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登陸!雷索親王星(1)
星戰:戰鬥在新伊甸星係 作者:快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伊甸曆2470年7月2日。
“小遊民”號星際攻擊艦,機動步兵團活動區。
沈長冬跟著一大群傷愈歸隊的戰友走下通勤車。
看著麵前熟悉的營區大門,他竟產生了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眼睛一閉一睜,史爾特爾堡壘的戰鬥已經結束。
還來不及為上一場戰役的勝利感到高興,新的戰場又在向他招手……
也許這就是機動步兵的宿命吧。
整理下身上的軍裝,沈長冬走進營區的大門。
門口的監測裝置識別了他的身份信息後,立刻“嗶嗶嗶”的響了起來:
“身份信息識別完成。您的駐地在c區13列,歡迎您的歸來。”
沈長冬進入了營區。
映入眼簾的是層層疊疊的複合式居住艙。
每次看到這些“複合式居住艙”,沈長冬都感覺自己來到了工地現場。
原因無他。
這“複合式居住艙”的名字雖然聽起來高端大氣,其實就是工地集裝箱營房的一比一複刻版。
隻是多了個軍綠色的迷彩塗裝,看起來多了些肅殺之氣。
攀峰行動發起前,“小遊民”號內的陸戰兵力膨脹了數個量級。
原本寬敞的內部空間一下子變得捉襟見肘起來。
為了容納膨脹後的兵員,這種由“複合式居住艙”拚成的營區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搞得“小遊民”號內部就像是一個大型施工現場。
但這種狀況並不會持續太久的時間了。
新的戰役開始後,這些部隊都會投入地麵戰場。
沿著地麵上的指引,沈長冬很快來到了c區13列。
遠遠的,他就看一排熟悉的麵孔正在等著自己。
“歡迎班長歸隊!”
站在隊伍首位的張潮升率先敬禮,隨後便是一陣整齊劃一的敬禮聲。
沈長冬不自覺的露出一絲笑容。
這小子,還挺會整儀式感。
半小時後。
連隊會議室內。
沈長冬坐在角落裏,看著連長在講台上踱步。
會議室中央的全息投影儀投映著雷索親王星的立體影像。
大量的“氣泡”在雷索親王星的表麵閃爍,每一處“氣泡”都代表激戰中的戰場。
一眼看去,所有氣泡都集中在雷索親王星的北極區域。
在兩極地區登陸、開辟並鞏固登陸場,而後向赤道地區推進——這算是共和國標準登陸戰術了。
或許也正因這套戰術太過標準,雷索親王星上的敵人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
先頭部隊空降以後,遭遇了敵人的頑強抵抗。
激戰數日,先頭部隊僅僅在北極點開辟了三個登陸場。
所有試圖進一步擴大登陸場的進攻行為,都被敵人一一化解。
目前,這三個登陸場被敵人彼此分割,無法形成合力。
這是十分危險的局麵。
三個登陸場的麵積都不足以支持後續兵力的展開。
登陸場內的守軍不得不麵對數量占據絕對優勢的敵人的圍攻,時刻都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麵對這種局麵,指揮部決定迅速組織第二波空降,在敵人兵力部署相對薄弱的後方開辟新的登陸場,牽製敵人的行動。
沈長冬所在的連隊,就將參與到第二波空降當中。
“報告連長!人已到齊!”
聶戈爾軍士長清點完人數後,大聲報告。
連長比了個手勢,軍士長迅速就座。
全連的士官都已聚集在這間會議室裏。
不少人都是和沈長冬一樣,剛從醫療中心傷愈歸來,就被叫來這裏開會。
陸軍參謀長不日前視察了醫療中心後,“小遊民”號所有傷員的恢複時間便被統計完成。
他們剛剛傷愈就要參與下一場進攻並不是偶然,而是經過智能戰場評估係統的精確計算。
“我們直入主題。”
站在講台上的陳恆在會議室裏掃視一圈後,操控起了全息影像。
影像中的雷索親王星被迅速放大。
眾人眼前出現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區域。
地形以丘陵為主。
地貌是荒涼的戈壁。
各種奇形怪狀的巨石矗立在寸草不生的地表上,巨人般俯瞰著腳下的大地。
“這片區域名叫‘因塔爾’,是敵方重要的礦物開采基地、以及地麵交通樞紐。”
伴隨著陳恆的講述,數條鐵路線被標注在全息影像上。
在交通方式極度發達的今天,鐵路仍然是重要的物資運輸方式之一。
通過山巒般的巨型列車以及配套的重型鐵路,可以將海量的物資穩定輸送到任何一處補給站。
一些專用於行星防禦作戰的超重裝載具,更是隻能通過鐵路轉運。
若是能破壞敵人的鐵路補給線,將對敵人的前線造成災難性的打擊。
“這次作戰中,我們團的任務,是通過軌道空降的方式,第一時間占據這片區域的最高點。”
影像再次放大。
眾人的視野中出現了一座屹立在山巔上的軍事哨塔。
山巔之下,則是一座大型鐵路轉運站。
全息影像的演示動畫中,海量的物資正在這裏進行中轉。
隻要將山巔的哨塔拿下,敵人在這片區域的鐵路運輸就會陷入癱瘓。
利用高度上的優勢,方圓百裏都將處於己方的直射火範圍內。
“空降開始後,1連將直接降落在哨塔上方,擔任主攻任務。而我們連隊的預定降落地點,則是在哨塔南部的山坡上。”
全息影像繼續放大,戰場的詳細地形呈現在眾人眼前。
可以看到哨塔南部的等高線明顯要舒緩不少,顯然是一道緩坡。
但是這道緩坡並沒有“舒緩”多久,等高線猝然密集了起來。
是一處懸崖。
懸崖對麵則是一處高地,上麵建有敵人的軍營。
一道重型橋梁架在懸崖之上,連通兩地。
很快,這道橋梁就被重點標記了起來。
“這道橋梁,就是我們連隊的主要目標。”
影像聚焦在這道橋梁上,將橋梁的工程結構剖析在眾人眼前。
數個結構連接點被標記成醒目的紅色,顯然,在這裏引爆幾顆高烈度炸藥後,會看到極其壯觀的畫麵。
“落地之後,1排攜帶工程炸藥,用最快的速度炸毀橋梁。”
說完這句話後,陳恆看向身為1排排長的大山上士,厲聲問道:
“一排長,你有沒有信心?”
“保證完成任務!”
坐在前排的大山上士立刻答道。
“小遊民”號星際攻擊艦,機動步兵團活動區。
沈長冬跟著一大群傷愈歸隊的戰友走下通勤車。
看著麵前熟悉的營區大門,他竟產生了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眼睛一閉一睜,史爾特爾堡壘的戰鬥已經結束。
還來不及為上一場戰役的勝利感到高興,新的戰場又在向他招手……
也許這就是機動步兵的宿命吧。
整理下身上的軍裝,沈長冬走進營區的大門。
門口的監測裝置識別了他的身份信息後,立刻“嗶嗶嗶”的響了起來:
“身份信息識別完成。您的駐地在c區13列,歡迎您的歸來。”
沈長冬進入了營區。
映入眼簾的是層層疊疊的複合式居住艙。
每次看到這些“複合式居住艙”,沈長冬都感覺自己來到了工地現場。
原因無他。
這“複合式居住艙”的名字雖然聽起來高端大氣,其實就是工地集裝箱營房的一比一複刻版。
隻是多了個軍綠色的迷彩塗裝,看起來多了些肅殺之氣。
攀峰行動發起前,“小遊民”號內的陸戰兵力膨脹了數個量級。
原本寬敞的內部空間一下子變得捉襟見肘起來。
為了容納膨脹後的兵員,這種由“複合式居住艙”拚成的營區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搞得“小遊民”號內部就像是一個大型施工現場。
但這種狀況並不會持續太久的時間了。
新的戰役開始後,這些部隊都會投入地麵戰場。
沿著地麵上的指引,沈長冬很快來到了c區13列。
遠遠的,他就看一排熟悉的麵孔正在等著自己。
“歡迎班長歸隊!”
站在隊伍首位的張潮升率先敬禮,隨後便是一陣整齊劃一的敬禮聲。
沈長冬不自覺的露出一絲笑容。
這小子,還挺會整儀式感。
半小時後。
連隊會議室內。
沈長冬坐在角落裏,看著連長在講台上踱步。
會議室中央的全息投影儀投映著雷索親王星的立體影像。
大量的“氣泡”在雷索親王星的表麵閃爍,每一處“氣泡”都代表激戰中的戰場。
一眼看去,所有氣泡都集中在雷索親王星的北極區域。
在兩極地區登陸、開辟並鞏固登陸場,而後向赤道地區推進——這算是共和國標準登陸戰術了。
或許也正因這套戰術太過標準,雷索親王星上的敵人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
先頭部隊空降以後,遭遇了敵人的頑強抵抗。
激戰數日,先頭部隊僅僅在北極點開辟了三個登陸場。
所有試圖進一步擴大登陸場的進攻行為,都被敵人一一化解。
目前,這三個登陸場被敵人彼此分割,無法形成合力。
這是十分危險的局麵。
三個登陸場的麵積都不足以支持後續兵力的展開。
登陸場內的守軍不得不麵對數量占據絕對優勢的敵人的圍攻,時刻都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麵對這種局麵,指揮部決定迅速組織第二波空降,在敵人兵力部署相對薄弱的後方開辟新的登陸場,牽製敵人的行動。
沈長冬所在的連隊,就將參與到第二波空降當中。
“報告連長!人已到齊!”
聶戈爾軍士長清點完人數後,大聲報告。
連長比了個手勢,軍士長迅速就座。
全連的士官都已聚集在這間會議室裏。
不少人都是和沈長冬一樣,剛從醫療中心傷愈歸來,就被叫來這裏開會。
陸軍參謀長不日前視察了醫療中心後,“小遊民”號所有傷員的恢複時間便被統計完成。
他們剛剛傷愈就要參與下一場進攻並不是偶然,而是經過智能戰場評估係統的精確計算。
“我們直入主題。”
站在講台上的陳恆在會議室裏掃視一圈後,操控起了全息影像。
影像中的雷索親王星被迅速放大。
眾人眼前出現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區域。
地形以丘陵為主。
地貌是荒涼的戈壁。
各種奇形怪狀的巨石矗立在寸草不生的地表上,巨人般俯瞰著腳下的大地。
“這片區域名叫‘因塔爾’,是敵方重要的礦物開采基地、以及地麵交通樞紐。”
伴隨著陳恆的講述,數條鐵路線被標注在全息影像上。
在交通方式極度發達的今天,鐵路仍然是重要的物資運輸方式之一。
通過山巒般的巨型列車以及配套的重型鐵路,可以將海量的物資穩定輸送到任何一處補給站。
一些專用於行星防禦作戰的超重裝載具,更是隻能通過鐵路轉運。
若是能破壞敵人的鐵路補給線,將對敵人的前線造成災難性的打擊。
“這次作戰中,我們團的任務,是通過軌道空降的方式,第一時間占據這片區域的最高點。”
影像再次放大。
眾人的視野中出現了一座屹立在山巔上的軍事哨塔。
山巔之下,則是一座大型鐵路轉運站。
全息影像的演示動畫中,海量的物資正在這裏進行中轉。
隻要將山巔的哨塔拿下,敵人在這片區域的鐵路運輸就會陷入癱瘓。
利用高度上的優勢,方圓百裏都將處於己方的直射火範圍內。
“空降開始後,1連將直接降落在哨塔上方,擔任主攻任務。而我們連隊的預定降落地點,則是在哨塔南部的山坡上。”
全息影像繼續放大,戰場的詳細地形呈現在眾人眼前。
可以看到哨塔南部的等高線明顯要舒緩不少,顯然是一道緩坡。
但是這道緩坡並沒有“舒緩”多久,等高線猝然密集了起來。
是一處懸崖。
懸崖對麵則是一處高地,上麵建有敵人的軍營。
一道重型橋梁架在懸崖之上,連通兩地。
很快,這道橋梁就被重點標記了起來。
“這道橋梁,就是我們連隊的主要目標。”
影像聚焦在這道橋梁上,將橋梁的工程結構剖析在眾人眼前。
數個結構連接點被標記成醒目的紅色,顯然,在這裏引爆幾顆高烈度炸藥後,會看到極其壯觀的畫麵。
“落地之後,1排攜帶工程炸藥,用最快的速度炸毀橋梁。”
說完這句話後,陳恆看向身為1排排長的大山上士,厲聲問道:
“一排長,你有沒有信心?”
“保證完成任務!”
坐在前排的大山上士立刻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