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錦迴到書房,深思熟慮後,意識到僅僅依靠學術交流會遠遠不夠。


    要想真正改變大眾的觀念,必須深入民間,走進市民的生活。


    他決定親自走訪各個街區,與鄒市民們近距離交流。


    翌日清晨,孔錦便帶著幾名侍衛,踏上了走訪之旅。


    第一站,他選擇了城東的平民區。


    這裏居住的多是些普通百姓,他們的思想觀念相對保守,也更容易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


    孔錦一行人走在狹窄的街道上,兩旁是低矮的房屋,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柴火味。


    孔錦不時停下腳步,與街邊的商販和居民攀談,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對改革的看法。


    然而,孔錦的到來並沒有受到所有人的歡迎。


    有些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鄒市民,對孔錦的到來並不歡迎,甚至還閉門不見。


    他們固守著祖輩傳下來的生活方式,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抱有懷疑和抵觸的態度。


    “大人,這些人冥頑不固,咱們還是走吧。”一名侍衛低聲勸道。


    孔錦搖了搖頭,堅定地說:“正因為他們固執,我們才更要努力。隻有讓他們真正了解改革的好處,才能贏得他們的支持。”


    孔錦繼續耐心地與市民們交流,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他們解釋改革的意義,以及改革將帶來的好處。


    他用一個個生動的事例,向他們證明,改革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切實可行的。


    然而,孔錦的努力並沒有立即見效。


    一些市民仍然對他的話半信半疑,甚至還有人當麵質疑他的動機。


    “你說的倒是好聽,可是誰知道你是不是在騙我們?”一個滿臉懷疑的鄒市民問道。


    孔錦並沒有生氣,他耐心地解釋道:“我理解你們的擔憂,但是……”


    孔錦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另一個鄒市民打斷了:“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來的,為什麽要改變?我看你就是個沽名釣譽之徒!”


    孔錦深吸一口氣,努力壓製住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要想改變這些人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也需要更多的努力。


    就在孔錦感到有些挫敗的時候,一個蒼老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了出來:“這位大人,老朽想跟您聊聊。”


    蒼老的聲音來自一位拄著拐杖的白發老者,他顫巍巍地走到孔錦麵前,渾濁的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老朽姓李,是這片街區的裏長。大人說的改革,老朽也略有耳聞,隻是……”李老頓了頓,目光掃過周圍那些神情各異的街坊,“隻是大家夥兒都是些粗人,不懂什麽大道理,隻關心眼前的柴米油鹽。”


    孔錦連忙拱手道:“李老言重了,百姓的擔憂正是下官最關心的。”


    李老點點頭:“大人若真想造福百姓,不妨先從解決我們最實際的問題入手。空談大道理,恐怕難以服眾啊。”


    孔錦心念一轉,立刻明白了李老的意思。


    他恭敬地問道:“不知李老有何指教?”


    李老指著不遠處一條汙濁不堪的小河:“這條河是我們這片街區的命脈,可如今汙穢不堪,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大人若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自然相信大人的改革是真心為百姓著想的。”


    孔錦順著李老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條小河汙水橫流,散發著陣陣惡臭。


    他當即表示,願意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接下來的幾天,孔錦深入調查,發現小河汙染的主要原因是上遊一家染坊的廢水排放。


    他立即聯係了染坊的老板,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說服老板改進了生產工藝,解決了汙染問題。


    小河恢複了清澈,街坊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他們對孔錦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開始認真傾聽他關於改革的理念。


    看到這一幕,孔錦心中充滿了希望。


    他明白,隻要真心為百姓著想,就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李老看到街坊們的變化,欣慰地對孔錦說:“大人,您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您的誠意。老朽相信,您的改革定能造福百姓。”


    消息像風一樣傳遍了其他街區。


    其他街區的裏長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紛紛前來拜訪孔錦,希望他能幫助解決他們各自街區的問題。


    孔錦來者不拒,一一耐心解答,並承諾會盡力幫助他們。


    然而,在城西的一個街區,孔錦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這個街區的鄒市民對孔錦的成果提出了很多質疑,認為這些成果在實際生活中沒有太大用處。


    “大人,您說的這些理論我們都聽不懂,”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甕聲甕氣地說道,“我們隻想知道,您的改革能給我們帶來什麽實實在在的好處?”


    另一個鄒市民也附和道:“是啊,我們每天都忙著生計,哪有時間聽您講那些空洞的大道理?”


    孔錦耐心地解釋,但這些鄒市民似乎油鹽不進,始終不肯相信他的話。


    眼看局麵就要失控,一個尖銳的聲音突然響起:“我看他就是個騙子,專門來忽悠我們這些老百姓的!”


    人群頓時騷動起來,質疑聲、謾罵聲此起彼伏。


    孔錦深吸一口氣,他知道,一場硬仗在所難免……


    他環視一周,緩緩開口:“既然大家不信,那我就……”


    孔錦環視一周,緩緩開口:“既然大家不信,那我就讓你們親眼看看。” 他吩咐侍衛將事先準備好的工具搬了上來。


    這些工具都是根據他的學術成果改進過的農具和生活用具。


    圍觀的鄒市民們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孔錦指著其中一把造型奇特的鋤頭,說道:“這是改良後的鋤頭,它比普通的鋤頭更省力,也更容易翻土。” 說著,他挽起袖子,親自示範起來。


    隻見他輕鬆地揮舞著鋤頭,原本堅硬的土地在他手下如同豆腐般被翻開。


    圍觀的鄒市民們看得目瞪口呆,紛紛發出驚歎之聲。


    接下來,孔錦又展示了其他改良後的工具,例如可以自動澆水的灌溉工具,可以快速脫粒的穀物脫粒機等等。


    每一個工具都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讓在場的鄒市民們歎為觀止。


    那個身材魁梧的漢子,原本一臉懷疑,此時也忍不住讚歎道:“這……這也太神奇了!”


    另一個鄒市民也激動地說道:“大人,您這真是神乎其技啊!” 人群中,原本尖銳的聲音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讚歎和欽佩之聲。


    孔錦的學術成果,就這樣以最直觀的方式征服了這些原本充滿懷疑的鄒市民。


    消息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孔錦在城西街區舉辦成果實踐演示會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城市,甚至傳到了其他城市。


    其他城市的人們聽聞此事,紛紛表示想要一睹孔錦的風采,也想要學習他的學術成果。


    孔錦的影響力,如同滾雪球般越來越大。


    是夜,孔府書房內,燈火通明。


    孔錦看著桌上堆積如山的信件,這些信件來自全國各地,有的是表達敬佩之情,有的是邀請他前往講學,還有的則是……


    孔錦拿起一封信,信封上沒有署名,字跡潦草,充滿了惡意。


    他緩緩展開信紙,隻見上麵寫著:“沽名釣譽之徒,你的好日子到頭了……” 孔錦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將信紙揉成一團,扔進了火盆。


    孔錦的名聲如同燎原之火,迅速蔓延開來。


    讚譽如潮水般湧來,但也夾雜著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嫉妒,如同陰溝裏的老鼠,在暗處滋生蔓延。


    朝堂之上,一些官員對孔錦的快速崛起感到不安,私底下開始散播謠言,詆毀孔錦的學術成果,說他是沽名釣譽之徒,甚至編造他與某些官員勾結的假消息。


    這些謠言傳到孔錦耳中,他並未動怒,隻是淡淡一笑。


    他知道,流言止於智者。


    與其費力辯解,不如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他加緊了後續研究,並開始籌備更大規模的成果展示,邀請全國各地的學者和百姓前來參觀。


    成果展示當天,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孔錦從容不迫地講解著自己的學術成果,並現場演示了各種改良後的工具。


    那些原本對孔錦抱有懷疑態度的人,親眼目睹了這些成果的神奇之處後,紛紛轉變了看法,轉而對孔錦表達敬佩之情。


    之前散播謠言的官員也來到現場,他們本想借機找茬,卻發現孔錦的成果無可挑剔,隻能灰溜溜地離開。


    其中一個官員,臉色鐵青,低聲咒罵道:“該死,這小子竟然……”


    孔錦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各地紛紛邀請他前往講學。


    他每到一處,都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


    他的學術成果,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


    孔錦知道,自己的路還很長,未來的挑戰也會更大。


    但他並不畏懼,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改變這個世界。


    深夜,孔府書房,孔錦站在窗前,望著滿天繁星,喃喃自語:“這才剛剛開始……”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


    “大人,宮裏來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乾考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豆有夢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豆有夢想並收藏我在大乾考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