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少峰歎了一口氣,三兄弟幾輪的你問我答,他才算是理解了趙誌偉的真實意圖,對趙誌偉的“人間清醒”也是發自由衷的歎服。


    鎮永軍和楚南實力雖強,可人口數量是在華夏是絕對的少數。而且在楚南,思想上也沒有完全統一,生產力的發展還是很薄弱,新興的階層才剛剛產生,遠達不到形成一個階級的地步。


    此時若將共和的思想強加於這個時代,隻能引起激烈的矛盾衝突,引發社會動蕩。到那時,就鎮永軍的軍力再強,也可能無助於社會的變革。


    而且,鎮永軍也有可能成為最大的不可控因素,因為它不能代表廣大的利益群體。三兄弟也可能被時代拋棄,或者在三兄弟之後,一切又慢慢地迴歸到動蕩,直到社會達到新的平衡。


    “看來,我之前還是太激進了,什麽趙宋不趙宋的不重要。拿下了南漢,又有了崇華島,可以說整個大江以南,已被我們事實上掌控。我們就放緩一下步子,潛心發展上幾年,更利於後麵的發展。”


    三人有了這個共識,陸少峰自責一番後,才談起最為敏感的話題。


    陸少峰知道,也隻有他最適合開這個頭,也隻有他有這個資格。


    “唉,老大、老二你們都不願談這個事,那就我來說說吧。該麵對遲早都要麵對,哪怕可能是在萬裏之外,哪怕可能要幾年甚至十幾年後才能直麵。”


    陸少峰的意思很明確,既然已基本確定有其它的外來者,對方很有可能也在極力發展勢力,而且發展水平也很可能同陸記差不多。


    那麽雙方最終在攤牌時,比拚的就是綜合實力,而三兄弟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控製的人口數量,這是任何時空都不可忽視的決定性因素。


    三兄弟眼下要做的,就是夯實基礎,而不要被這突如其來的發現打亂節奏,這是根本。


    “老大、老二,我認為目前能在戰略上作出調整的,並不是急於統一這片大陸,那樣會耽誤我們三到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我們的重點是要發展海上力量,拿下南漢後我們有了這個基礎。加上崇華島上的布局,基本上能將來自海外的力量擋住,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容布局。”


    後世百多年的屈辱,就是源自海上的堅船利炮,否則就會家宅不寧,更談不上發展。


    若此時就發起統一之戰,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近百年戰亂的恢複,可能會嚴重拖累到資源的集中利用,遠不如潛心發展上三五年再做圖謀。


    “所以,保持現在各個勢力之間的平衡,是我們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拿大周和朝廷即將進行的這場大戰來說,也是一樣的問題,平衡。”


    與其它大陸上的人不同,有記錄的曆史以來,華夏人就一直在追求統一,追求和諧的相處,陸少峰並不擔心這片大陸會分崩離析,他隻擔心統一的代價太大。


    曆史上也是如此,每一次大統一都伴隨著無數的殺戮,人口數量驟減,社會發展嚴重倒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若在幾年之內,對幾個主要的對手進行經濟殖民,那麽在條件成熟時隻需輕輕一推,一切就會水到渠成。


    如此看來,如何快速培養出新興的階級、讓社會生產力有一個跨時代的發展和普及,要遠比武力侵占更為重要。


    這是三兄弟做出的戰略性的改變,之於近期的目標還是不變,一方麵是要統一南漢附近的各部勢力,一方麵要盡快拿下安南之地,進一步開拓生存空間。


    對大周和大唐的方略也不做改變,依然是讓兩國之間處於戰略上的平衡,但要從經濟上全力滲透。


    陸少峰的工作重心是如何在既有的地盤內,建立起新秩序,發展社會生產力。趙誌偉仍然是專注於工、商業,他還有一個任務是完善體係的律法建設。


    李子強也依舊專注於軍事,但他將重心轉移到軍事戰略上,具體的執行則交由蘇浩負責。


    三兄弟還特意談到唐子恆,在對他的使用問題上,陸少峰認為,唐子恆可培以養成政務院的二號人物,但還要經過長期的考察。


    這不是急事,陸少峰決定,待南邊安定下來,要召迴唐子恆,跟他開誠布公地談一次,這次得觸及靈魂深處才行。


    當前比較緊迫的事情是崇華島的事情,蘇浩幾天就發一個電報,請示下一步的方略。


    鎮永軍南下的同時,朝廷迫於大周軍事壓力,在李冒的遊說下跟楚南達成協議,將崇華島以租借的方式交由楚南政務院管理,租期為九十九年。


    這樣做既是為了保全朝廷顏麵,還有一個好處。崇華島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地盤,那大唐子民就能自由遷徙到崇華島,朝廷也沒有理由阻止。


    “老大,崇華島的開發,還是由你來主導。我的意見是將崇華島開發成一個特區,可以參考後世特區的做法,政策上麵要給足、用好。”


    崇華島首先要建設的是一個超大型的軍事基地,包括軍港、軍營、軍工生產等,蘇浩已安排了一支分艦隊和一個團的兵力進駐。


    民事方麵,準備以招商引資帶動地方開發,陸記和楚南科學院會拿出一些項目吸引投資。


    崇華島上最重要的幾個工廠是鋼鐵冶煉和造船,將由政務院下轄的企業投資,同時也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其中。


    特區的主政官員或者叫特首,陸少峰提議由張澈擔任。


    “老大,你先跟張澈通個氣,看看他是否願意提起這個重任。特區首長的級別,參照潭州議政廳,這一點你得說清楚,不能是一家人就不明不白的。”


    這個特首既要能發展經濟,還要熟悉政務院的運作,官場上上下下都能吃得開,最重要的當然是可靠。將能用的人數一遍後,也隻有張澈合適。


    張澈在楚南供銷總社當家人的位子上做得很不錯,是到了該挑起一方重擔的時候。


    又對重大的人事分工做出調整後,窗外已開始發白,新的一天已然來臨。


    “行了,老二、老三,外來者不外來者已不重要了,過好當下才是正理,還是那句老話,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我們難得坐下來聊聊天,我這兒有點八卦的事情要不要聽?放心,是好事。”


    趙誌偉見其他兩人都有些疲憊,換了一副麵孔頗有些神秘地說起八卦,再這樣一本正經地討論下去,更會沒完沒了。


    “噢,什麽好事,老大你快說來聽聽。”


    不知為什麽,李子強表現得比陸少峰還積極,似乎在配合著趙誌偉的表演。


    “老二你什麽時候也關心八卦了,說,你們兩人是不是又打什麽歪主意,能瞞得過我的法眼嗎?不可能的事。”


    李子強的反常引起陸少峰警覺,心裏有種被兩兄弟出賣了的感覺。


    “哈哈,老二,被我說中了吧,你不配合還好,這麽一問,不就是不打自招了嘛。”


    趙誌偉埋怨一句後,才說起八卦的事情。


    “老三,你也不關心關心你那幾個弟子,三個小子都老大不小,該到成家的年紀了,你這個師傅不關心一下,我們代勞沒問題吧?”


    “說重點。”


    陸少峰不配合,沒好氣地說道。


    “切,我就說嘛,跟你談這個就是多餘。重點就是,趙小三那小子跟我家小梅娘對上眼了,還跑到老二那兒去訴說了一通,你說該怎麽辦?”


    “怎麽辦?涼拌唄,都說了是你家妹子,你做主不就行了?”


    陸少峰板起臉,先是小小地打擊趙誌偉後,轉而也露出八卦的表情,問道。


    “老二,你說說,小三是怎麽到你那兒訴說衷腸的。沒看出來,這小子還有這一手,我怎麽沒聽小妹說起過,小妹知道嗎?快說來聽聽,他們倆到什麽程度了,不會是就我被蒙在鼓裏吧?”


    “老三,這是你不地道了,梅娘是我妹子,你怎麽反問起老二來了。我要是不點頭,小三再怎麽哭訴也沒用,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被陸少峰晾在一邊,趙誌偉不樂意地說道,想以此來贏得主動權。


    “那小妹還是梅娘的娘家人呢,老大你不要跟我爭,這可是原則問題。”


    陸少峰拿梅娘的出身來說事,就立於不敗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見了,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芝山大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芝山大公子並收藏再見了,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