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何安排李迎的位置,李子強和陸少峰都頗為費心。李迎是舊式軍隊投靠過來的,棄之不用會寒了後來人的心,重用又不能,那就隻能將之高高地供起。
鎮永軍發展到現在,成立參謀總部也是必然之舉,也是軍隊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但能賦予參謀總部多大的職權,內裏就大有講究,而其主官的人選也需要慎之又慎。
以李迎的見識和對火器作戰的理解,其實並不適合這個位置。參謀的最主要作用,是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供主官參考,但參謀總部很顯然並不隻是擔任一個參謀大本營的角色,還有很多重要的工作由之履行。
李子強也不想太弱化參謀總部的職能,因而在確定由李迎擔任參謀長後,給他選一個能力強的助手就很重要,甚至在當前要強過參謀長這個職位。
趙誌偉一下子就明白了李子強這樣安排的用意,便繼續問道。
“讓李迎擔任參謀長,確實是一著好棋。可是這個副參謀長,得要好好地選一選,老二你準備讓誰上?”說完,趙誌偉還嘿嘿地盯著李子強,看看他會提出什麽人選。
“老大你別看老二的笑話,我倒是有一個好的人選,就是不知老二願不願意。”
這時,陸少峰搶著說話了,不過話沒出口,自己忍不住地先笑了起來。
“我覺得,老二的老丈人王叔就很合適。他現在是軍管會的主任,算是跟軍隊沾了一點關係,真要算起來,也能算是軍人。而且王叔這幾個月的主任,做起來也是有聲有色的,當個副參謀長我覺得可以,就是不知道王叔願不願意,老大你懂的啊。”
軍中的規矩極嚴,下級見到上級是要行軍禮的,讓老丈人主動給李子強行禮,這畫麵趙誌偉想想就覺得很得勁。
“哈哈,老三這一人選提得好,我讚成,這事就算定下來了。老二,要不要我給你準備一個鍵盤啊,迴家後小心被家法伺候。”
二叔沒聽懂鍵盤是什麽意思,見趙誌偉說得很猥瑣,就知這是在拿李子強打趣。對軍中的事情,他又不好開口,隻得在一邊自顧自地喝茶,當做什麽也沒聽到。
“我是說認真的,二叔,你覺得王叔合適嗎。參謀總部的工作,主要就是協調軍中的日常事務,比如軍需的供應和調配,兵源的征調和分配等,職能跟政務院的辦公廳差不多。”
李子強要成立的參謀總部,與後世很不一樣,並不承擔戰役的策劃和組織的工作,與其說是參謀部,不如說是軍隊的大管家。因為具體的作戰,總司令部另有一套參謀班子,那才是真正作戰部門。
鎮永軍現在的攤子並不算大,李子強不準備像後世一樣,在軍中分出太多的部門來,因而參謀部的工作繁雜且具體,融合了後世總參和總後的許多職能。
“對王兄的能力,我還是認可的,隻是這個職位會不會低了一些?”
二叔對陸子峰的話沒有準備,急切之下隻能這樣應付著迴答。
“可以考慮低職高配嘛,就讓王叔擔任這個常務副參謀長,再配一名熟悉作戰的副參謀長,這樣參謀部的班子算是完善了。老二,就這麽定了。”
陸少峰沒給李子強再找理由的機會,按三兄弟的原則,已是二比一通過,李子強隻能接受。至於參謀部的級別,跟副總司令平級。陸少峰的低職高配,也就將王洵的級別定在了副總司令這一級上,在軍中已算是頂尖的幾個人。
另一名副參謀長的人選,李子強提議由軍情處處長的趙有偉兼任,這樣更有利於軍事情報的搜集,也與參謀部的工作吻合。
遠在金陵城的蘇浩,還沒想到自己又要升官,而是在城外的江麵上,盡情地將一支小小艦隊的火力表演到了極致。
大江流經金陵城外時,江麵已極為開闊,在江心還有一個狹長近五公裏的水陸洲。每當雨季時,水陸洲的大部都要被江水淹沒,因而上麵並沒有常住的人口。
由李冒出麵協調,李敢也很配合,就將水陸洲做為鎮永軍內河艦隊的演習區。當然,名義上還是有講究的,這次演習被稱為裝備演練,為的是少給某些人以攻訐的口實。
在演習這天,清空了區域內的其它船隻,隻留下十幾艘靶船外,還在水陸洲上豎起了供艦炮炮擊的靶子,鎮永軍要來一場小型的搶灘登陸作戰。
百噸的戰船,船頭、船尾的甲板上都有一門80毫米的重炮,而且都是有穩瞄裝置的。重炮也能以近乎三百六十度的角度全方位開火,再配合重型機槍的掃射,對那些木質的戰船可以說是殺神一般的存在。
之前在江北對大周的打擊中,已證實這樣的火力配置,僅僅十來艘戰船就能吊打一支近萬人的水軍。在幾天前的衝突中,大唐的水軍更是不堪一擊。
但那不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這次的公開操演,目的就是炫耀武力。所以蘇浩就放開了手腳,也不講究什麽隊形與戰法,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做到最大的火力輸出,就如何去打。
結果也是很令人滿意,十幾艘靶船隻用了不到十分鍾,就全部消失在江麵上。然後就是搶灘之前的火力覆蓋,水陸洲上更是被炸得天翻地覆。
這種火力強度和打擊密度,就是火箭炮的齊射也達不到同等的效果,更不要說是在兩公裏之外的精準打擊,而且還是在漂浮不定的船上。
隻要不是白癡,就能明白,大唐的那些所謂火器部隊,在鎮永軍的麵前什麽都不是,隻有被虐成渣的份兒。
李敢雖不是第一次見識到鎮永軍的火力之強,但還是被區區十來艘戰船的火力再次驚倒。他帶著複雜的心情陪一眾的大唐高官看完了操演後,也不顧其他人的反應如何,就匆匆地打馬迴城。
在金陵城的城頭,當今皇上李璟也拿著鎮永軍特意提供的高倍望遠鏡在觀看,五公裏外也是能聽到隆隆的炮聲,這是最好的說明,用不著他李敢再多費口舌。
李敢對這位皇上的觀感很複雜,在亂世之中能獨立一國,能力自然是不差的。可大唐占據了江南的富庶之地後,再也沒有昔日的進取之心。李璟較其父李昪,差上的可不是一星半點,最多隻能算是一個守成之君。
論起輩份來,李敢還是李璟未出五服的族叔,也頗得李璟倚重。哪怕是幾年前李敢在楚南大敗,所統帶兩廂禁軍損失過半,也隻是在家賦閑了幾月,便複出重掌兵權。
從那時起,李敢就開始重視火器的應用,陸記也被李敢看在眼裏,多次謀劃著要竊取這一軍武利器。彼時的陸記,護衛不過千人,若能舉全力圖之,李敢有十足的把握將陸記絞殺在搖籃之中。
可李敢的提議,隻得到了有限度的支持。而陸記一經出世,就如怪胎一樣的瘋狂生長,隻短短的兩三年,就成了他李敢所不能撼動的勢力。
現如今,楚南已在陸記的完全掌握之中,還練就了五萬精兵。陸記的各種裝備花樣百出,天上飛的、地上爬的以及水中遊的,無一不是前所未見且威力無窮。
李敢意識到楚南勢力已不可阻擋,為大唐江山的存續計,李敢放棄初衷,轉而要極力交好楚南,以求得陸記在軍備上的大力支持。
李敢也知這是與虎謀皮之策,將來必受其害,可也隻能如此。若是一味地與楚南交惡,也許在陸記的策動下,大唐就會馬上分崩離析。
見到李璟時,從他的麵色上就能看出,這位文弱的皇上已是驚恐未定,對鎮永軍的火炮之威心有餘悸。
用不了三言兩語,李璟就聽從了諫言,全權委派李敢處理同楚南的外交和軍購之事。第二日,又是在李冒的撮合下,李敢與蘇浩再一次麵對麵地坐在了一起。
之所以說是李冒的撮合,是因為蘇浩隻是一帶兵將領,並沒有外交的授權。而軍購的事情李冒自知不能做主,所以幾經溝通,最後政務院才臨時給了蘇浩授權,可以代表軍方和政務院簽訂軍購合同。
“蘇師長,李某此次前來,為的就是軍購的事情。還希望蘇師長能從大義出發,為朝廷提供急需的軍備。如今大周正虎視眈眈,已在對岸集結大量軍隊,有再次南下的跡象。”
在蘇浩麵前,李敢已放下了架子,決定以大義和悲情來討得幾分同情。不管怎麽說,楚南現在還沒公開地脫離大唐,隻是宣稱自治。
蘇浩卻不吃這一套,對大唐他隻有家仇,從無大義之分。對李敢也沒有太好的觀感,因而說話也沒了幾分斟酌。
“李大人,明人麵前不說暗話。我蘇浩對大唐,隻記得有滅家之仇,大義不大義的與我無關。盡管這樣,我前不久還不計前嫌,親自帶兵殲滅了周軍在江北的數萬人。倒是朝廷卻有負我楚南民眾,私下裏來了一個三國之約,妄想瓜分楚南之地。李大人,我這話說得沒錯吧。”
被蘇浩說得一陣臉紅,李敢隻得尷尬地向李冒投去求助的目光。心裏已是對蘇浩恨得牙痛,但有求於人,還不能還以顏色。
“嗬嗬,李大人,還有一事我還來不及通報。昨晚接到的電文,蘇師長已高升為我鎮永軍副司令,下轄兩個陸軍集團軍,一個師級內河艦隊,一個師級空軍部隊。蘇副司令正是我內河艦隊和空軍的主官,李大人所購軍需,正是蘇副司令正管。”
鎮永軍發展到現在,成立參謀總部也是必然之舉,也是軍隊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但能賦予參謀總部多大的職權,內裏就大有講究,而其主官的人選也需要慎之又慎。
以李迎的見識和對火器作戰的理解,其實並不適合這個位置。參謀的最主要作用,是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供主官參考,但參謀總部很顯然並不隻是擔任一個參謀大本營的角色,還有很多重要的工作由之履行。
李子強也不想太弱化參謀總部的職能,因而在確定由李迎擔任參謀長後,給他選一個能力強的助手就很重要,甚至在當前要強過參謀長這個職位。
趙誌偉一下子就明白了李子強這樣安排的用意,便繼續問道。
“讓李迎擔任參謀長,確實是一著好棋。可是這個副參謀長,得要好好地選一選,老二你準備讓誰上?”說完,趙誌偉還嘿嘿地盯著李子強,看看他會提出什麽人選。
“老大你別看老二的笑話,我倒是有一個好的人選,就是不知老二願不願意。”
這時,陸少峰搶著說話了,不過話沒出口,自己忍不住地先笑了起來。
“我覺得,老二的老丈人王叔就很合適。他現在是軍管會的主任,算是跟軍隊沾了一點關係,真要算起來,也能算是軍人。而且王叔這幾個月的主任,做起來也是有聲有色的,當個副參謀長我覺得可以,就是不知道王叔願不願意,老大你懂的啊。”
軍中的規矩極嚴,下級見到上級是要行軍禮的,讓老丈人主動給李子強行禮,這畫麵趙誌偉想想就覺得很得勁。
“哈哈,老三這一人選提得好,我讚成,這事就算定下來了。老二,要不要我給你準備一個鍵盤啊,迴家後小心被家法伺候。”
二叔沒聽懂鍵盤是什麽意思,見趙誌偉說得很猥瑣,就知這是在拿李子強打趣。對軍中的事情,他又不好開口,隻得在一邊自顧自地喝茶,當做什麽也沒聽到。
“我是說認真的,二叔,你覺得王叔合適嗎。參謀總部的工作,主要就是協調軍中的日常事務,比如軍需的供應和調配,兵源的征調和分配等,職能跟政務院的辦公廳差不多。”
李子強要成立的參謀總部,與後世很不一樣,並不承擔戰役的策劃和組織的工作,與其說是參謀部,不如說是軍隊的大管家。因為具體的作戰,總司令部另有一套參謀班子,那才是真正作戰部門。
鎮永軍現在的攤子並不算大,李子強不準備像後世一樣,在軍中分出太多的部門來,因而參謀部的工作繁雜且具體,融合了後世總參和總後的許多職能。
“對王兄的能力,我還是認可的,隻是這個職位會不會低了一些?”
二叔對陸子峰的話沒有準備,急切之下隻能這樣應付著迴答。
“可以考慮低職高配嘛,就讓王叔擔任這個常務副參謀長,再配一名熟悉作戰的副參謀長,這樣參謀部的班子算是完善了。老二,就這麽定了。”
陸少峰沒給李子強再找理由的機會,按三兄弟的原則,已是二比一通過,李子強隻能接受。至於參謀部的級別,跟副總司令平級。陸少峰的低職高配,也就將王洵的級別定在了副總司令這一級上,在軍中已算是頂尖的幾個人。
另一名副參謀長的人選,李子強提議由軍情處處長的趙有偉兼任,這樣更有利於軍事情報的搜集,也與參謀部的工作吻合。
遠在金陵城的蘇浩,還沒想到自己又要升官,而是在城外的江麵上,盡情地將一支小小艦隊的火力表演到了極致。
大江流經金陵城外時,江麵已極為開闊,在江心還有一個狹長近五公裏的水陸洲。每當雨季時,水陸洲的大部都要被江水淹沒,因而上麵並沒有常住的人口。
由李冒出麵協調,李敢也很配合,就將水陸洲做為鎮永軍內河艦隊的演習區。當然,名義上還是有講究的,這次演習被稱為裝備演練,為的是少給某些人以攻訐的口實。
在演習這天,清空了區域內的其它船隻,隻留下十幾艘靶船外,還在水陸洲上豎起了供艦炮炮擊的靶子,鎮永軍要來一場小型的搶灘登陸作戰。
百噸的戰船,船頭、船尾的甲板上都有一門80毫米的重炮,而且都是有穩瞄裝置的。重炮也能以近乎三百六十度的角度全方位開火,再配合重型機槍的掃射,對那些木質的戰船可以說是殺神一般的存在。
之前在江北對大周的打擊中,已證實這樣的火力配置,僅僅十來艘戰船就能吊打一支近萬人的水軍。在幾天前的衝突中,大唐的水軍更是不堪一擊。
但那不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這次的公開操演,目的就是炫耀武力。所以蘇浩就放開了手腳,也不講究什麽隊形與戰法,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做到最大的火力輸出,就如何去打。
結果也是很令人滿意,十幾艘靶船隻用了不到十分鍾,就全部消失在江麵上。然後就是搶灘之前的火力覆蓋,水陸洲上更是被炸得天翻地覆。
這種火力強度和打擊密度,就是火箭炮的齊射也達不到同等的效果,更不要說是在兩公裏之外的精準打擊,而且還是在漂浮不定的船上。
隻要不是白癡,就能明白,大唐的那些所謂火器部隊,在鎮永軍的麵前什麽都不是,隻有被虐成渣的份兒。
李敢雖不是第一次見識到鎮永軍的火力之強,但還是被區區十來艘戰船的火力再次驚倒。他帶著複雜的心情陪一眾的大唐高官看完了操演後,也不顧其他人的反應如何,就匆匆地打馬迴城。
在金陵城的城頭,當今皇上李璟也拿著鎮永軍特意提供的高倍望遠鏡在觀看,五公裏外也是能聽到隆隆的炮聲,這是最好的說明,用不著他李敢再多費口舌。
李敢對這位皇上的觀感很複雜,在亂世之中能獨立一國,能力自然是不差的。可大唐占據了江南的富庶之地後,再也沒有昔日的進取之心。李璟較其父李昪,差上的可不是一星半點,最多隻能算是一個守成之君。
論起輩份來,李敢還是李璟未出五服的族叔,也頗得李璟倚重。哪怕是幾年前李敢在楚南大敗,所統帶兩廂禁軍損失過半,也隻是在家賦閑了幾月,便複出重掌兵權。
從那時起,李敢就開始重視火器的應用,陸記也被李敢看在眼裏,多次謀劃著要竊取這一軍武利器。彼時的陸記,護衛不過千人,若能舉全力圖之,李敢有十足的把握將陸記絞殺在搖籃之中。
可李敢的提議,隻得到了有限度的支持。而陸記一經出世,就如怪胎一樣的瘋狂生長,隻短短的兩三年,就成了他李敢所不能撼動的勢力。
現如今,楚南已在陸記的完全掌握之中,還練就了五萬精兵。陸記的各種裝備花樣百出,天上飛的、地上爬的以及水中遊的,無一不是前所未見且威力無窮。
李敢意識到楚南勢力已不可阻擋,為大唐江山的存續計,李敢放棄初衷,轉而要極力交好楚南,以求得陸記在軍備上的大力支持。
李敢也知這是與虎謀皮之策,將來必受其害,可也隻能如此。若是一味地與楚南交惡,也許在陸記的策動下,大唐就會馬上分崩離析。
見到李璟時,從他的麵色上就能看出,這位文弱的皇上已是驚恐未定,對鎮永軍的火炮之威心有餘悸。
用不了三言兩語,李璟就聽從了諫言,全權委派李敢處理同楚南的外交和軍購之事。第二日,又是在李冒的撮合下,李敢與蘇浩再一次麵對麵地坐在了一起。
之所以說是李冒的撮合,是因為蘇浩隻是一帶兵將領,並沒有外交的授權。而軍購的事情李冒自知不能做主,所以幾經溝通,最後政務院才臨時給了蘇浩授權,可以代表軍方和政務院簽訂軍購合同。
“蘇師長,李某此次前來,為的就是軍購的事情。還希望蘇師長能從大義出發,為朝廷提供急需的軍備。如今大周正虎視眈眈,已在對岸集結大量軍隊,有再次南下的跡象。”
在蘇浩麵前,李敢已放下了架子,決定以大義和悲情來討得幾分同情。不管怎麽說,楚南現在還沒公開地脫離大唐,隻是宣稱自治。
蘇浩卻不吃這一套,對大唐他隻有家仇,從無大義之分。對李敢也沒有太好的觀感,因而說話也沒了幾分斟酌。
“李大人,明人麵前不說暗話。我蘇浩對大唐,隻記得有滅家之仇,大義不大義的與我無關。盡管這樣,我前不久還不計前嫌,親自帶兵殲滅了周軍在江北的數萬人。倒是朝廷卻有負我楚南民眾,私下裏來了一個三國之約,妄想瓜分楚南之地。李大人,我這話說得沒錯吧。”
被蘇浩說得一陣臉紅,李敢隻得尷尬地向李冒投去求助的目光。心裏已是對蘇浩恨得牙痛,但有求於人,還不能還以顏色。
“嗬嗬,李大人,還有一事我還來不及通報。昨晚接到的電文,蘇師長已高升為我鎮永軍副司令,下轄兩個陸軍集團軍,一個師級內河艦隊,一個師級空軍部隊。蘇副司令正是我內河艦隊和空軍的主官,李大人所購軍需,正是蘇副司令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