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師對韶山關的進攻極為順利,李小強采用圍三缺一的戰術,為的就是迅速瓦解南漢軍的鬥誌,將南漢軍趕出關塞後再集體俘虜。
關於俘虜的問題,鎮永軍上下都有共識,隻要不頑抗到底,都要給予一條生路。
因為這是內戰,戰後都是華夏國的子民,俘虜還是最為寶貴的資源,是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要素。現在鎮永軍對人口的看重,已深入到每一個指戰員的心中。
李子強出台了一些特別的軍功評定標準,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每戰中不以殺傷殺死多少敵軍為主要指標,而是將俘虜的數量列在考核的前列。
若是為了達成戰爭目的,造成敵人的大量死傷,反而會被調查。鎮永軍火器領先對手幾百年,打勝仗是必然的,難的是抓到大量的俘虜。
按計劃,鎮永軍首先進攻的目標是南漢軍設在林河上的水寨。
南漢軍為阻止內河艦隊,花大力氣在林河上建了水寨,還在約三裏長的河麵上設置了重重的站障礙,不經過河道的清理,艦隊的船隻極難順利通過。
在艦載火炮的打擊下,水寨的防衛幾乎可以不予理會,隻不到三十分鍾時間,水寨裏的南漢守軍就逃向韶南關內。
“周大隊長,請馬上組織你們大隊的一千人進行物資轉運。”
在排隊等待通過剛剛占領的水寨時,周長青接到艦隊支隊長王懷忠的命令。
王懷忠是這支分艦隊的指揮官,承擔著水上開路先鋒的角色。他是李子強嶽父王洵最早送到鎮永軍裏的王家子弟,現在已是團級的分艦隊指揮官。
“轉運?請王團長布置具體的任務。”
周長青有些摸不著頭腦,按計劃他們這隊支前的民工,將隨艦隊行動,直撲南漢軍的後路,並在那裏建立後勤補給站。
從水路出發要比陸路快上許多,李小強為了在首戰中大量俘虜人員,圍三缺一的同時,計劃在韶南關的南邊要建立一個大的包圍圈,兵力和物資的投送要依賴水路。
“不好意思,我剛剛沒有講清楚,是這樣的。”
王懷忠這時才發現,剛才因為著急,沒能將任務交待清楚。
這段三裏長的水寨,南漢軍已將河道破壞,隻能通行南漢軍的小型船隻,百噸的大船因為吃水深,無法通行。
以過測量,唯一的辦法就是為戰艦和運輸船減重,或者空載通過這段河麵。
最緊急的是,對韶南關的進攻馬上就要進行,水路運送的兵力必須要趕在南漢軍出逃前,在南邊建立起工事,否則就達不到戰役目的。
“周大隊長,你們兩個大隊的兩千人,現在的任務就是將部分載重,轉運到繳獲的小船上,然後隨艦隊行動。”
為保證及時到達預設的阻擊陣地,請示前線總指揮李小強後,王懷忠隻能如此折中。至於後麵的船隻,得等到河道清理完畢後才能跟上。
“是,保證完成任務。王團長,我有一個請求,不知合不合適講。”
周長青首先接下任務,然後才期期艾艾地問道。
“講,合理的請求我會考慮。”
王懷忠給了周長青一個機會,可神色有些不耐煩,現在時間最重要。
“王團長,我大隊裏有五百多名民工,想在完成補給站的建設後去當輔兵,這些小子也想上戰場。”
周長青手下的民工,最初覺得打仗有危險,幾天下來就發現大錯特錯,一些年輕後生便有了想法,覺得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要抓住這個機會參加鎮永軍。
他們想先從輔兵做起,找機會再轉成正式的鎮永軍,這比通過招兵、參加新兵訓練後才上戰場要快得多,競爭的人也不會太多,這叫近水樓台。
“這個請求我不能決定,但我可以向上級建議,先完成眼前的任務才是最重要的。”
王懷忠丟下一句話後匆匆離去,但心裏已有了計較,對周長青也刮目相看,認為這人有腦子,還能看準時機。
河道不暢通,勢必會影響到運力,水路能運送的兵力和物資要打一個折扣。這時能不能將全部兵力按時投送到目的地,已要打上一個問號。
他是艦隊的前線指揮官,其實已考慮到這一點,正為兵力不足而擔憂。
若能將這些已有初步組織服從性的民工,轉成輔兵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周長青這時提出來,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
所有的行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地按計劃進行,李子強也及時得到這個最新的戰況匯報,還是讓李小強不要變更計劃,按時向韶南關發起進攻。
進攻韶南關的戰術很鎮永軍化,首先是大炮轟、坦克衝,然後是跟在坦克後邊的步兵清掃戰場。
炮兵團的陣地上,數十架火箭炮發射架和二十多門120口徑的重炮率先發言,兩個基數打下來,韶南關內已是火光衝天、濃煙滾滾。
南漢軍並沒有在韶南關前設置前沿陣地,將所有的兵力都收縮到關內。他們清楚,沒有堅固的關城為依托,在野外跟鎮永軍對抗就是取死之道。
當然,也不能什麽都不做,離關牆約五百米開始,南漢軍挖出了數道壕溝、設置了各種障礙,為的是遲滯鎮永軍的行動速度,便於發揮已方的火力。
但南漢軍顯然對鎮永軍的火力強度估計不足,炮擊從兩公裏遠的山頭發起,火炮進行數輪的覆蓋打擊後,在空中飛艇的引導下,鎮永軍的重炮開始對重點目標定點清除。
僅僅半小時後,南漢軍重要火力點已基本上報銷,他們為數不多的火箭炮部隊還來不及拉到炮位上,已被清掃一空,還發生幾次殉爆。
等空中的飛艇降低高度精準補刀時,已很難發現有南漢軍的火器部隊是成建製的。
這時,地麵的坦克才發動,這些鋼鐵怪獸咆哮著衝向韶南關,每一輛坦克的身後還跟著十幾名的鎮永軍士兵。
在關前約一公裏的一塊較開闊的平地上,鎮永軍炮兵快速機動到位,隻用十幾分鍾就建立起新的炮兵型地,然後發揮出直瞄火炮的威力,幾門大口徑火炮對著韶南關的關門和關牆連續炮擊。
曆經數百年修建,在冷兵器時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的關牆,第一次見證了現代化火器的威力。不過,見證之後便是坍塌,還揚起衝天的灰塵。
關城外的攻堅進展很順,步兵跟在坦克的後麵,進得韶南關後,才算是碰到像樣的抵抗。
可能是南漢的統軍將領知道自家的實力不行,放棄在關外野戰後,將防守的重點放在了關城內。第一批進入關城的戰士,看著麵前交錯連橫的壕溝和防禦工事,一時竟然不知該如何開展下一步行動。
這些一向打得順風順水的士兵,哪能想到會是如此的局麵,就連坦克車也停下來,要先判斷能否順利突破。
情況很快就匯報到201師師長劉誌勇那兒,劉誌勇讓參謀人員向上級匯報後,立即乘著一輛最新研製出來的裝甲運兵車衝進關城。
劉誌勇也是陸記最早的護衛之一,在大馬夜襲一號基地時表現突出,從此進入李子強的視野。幾年下來,劉誌勇的步子邁得很紮實,每次擴兵都會前進一步。
他雖沒經曆大的戰陣,可勝在行事穩健,執行命令也從不打折扣。也正因為這一點,被選中擔當開路先鋒。
入關的部隊已開辟了一片安全區,劉誌勇從裝甲運兵車一下來,便被一團團長拉到剛剛建立起的防禦工事兼前線指揮部裏。
“一團長,詳細匯報情況。”
沒有半句廢話,劉誌勇邊用望遠鏡觀察邊問,他也覺得眼前的戰場出乎意料,關鍵是戰前的空中偵察竟然沒有發現,空軍很可能要吃板子。
“是,師長。半個小時前,我已派出兩個小隊共一百名戰士進行試探性進攻,發現很多工事都有一個排約四十名敵人據守。他們大多配備有燧發火槍,集火射擊下,有十幾名戰士受傷,還有六名戰士犧牲。”
一團長的語氣沉重,隻一次性試探,就折損了兩成的兵力,這在鎮永軍的曆史上還是首次。戰前也預料到攻城戰肯定會有傷亡,但這個比例有點大。
關於俘虜的問題,鎮永軍上下都有共識,隻要不頑抗到底,都要給予一條生路。
因為這是內戰,戰後都是華夏國的子民,俘虜還是最為寶貴的資源,是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要素。現在鎮永軍對人口的看重,已深入到每一個指戰員的心中。
李子強出台了一些特別的軍功評定標準,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每戰中不以殺傷殺死多少敵軍為主要指標,而是將俘虜的數量列在考核的前列。
若是為了達成戰爭目的,造成敵人的大量死傷,反而會被調查。鎮永軍火器領先對手幾百年,打勝仗是必然的,難的是抓到大量的俘虜。
按計劃,鎮永軍首先進攻的目標是南漢軍設在林河上的水寨。
南漢軍為阻止內河艦隊,花大力氣在林河上建了水寨,還在約三裏長的河麵上設置了重重的站障礙,不經過河道的清理,艦隊的船隻極難順利通過。
在艦載火炮的打擊下,水寨的防衛幾乎可以不予理會,隻不到三十分鍾時間,水寨裏的南漢守軍就逃向韶南關內。
“周大隊長,請馬上組織你們大隊的一千人進行物資轉運。”
在排隊等待通過剛剛占領的水寨時,周長青接到艦隊支隊長王懷忠的命令。
王懷忠是這支分艦隊的指揮官,承擔著水上開路先鋒的角色。他是李子強嶽父王洵最早送到鎮永軍裏的王家子弟,現在已是團級的分艦隊指揮官。
“轉運?請王團長布置具體的任務。”
周長青有些摸不著頭腦,按計劃他們這隊支前的民工,將隨艦隊行動,直撲南漢軍的後路,並在那裏建立後勤補給站。
從水路出發要比陸路快上許多,李小強為了在首戰中大量俘虜人員,圍三缺一的同時,計劃在韶南關的南邊要建立一個大的包圍圈,兵力和物資的投送要依賴水路。
“不好意思,我剛剛沒有講清楚,是這樣的。”
王懷忠這時才發現,剛才因為著急,沒能將任務交待清楚。
這段三裏長的水寨,南漢軍已將河道破壞,隻能通行南漢軍的小型船隻,百噸的大船因為吃水深,無法通行。
以過測量,唯一的辦法就是為戰艦和運輸船減重,或者空載通過這段河麵。
最緊急的是,對韶南關的進攻馬上就要進行,水路運送的兵力必須要趕在南漢軍出逃前,在南邊建立起工事,否則就達不到戰役目的。
“周大隊長,你們兩個大隊的兩千人,現在的任務就是將部分載重,轉運到繳獲的小船上,然後隨艦隊行動。”
為保證及時到達預設的阻擊陣地,請示前線總指揮李小強後,王懷忠隻能如此折中。至於後麵的船隻,得等到河道清理完畢後才能跟上。
“是,保證完成任務。王團長,我有一個請求,不知合不合適講。”
周長青首先接下任務,然後才期期艾艾地問道。
“講,合理的請求我會考慮。”
王懷忠給了周長青一個機會,可神色有些不耐煩,現在時間最重要。
“王團長,我大隊裏有五百多名民工,想在完成補給站的建設後去當輔兵,這些小子也想上戰場。”
周長青手下的民工,最初覺得打仗有危險,幾天下來就發現大錯特錯,一些年輕後生便有了想法,覺得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要抓住這個機會參加鎮永軍。
他們想先從輔兵做起,找機會再轉成正式的鎮永軍,這比通過招兵、參加新兵訓練後才上戰場要快得多,競爭的人也不會太多,這叫近水樓台。
“這個請求我不能決定,但我可以向上級建議,先完成眼前的任務才是最重要的。”
王懷忠丟下一句話後匆匆離去,但心裏已有了計較,對周長青也刮目相看,認為這人有腦子,還能看準時機。
河道不暢通,勢必會影響到運力,水路能運送的兵力和物資要打一個折扣。這時能不能將全部兵力按時投送到目的地,已要打上一個問號。
他是艦隊的前線指揮官,其實已考慮到這一點,正為兵力不足而擔憂。
若能將這些已有初步組織服從性的民工,轉成輔兵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周長青這時提出來,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
所有的行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地按計劃進行,李子強也及時得到這個最新的戰況匯報,還是讓李小強不要變更計劃,按時向韶南關發起進攻。
進攻韶南關的戰術很鎮永軍化,首先是大炮轟、坦克衝,然後是跟在坦克後邊的步兵清掃戰場。
炮兵團的陣地上,數十架火箭炮發射架和二十多門120口徑的重炮率先發言,兩個基數打下來,韶南關內已是火光衝天、濃煙滾滾。
南漢軍並沒有在韶南關前設置前沿陣地,將所有的兵力都收縮到關內。他們清楚,沒有堅固的關城為依托,在野外跟鎮永軍對抗就是取死之道。
當然,也不能什麽都不做,離關牆約五百米開始,南漢軍挖出了數道壕溝、設置了各種障礙,為的是遲滯鎮永軍的行動速度,便於發揮已方的火力。
但南漢軍顯然對鎮永軍的火力強度估計不足,炮擊從兩公裏遠的山頭發起,火炮進行數輪的覆蓋打擊後,在空中飛艇的引導下,鎮永軍的重炮開始對重點目標定點清除。
僅僅半小時後,南漢軍重要火力點已基本上報銷,他們為數不多的火箭炮部隊還來不及拉到炮位上,已被清掃一空,還發生幾次殉爆。
等空中的飛艇降低高度精準補刀時,已很難發現有南漢軍的火器部隊是成建製的。
這時,地麵的坦克才發動,這些鋼鐵怪獸咆哮著衝向韶南關,每一輛坦克的身後還跟著十幾名的鎮永軍士兵。
在關前約一公裏的一塊較開闊的平地上,鎮永軍炮兵快速機動到位,隻用十幾分鍾就建立起新的炮兵型地,然後發揮出直瞄火炮的威力,幾門大口徑火炮對著韶南關的關門和關牆連續炮擊。
曆經數百年修建,在冷兵器時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的關牆,第一次見證了現代化火器的威力。不過,見證之後便是坍塌,還揚起衝天的灰塵。
關城外的攻堅進展很順,步兵跟在坦克的後麵,進得韶南關後,才算是碰到像樣的抵抗。
可能是南漢的統軍將領知道自家的實力不行,放棄在關外野戰後,將防守的重點放在了關城內。第一批進入關城的戰士,看著麵前交錯連橫的壕溝和防禦工事,一時竟然不知該如何開展下一步行動。
這些一向打得順風順水的士兵,哪能想到會是如此的局麵,就連坦克車也停下來,要先判斷能否順利突破。
情況很快就匯報到201師師長劉誌勇那兒,劉誌勇讓參謀人員向上級匯報後,立即乘著一輛最新研製出來的裝甲運兵車衝進關城。
劉誌勇也是陸記最早的護衛之一,在大馬夜襲一號基地時表現突出,從此進入李子強的視野。幾年下來,劉誌勇的步子邁得很紮實,每次擴兵都會前進一步。
他雖沒經曆大的戰陣,可勝在行事穩健,執行命令也從不打折扣。也正因為這一點,被選中擔當開路先鋒。
入關的部隊已開辟了一片安全區,劉誌勇從裝甲運兵車一下來,便被一團團長拉到剛剛建立起的防禦工事兼前線指揮部裏。
“一團長,詳細匯報情況。”
沒有半句廢話,劉誌勇邊用望遠鏡觀察邊問,他也覺得眼前的戰場出乎意料,關鍵是戰前的空中偵察竟然沒有發現,空軍很可能要吃板子。
“是,師長。半個小時前,我已派出兩個小隊共一百名戰士進行試探性進攻,發現很多工事都有一個排約四十名敵人據守。他們大多配備有燧發火槍,集火射擊下,有十幾名戰士受傷,還有六名戰士犧牲。”
一團長的語氣沉重,隻一次性試探,就折損了兩成的兵力,這在鎮永軍的曆史上還是首次。戰前也預料到攻城戰肯定會有傷亡,但這個比例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