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1


    “皇上,李邦華等人有奏章在此。”皇帝正批完奏章,剛放下朱筆,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念,朕倒要聽聽他們有何話可說。”崇禎帝斜靠龍椅,微閉龍目,臉露慍色。


    王丞恩展開奏章,念見:


    臣等八人上疏聖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人製三鋼,定五常,列尊卑,倡親疏,世事有序,天下安定。然曹印新令,推行平等,縣令有過,百姓效之而無罪,上官有錯,下屬仿之而不罰,君王有失,眾臣責之而合律。此等律法,無上無下,無尊無卑,無父無子,無君無臣,何以立足於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此惡法,直教天下刁民犯上無罪,李、張賊徒造反有理,盜蹠唐海殺人有功,嗟乎,大明江山能不亂之乎?


    我等罪臣,律下不嚴,致使親屬、下人違反律法,侵擾百姓,皆臣之罪也,安敢避罪自辯?君父謙卑,尚罪己於天下,然君臣有別,尊卑有分,為臣子者,豈能因君父有罪己之詔而求免乎?


    蓋聞古齊國田成子,身為大臣,綁架國家,以大鬥貸民穀米,小鬥收迴,慷國家之慨,收個人之名,後羽翼豐滿,終露野心,殺齊簡公,獨攬大權。今曹印行法,國人多有欣欣然者,千古陳例,不可不防也。


    複聞曹印,與賊首唐海象山鬥誌,縱賊遠遁,以成今日之禍。今又居心叵測,上亂禮法,下惑民心,明推新令,實竊皇權,忠義之士不可不測,至聖君王不可不察。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陳,貴賤位矣。臣等冒犯天顏,不畏責罰,但求君父明察秋毫,識破詭計,無使曹賊壞我中華禮法,亂我大明江山。


    罪臣李邦華、邱浩、許威、毛羽健、張順、朱淵、石懷、秦誠呈上。


    王承恩念完李邦華等人的奏章,帝猛然抓過奏章細看了一遍又一遍,反複思索,不禁憂慮起來。


    王承恩小聲道:“皇上,李邦華等人雖有違法貪財之舉,可忠心一片,所言細思之下,句句在理呀。”


    帝問道:“那曹印呢?”


    王承恩道:“聖人雲:火生於木,火發而木焚。奸生於國,奸成而國滅。木中藏火,火始於無形;國中藏奸,奸始於無象。”


    帝道:“你的意思是曹印乃木中之火,國中之奸?”


    王承恩道:“老奴不敢妄斷,但……”


    帝見王承恩猶豫,罵道:“有甚吞吞吐吐的,直說。”


    王承恩依舊不語,卻似有所思,好像未曾聽到皇帝之言。


    帝怒喊:“王承恩。”


    王承恩驚嚇一跳,慌忙跪地道:“皇上,臣剛才思慮先祖,以致未聞君命,罪該萬死。”


    崇禎帝聞言好不生氣,罵道:“你這狗奴才,朕問你話,你想什麽先祖?”


    王承恩道:“奴才剛才想到先祖王莽。”


    帝大驚:“王莽?”


    王承恩道:“是,先祖為了中興大漢,也曾推新令,行法度,民心皆附……”


    帝癱坐在禦座上,癡癡呆呆,良久才喃喃自語道:“不,曹印不是那種人。”


    王承恩道:“先祖王莽開始也是為江山社稷著想,可是推行新令後,民心擁戴,天下歸心……”見帝凝思不語,王承恩又道:“曹印行法追求什麽公義,這倒很合百姓胃口,如今京城內外都在談論什麽‘曹公新法’,儼然這法是曹印的了,如新法推行,這民心怕就要姓曹了。況且,皇上在罪己詔中言:‘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虜猖寇起。’‘皆眹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寬。’此詔天下人皆知。苟若推行曹印新令,百姓一旦發現官家違法,亦可據此享有什麽相機違律之權,那,那以後,那些大臣們犯錯,豈不都有借口了嗎?皇上都承認自己有錯,臣子們當然也可犯錯呀?甚至李自成、張獻忠、唐海、羅汝才等賊寇都可堂而皇之地為自己辯解:貪官汙吏欺壓弱民,我們為何就不能劫掠百姓?”


    帝抓起王承恩衣領怒道:“朕對曹印寄予厚望,你怎麽,你怎麽不早說?”


    王承恩痛哭道:“老奴也一直欣賞曹大人的才華,可見了此奏章後,細細思慮之下才驚出一身冷汗來,曹印的相機違律之權看上去美麗,暗地裏卻包藏禍根,萬萬推行不得呀。”


    帝放開這個跟隨自己近三十年的老太監,癱坐在龍椅上……


    2


    端午佳節,皇宮內張燈結彩,一派洋洋喜氣。


    崇禎皇帝在朝堂之上指著一大幫庸碌臣子痛罵了一頓,散朝之後餘怒未消,半躺在養心殿生著悶氣。


    王承恩進殿奏道:“啟稟皇上,皇後在後花園擺下端午延,著老奴前來請皇上赴宴。帝見王丞恩來了,吩咐道:“王承恩,明日你將曹印宣來,朕要升他為刑部尚書,授天子劍,主持行法,王公大臣懼怕變法,朕偏要變,寧願殺掉一批庸庸碌碌的皇親國戚,也要維護江山社稷。至於他曹印是不是心懷異誌,朕暫且管不了那麽多。”


    王承恩一驚,皇上又要啟用曹印了?


    王丞恩乃機靈之人,忙道:“老奴遵旨。”複又道:“皇上,皇後在後花園擺了宴席,請皇上赴宴呢。”崇禎帝奇道:“今日為何在後花園設宴?”王丞恩道:“皇上為國為民操勞政事,把今個兒是端午節都給忘了?”帝悟道:“哦,是了,今日是端午節。”


    帝大步走出養心殿,王承恩緊緊跟隨,二人到了後花園,周皇後、袁貴妃、田貴妃、王妃、劉妃、方妃、沈妃都以到齊,太子朱慈烺、皇子朱慈烜、朱慈炯、朱慈煥、朱慈燦,還有坤儀公主、長平公主、昭仁公主也都早已落座。見帝到,眾人起身參拜,帝環視桌上,問道:“皇後,今日佳節,為何才做這麽點兒菜?”


    周皇後道:“皇上,今日五月初五端午節,妾特地吩咐禦廚做了這五十五道菜,以示紀念屈大夫。屈大夫一生忠君愛國,為後世敬仰,今日這菜雖是簡陋了些,卻能向天下百姓表達皇上思念賢才之心跡。”


    王承恩道:“皇後賢淑,思慮周全,不愧為天下之母。”


    帝大喜,哈哈笑道:“好,好,今日朕鬱悶一天了,總算可以開開心心地吃一頓端午思賢宴了。”


    “端午思賢宴?好名字,好名字,皇上才思敏捷,隨口掂來,老奴敬佩。”王承恩隨時不忘拍馬屁,對皇帝的話大加奉承。


    眾人落座,崇禎帝看著滿桌佳肴問道:“皇後,這五十五道菜都叫什麽名字?”


    周皇後立起道:“容妾一一道來,這是塞外的黃鼠、半翅鶡雞,這是湖南的竹筍、燒鵝,這是江西的脆團、羊腸,這是廣西的鵝掌、蒿筍,這是福建的海參、鮮蝦,這是廣東的蛤蜊、蝦餃,這是陝西的羊膜、羊尾,這是蒙古的羊奶、牛排,這是琉球的鯊魚、雀蛋,這是雲南的銀魚、羅非魚,這是浙江的鹹粽、脆藕,這是山西的黑米、高粱,這是四川的油粽、豬手,這是貴州的土豆片、芥菜……”


    周皇後一一介紹完畢,帝喜道:“這端午思賢宴非比平常筵席,今日不賞歌舞,不起音樂,朕與皇後、眾愛妃、皇子談古論今,吟詩作對如何?”


    周皇後與眾妃都道:“妾等本當遵旨,隻是沒有這份才華,不敢領旨。”


    帝道:“不妨,皆量才而做就是。對了,王承恩才思不錯,也須做一首。”


    王承恩慌忙搖頭擺手道:“哎喲喲,叫老奴在皇上麵前作詩,那不是讓老奴班門弄斧嗎,不成不成。”


    帝笑道:“你敢不做,就是抗旨,朕罰你到邊關殺敵去。”


    王承恩道:“老奴要是有這份殺敵力氣,定然衝在三軍之前,為皇上分憂。”


    田妃笑道:“王公公倒是一片忠心。”


    這時宮女已為大家斟滿了酒,帝道:“朕與眾愛妃、皇子難得一聚,來,大家共飲此杯。”


    王承恩亦舉杯道:“祝皇上萬壽無疆,祝皇後花容永駐,祝大明江山永固。”


    大家齊聲叫好,同舉玉杯共飲。宮女正欲將菜肴送至皇上與皇後跟前,帝道:“你等退下,今日朕親自給皇後夾菜。”遂拿起筷子夾了一隻紅蝦給周皇後,周皇後也剝了一個鹹粽給皇帝,眾人均笑笑地看著二人。帝道:“今日不分尊卑,大家不拘禮節,想吃什麽自己夾。”眾人大喜,各自夾菜吃了起來。


    喝到興頭上,崇禎帝微有醉意,又提起作詩的事,王丞恩道:“思賢思賢,天底下隻有皇上才配得上‘思賢’二字,除了皇上,誰敢在此思賢宴上作詩?”眾人都附和道:“是呀,我等眾人豈敢僭越。”帝見說,亦覺有理,遂道:“好,既如此,朕自來作詩。”


    眾人拍手稱好,太監備好筆墨,帝來至龍案前,忽聞風吹楊柳唿啦啦的響,帝沉思許久,得了靈感,右手執筆,左手擼袖,奮筆畫龍,一揮而就。太子湊過去看,帝道:“慈烺,念給大家聽聽。”太子領命,朗聲念道:


    問風詩


    浩浩長風總不停,拂繞人間幾許春。


    當年堯舜座上客,怎無良語寄今君?


    眾人稱讚不已,都說寫的好,獨王丞恩眼中含淚,一眨一眨的。周皇後問道:“王公公怎麽了?”王丞恩拭了眼淚,悲切地迴話:“皇上德比堯舜,才比湯武,卻無賢臣相輔,一個人獨撐這偌大的江山,老奴見這《問風詩》,忍不住替皇上悲戚,嗚嗚嗚……”眾人聽說,都悲痛起來,周皇後道:“王公公切莫傷感,難得你一片忠心!”又勸慰崇禎帝道:“皇上不必著急,既築鳳凰台,自有鳳凰來。”


    帝歎息道:“是呀,王承恩說得不錯,朕登大寶以來,何曾享受過片刻歡娛,倒是朝中這幫庸臣日日笙歌燕舞,誤朕江山,可惡。”


    王承恩收了淚,忙跪倒在地,一麵扇了自己幾巴掌,一麵自責道:“老奴該死,今日佳節卻說這傷感的話,壞了皇上喜慶,請皇上責罰。”


    崇禎帝也懶得責罰這個奴才,心情禿極,喃喃自語道:“起來吧,要論責罰,滿朝文武個個都該責罰。”王承恩聽了,也隻得站起來,悲悲戚戚地立在旁邊。


    周皇後扶帝坐下,親自斟了一杯酒,再勸道:“皇上初登基時,從容除奸,年少風發,古之君王鮮有能比之者。如今正值壯年,來日方長,想那周文王,七十六歲才遇薑子牙,再看那漢高祖,五十歲才得韓信,皇上求賢若渴,何愁他日不遇大賢?”


    聽了周皇後一番勸慰,帝心稍安,問道:“皇後以為,朕可比曆代哪位君王?”


    周皇後想了想,一時不知如何迴答,王承恩道:“皇上今年才過三十,以奴才看,皇上可比漢武、光武二帝。”


    帝搖頭道:“若依漢朝諸帝來比,朕自以為可比文、景。”


    王承恩道:“皇上過謙了。”


    帝歎息道:“文帝有周亞夫,景帝有晁錯,可恨朕無賢才相助,朕雖有文、景之才,卻要落得個陳、李後主之命,如何甘心?”


    陳後主亡國於隋,李後主殞身於宋,眾人見崇禎帝自比陳、李兩個亡國君主,嚇得驚慌失措,惶惶然不知如何迴答。


    周皇後擔心皇上過於傷感,遂向田妃使了個眼色,天妃會意,提議道:“石亭那邊有幾顆石榴樹花開得正好,一會兒我們賞花去。”周皇後道:“好,今日佳節,正好賞花。”崇禎帝無心吃飯,遂道:“何不現在就去。”大家見皇上提議了,隻得放下筷子,都說好。


    一行人來到石亭,果有幾株石榴樹花開正盛,帝立於亭中道:“朕記得這幾株石榴是皇後親手栽種的。”周皇後道:“皇上好記性,當年皇上初登大寶,妾栽下這五銖吉祥石榴,象征多福。”帝感歎道:“十五年了!”隨後又吟《困龍詩》道:


    為君十五載,不曾遊蘭台。


    隻因山河破,困龍屈蛇穴。


    周皇後、田妃、王承恩等人麵麵相覷,帝似乎又迴憶起當年剛入宮的那會,當時初為人主,自己就暗暗發誓要做一個千古明君,要將大明朝治理得井井有條,要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要讓四海來朝,八方來拜,可如今,唉……想著想著,帝迎風高吟《思賢曲》:


    孜孜十五年,淒淒窘江山。


    日日思良將,夜夜夢飛熊。


    期期又佳節,殷殷望殘月。


    高高築拜壇,虓虓將何在?


    吟畢,帝滿臉悲涼,周皇後內心酸楚,強忍著別讓淚珠兒滾出來,做出一副笑臉道:“今日夜已深,皇上早些兒迴宮休憩吧。”眾人都勸,帝也有了八九分醉,被大家扶著離了後花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笏劍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惟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惟福並收藏笏劍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