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香港,不知道的國人估計不多!


    但是,能把百年香港的來曆說清楚的人,除去學曆史的學者,能講的明明白白的人估計不會很多!


    也是為了讓這一本書,血肉豐滿一點,就冒著書友們說水字數的大不帷,認真搜集整理資料,力爭以最少的漢字,把百年屈辱的香港曆史再現眼前。


    香港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相鄰,南臨珠海萬山群島,區域範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


    陸地麵積一千一百多平方公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人均壽命全球第一,人類發展指數全球第四。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管理經驗合二為一,有著相比還算廉潔的政府、還算良好的治安、很自由的經濟體係、比較完善的法治製度。


    香港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購物天堂的美譽。


    先秦時期,嶺南包括香港都稱為百越之地,《呂氏春秋》中稱“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正史記載中,嶺南盡皆“南蠻之地”,至秦軍南下才開始融入中原文明。


    香港在明朝、清朝時,一直在對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香港在地理上與廣州唇齒相依,而廣州是清朝對外開放的唯一商埠。


    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直至19世紀後期清朝戰敗後,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占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複,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扞衛領土完整。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也就是原名稱為的《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清政府被迫在英軍艦上簽訂了《南京條約》。


    清鹹豐十年(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習慣稱作“新界租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到1997年6月30日結束。


    通過這三個戰敗後簽訂的屈辱條約,英國共占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麵積達1092平方千米的中國領土,也就是現今整個香港地區的麵積。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國政府收迴香港主權!才為這一場百年屈辱畫上一個句號!


    落後就要挨打,挨打就要立正,英倫三島麵積小,人員少卻能夠建立日不落帝國,建立君主立憲製度、議會製度、首相輪流製度、三百三十多年前就建立了官員財產公布製度。


    我們這個挨打戰敗屈辱了一百年的東方雄獅,還能趴在地上,繼續眯著眼睛心滿意得睡覺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難道我們就沒有學習和借鑒一下,這些國外先進經驗的必要嗎?


    民國三 十年(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稱為“黑色聖誕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領,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占領時期”。


    民國三 十四年(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敗後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國重新管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香港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金融中心、航運中心、服務業中心、製造業中心。


    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宋元明朝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們稱為“香港”。


    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也就逐漸為遠近所認可。


    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製香、運香業。可後來,村裏人不肯種植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也就逐漸消失,但香港這個漂亮的名稱,卻保留了下來流傳至今。


    香港傳統本地菜以廣東粵菜為主,盆菜則是新界原居民在節日時的傳統菜。


    由於香港臨近海洋,因此海鮮也是常見的菜色,亦發展出如避風塘炒蟹的避風塘菜色。


    香港地區匯聚了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香港旺角、銅鑼灣、尖沙咀東部和九龍城等地,有很多街道盡是食肆。


    充滿亞洲風味的餐館遍布香港,辛辣的泰國湯、香濃的印度咖喱、韓國燒烤、越南沙律卷、日本壽司等等特色美食。


    香港更多的還是中國菜餐館,提供中國各地的特色佳肴,廣東菜餐館尤其多,其他地道菜包括潮州菜、湖南菜、四川菜、北京菜、上海菜等,還有講究素淡的素菜,百花齊放。


    還有最近的廣東傳統的廣式點心,作早餐的飲茶習俗,風靡全港島。


    香港地區飲食也深受外來飲食文化影響,中環蘇豪區、灣仔及尖沙咀,酒吧林立比比皆是。


    快餐方麵,美式快餐主要由麥當勞及肯德基經營,而香港也發展出自己的港式快餐,當中以大家樂、大快活及美心快餐為代表。


    流行於街頭巷尾民間的傳統食品,一直都深深地紮根香港,如年糕、粽子、魚蛋、蛋撻、小桃酥、杏仁餅、盲公餅、雞仔餅、小椰堆、花生餅、芝麻餅、相思酥、棋子餅、炒米餅、格子餅、花生糖、袋仔麵、雞蛋仔、花生豆、南乳香酥角……


    香港號稱美食中心,那可是名副其實、不容置疑的!


    一首詩詞結束本章!


    破陣子·香港百年


    百年風雲變幻,一朝夢迴神州。


    昔日烽煙遮望眼,今朝紫荊花更稠。


    迴歸喜淚流。


    戰敗屈辱難忘,自強不息鑄就。


    汲取曆史經驗深,砥礪前行誌更酬。


    華夏歲月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東北鬆花江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邊小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邊小船並收藏重生在東北鬆花江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