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經過討價還價,最後朱則用350支青黴素換到了3挺m2勃朗寧重機槍和40支m1911手槍。至於子彈,1萬發機槍彈和5000發手槍彈,納爾遜·詹森半賣半送地給了他。


    其實也不能算送,因為他承諾詹森,他一共需要20挺m2重機槍,外加500支手槍,隻要他們把武器空運到重慶交貨,後續會給再他們提供2500支青黴素!


    這次雖然沒有降價,但是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送的那點彈藥錢,詹森他們也早就掙迴去了!


    朱則之所以要那麽多的重機槍,是因為他在後世的科普中了解到,美軍把它用來防空!畢竟是點五零的口徑,射程遠、破壞力大。


    朱則弄不迴來防空炮,就算能弄迴來,他也找不到防空炮操作手!


    而20挺m2重機槍,隻要前來轟炸的小鬼子敢降低高度,就有極大概率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簽好合約,同樣留下3支樣品後,朱則帶著馬叢森馬不停蹄前往蘇聯、英國、法國三家大使館。


    因為德國和美國的訂單,15天後會在重慶交貨。因此,他現在等於有2000支的青黴素現貨可以賣給三國拿現金。


    蘇聯大使鮑格·莫洛夫,法國大使亨利·戈思默,英國大使阿奇博爾德·卡爾,三人均同意了朱則的報價,且都想獨吞那2000支青黴素,同時獲取相關的量產技術。


    毫無疑問,他們的想法全被朱則一口迴絕。他現在需要的就是跟三個國家之間的利益往來,借以讓國民政府的那些高官顯貴投鼠忌器,隻能選擇跟他合作,而不敢直接侵占。


    最後,蘇聯分到了700支,英法兩國各650支,並約定次日下午,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朱則跟馬叢森連續拜訪五個國家的大使館,此事自然瞞不過複興社的眼睛。


    複興社特務處是軍統的前身之一,處長正是大名鼎鼎的戴笠!得到密報後,他並沒有輕舉妄動。因為朱則跟馬叢森顯然跟五國大使交談甚好,因為其中甚至還有大使秘書親自送他們出門!


    不過,他派出了得力幹將,嚴密監視朱則跟馬叢森的行動。


    朱則帶著馬叢森,從最後一站法國大使館出來後,打了個黃包車,依次去了《中央日報》《民生報》《南京人報》《新民報》《中國日報》《救國日報》等多個報社報館,直接花錢在這些報紙上麵,給自己打起了廣告。


    “重慶朱氏醫藥實驗室於日前成功實現抗生素盤尼西林的量產!2500單位針劑每日產量300支!此次量產,反超歐美等先進國家,實現了世界第一!總經理朱則還為盤尼西林起了中國名字:青黴素!同時為支援淞滬抗日前線,將向政府捐贈青黴素1000支!”


    這份內容,毫無意外,還沒發布便已經出現在了戴春風的辦公桌上。


    “處長,是否阻止這份廣告登報?”秘書王蒲臣問道。


    “不行!這個朱則不簡單!今天一天行色匆匆,去報社登廣告之前先去見了五國外交大使。從他今天的行動來看,他們應該確實實現了盤尼西林的量產!不對,在中國應該叫青黴素。


    他倒是聰明!從各大使館的表現來看,他必然已經跟五國大使達成了協議!現在不管是誰,想要動他,都得掂量掂量!


    對了,這兩個人的資料拿到沒有?”


    看著眼前的這一頁紙,戴春風對朱則產生了好奇。


    “還沒有,根據他們旅店登記的資料,隻知道他們原本是上海人,3個月前去的重慶。現在上海那邊正在打仗,想查到他們具體的信息,有些麻煩。”


    王蒲臣將目前已經查到的消息進行了匯報。


    “有點意思!讓重慶那邊的人查一下這兩個人,尤其是那個朱則,盡快報上來。”


    “是!”王蒲臣答應一聲,實際上,他早就已經安排讓重慶那邊協查朱則馬叢森的信息,估計很快就會有消息反饋迴來。


    第二天,隨著報紙的分發,青黴素出世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大街小巷。普通人不知道什麽叫青黴素,更不知道什麽是盤尼西林,但是他們看懂了這一句:“反超歐美等先進國家,實現了世界第一!”


    “反超歐美,世界第一”這八個字,毫無疑問是提氣的。中國人百年屈辱,一直以來都是落後貧窮的代名詞,現在突然有一件事實現了反超,這絕對是難以想象的大事!


    隻不過,看到報紙的中國人興高采烈,剛剛跟朱則簽約的英法美等國卻是被那八個字給惡心到了。


    昨天跟朱則簽約的時候,他們還沒覺得什麽。但是這8個字一出,等於踩在他們頭頂跳舞。可偏偏,他們還沒法阻止沒法說。


    因為人家都跟他們明說了,這次來帶了3000支。那肯定是真的完成量產了啊,要不然哪來的那麽多?


    中午,朱則帶著馬叢森,先後跟蘇聯英國和法國完成了青黴素的交易,收迴了10萬法幣現金。


    為了保證剩餘青黴素的安全,他們每次交易,都是將這一個藏匿點的貨全部取出。交易的時候,也是按照合約,一支不多也一支不少的把貨交給他們。隻不過3支樣品,就真的是送給他們的樣品,沒收錢。


    下午,跟蘇聯英國和法國的交易完成後,朱則和馬叢森又帶著1000支青黴素,還叫來了各家報社記者,來到了中央防疫處。


    原本,朱則是想將青黴素送去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或是南京市政府,但是轉念一想,跟那些家夥拍照,要是以後有人拿著這照片來搞自己,那麻煩可就大了!


    於是,他臨時改成了送去防疫處。而且,防疫處處長湯飛凡本身就是後來發現可以用棉籽餅替換玉米漿的人,交給他,合情合理!


    看了報紙,正收拾行李,準備帶人去重慶的湯飛凡,聽說朱則把青黴素送到他這裏來了。驚訝之餘,匆匆跑去迎接。


    “朱先生,這1000支都給我們了嗎?”看著眼前滿滿當當的兩個大箱子,湯飛凡雙眼泛光,恨不得立刻搬進實驗室。


    “湯處長,我們生產青黴素,不是正好歸您管嘛。而且,我也不認識那些軍政大員,所以這1000支青黴素,還請湯處長幫忙轉交。另外,我這裏還有額外的5支,送給你們實驗室研究!”朱則笑嗬嗬的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37從上海到重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亭晚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亭晚風並收藏1937從上海到重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