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五百噸的蒸鐵甲輪船,就可以向南發展,在南洋開辟一塊地盤,也能培養出一批能遠洋的船員。再蛙跳式地建立起補給站點和基地,花上幾年時間便可以打通一條航線。
蘇浩不知深淺,幾萬裏的路途,在地圖上隻是幾條短短的線條,見陸少峰意誌堅定,躍躍欲試地說道。
“三哥,這個美洲竟然有這麽多寶物,而且還是無主之地,等有了出海口,就讓我去吧,保證能占下一塊大大的地盤。”
“嘿嘿,小浩你確定要去?那就這麽說定了,好不好?”
趙誌偉嘿嘿地給蘇浩挖坑,雖然隻是個玩笑,想到能讓這小子吃一個大大的鱉,也是件快意的事情。
“你就別拿小浩尋開心了,這事我自有計較。老大你要幫我做一些先期的工作,能不能先在興漢府開一個商號,專門搜羅建造海船和航海的人才。不能等到占了南漢後才動手,現在是時候發動了。”
“我覺得可行,軍情處在興漢府有一個站點,也可以用商號打掩護。重賞之下,必定會搜羅到合用的人才。”
李子強有一個強大海軍的夢要圓,對這樣的暢想很是積極。
“我呢個去,小心步子大了扯著了蛋。沒看出來老二你還有當海軍元帥的想法,可惜那是不可能的。哥哥我還想開著軍艦去浪呢,要不就是小浩,還輪不到老二你。”
“就是,二哥你怎麽也是三軍的統帥,這些小事就讓小浩代勞吧。”
以蘇浩跳脫的性子,他其實對空軍最有興趣,可惜空軍的團長是趙小三,他不敢去搶這個看起來非常拉風的位子,空軍對技術的要求又極高,他沒有那個本事。
海軍在船上,看起來非常穩當。以蘇浩現在的見識,以為在大海上,那還不是想去哪就就去哪兒,就存了統領一支海軍艦隊的心思。
兄弟幾個難得有天馬行空的時間,言語之中也沒有什麽顧忌,對還隻有一百多條內河小船的艦隊,遐想著打了一陣嘴炮,才將跑偏了的話題再迴來軌道上來。
“過夠了嘴癮,還是現實一點。老二還是說說你的部署吧。整個楚南是一盤棋,民事、軍事得相互配合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陸少峰說道。
“做為楚南攻略的後續,六月下旬夏收、夏種基本完成後,鎮永軍二師、三師各抽調一部共一萬人,組成南下師團,以衡州為大本營進擊林州,行動時間為半個月。”
李子強抽調兩個師的部分兵力,組成一支萬人的軍隊,是出於平衡內部關係的做法。這一萬人由趙小偉擔任前線總指揮,這是南路師團。
一師和四師各抽一部,組成一萬人的中路師團,由李迎擔任前線總指揮,東出西贛,占領西贛的部分要地後,為從東部移民提供武力保障。
北部則由李進喜的內河艦隊和一師的部分軍兵力,組成北路師團,從楚北大規模掠奪人口,由李進喜任前線總指揮。
蘇浩則統領中路、北路的行動,以一師的主力和內河艦隊為機動師團,對周軍和唐軍形成戰略壓迫的態勢,隨時應對兩個方向的任何反應。
“這樣安排的話,李進喜那兒還好說一些,李迎他是副軍長,能聽從小浩的指揮嗎?還有,讓李迎現在就擔任一方的的總指揮,他的能力和決心能信任嗎?”
陸少峰提出自己的擔憂。
“李迎是個聰明人,禁軍的內亂我們還沒找他的麻煩呢,正是他急著立功的時候,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想法。再說,改編後的四師,營以上的軍官都是經過軍校培訓和檢驗的,李迎就是有想法鬧不出多大的動靜。”
李子強如此安排,還有內裏的原因。
禁軍上下是投誠的部隊,需要用行動來獲得其它部隊的認可。李迎跟大唐的軍中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樹立起這樣一個榜樣,便於瓦解唐軍的高層。
“老二你考慮清楚了,就這麽安排吧。移民和林州的民事,政務院是這樣計劃的。”
陸少峰也隻是表示擔憂,見李子強已有了通盤的考慮,便不再對軍事上多發言,而是談起下半年政務院的兩項重大舉措。
大量的移民安置,除了將移民編組成生產大隊外,另一安置辦法是將之轉化為產業工人,陸少峰稱之為建設兵團,是亦民亦兵性質的準紀律性團隊。
建設兵團首要的任務是擔任鐵路、公路建設的主力。現在已開工的幾條鐵路,大都是由民工建設,攻關和效率都不太理想。
特別是要修建通向南漢的鐵路、公路,一路都是穿山而過,需要專業化的施工隊伍。因而組建一支建設兵團來承擔以後的重大工程建設,就很有必要。
林河的疏浚和拓寬,也是一項戰略性的工程。
最初的計劃是,達到通行三十噸蒸汽機輪船的標準,後來杜廳長建議,最好能通行百噸船隻最為理想。
這樣,林河、陵水和楚南境內的大河,在運輸繁忙的路段都能通行百噸大船,從而組成一個發達的水上運輸網絡。
杜廳長的建議,雖有其小心思的地方,可這是於公於私都有大利的建言,在經過多方的調研後,新的林河疏浚方案出台。
“林河與陵水,不是一個水係,中間還隔著幾十公裏的陸路,連不到一塊吧。”
趙誌偉發現了這個問題,便出言問道。
“確實是這樣,開挖人工的運河現在還不現實,兩條河的落差太大,隻好用鐵路來彌補這個不足了。”
陸少峰也鬱悶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大自然造就的局麵,非人力可為。就是在後世,也沒有開挖運河聯通陵水與林河、再南下至清江的方案,他沒做這樣的奢望。
公元956年的夏季,可能是楚南有史以來最為繁忙的一個季節,無論是工農業或是基礎建設,都是一片大幹快上的氣象。
在鄉村,到處都在開荒墾地,與之對應的一排排紅磚砌就的磚瓦房爭相破土而出,這是新建的移民大隊的居所。
而每開墾出一片新的田土,在經過簡單的施肥以後,便很快種上各種農作物。
得益於新式農耕用具的推廣,和蒸汽機農業機械的使用,祖祖輩輩在田地裏刨食的村民,也開始知道了什麽是科學耕種和農業技術。
政務院為加速農業機械的推廣和使用,出台了許多政策。其中一條就是,為移民生產大隊、或村民們提供設備貸款或租賃,價格方麵還相當便宜。
稍有點算術能力的農民,隻粗粗一算,便知道使用農機的好處。不但能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而且費用較使用牲畜還要合算。
所以,幾個大隊或一些有實力的村落,大都集合眾力共同購置或租賃農機搶種搶收。
以往的夏季是雙搶季節,前後一個多月都要累死累活在田地裏,現在隻短短的半個多月,夏收和夏種都很清清爽爽地完成。
這些節餘出來的勞動力,又很自然地流向各個工廠或大型的工地。一輩子都難得走出村莊的許多農民,也開始了舍家棄子的外出打工生活。
永陵到潭州的鐵路,經過半年多的建設,也於六月底修通。
楚南攻略正式啟動後的第一項大工程,就是修建這條具有戰略意義的小鐵路。
為了能及時完工,方泛調動了楚南各界的力量,鐵路分成了幾個工程段、數萬人同時施工,最後竟然能提前一個多月竣工,在本時空稱得上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通車這一天,已赴任潭州的杜廳長,現在是潭陽專區專員的杜專員,特意趕迴永陵參加通車典禮。
典禮過後,杜專員陪同陸少峰登上首發列車,一起駛向潭州。
這是陸少峰在本時空的第一次遠行,四年來他都是待在永陵沒有外出。楚南已大定,也是到了方便出行的時候。
“首長,前麵就到衡州了,火車在衡州停車十分鍾。唐專員和衡永專區的官員已在車站等候,你看要不要下車跟他們見見麵?”
火車奔馳不到三個小時,侍衛長錢大勇便過來通報。
這次遠行,陸少峰並沒有刻意低調,一切都由侍衛室安排。
侍衛長錢大勇是一直跟在陸少峰身邊的衛隊長,政務院成立後,按製度成立了院長侍從室,他順理成章地擔任侍衛長。
“下車就不必了,還要驚擾到其他的乘客,就請唐專員他們到車上來聊聊吧。”
蘇浩不知深淺,幾萬裏的路途,在地圖上隻是幾條短短的線條,見陸少峰意誌堅定,躍躍欲試地說道。
“三哥,這個美洲竟然有這麽多寶物,而且還是無主之地,等有了出海口,就讓我去吧,保證能占下一塊大大的地盤。”
“嘿嘿,小浩你確定要去?那就這麽說定了,好不好?”
趙誌偉嘿嘿地給蘇浩挖坑,雖然隻是個玩笑,想到能讓這小子吃一個大大的鱉,也是件快意的事情。
“你就別拿小浩尋開心了,這事我自有計較。老大你要幫我做一些先期的工作,能不能先在興漢府開一個商號,專門搜羅建造海船和航海的人才。不能等到占了南漢後才動手,現在是時候發動了。”
“我覺得可行,軍情處在興漢府有一個站點,也可以用商號打掩護。重賞之下,必定會搜羅到合用的人才。”
李子強有一個強大海軍的夢要圓,對這樣的暢想很是積極。
“我呢個去,小心步子大了扯著了蛋。沒看出來老二你還有當海軍元帥的想法,可惜那是不可能的。哥哥我還想開著軍艦去浪呢,要不就是小浩,還輪不到老二你。”
“就是,二哥你怎麽也是三軍的統帥,這些小事就讓小浩代勞吧。”
以蘇浩跳脫的性子,他其實對空軍最有興趣,可惜空軍的團長是趙小三,他不敢去搶這個看起來非常拉風的位子,空軍對技術的要求又極高,他沒有那個本事。
海軍在船上,看起來非常穩當。以蘇浩現在的見識,以為在大海上,那還不是想去哪就就去哪兒,就存了統領一支海軍艦隊的心思。
兄弟幾個難得有天馬行空的時間,言語之中也沒有什麽顧忌,對還隻有一百多條內河小船的艦隊,遐想著打了一陣嘴炮,才將跑偏了的話題再迴來軌道上來。
“過夠了嘴癮,還是現實一點。老二還是說說你的部署吧。整個楚南是一盤棋,民事、軍事得相互配合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陸少峰說道。
“做為楚南攻略的後續,六月下旬夏收、夏種基本完成後,鎮永軍二師、三師各抽調一部共一萬人,組成南下師團,以衡州為大本營進擊林州,行動時間為半個月。”
李子強抽調兩個師的部分兵力,組成一支萬人的軍隊,是出於平衡內部關係的做法。這一萬人由趙小偉擔任前線總指揮,這是南路師團。
一師和四師各抽一部,組成一萬人的中路師團,由李迎擔任前線總指揮,東出西贛,占領西贛的部分要地後,為從東部移民提供武力保障。
北部則由李進喜的內河艦隊和一師的部分軍兵力,組成北路師團,從楚北大規模掠奪人口,由李進喜任前線總指揮。
蘇浩則統領中路、北路的行動,以一師的主力和內河艦隊為機動師團,對周軍和唐軍形成戰略壓迫的態勢,隨時應對兩個方向的任何反應。
“這樣安排的話,李進喜那兒還好說一些,李迎他是副軍長,能聽從小浩的指揮嗎?還有,讓李迎現在就擔任一方的的總指揮,他的能力和決心能信任嗎?”
陸少峰提出自己的擔憂。
“李迎是個聰明人,禁軍的內亂我們還沒找他的麻煩呢,正是他急著立功的時候,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想法。再說,改編後的四師,營以上的軍官都是經過軍校培訓和檢驗的,李迎就是有想法鬧不出多大的動靜。”
李子強如此安排,還有內裏的原因。
禁軍上下是投誠的部隊,需要用行動來獲得其它部隊的認可。李迎跟大唐的軍中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樹立起這樣一個榜樣,便於瓦解唐軍的高層。
“老二你考慮清楚了,就這麽安排吧。移民和林州的民事,政務院是這樣計劃的。”
陸少峰也隻是表示擔憂,見李子強已有了通盤的考慮,便不再對軍事上多發言,而是談起下半年政務院的兩項重大舉措。
大量的移民安置,除了將移民編組成生產大隊外,另一安置辦法是將之轉化為產業工人,陸少峰稱之為建設兵團,是亦民亦兵性質的準紀律性團隊。
建設兵團首要的任務是擔任鐵路、公路建設的主力。現在已開工的幾條鐵路,大都是由民工建設,攻關和效率都不太理想。
特別是要修建通向南漢的鐵路、公路,一路都是穿山而過,需要專業化的施工隊伍。因而組建一支建設兵團來承擔以後的重大工程建設,就很有必要。
林河的疏浚和拓寬,也是一項戰略性的工程。
最初的計劃是,達到通行三十噸蒸汽機輪船的標準,後來杜廳長建議,最好能通行百噸船隻最為理想。
這樣,林河、陵水和楚南境內的大河,在運輸繁忙的路段都能通行百噸大船,從而組成一個發達的水上運輸網絡。
杜廳長的建議,雖有其小心思的地方,可這是於公於私都有大利的建言,在經過多方的調研後,新的林河疏浚方案出台。
“林河與陵水,不是一個水係,中間還隔著幾十公裏的陸路,連不到一塊吧。”
趙誌偉發現了這個問題,便出言問道。
“確實是這樣,開挖人工的運河現在還不現實,兩條河的落差太大,隻好用鐵路來彌補這個不足了。”
陸少峰也鬱悶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大自然造就的局麵,非人力可為。就是在後世,也沒有開挖運河聯通陵水與林河、再南下至清江的方案,他沒做這樣的奢望。
公元956年的夏季,可能是楚南有史以來最為繁忙的一個季節,無論是工農業或是基礎建設,都是一片大幹快上的氣象。
在鄉村,到處都在開荒墾地,與之對應的一排排紅磚砌就的磚瓦房爭相破土而出,這是新建的移民大隊的居所。
而每開墾出一片新的田土,在經過簡單的施肥以後,便很快種上各種農作物。
得益於新式農耕用具的推廣,和蒸汽機農業機械的使用,祖祖輩輩在田地裏刨食的村民,也開始知道了什麽是科學耕種和農業技術。
政務院為加速農業機械的推廣和使用,出台了許多政策。其中一條就是,為移民生產大隊、或村民們提供設備貸款或租賃,價格方麵還相當便宜。
稍有點算術能力的農民,隻粗粗一算,便知道使用農機的好處。不但能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而且費用較使用牲畜還要合算。
所以,幾個大隊或一些有實力的村落,大都集合眾力共同購置或租賃農機搶種搶收。
以往的夏季是雙搶季節,前後一個多月都要累死累活在田地裏,現在隻短短的半個多月,夏收和夏種都很清清爽爽地完成。
這些節餘出來的勞動力,又很自然地流向各個工廠或大型的工地。一輩子都難得走出村莊的許多農民,也開始了舍家棄子的外出打工生活。
永陵到潭州的鐵路,經過半年多的建設,也於六月底修通。
楚南攻略正式啟動後的第一項大工程,就是修建這條具有戰略意義的小鐵路。
為了能及時完工,方泛調動了楚南各界的力量,鐵路分成了幾個工程段、數萬人同時施工,最後竟然能提前一個多月竣工,在本時空稱得上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通車這一天,已赴任潭州的杜廳長,現在是潭陽專區專員的杜專員,特意趕迴永陵參加通車典禮。
典禮過後,杜專員陪同陸少峰登上首發列車,一起駛向潭州。
這是陸少峰在本時空的第一次遠行,四年來他都是待在永陵沒有外出。楚南已大定,也是到了方便出行的時候。
“首長,前麵就到衡州了,火車在衡州停車十分鍾。唐專員和衡永專區的官員已在車站等候,你看要不要下車跟他們見見麵?”
火車奔馳不到三個小時,侍衛長錢大勇便過來通報。
這次遠行,陸少峰並沒有刻意低調,一切都由侍衛室安排。
侍衛長錢大勇是一直跟在陸少峰身邊的衛隊長,政務院成立後,按製度成立了院長侍從室,他順理成章地擔任侍衛長。
“下車就不必了,還要驚擾到其他的乘客,就請唐專員他們到車上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