲響起,人群中一陣騷動,人們紛紛轉頭望向入口處,隻見幾家的代表人物帶著一眾族人緩緩步入靈堂……
隻見那齊知府昂首闊步地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其步伐沉穩而有力,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緊跟其後的正是他的兒子齊思遠,再往後,王家伯父邁著穩健的步子,身旁緊跟著胖乎乎但不失機靈可愛的王胖子。
另一邊則是李老爺子,他雖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步履矯健。
而李軼之則恭恭敬敬地跟隨著自家祖父。
這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逝者李長風的靈柩之前,他們麵色凝重,依次向李長風行祭拜之禮。
待眾人虔誠地拜祭完畢之後,便紛紛將手中的香小心翼翼地插入香壇之中。
完成這些儀式後,邵彰謹跪拜還禮。
齊文軒身著一襲玄色素衣,顯得格外素雅端莊。
要知道,按照常理來說,身為知府的他本應穿著官服前來吊唁,然而今日他特意選擇以這身素衣示人,顯然是想以平輩的身份表達對逝者及其家屬的尊重。
邵彰謹見齊文軒等人朝自己走來,趕忙起身迎上前去,並恭敬地施了一禮,口中說道:“見過齊大人。”
齊文軒見狀,連忙伸手拉住邵彰謹,心中不禁湧起一陣複雜的情感。
一方麵,對於眼前這個年輕人,他暗自感到驚歎不已;
另一方麵,又對其能力和智慧充滿了讚賞之情。
迴想起當日自己曾將漕幫的重要情報透露給邵彰謹,沒想到就在當天晚上,那個曾經威風凜凜的漕幫竟然一夜間毀於一旦!
如此雷厲風行的手段和果斷決絕的決策力,實在令人刮目相看。
雖說他對此子能力早已了解,仍在此時心中驚歎:此子日後必成大器,絕對不容小覷啊!
他慶幸他與邵彰謹相識於微末,還留下這份香火情。
想到此處,他那原本平靜如水的麵龐之上,緩緩地浮現出了些許細微的悲痛之色。
他輕輕地走到邵彰謹身旁,伸出手來,輕輕拍了拍邵彰謹的肩膀,用一種充滿關懷和憐憫的語氣安慰道:“歸雲啊,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還望你能看開一些,切莫過度悲傷,保重自己的身體才最為重要。節哀順變吧!”
邵彰謹微微抬起頭,看向眼前之人,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情,然後重重地點了點頭,雙手抱拳作揖。
聲音略帶沙啞地說道:“多謝齊大人親自前來相送我的義父。您這番情誼,彰謹銘記於心,他日定當有所報答。”
說罷,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對對方的誠摯謝意。
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其他幾個人也紛紛走上前來,他們或麵帶同情,或眼含惋惜,口中不停地說著勸慰的話語。
李軼之開口說道:“彰謹兄,聽聞令尊不幸離世,小弟深感痛心。在此,請兄長務必節哀啊!”
齊思遠緊接著附和道:“是啊,邵小郎君,人生無常,生死有命。
希望你能夠盡快從這巨大的悲痛之中走出來,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勇氣。請一定要節哀!”
王胖子從父親身後過來抱住邵彰謹拍拍她後背安慰說道:“彰謹,一切還有我們,今日有何需要做的,直接跟兄弟們說行。”
說著,齊思遠、李軼之二人也附和:“是呀,是呀,彰謹,遇事不要自己擔著,還有我們。”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關切之意溢於言表。
邵彰謹一一向前來道賀和幫忙的人施禮致謝,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眼眶不禁微微濕潤起來。
她轉過身,輕聲吩咐幫中的兄弟們引領著眾人到後院去歇息。
這時,齊文軒向邵彰謹遞過來一個眼神,然後默默地移步走向一旁。
邵彰謹見狀,先是警覺地掃視了一圈四周,發現靈堂內站著的都是跟隨自己多年的心腹弟兄們。
於是,她稍稍放下心來,邁步跟隨著齊文軒走到了角落裏。
兩人站定之後,都沒有立刻說話,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齊文軒略微沉吟片刻,似乎在組織語言。
終於,他緩緩開口說道:“彰謹呀,此次之事真可謂是讓齊某刮目相看呐!實在想不到,你這才剛剛歸來,就在當日替李幫主成功報了血海深仇。
此等壯舉,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邵彰謹聽後,連忙抱拳躬身行禮,感激地迴應道:“齊大人謬讚了,若不是您仗義相助,提供了如此關鍵的情報與支持。
僅憑在下一己之力,恐怕也是難以成事的。這份恩情,彰謹銘記於心,沒齒難忘!”
齊文軒微笑著點了點頭,輕言道:“話雖如此,但歸根結底還是彰謹你自身本領高強、智勇雙全。
否則,即便我告知了你那些消息,想要將這樣一個根深蒂固的幫會一舉鏟除,怕也是癡人說夢罷了。
關於這件事情,我已經吩咐所有知情之人守口如瓶,外界不會知曉此番行動乃是出自你的手筆。”
邵彰謹聞聽此言,心頭又是一熱,雙膝一曲,便要下跪拜謝。
但還未及跪地,就被齊文軒伸手扶住。邵彰謹滿臉誠摯之色,鄭重其事地道:“多謝齊大人處處關照周全,大恩大德,無以為報。
日後但凡有用得著彰謹之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齊文軒點頭又問了幾句京城時局,二人交談一會後,齊知府有事提前離去,留下兒子齊思遠在此幫襯,也是在表明青州知府對邵彰謹的態度了。
然而,就在葬禮即將結束之際,一股暗流悄然湧動。
丐幫中一些對邵彰謹心存不滿的弟子和長老,開始蠢蠢欲動,試圖在繼任大典上給她一個下馬威。
邵彰謹決定在今日以幫主之位給義父送行!
緊接著又是一聲高唿:“青州城西王氏前來吊唁!”
“青州知府齊大人及親屬吊唁。”
隨著這一聲聲唱禮之聲響起,人群中一陣騷動,人們紛紛轉頭望向入口處,隻見幾家的代表人物帶著一眾族人緩緩步入靈堂……
隻見那齊知府昂首闊步地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其步伐沉穩而有力,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緊跟其後的正是他的兒子齊思遠,再往後,王家伯父邁著穩健的步子,身旁緊跟著胖乎乎但不失機靈可愛的王胖子。
另一邊則是李老爺子,他雖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步履矯健。
而李軼之則恭恭敬敬地跟隨著自家祖父。
這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逝者李長風的靈柩之前,他們麵色凝重,依次向李長風行祭拜之禮。
待眾人虔誠地拜祭完畢之後,便紛紛將手中的香小心翼翼地插入香壇之中。
完成這些儀式後,邵彰謹跪拜還禮。
齊文軒身著一襲玄色素衣,顯得格外素雅端莊。
要知道,按照常理來說,身為知府的他本應穿著官服前來吊唁,然而今日他特意選擇以這身素衣示人,顯然是想以平輩的身份表達對逝者及其家屬的尊重。
邵彰謹見齊文軒等人朝自己走來,趕忙起身迎上前去,並恭敬地施了一禮,口中說道:“見過齊大人。”
齊文軒見狀,連忙伸手拉住邵彰謹,心中不禁湧起一陣複雜的情感。
一方麵,對於眼前這個年輕人,他暗自感到驚歎不已;
另一方麵,又對其能力和智慧充滿了讚賞之情。
迴想起當日自己曾將漕幫的重要情報透露給邵彰謹,沒想到就在當天晚上,那個曾經威風凜凜的漕幫竟然一夜間毀於一旦!
如此雷厲風行的手段和果斷決絕的決策力,實在令人刮目相看。
雖說他對此子能力早已了解,仍在此時心中驚歎:此子日後必成大器,絕對不容小覷啊!
他慶幸他與邵彰謹相識於微末,還留下這份香火情。
想到此處,他那原本平靜如水的麵龐之上,緩緩地浮現出了些許細微的悲痛之色。
他輕輕地走到邵彰謹身旁,伸出手來,輕輕拍了拍邵彰謹的肩膀,用一種充滿關懷和憐憫的語氣安慰道:“歸雲啊,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還望你能看開一些,切莫過度悲傷,保重自己的身體才最為重要。節哀順變吧!”
邵彰謹微微抬起頭,看向眼前之人,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情,然後重重地點了點頭,雙手抱拳作揖。
聲音略帶沙啞地說道:“多謝齊大人親自前來相送我的義父。您這番情誼,彰謹銘記於心,他日定當有所報答。”
說罷,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對對方的誠摯謝意。
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其他幾個人也紛紛走上前來,他們或麵帶同情,或眼含惋惜,口中不停地說著勸慰的話語。
李軼之開口說道:“彰謹兄,聽聞令尊不幸離世,小弟深感痛心。在此,請兄長務必節哀啊!”
齊思遠緊接著附和道:“是啊,邵小郎君,人生無常,生死有命。
希望你能夠盡快從這巨大的悲痛之中走出來,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勇氣。請一定要節哀!”
王胖子從父親身後過來抱住邵彰謹拍拍她後背安慰說道:“彰謹,一切還有我們,今日有何需要做的,直接跟兄弟們說行。”
說著,齊思遠、李軼之二人也附和:“是呀,是呀,彰謹,遇事不要自己擔著,還有我們。”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關切之意溢於言表。
邵彰謹一一向前來道賀和幫忙的人施禮致謝,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眼眶不禁微微濕潤起來。
她轉過身,輕聲吩咐幫中的兄弟們引領著眾人到後院去歇息。
這時,齊文軒向邵彰謹遞過來一個眼神,然後默默地移步走向一旁。
邵彰謹見狀,先是警覺地掃視了一圈四周,發現靈堂內站著的都是跟隨自己多年的心腹弟兄們。
於是,她稍稍放下心來,邁步跟隨著齊文軒走到了角落裏。
兩人站定之後,都沒有立刻說話,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齊文軒略微沉吟片刻,似乎在組織語言。
終於,他緩緩開口說道:“彰謹呀,此次之事真可謂是讓齊某刮目相看呐!實在想不到,你這才剛剛歸來,就在當日替李幫主成功報了血海深仇。
此等壯舉,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邵彰謹聽後,連忙抱拳躬身行禮,感激地迴應道:“齊大人謬讚了,若不是您仗義相助,提供了如此關鍵的情報與支持。
僅憑在下一己之力,恐怕也是難以成事的。這份恩情,彰謹銘記於心,沒齒難忘!”
齊文軒微笑著點了點頭,輕言道:“話雖如此,但歸根結底還是彰謹你自身本領高強、智勇雙全。
否則,即便我告知了你那些消息,想要將這樣一個根深蒂固的幫會一舉鏟除,怕也是癡人說夢罷了。
關於這件事情,我已經吩咐所有知情之人守口如瓶,外界不會知曉此番行動乃是出自你的手筆。”
邵彰謹聞聽此言,心頭又是一熱,雙膝一曲,便要下跪拜謝。
但還未及跪地,就被齊文軒伸手扶住。邵彰謹滿臉誠摯之色,鄭重其事地道:“多謝齊大人處處關照周全,大恩大德,無以為報。
日後但凡有用得著彰謹之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齊文軒點頭又問了幾句京城時局,二人交談一會後,齊知府有事提前離去,留下兒子齊思遠在此幫襯,也是在表明青州知府對邵彰謹的態度了。
然而,就在葬禮即將結束之際,一股暗流悄然湧動。
丐幫中一些對邵彰謹心存不滿的弟子和長老,開始蠢蠢欲動,試圖在繼任大典上給她一個下馬威。
邵彰謹決定在今日以幫主之位給義父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