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己卯年,我奉命主持山西鄉試。在眾多考卷之中,有兩份考卷脫穎而出,本都已確定中式。其中一份被定為四十八名,可在填草榜之時,同考官萬泉的呂令癏,一時疏忽,竟將那考卷誤收進了衣箱,待要找尋時,卻怎麽也尋不見了;另一份考卷被定為五十三名,奇怪的是,在填草榜之際,忽然陰風大作,蠟燭接連熄滅了三四次,無奈之下,隻好更換了其他考卷才得以繼續。
待到揭榜之後,拆開彌封查看,那丟失考卷的考生乃是範學敷,而遭遇陰風滅燭的則是李騰蛟。當時我心中頗為疑惑,暗自思忖這二生莫不是有什麽陰譴之事。然而到了庚辰年鄉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兩位考生竟然再次中試。範學敷依舊是四十八名,而李騰蛟後來於辛醜年考中了進士。由此我才知曉,這科名之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哪怕早一年,也強求不得。那些整日汲汲營營,妄圖鑽營科舉的人,又是何苦呢?即便強求而得,那也必定是命中所應有之物,就算不求,最終也還是會得到。
先姚安公曾言,雍正庚戌年參加會試之時,他與雄縣的湯孝廉同在一個號舍。那一夜,湯孝廉正挑燈夜讀,忽聞一陣陰森之氣襲來,抬眼望去,隻見一披發女鬼,竟猛地搴簾而入,伸手便將他的考卷撕裂,那考卷的碎片如蛺蝶般在空中亂飛。湯孝廉向來剛正不阿,見此情形,雖心中也有幾分詫異,卻並不感到恐怖。他鎮定自若地坐於原地,質問那女鬼道:“前生之事,我無從知曉,但今生我確然未曾做過害人之事,你為何要來此作祟?”女鬼聽聞此言,不禁驚愕地瞪大了眼睛,踉蹌著後退幾步,說道:“君非四十七號嗎?”湯孝廉迴道:“我乃是四十九號。”原來此處有二空舍,女鬼在計數時有所遺漏。女鬼定睛凝視湯孝廉許久,才恍然大悟,連忙作禮謝罪,隨後飄然而去。片刻之間,隻聽得四十七號那邊傳來喧鬧聲,原來是某甲中了邪祟。此鬼實在是糊塗昏聵,湯君可謂是遭受了無妄之災。幸而他心中無愧,故而在這倉促之間,還敢與女鬼詰辨,也僅僅是被裂了一卷而已。若換做旁人,恐怕就危險了。
顧員外德懋,自稱曾為東嶽冥官,我起初並未深信。然而他所言之事,卻頗有幾分道理。往昔在裘文達公家中,他曾對我說道:“冥司極為敬重貞婦,不過亦有等級差別。有的貞婦因著兒女之愛,或是田宅之豐,心中有所係戀而不肯離世,此乃下等;有的貞婦雖不免有情欲之萌動,卻能以禮義克製自己,此為中等;而那上等的貞婦,心如枯井,波瀾不生,富貴不能使其心動,饑寒不能使其改節,利害亦不能使其動搖,這般貞婦,千百之中難得其一,若得其一,鬼神亦會為之起敬。”
他接著說道:“一日,聽聞有節婦前來,冥王頓時為之改容,冥官們皆整衣肅立,翹首以盼。隻見一老婦身形儡然,緩緩走來,其腳步竟似步步漸高,猶如攀登階級一般。待她走到近前,眾人驚愕地發現,她竟徑直從殿脊之上走過,瞬間消失不見,也不知去往何處。冥王悵然若失,歎道:‘此婦已生天,不在吾鬼錄之中矣。’”
顧員外又道:“賢臣亦分為三等。那畏懼法度之人,乃是下等;珍視名節之人,為中等;而一心隻為王室,隻知國計民生,全然不顧禍福毀譽之人,方為上賢。”
他還提及:“冥司厭惡那些急躁好競之人,認為種種惡業皆由此而生,故而常常使其困頓挫折,令其得不償失。人心越是巧詐,鬼神的機巧亦越是厲害。不過,冥司並不十分看重隱逸之士,隻因天地生才,原本是期望其能對世事有所補益,若人人都效仿巢父、許由,做那隱士,那麽至今恐怕洪水依舊泛濫,就連掛瓢飲水、牧牛之地,亦不可得了。”
最後,顧員外說道:“陰律猶如春秋筆法,責備賢者,卻亦與人為善。君子若有偏執而害事之舉,亦會被記錄為過錯;小人若有一事利人,亦必給予小善之報。隻是世人未能明了此中深意,故而常常懷疑因果報應有所偏差。”
在這世間,科場之上充滿了諸多未知與定數,而幽冥之境亦是有著森嚴的等級與獨特的規則。無論是人間的科舉功名,還是地府的善惡評判,皆在冥冥之中影響著世人的命運與生死輪迴,讓人不禁感歎這天地乾坤、陰陽兩界的神秘莫測與深邃悠遠。
待到揭榜之後,拆開彌封查看,那丟失考卷的考生乃是範學敷,而遭遇陰風滅燭的則是李騰蛟。當時我心中頗為疑惑,暗自思忖這二生莫不是有什麽陰譴之事。然而到了庚辰年鄉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兩位考生竟然再次中試。範學敷依舊是四十八名,而李騰蛟後來於辛醜年考中了進士。由此我才知曉,這科名之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哪怕早一年,也強求不得。那些整日汲汲營營,妄圖鑽營科舉的人,又是何苦呢?即便強求而得,那也必定是命中所應有之物,就算不求,最終也還是會得到。
先姚安公曾言,雍正庚戌年參加會試之時,他與雄縣的湯孝廉同在一個號舍。那一夜,湯孝廉正挑燈夜讀,忽聞一陣陰森之氣襲來,抬眼望去,隻見一披發女鬼,竟猛地搴簾而入,伸手便將他的考卷撕裂,那考卷的碎片如蛺蝶般在空中亂飛。湯孝廉向來剛正不阿,見此情形,雖心中也有幾分詫異,卻並不感到恐怖。他鎮定自若地坐於原地,質問那女鬼道:“前生之事,我無從知曉,但今生我確然未曾做過害人之事,你為何要來此作祟?”女鬼聽聞此言,不禁驚愕地瞪大了眼睛,踉蹌著後退幾步,說道:“君非四十七號嗎?”湯孝廉迴道:“我乃是四十九號。”原來此處有二空舍,女鬼在計數時有所遺漏。女鬼定睛凝視湯孝廉許久,才恍然大悟,連忙作禮謝罪,隨後飄然而去。片刻之間,隻聽得四十七號那邊傳來喧鬧聲,原來是某甲中了邪祟。此鬼實在是糊塗昏聵,湯君可謂是遭受了無妄之災。幸而他心中無愧,故而在這倉促之間,還敢與女鬼詰辨,也僅僅是被裂了一卷而已。若換做旁人,恐怕就危險了。
顧員外德懋,自稱曾為東嶽冥官,我起初並未深信。然而他所言之事,卻頗有幾分道理。往昔在裘文達公家中,他曾對我說道:“冥司極為敬重貞婦,不過亦有等級差別。有的貞婦因著兒女之愛,或是田宅之豐,心中有所係戀而不肯離世,此乃下等;有的貞婦雖不免有情欲之萌動,卻能以禮義克製自己,此為中等;而那上等的貞婦,心如枯井,波瀾不生,富貴不能使其心動,饑寒不能使其改節,利害亦不能使其動搖,這般貞婦,千百之中難得其一,若得其一,鬼神亦會為之起敬。”
他接著說道:“一日,聽聞有節婦前來,冥王頓時為之改容,冥官們皆整衣肅立,翹首以盼。隻見一老婦身形儡然,緩緩走來,其腳步竟似步步漸高,猶如攀登階級一般。待她走到近前,眾人驚愕地發現,她竟徑直從殿脊之上走過,瞬間消失不見,也不知去往何處。冥王悵然若失,歎道:‘此婦已生天,不在吾鬼錄之中矣。’”
顧員外又道:“賢臣亦分為三等。那畏懼法度之人,乃是下等;珍視名節之人,為中等;而一心隻為王室,隻知國計民生,全然不顧禍福毀譽之人,方為上賢。”
他還提及:“冥司厭惡那些急躁好競之人,認為種種惡業皆由此而生,故而常常使其困頓挫折,令其得不償失。人心越是巧詐,鬼神的機巧亦越是厲害。不過,冥司並不十分看重隱逸之士,隻因天地生才,原本是期望其能對世事有所補益,若人人都效仿巢父、許由,做那隱士,那麽至今恐怕洪水依舊泛濫,就連掛瓢飲水、牧牛之地,亦不可得了。”
最後,顧員外說道:“陰律猶如春秋筆法,責備賢者,卻亦與人為善。君子若有偏執而害事之舉,亦會被記錄為過錯;小人若有一事利人,亦必給予小善之報。隻是世人未能明了此中深意,故而常常懷疑因果報應有所偏差。”
在這世間,科場之上充滿了諸多未知與定數,而幽冥之境亦是有著森嚴的等級與獨特的規則。無論是人間的科舉功名,還是地府的善惡評判,皆在冥冥之中影響著世人的命運與生死輪迴,讓人不禁感歎這天地乾坤、陰陽兩界的神秘莫測與深邃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