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付瑞奇想當黨委書記
勝天半子,我祁同偉絕不屈服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爸,陳興華馬上要卸任了,我想當黨委書記!”
雲夢縣,付瑞奇正在家裏書房跟他爸付建國談進步的事情。
縣裏已經傳出消息,陳興華即將卸任碧雲鄉黨委書記。
也就是說,碧雲鄉的人事將會調整。
現在的碧雲鄉可是最吸引幹部的地方,隻要去了,年底就會獲得巨大的成績。
光gdp一項,現在就差不多八千萬了,繼續保持下去,年底碧雲鄉的gdp絕對會達到1個億。
億元鄉啊,整個漢東都沒有幾個,僅有的一兩個億元鄉鎮還都在省會京州。
雲夢縣搞出一個億元鄉,絕對會在整個漢東出名。
而領導碧雲鄉幹部搞出億元鄉的黨委書記將會成為最大的功臣。
還有新城鎮建設,6000畝土地正在平整,後麵的建設還沒開始。
這裏麵也有很多地方可以撈錢。
貿易公司上半年掙了7500萬,下半年肯定也能掙好幾千萬,新城鎮的建設不會有任何影響。
食品公司創匯了幾個月時間,營收上千萬,創匯430萬港幣。
這430萬港幣還是已經到賬的,沒到賬的還有800萬港幣。
等剩下的800萬港幣到賬,那就是1230萬港幣。
而且,李樂那邊還會有新的訂單,還會增加幾百萬港幣。
這又是一個大成績。
“至於祁同偉,就讓他繼續當鄉長好了。
祁同偉有本事,正好幫我搞成績。”
付瑞奇接著說道。
祁同偉隻是泥腿子出身,這樣的人應該在自己手下做事,而不是爬到自己頭上。
之前爬到自己頭上是因為碧雲鄉的爛攤子不好收拾。
否則,根本輪不到祁同偉來當鄉長。
“奇奇,黨委書記這個位置的競爭太激烈了,咱們不一定競爭得過!
保險起見,咱們還是爭取鄉長這個位置吧!”
福建國搖了搖頭。
碧雲鄉如今的這些成績,基本上都是祁同偉搞出來的。
就像兒子說的那樣,隻要祁同偉繼續當鄉長,就不愁搞不出成績。
但這是基本不可能的。
祁同偉是雷耀華的人,做出這麽大的成績,雷耀華肯定要給祁同偉升職。
以祁同偉現在取得的這些成績,都夠晉升副處了。
現在盯著碧雲鄉的人太多了,特別是黨委書記這個位置。
坐上這個位置,最多一年,就能晉升副處,甚至可能直接成為縣委常委。
他畢竟隻是縣人大主任,不是縣委書記和縣長。
在人事問題上,他並說不上多少話。
碧雲鄉黨委書記這麽重要的位置,雷耀華和方誌剛不會給他。
“還有,祁同偉如果不接任黨委書記,肯定會調到縣裏!
你就不要想讓祁同偉在你手下給你搞成績的事了。”
付建國繼續道。
整個雲夢縣,碧雲鄉是有了巨大的發展,但其他鄉鎮和縣城可沒有。
雖然,縣城和其他鄉鎮也在發展,但比起碧雲鄉來,進度就太慢了。
如果祁同偉不接任碧雲鄉的黨委書記,那肯定會調到縣裏,讓他來發展縣城。
縣城有了巨大的發展,雷耀華和方誌剛就有了巨大的成績,晉升的機會就更大了。
“好吧!”
付瑞奇無奈道,如他爸所說,讓祁同偉在他手下給他搞成績基本就不可能的事。
不過,有現在的基礎,即便沒有祁同偉,他也能把碧雲鄉發展起來,搞成億元鄉。
有貿易公司在,新城鎮就能順利建設起來。
蔬菜公司和食品公司會帶動碧雲鄉的蔬菜和水產發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如此一來,根本不愁成績。
“爸,隻是我不明白,黨委書記這個位置,難道還有人比我更有競爭力?”
付瑞奇有些不理解,他爸堂堂人大主任還搞不定一個鄉黨委書記位置?
“你們鄉的宣傳委員翁蘇怡,她爸是市委副書記!”
付建國無奈地說道。
本來,福建國是準備拿下黨委書記位置給付瑞奇的。
但他突然得知翁蘇怡是市委副書記翁立友的女兒,他就覺得兒子競爭碧雲鄉黨委書記的機會不大了。
市委副書記,他得罪不起。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競爭鄉長。
“翁蘇怡是翁副書記的女兒?!”
付瑞奇震驚,難怪翁蘇怡對他也是一副看不起的樣子,原來人家爸爸是市委副書記。
自己爸爸隻是縣人大主任,跟市委副書記是沒法比的。
碧雲鄉黨委書記這麽重要的位置,就算翁蘇怡不想,她爸也會把她安排上去。
他爸打招唿,雷耀華和方誌剛不一定聽,但翁副書記打招唿,雷耀華和方誌剛肯定得聽。
“最近一段時間,多找雷書記、方縣長、馮書記和武部長他們匯報工作,讓他們對你有個好印象。”
付建國說道,雖然他會出力,但兒子自己也得去主動爭取。
“好的,爸!”
付瑞奇認真地點頭。
現在,碧雲鄉的黨委書記和鄉長兩個位置現在非常搶手,不主動爭取可能就沒機會了。
祁同偉也沒閑著,這次他從香江迴來,給每個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帶了一些香江的特產。
然後又找每個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匯報了一下工作。
向大超訂的龍蝦,第二批貨祁同偉讓張飛揚、韓東海、翁蘇怡、付瑞奇、餘慶偉和姚晨光去送貨。
這樣一來,黨政班子所有人都有了去過香江的經曆,豐富了履曆。
就不存在厚此薄彼的情況了。
同時,祁同偉也開始在文章上下功夫。
這段時間,祁同偉也寫了幾篇文章——《關於城鎮(城市)建設的一些想法》、《關於建立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生活汙水的一些想法》、
《關於建立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工業汙水的一些想法》、《關於尋找外部投資促進本地發展的一些想法》、《關於出口本地特產創匯的一些想法》、
《關於集中企業建立工業園區統一管理的一些想法》、《關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一些建議》、《關於研發操作係統增加信息安全的一些建議》、
《關於堅持研發飛機加強工業設計和製造的一些建議》和《關於重視科技的一些建議》。
全部寄給了群眾日報、自由日報、漢江日報、花城早報和南邊日報投稿。
雲夢縣,付瑞奇正在家裏書房跟他爸付建國談進步的事情。
縣裏已經傳出消息,陳興華即將卸任碧雲鄉黨委書記。
也就是說,碧雲鄉的人事將會調整。
現在的碧雲鄉可是最吸引幹部的地方,隻要去了,年底就會獲得巨大的成績。
光gdp一項,現在就差不多八千萬了,繼續保持下去,年底碧雲鄉的gdp絕對會達到1個億。
億元鄉啊,整個漢東都沒有幾個,僅有的一兩個億元鄉鎮還都在省會京州。
雲夢縣搞出一個億元鄉,絕對會在整個漢東出名。
而領導碧雲鄉幹部搞出億元鄉的黨委書記將會成為最大的功臣。
還有新城鎮建設,6000畝土地正在平整,後麵的建設還沒開始。
這裏麵也有很多地方可以撈錢。
貿易公司上半年掙了7500萬,下半年肯定也能掙好幾千萬,新城鎮的建設不會有任何影響。
食品公司創匯了幾個月時間,營收上千萬,創匯430萬港幣。
這430萬港幣還是已經到賬的,沒到賬的還有800萬港幣。
等剩下的800萬港幣到賬,那就是1230萬港幣。
而且,李樂那邊還會有新的訂單,還會增加幾百萬港幣。
這又是一個大成績。
“至於祁同偉,就讓他繼續當鄉長好了。
祁同偉有本事,正好幫我搞成績。”
付瑞奇接著說道。
祁同偉隻是泥腿子出身,這樣的人應該在自己手下做事,而不是爬到自己頭上。
之前爬到自己頭上是因為碧雲鄉的爛攤子不好收拾。
否則,根本輪不到祁同偉來當鄉長。
“奇奇,黨委書記這個位置的競爭太激烈了,咱們不一定競爭得過!
保險起見,咱們還是爭取鄉長這個位置吧!”
福建國搖了搖頭。
碧雲鄉如今的這些成績,基本上都是祁同偉搞出來的。
就像兒子說的那樣,隻要祁同偉繼續當鄉長,就不愁搞不出成績。
但這是基本不可能的。
祁同偉是雷耀華的人,做出這麽大的成績,雷耀華肯定要給祁同偉升職。
以祁同偉現在取得的這些成績,都夠晉升副處了。
現在盯著碧雲鄉的人太多了,特別是黨委書記這個位置。
坐上這個位置,最多一年,就能晉升副處,甚至可能直接成為縣委常委。
他畢竟隻是縣人大主任,不是縣委書記和縣長。
在人事問題上,他並說不上多少話。
碧雲鄉黨委書記這麽重要的位置,雷耀華和方誌剛不會給他。
“還有,祁同偉如果不接任黨委書記,肯定會調到縣裏!
你就不要想讓祁同偉在你手下給你搞成績的事了。”
付建國繼續道。
整個雲夢縣,碧雲鄉是有了巨大的發展,但其他鄉鎮和縣城可沒有。
雖然,縣城和其他鄉鎮也在發展,但比起碧雲鄉來,進度就太慢了。
如果祁同偉不接任碧雲鄉的黨委書記,那肯定會調到縣裏,讓他來發展縣城。
縣城有了巨大的發展,雷耀華和方誌剛就有了巨大的成績,晉升的機會就更大了。
“好吧!”
付瑞奇無奈道,如他爸所說,讓祁同偉在他手下給他搞成績基本就不可能的事。
不過,有現在的基礎,即便沒有祁同偉,他也能把碧雲鄉發展起來,搞成億元鄉。
有貿易公司在,新城鎮就能順利建設起來。
蔬菜公司和食品公司會帶動碧雲鄉的蔬菜和水產發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如此一來,根本不愁成績。
“爸,隻是我不明白,黨委書記這個位置,難道還有人比我更有競爭力?”
付瑞奇有些不理解,他爸堂堂人大主任還搞不定一個鄉黨委書記位置?
“你們鄉的宣傳委員翁蘇怡,她爸是市委副書記!”
付建國無奈地說道。
本來,福建國是準備拿下黨委書記位置給付瑞奇的。
但他突然得知翁蘇怡是市委副書記翁立友的女兒,他就覺得兒子競爭碧雲鄉黨委書記的機會不大了。
市委副書記,他得罪不起。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競爭鄉長。
“翁蘇怡是翁副書記的女兒?!”
付瑞奇震驚,難怪翁蘇怡對他也是一副看不起的樣子,原來人家爸爸是市委副書記。
自己爸爸隻是縣人大主任,跟市委副書記是沒法比的。
碧雲鄉黨委書記這麽重要的位置,就算翁蘇怡不想,她爸也會把她安排上去。
他爸打招唿,雷耀華和方誌剛不一定聽,但翁副書記打招唿,雷耀華和方誌剛肯定得聽。
“最近一段時間,多找雷書記、方縣長、馮書記和武部長他們匯報工作,讓他們對你有個好印象。”
付建國說道,雖然他會出力,但兒子自己也得去主動爭取。
“好的,爸!”
付瑞奇認真地點頭。
現在,碧雲鄉的黨委書記和鄉長兩個位置現在非常搶手,不主動爭取可能就沒機會了。
祁同偉也沒閑著,這次他從香江迴來,給每個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帶了一些香江的特產。
然後又找每個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匯報了一下工作。
向大超訂的龍蝦,第二批貨祁同偉讓張飛揚、韓東海、翁蘇怡、付瑞奇、餘慶偉和姚晨光去送貨。
這樣一來,黨政班子所有人都有了去過香江的經曆,豐富了履曆。
就不存在厚此薄彼的情況了。
同時,祁同偉也開始在文章上下功夫。
這段時間,祁同偉也寫了幾篇文章——《關於城鎮(城市)建設的一些想法》、《關於建立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生活汙水的一些想法》、
《關於建立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工業汙水的一些想法》、《關於尋找外部投資促進本地發展的一些想法》、《關於出口本地特產創匯的一些想法》、
《關於集中企業建立工業園區統一管理的一些想法》、《關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一些建議》、《關於研發操作係統增加信息安全的一些建議》、
《關於堅持研發飛機加強工業設計和製造的一些建議》和《關於重視科技的一些建議》。
全部寄給了群眾日報、自由日報、漢江日報、花城早報和南邊日報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