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興安嶺南麓。


    靠山屯葫蘆穀。


    六四年六月上旬。


    李一帆在家專心孵化大雁的日子,已經有二十多天了,每天都有多少不等的大雁幼鳥,不斷地從大雁蛋殼裏爬出來,毛茸茸的一身淡黃色絨毛的幼鳥,蹣跚著在大雁蛋上爬行,一邊還發出“嘰嘰”的鳴叫聲,讓每一個看到的人都覺得生命的意義,是多麽的偉大和奇妙。


    大雁蛋孵化時間溫度適中時是一個月左右,民間有一個說法叫:“雞雞二十一,鴨鴨二十八,鵝鵝滿一月。”意思是說小雞孵化時間是二十一天,鴨子孵化的時間是二十八天,鵝和大雁一樣是要滿一個月時間的。


    這些早出生的大雁幼鳥肯定是獵人在收集大雁蛋的時候,大雁媽媽已經孵化十多天了,大雁媽媽不是一天就能下幾十個蛋,有資料說野生大雁一年時間,母大雁隻能下十五到二十五個蛋左右。隻能是隔好多天才會下一個蛋,那就造成雁苗出生時間不一樣了。


    李一帆找一個木盒子短時間盛放大雁幼鳥,木盒子放一點涼白開水和小米,作為短時間內的大雁苗食品。


    今天一天收集的大雁幼鳥已經有三十多隻了,李一帆領著獵狗大頭,帶著東風、西風,跟著兩隻狼崽子霹靂和閃電,端著木盒子裏的大雁幼鳥,提溜著一盞燈籠,在搖曳著的燈光下,準備把幼鳥送到苞米地圈養大雁幼鳥的地方。


    獵狗南風和北風已經光榮地成為專業大雁幼鳥全天候管理員,每天盡職盡責地看護五百隻左右的大雁幼鳥。


    看著漁網圍著的苞米地裏,苞米苗已經快一米左右的高度了,大雁幼鳥都在地上休息,周圍的地麵上,隻有短短的草根,青菜葉子都被幼鳥吃完了。包括苞米苗十五公分左右高度範圍的苞米葉子在內。


    李一帆放下三十幾隻幼鳥,揉揉跑來親熱的獵狗南風、北風,看著自己的生物除草極佳的效果,露出難以掩飾的神情。


    拿著空了的木盒子,領著五隻大小不一的獵狗,走在迴家的路上。


    隻是,一路往迴走,獵狗大頭總跟在身邊,一直衝著身後不遠處林子裏嗚嗚地叫著,走走停停,好幾次想要衝進林子,見李一帆沒啥反應而隻好止步迴來。


    大頭的奇怪反應,很快引起了李一帆的好奇。


    “看大頭的鳴叫聲感覺也不是很遠的樣子……看樣子隻是小動物的話,大頭自己應該就能對付,說不定還真能叼迴點啥!”


    李一帆一邊走一邊想著,見大頭不住鳴叫著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他幹脆衝著大頭揮手:“走、走、走”。


    聽到李一帆指揮出擊的聲音,大頭立刻如同離弦箭矢般朝著林子中衝了進去,五隻大小不一狗仔雖然狗生長短不一,鍛煉時間也不一樣,但是,都是在大頭的帶領下,不停地在進步著。


    李一帆每天所提供的食品也相當不錯,東風、西風已經看著像是成年獵狗了,隻是身子沒有大頭那麽強壯和魁梧,稍微瘦小一點。


    兩隻狼崽子霹靂和閃電也長大了一倍以上。身子明顯也壯實不少,大頭前邊一衝,兩隻半大獵狗緊緊跟著大頭奔跑起來。


    走在最後邊的兩條狗崽也跟著跑起來,東風和西風的速度比起大頭也慢不了多少。前邊三隻獵狗跑遠了,狼崽子霹靂和閃電倒是成為李一帆的黑夜導盲犬了。


    李一帆也不著急,左手握著五六半自動步槍的槍身,手指勾著手提燈籠的吊環,右手指頭搭在扳機上,跟著速度跑不快的狼崽子霹靂和閃電,一步一步地走進葫蘆穀旁邊的樹林子中去。


    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地上的響葉子堆積老厚一層,山風的威力造成山脊和上半坡林子的樹葉,都轉移到山穀和下半坡林子裏麵,李一帆進了林子沒幾步,他發現雖然有這馬燈在,反倒是讓林子深處顯得更加幽靜和黑暗,啥都看不到。


    穿過這片混交林,就是葫蘆穀北邊的山坡後邊,和葫蘆穀一樣走向的另一道山穀,葫蘆穀有三平方公裏大小,這條山穀更加悠長,已經走了半小時時間了,按照夜晚行走不便的速度,最少已經走進山穀兩公裏左右了。


    獵狗大頭和東風西風可能是跟著動物的身影追到動物的洞穴了,一著在前邊圍著轉圈,狼崽子霹靂和閃電卻是追著三條獵狗,也跟蹤來到這裏了。


    搖曳的燈籠發出淡淡的光,撒照在灌木叢和荒草叢密布的小山坡下,三條獵狗在前邊“嗚嗚嗚”地發出鳴叫和威懾聲音,一個不大的洞口在荒草叢中出現,外邊有一堆新鮮的濕土堆在荒草層中。


    由洞口的位置和大小結合現在的季節綜合判斷,看來是發現獾子了。


    獾,民間習慣叫獾子,是分布全球大部分地區的一種哺乳動物,屬於食肉目鼬科。


    獾被單獨列入獾屬,共有狼獾、豬獾、狗獾、蜜獾、鼬獾5個亞種。


    獾與美洲獾同屬鼬科,但並非同一物種,無論是分布地、食性或習性,均有較大差別。背毛硬而密,多棲息在叢山密林、墳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叢中。喜群居,善挖洞。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西北、華南、中南等地,是一種皮、毛、肉、藥兼而有之的野生動物。


    狗獾的經濟價值很高,皮是製作高級裘衣服裝的原料;毛可製作高級胡刷和油畫筆;獾油是治療燙傷、燒傷的良藥。


    狗獾體重約二十斤左右,體長一尺半左右,頭扁、鼻尖、耳短,頸短粗,尾巴較短,四肢短而粗壯,爪有力適於掘土,經常在洞裏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為黑褐色,毛尖白色,體側白色毛較多。頭部有白色縱毛三條;麵頰兩側各一條,中央一條由鼻尖到頭頂。下頜、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


    狗獾多棲息在叢山密林、墳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叢中。喜群居,善挖洞。


    另一個獾子亞種豬獾,體形肥,吻端鼻麵平直而圓似豬,故名豬獾,兩外鼻孔向兩側有裂縫;下領部與吻端平齊縮向腹麵後側體長二尺左右,尾長三寸左右。全身棕黑色雜白毛,背毛基部白色。中段黑棕色,毛尖複為白色頭部自鼻端沿額中線到頸部被毛呈白色,兩頰從口角到頭後各有一白色短紋,耳小,耳毛白色,喉、頸部黃白或白色尾白色。腹中部黑色,乳頭三對;鼻墊與上唇間無毛;四肢棕黑色,跟行,足之腹麵不被毛,具肉墊,前肢爪細長,趾無屈仲性,適於掘土。


    野生豬獾棲息於平原、丘陵、山區灌木叢或溪旁,穴居於岩洞或地下,黃昏或夜間活動雜食以植物的果實、根、莖以及小動物如蛆叫、昆蟲、蛙等為食。有冬眠現象。年產一窩,每窩產二到三個幼仔,四到五月間產仔。白天入洞穴休息,休息時成年獸多以前肢抱握吻端或者吻部彎向胸部成蜷縮狀,一般聲響不驚醒。豬獾在冬季(農曆大雪)毛皮質量最優,絨毛密度最大,皮板致密,針毛長度和光澤最大。毛皮經鞣製可做華麗、精美的皮衣、皮領、皮帽,市場需求量很大。


    灌油的藥用價值很高,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采集灌油應在深秋冬眠前捕捉〔春、夏季脂肪含量很少),民間有“十斤獾子八斤油”的說法。


    豬獾捕後殺死剝皮取出脂肪,用文火將油煉出,每公斤灌油加入三十克冰片和少量抗氧化劑 v e,攪勻待冰片溶化後密封燥處保存。生藥呈淺黃色油膏狀。其藥理作用中醫認為有補中益氣、消腫解毒、潤燥、治中氣不足、子宮脫垂、半身不遂、胃腸潰瘍;


    獾油外用治療燒燙傷、痔瘡、皮膚鞍裂,還可養顏護膚。效果奇佳,不可多得!


    豬獾和狗獾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而獾種族最兇猛的亞種狼獾,主要生活在北極邊緣及亞北極地區的叢林之中,東北林海也能經常看到它們的足跡。大概是因為它們既有狼一樣的殘忍,又有獾一樣的體形,因此而得名狼獾。


    母獾對自己的領地防守得很嚴,特別是在發情期及喂養幼仔的時候就更是如此,對於任何膽敢來犯的母獾都會給以堅決的迴擊,嚴防第三者插足。但對於前來求婚的公獾又另當別論,因為這正是它求之不得的。


    狼獾一旦捕到馴鹿,便會很快將它肢解,一部分當場吃掉,其餘則分幾個地方埋藏起來,以備在漫長的冬季找不到食物時再扒出來享用。有時當尋找食物特別困難時,它們也會饑不擇食,靠狗熊或狼群的剩湯殘羹甚至腐屍充饑,因而得一別名即“貪吃的家夥”。


    狼獾在東北僅見於大小興安嶺森林,是一種不知疲倦地到處遊蕩的“獨行大盜”一般的食肉獸,晝夜能跑三、四十公裏,更以貪食知名。雖然經常吃其他野獸吃剩的屍體,但也會兇猛地襲擊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東北鬆花江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邊小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邊小船並收藏重生在東北鬆花江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