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下關2
1937從上海到重慶 作者:東亭晚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把頭見二人神情皆是有些激動,隻能歎了口氣說道:“好嘛,就依你們。”
隨後,三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上的事情。
這一路,他們很幸運得沒有遇到日本飛機的轟炸,晝夜兼程之下,於11月30日下午,順利抵達了南京下關。
“什麽人?碼頭關閉,禁止靠岸!”守軍士兵架起機槍,用大喇叭對著船上的人喊話。
江水浪花的聲音很響,再加上柴油機的聲響,士兵的聲音勉強傳到了周二林他們的耳朵裏。
他們沒有擴音器,隻能一邊喊,一邊把兩麵打濕後卷在一起的旗子展開,露出上麵的字:重慶市政府、重慶朱氏商會。
周二林李夢生的船靠近碼頭後,在船上跟守軍士兵敬禮,接著說道:“守軍兄弟,我們是重慶來的,過來幫忙轉移老百姓!”
下關中山碼頭,守軍是德械36師,師長宋希濂。
根據衛戍司令部的命令,南京所有船隻都要被收繳,收繳後的船隻要麽被沉江當暗礁,要麽統一送到了長江對岸的浦口碼頭,或者開到長江中遊的漢口。
萬萬沒想到,就在日軍兵臨城下之際,居然從上遊下來幾十條重慶的船!還打出了重慶市政府的旗號!
情況匯報到宋希濂這裏,自然也引起了他的重視。
一時間,他不由得沉思起來。雖然這些船不歸他們管,可按照司令部的命令,他也得下令把這些船收繳,然後交給司令部。
不過,畢竟是重慶市政府的船,他可不想惹麻煩,將來還要去重慶呢!而且現在,所有的船都被統一送到了對岸的浦口。一旦撤退,他該怎麽撤?
他若是把船私自留下,雖然可以給自己留下一條退路,可司令部距離並不遠,其他部隊也不是瞎子。到時候隻怕戰還沒開打,他就得先挨個處分,船還保不住。
想到這些,他幹脆的把問題,拋給了衛戍司令唐生智。
唐生智收到匯報後,不由得也是眉頭一皺。跟宋希濂一樣,他也不想輕易得罪重慶市長。
他之前做出了與南京共存亡的姿態,把船都送到了對岸。現在又來幾艘小船說要轉移百姓,這讓他一時之間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憲兵司令蕭山令說道:“淞滬會戰前,南京有100萬人。這幾個月,政府已經疏散了近60萬百姓。但是上海蘇州那邊又湧進來二十幾萬的難民,如今城內至少還有60萬百姓!
唐司令,要不然,就允許他們轉移百姓吧。”
“不行!如今日軍已經瀕臨城下,若有退路,十幾萬部隊如何做到破釜沉舟、上下一心?一個能帶走兩個,兩個能帶走十個,十個就能帶走一百個!一旦嘩變,誰來守城?誰來殺敵?”
唐生智思考幾秒過後,最終還是拒絕了蕭山令的建議。
就在這時,他收到了來自最高國防委的命令。
“南京守衛,事關重大。現仍有數十萬百姓滯留,不許其逃離,有礙國際觀瞻。當允許小船運送百姓逃離,然需注意甄別其中是否混入逃兵!”
見最高國防委都直接下令了,唐生智也不好再堅持,於是說道:“既然國防委都下令了,大家都不必說了。
命令:允許重慶來的船隊轉移百姓!但隻能使用中山碼頭和下關電廠碼頭。如再有其它小船前來,以重慶船隊為例!
所有大船,禁止靠岸!禁止任何軍官和士兵登船,違令者就地正法!
蕭司令,你派兩個排憲兵到中山碼頭,維持秩序!”
“是!”
蕭山令轉身去給自己的下屬下令,但是司令部裏其他人則是紛紛奇怪,國防委是怎麽會突然給衛戍司令部下這樣一個命令。
不過,他們個個身居要職,責任重大。雖然好奇,但這種事,並不值得他們這個時候去深究。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朱則幹的。
周二林他們出發後,他就纏著劉宏錕,讓他給南京發報,請他們允許自己的船隊轉移百姓。
劉宏錕被他纏得沒了辦法,隻好給劉湘打去了電話。可偏偏這時候劉湘卻病重住院了。
劉宏錕跟南京那邊的人沒交情,一時之間也沒特別好的辦法。不過,他另外給朱則出了個主意: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帶著第一批辦公人員即將抵達重慶。
於是,11月26號,林森抵達重慶。可老爺子已經69歲,年紀大了,暈船得厲害,就連劉宏錕也隻是下船的時候匆匆見了一麵。
直到第二天中午,朱則在劉宏錕的介紹下,這才交到了林森。
“林主席,小子冒昧打擾,歉疚得很。這是雲南的普洱,一點心意。”
“朱老板客氣了!你可是給咱們國家狠狠爭了口氣啊!不僅如此,還捐了青黴素和防空炮,實是各界之榜樣!
據我所知,在我出發之前,那些防空炮,都已經部署到南京了。”
林森看著年輕的朱則,臉上滿是笑容。他對這個幹出不少成績的年輕人印象非常不錯。
“林主席謬讚。我今日前來,實在是有一件要緊事想請林主席幫忙。”朱則不想再多說閑話,直接把話題引到了自己要說的事情上。
林森見朱則一臉的急迫,也收起笑容,認真聽他說是什麽事情。
“我大前天派了一個船隊出發,去往南京,協助轉移百姓。但是我擔心南京那邊,會拒絕他們靠岸。所以想請林主席幫忙,聯係一下南京那邊,讓他們可以加入救援。”
聽了朱則的話,林森笑了笑說道:“我當是什麽事情,放心,這是小事,我下午就讓秘書聯係。”
得到林森的承諾,朱則心裏雖然鬆了口氣,卻也是不敢放鬆警惕。於是第二天下午又來求見林森,想知道南京那邊如何迴複。
其實,對於朱則的請求,林森根本就沒有在意。在他看來,戰前轉移百姓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而且南京那邊一直在做,根本不必擔心那邊會拒絕。
因此吩咐了秘書過後,便沒再過問此事。
但是他沒想到朱則這麽上心,還非要得到南京的準確迴複才行。
對此,他心中不悅,因為他這等於是不信任自己啊!自己可是國民政府主席!
不過,對於朱則的無禮,林森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讓秘書告訴他南京的迴複。
然而,當他從秘書嘴裏聽到南京的迴複,頓時感覺老臉有些掛不住了。
隨後,三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上的事情。
這一路,他們很幸運得沒有遇到日本飛機的轟炸,晝夜兼程之下,於11月30日下午,順利抵達了南京下關。
“什麽人?碼頭關閉,禁止靠岸!”守軍士兵架起機槍,用大喇叭對著船上的人喊話。
江水浪花的聲音很響,再加上柴油機的聲響,士兵的聲音勉強傳到了周二林他們的耳朵裏。
他們沒有擴音器,隻能一邊喊,一邊把兩麵打濕後卷在一起的旗子展開,露出上麵的字:重慶市政府、重慶朱氏商會。
周二林李夢生的船靠近碼頭後,在船上跟守軍士兵敬禮,接著說道:“守軍兄弟,我們是重慶來的,過來幫忙轉移老百姓!”
下關中山碼頭,守軍是德械36師,師長宋希濂。
根據衛戍司令部的命令,南京所有船隻都要被收繳,收繳後的船隻要麽被沉江當暗礁,要麽統一送到了長江對岸的浦口碼頭,或者開到長江中遊的漢口。
萬萬沒想到,就在日軍兵臨城下之際,居然從上遊下來幾十條重慶的船!還打出了重慶市政府的旗號!
情況匯報到宋希濂這裏,自然也引起了他的重視。
一時間,他不由得沉思起來。雖然這些船不歸他們管,可按照司令部的命令,他也得下令把這些船收繳,然後交給司令部。
不過,畢竟是重慶市政府的船,他可不想惹麻煩,將來還要去重慶呢!而且現在,所有的船都被統一送到了對岸的浦口。一旦撤退,他該怎麽撤?
他若是把船私自留下,雖然可以給自己留下一條退路,可司令部距離並不遠,其他部隊也不是瞎子。到時候隻怕戰還沒開打,他就得先挨個處分,船還保不住。
想到這些,他幹脆的把問題,拋給了衛戍司令唐生智。
唐生智收到匯報後,不由得也是眉頭一皺。跟宋希濂一樣,他也不想輕易得罪重慶市長。
他之前做出了與南京共存亡的姿態,把船都送到了對岸。現在又來幾艘小船說要轉移百姓,這讓他一時之間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憲兵司令蕭山令說道:“淞滬會戰前,南京有100萬人。這幾個月,政府已經疏散了近60萬百姓。但是上海蘇州那邊又湧進來二十幾萬的難民,如今城內至少還有60萬百姓!
唐司令,要不然,就允許他們轉移百姓吧。”
“不行!如今日軍已經瀕臨城下,若有退路,十幾萬部隊如何做到破釜沉舟、上下一心?一個能帶走兩個,兩個能帶走十個,十個就能帶走一百個!一旦嘩變,誰來守城?誰來殺敵?”
唐生智思考幾秒過後,最終還是拒絕了蕭山令的建議。
就在這時,他收到了來自最高國防委的命令。
“南京守衛,事關重大。現仍有數十萬百姓滯留,不許其逃離,有礙國際觀瞻。當允許小船運送百姓逃離,然需注意甄別其中是否混入逃兵!”
見最高國防委都直接下令了,唐生智也不好再堅持,於是說道:“既然國防委都下令了,大家都不必說了。
命令:允許重慶來的船隊轉移百姓!但隻能使用中山碼頭和下關電廠碼頭。如再有其它小船前來,以重慶船隊為例!
所有大船,禁止靠岸!禁止任何軍官和士兵登船,違令者就地正法!
蕭司令,你派兩個排憲兵到中山碼頭,維持秩序!”
“是!”
蕭山令轉身去給自己的下屬下令,但是司令部裏其他人則是紛紛奇怪,國防委是怎麽會突然給衛戍司令部下這樣一個命令。
不過,他們個個身居要職,責任重大。雖然好奇,但這種事,並不值得他們這個時候去深究。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朱則幹的。
周二林他們出發後,他就纏著劉宏錕,讓他給南京發報,請他們允許自己的船隊轉移百姓。
劉宏錕被他纏得沒了辦法,隻好給劉湘打去了電話。可偏偏這時候劉湘卻病重住院了。
劉宏錕跟南京那邊的人沒交情,一時之間也沒特別好的辦法。不過,他另外給朱則出了個主意: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帶著第一批辦公人員即將抵達重慶。
於是,11月26號,林森抵達重慶。可老爺子已經69歲,年紀大了,暈船得厲害,就連劉宏錕也隻是下船的時候匆匆見了一麵。
直到第二天中午,朱則在劉宏錕的介紹下,這才交到了林森。
“林主席,小子冒昧打擾,歉疚得很。這是雲南的普洱,一點心意。”
“朱老板客氣了!你可是給咱們國家狠狠爭了口氣啊!不僅如此,還捐了青黴素和防空炮,實是各界之榜樣!
據我所知,在我出發之前,那些防空炮,都已經部署到南京了。”
林森看著年輕的朱則,臉上滿是笑容。他對這個幹出不少成績的年輕人印象非常不錯。
“林主席謬讚。我今日前來,實在是有一件要緊事想請林主席幫忙。”朱則不想再多說閑話,直接把話題引到了自己要說的事情上。
林森見朱則一臉的急迫,也收起笑容,認真聽他說是什麽事情。
“我大前天派了一個船隊出發,去往南京,協助轉移百姓。但是我擔心南京那邊,會拒絕他們靠岸。所以想請林主席幫忙,聯係一下南京那邊,讓他們可以加入救援。”
聽了朱則的話,林森笑了笑說道:“我當是什麽事情,放心,這是小事,我下午就讓秘書聯係。”
得到林森的承諾,朱則心裏雖然鬆了口氣,卻也是不敢放鬆警惕。於是第二天下午又來求見林森,想知道南京那邊如何迴複。
其實,對於朱則的請求,林森根本就沒有在意。在他看來,戰前轉移百姓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而且南京那邊一直在做,根本不必擔心那邊會拒絕。
因此吩咐了秘書過後,便沒再過問此事。
但是他沒想到朱則這麽上心,還非要得到南京的準確迴複才行。
對此,他心中不悅,因為他這等於是不信任自己啊!自己可是國民政府主席!
不過,對於朱則的無禮,林森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讓秘書告訴他南京的迴複。
然而,當他從秘書嘴裏聽到南京的迴複,頓時感覺老臉有些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