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生產隊進山抬參隊伍,來到長白山腹地,拿戧子到第二個山場,第一天壓山,就得到了六品葉的大貨,讓每一個人都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


    一個五品葉封包子,一個六品葉封包子,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放在撮羅子西北邊,三個年齡大一點的人還是比較穩重的,西科騰和阿穆哈年輕人心性,躺在麅子皮褥子上,躺下一會兒就要爬起來看看那一堆的封包子上,放在最上邊的那兩個人參。


    天明起來吃飯的時候,兩個小夥子躍躍欲試,今天一定要再一次找到六品葉大貨。


    命運之神有時候總會和人開個小玩笑,一連三天,七人組成的臨時參幫早出晚歸,巴掌、三花、二夾子找到幾十苗了,三品葉以上的棒槌都沒有找到。


    這一片土地陰濕的環境,豐厚的腐殖土,稀疏的混交林,麵東的山坡都是會有棒槌的條件。


    可是,一連三天時間,隻找到幾十株小撚子,三品葉以上的棒槌難道真的是有棒槌家族的老祖宗,得到消息提前搬遷到別的地方了嗎?讓幾個人的疑慮越來越重。


    第五天上午,兩個邊棍果欽和烏恰兒,幾乎同時喊出驚喜的聲音:“棒槌。”


    在中間的腰棍西科騰和阿穆哈立即有暈頭轉向的感覺,啥情況啊?兩人幾乎同時看到棒槌了嗎?


    李一帆喊道:“幾品葉?”


    烏恰兒和果欽又是差別不大的時間,異口同聲地說道:“六品葉。”


    李一帆也懵逼了!


    走到果欽身邊,距離隻有一兩丈遠,隻見一棵半邊身子幹枯的山楂樹下,一棵六品葉棒槌綠葉茂盛,頂上鮮紅的人參籽有五六十粒那麽多,在微風中搖曳,山楂樹上,兩隻大貓一樣的小動物,呲牙咧嘴,弓背曲身、瞪著寒光閃爍的眼睛,對著樹下的幾個看棒槌的人,發出“嗚嗚”的威脅聲音。


    李一帆轉身走到烏恰兒身邊,隨著烏恰兒的目光看過去,好嗎,也有麻煩,一塊一人多高的岩石根部,距離岩石兩尺左右的荒草中,一棵六品葉人參綠意鴦然,頂上的人參籽脫落了五分之一,還有四十多粒鮮豔的紅色漿果讓人距離很遠都能清楚地看到。


    但是同時也看到山石上,有一條長白山特有的毒蛇盤踞在山石上,三角形的腦袋上,兩隻細長的眼睛,放射出森冷的光芒,張開的大嘴,兩顆澗溪的森白牙齒,讓人看到不寒而栗。


    有人形象地叫這種蛇野雞脖子,有人叫它鏟子頭。


    名字叫啥是小事,最讓人驚懼的是蛇嘴裏不斷吞吐著一根一紮長,前端分叉不停顫抖著的鮮紅的蛇信子,好像是告訴所有敢過來的人,你小心了!我在這看著呐……


    李一帆和烏恰兒在山石十米左右外站著,看著趴在山石上的躍躍欲試的毒蛇,再看看碧綠的六品葉棒槌,莖稈上搖曳生姿的人參籽,腦海裏思考著,怎麽能把這條毒蛇弄走。


    趕山的參幫在森林裏遇到毒蛇,千萬不能喊叫出來民間習慣的說法“長蟲”二字。喊出來就犯了忌諱。要親手拿著長蟲迴到宿營地,在窩棚東方擺三塊石頭,尊稱為老爺府的地方,虔誠地跪下請罪後,再把長蟲放走,你才有資格迴來繼續參加找參。


    因為山參生長的地方,都是陰涼潮濕的環境,所以有山參的地方出現毒蛇、猛獸,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遇到毒蛇要叫“錢串子”,不能打死,也不能叫喊長蟲,需要尊敬地把錢串子請走。這是所有采參客都認可的規矩和習慣之一。


    西科騰年輕精力旺盛有朝氣,拔出獵刀,走到灌木叢中,找到一根兩米多長的木杆,頂端保留兩根開叉的樹枝,拿著木杆,直奔山石上的毒蛇按過去。


    毒蛇遇到了木杆的壓力,兩米左右長的身體,扭麻花一樣,很快頭尾一起,纏繞在木杆頂端,西科騰揮動木杆準備把蛇甩出去,李一帆趕緊攔住,說道:“你拿著木杆挑著大蛇,送到山坡下的山穀中就行了,按規矩是不能打蛇的。”


    西科騰去送蛇了。烏恰兒拿出紅布條,把這顆自己看到的棒槌綁起來。


    莫日根趕緊拿著抬參工具包,用紅線圈起兩米一塊地方,清理走樹枝枯葉,清走荒草樹根,從淘一個坑開始,慢慢地做著抬大棒槌的所有動作!


    李一帆又來到果欽這邊,兩隻趴在山楂樹上“貓視眈眈”的小動物,既不逃走,也不衝下來,就是在繼續對峙著。


    隻見這兩隻“大貓”有二尺左右長的身體,不到一尺長的尾巴,蓬鬆的皮毛,十幾斤的體重,外形似狐,但體小而粗,吻部及耳均短,兩頰生有長毛,四肢短,尾短雨蓬鬆;頭部麵頰兩側有明顯的“八”字形黑紋,吻部灰棕色;背棕灰色或略帶桔黃色,中央雜有黑毛,故從頭頂到尾部有不顯著的黑色縱紋;體側灰黃或棕黃色;四肢淺黑或咖啡色,頭骨輪廓扁平。


    這不是野貓,這是山貉子。


    說到山貉子,知道的人不會太多。


    但是,我要說一丘之貉的成語,不知道的人就少了!


    特別是晚一年的紅袖章,“一丘之貉,堅決打倒,不得翻身”這些詞匯是標配。


    貉常棲息於闊葉林中開闊、接近水源的地方或開闊草甸、茂密的灌叢帶和蘆葦地;很少見於高山的茂密森林。


    以成對或臨時式的家族群體生活。夜行性,沿著河岸、湖邊以及海邊覓食,食譜廣泛,取食範圍從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直至水果。


    貉比較善於爬樹,會遊泳。貉也是犬科動物中唯一一種在冬季休眠的動物,在秋季大量取食,直到體重比原來增加50%為止。


    貉經常出現在水邊,草地。在秋季,貉或多或少地依賴水果和漿果,這會影響它們的棲息地選擇。它們的棲息地包括落葉林、常綠闊葉林、混交林、農田以及從沿海到亞高山地帶的城市地區。


    一丘之貉的名詞來自於《後漢書》。原文是“古與今,如一丘之貉。”丘,土阜也,四邊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鶴,俗稱樹貉,狀似狐小,毛黃褐色,深厚而溫滑,可做皮袍。


    後來的人將這兩句話引申成“一丘之貉”一句成語,來此喻同類沒有差別,像在同一個山丘裏生長的貂一樣,形體都是相同的,貉用來比喻那些臭氣相投、不務正業的人。


    兩隻樹貉李一帆一看見就被那蠢萌的相貌吸引啦,在後世外國被稱為“化狸”,被當作“狐仙”一樣看待。他的繁殖能力和毛皮質量很好,這就更加讓李一帆心儀已久了。


    貉是一夫一妻製,一隻雌貉和一個雄貉會組建永久穩固的配偶關係。在發情期,幾隻雄貉會因為想討好一隻雌貉而發生爭鬥,雄貉2-3月間為交配期,妊娠期為 60-79天,5-6月間產仔。一雄配多雌。


    每胎窩中有 5-12隻幼崽,幼獸當年秋天即可獨立生活。


    讓果欽和阿穆哈繼續向山坡上走,尋找新的棒槌,等他們的身影看不到的時候,李一帆,一招手,兩隻蠢萌的小動物立即做客自己的私密空間。


    翠竹環繞的小木屋後邊山坡上,兩隻新的來客,在尋找自己心愛山果樹。李一帆拿出一根紅絲帶,在六品葉棒槌兩邊插兩根簽子,兩根簽子和人參的莖杆一起綁起來。


    又一顆六品葉大棒槌到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東北鬆花江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邊小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邊小船並收藏重生在東北鬆花江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