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有錢了
大漢:開局漢武帝流落荒島 作者:感歎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滿座嘩然。
當時上林苑發生的事,被劉徹下達了最嚴格的封口令。
所以除了在場的人之外,其他人並不知道唐奇貢獻了望遠鏡等東西。
也是為保密起見,漢匈之間你來我往幾十年,早就互相把對方那裏埋下了無數的釘子。
就算是劉徹,也隻能保證在早朝大殿裏站著的官員中,不會有匈奴人埋下的探子。
再往下,就無能為力。
要是不下封口令的話,今天唐奇把望遠鏡貢獻出來,明天匈奴人的探子就會把情報傳遞出去!
甚至於一而再再而三對大漢做出貢獻的唐奇,也會遭到暗殺。
這是劉徹絕不願看到的事!
封口令的效果之好,以至於當劉徹隨口說出這句感慨的時候,殿中大部分臣僚都滿頭霧水。
唐奇能對平叛有什麽貢獻?
難道是糧食?
可帶迴來的那些已經成熟的糧食,大部分早就被分發到各地賑濟災民,或者犒勞邊軍。
還留在內府的,也已經不多了。
“還有,傳旨下去,對此次平叛中戰死的將士,按照等級給予安家費。最少不得少於一吊錢,全部給五銖錢!”
“對於有功將士,除了賞賜爵位之外,將爵位的賞田增加一倍!以資獎勵!”
“至於公孫賀、霍去病等人,交由丞相和大將軍論功!”
劉徹喜形於色,完全沒關注底下臣子們的懵逼。
短短幾天的時間便打破叛軍,還俘虜了淮南王劉安父子,可稱前所未有的碾壓式勝利!
要知道,那可是號稱富可敵國,有強兵數萬的淮南國!
政治意義遠遠大於軍事上得來的成果!
眾臣紛紛跪拜,山唿道:“臣等恭賀陛下!”
不管對皇帝寵幸唐奇有什麽想法,至少在這個時候,眾人都對當今天子劉徹有了更深的敬畏。
尤其是暗地裏和其他諸侯王有來往的大臣,更是惶恐不已,決心迴去就把xx王的使者給轟走,免得帶來無妄之災。
此戰過後,七王之亂帶來的影響將會徹底泯滅,諸侯王再不敢對皇位有非分之想!
劉徹麵對拜倒的大臣們,也是誌得意滿。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全心全意的為此戰感到高興。
丞相公孫弘就苦著臉站出來:“陛下,恕臣直言,您給將士們的賞賜,是不是太多了些?”
“你這話什麽意思!”李廣是個暴脾氣,頓時就瞪起了眼珠子,“要不是將士們在外頭打生打死,還輪得到你們坐這兒說風涼話?!”
公孫弘氣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是什麽意思!不就是不想給錢嘛?”李廣仗著資曆,根本就不把公孫弘放在眼裏,“你們在長安吃香喝辣,都不準陛下給戰死的弟兄們加點撫恤?那是他們用命換來的!”
蘇建等人感動不已,不約而同的怒視公孫弘。
唐奇也一下子明白過來,為什麽李廣一旦野戰去哪兒都迷路,卻在軍中朝中都能擁有很高的威望。
比如現在,礙於公孫弘的資曆,幾個年輕點的武將都隻能忍氣吞聲。
就連衛青也不能直麵嗬斥公孫弘,最多隻會在下朝之後找天子進言,而不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去落丞相的麵子。
李廣就不管這些!
想罵老子就罵,管你是丞相還是大將軍!
對於刀頭舔血的廝殺漢來說,沒有比這更有魅力的性格了。
當然了,你要問一個低級軍官願意跟著衛青還是李廣,大多數肯定還是會選衛青。
因為跟著大將軍有仗打,能打勝仗,立功升官近在眼前!
和實際利益比起來,李廣的人格魅力雖然強大,可惜版本已經跟不上時代,不擅長草原野戰就是他最大的缺陷。
如今這個年頭,陛下年年派兵深入草原,光守城能撈著多少功勞?
說迴現在。
公孫弘被李廣一頓噴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李將軍,你說將士們打生打死應該得到獎勵本官不反對,可是錢從哪裏來?”
“匈奴年年犯邊,軍費一漲再漲,加上各地天災不斷,國庫早就空虛到可以跑老鼠了!要不是大農令帶來不少糧食,今年不知道餓死多少人!”
“你勸陛下重金犒賞士卒,那錢呢,你來出嗎?!”
“你!”李廣惱羞成怒,“賺錢是大農令署的事情,錢不夠你該去責問大農令,光會克扣撫恤算什麽本事!”
唐奇無辜中槍,非常無奈。
對於李廣的抱怨,熟知曆史的唐奇非常感同身受。
可公孫弘說的是實際問題。
沒錢就是沒錢,說出花兒來也是沒錢!
隻不過沒想到自己這個大農令當上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居然就要為國庫空虛背鍋了?
“咳咳!”
劉徹當然不能讓唐奇背鍋,前任大農令就因為辦事不利,早被發配到邊疆贖罪去了。
“丞相和李將軍都不要吵了,朕意已決,封賞絕對不能克扣!”
公孫弘大急:“可是陛下,國庫實在沒錢呐!”
“誰說沒錢的?”劉徹大手一揮,“國庫沒錢,朕有錢!再說了,誰說國庫現在沒錢,等到大軍凱旋也照樣沒錢?”
“對不對大農令?”
“啊?”唐奇一呆,隨即反應過來,笑著說,“不錯,國庫總會有錢的。敢問丞相、大將軍,撫恤大軍大概需要多少錢財?”
衛青站出來:“此次出征將士,包括郡國兵在內共3萬餘人。按照朝廷法度,郡國兵由當地財政奉養,無需朝廷出錢。”
他是大將軍,每次點兵出戰的人數當然一清二楚。
“至於戰損嘛,公孫將軍尚未上報,據青的經驗,大致應該在千人上下。”
“哼!”公孫弘質問道,“就按千人戰損算,每人一吊五銖錢,一共就是百萬錢。就算換成布帛,也需要不下幾十萬匹,大農令莫非真的會仙術,能憑空變出錢來不成!”
劉徹的麵色變了變。
百萬錢,再加上立功生還的將士們的賞賜,對國庫來說,的確是種不小的負擔。
就算有大漢百貨在,也不可能短時間湊得這麽多錢吧?
劉徹有些後悔了。
當時上林苑發生的事,被劉徹下達了最嚴格的封口令。
所以除了在場的人之外,其他人並不知道唐奇貢獻了望遠鏡等東西。
也是為保密起見,漢匈之間你來我往幾十年,早就互相把對方那裏埋下了無數的釘子。
就算是劉徹,也隻能保證在早朝大殿裏站著的官員中,不會有匈奴人埋下的探子。
再往下,就無能為力。
要是不下封口令的話,今天唐奇把望遠鏡貢獻出來,明天匈奴人的探子就會把情報傳遞出去!
甚至於一而再再而三對大漢做出貢獻的唐奇,也會遭到暗殺。
這是劉徹絕不願看到的事!
封口令的效果之好,以至於當劉徹隨口說出這句感慨的時候,殿中大部分臣僚都滿頭霧水。
唐奇能對平叛有什麽貢獻?
難道是糧食?
可帶迴來的那些已經成熟的糧食,大部分早就被分發到各地賑濟災民,或者犒勞邊軍。
還留在內府的,也已經不多了。
“還有,傳旨下去,對此次平叛中戰死的將士,按照等級給予安家費。最少不得少於一吊錢,全部給五銖錢!”
“對於有功將士,除了賞賜爵位之外,將爵位的賞田增加一倍!以資獎勵!”
“至於公孫賀、霍去病等人,交由丞相和大將軍論功!”
劉徹喜形於色,完全沒關注底下臣子們的懵逼。
短短幾天的時間便打破叛軍,還俘虜了淮南王劉安父子,可稱前所未有的碾壓式勝利!
要知道,那可是號稱富可敵國,有強兵數萬的淮南國!
政治意義遠遠大於軍事上得來的成果!
眾臣紛紛跪拜,山唿道:“臣等恭賀陛下!”
不管對皇帝寵幸唐奇有什麽想法,至少在這個時候,眾人都對當今天子劉徹有了更深的敬畏。
尤其是暗地裏和其他諸侯王有來往的大臣,更是惶恐不已,決心迴去就把xx王的使者給轟走,免得帶來無妄之災。
此戰過後,七王之亂帶來的影響將會徹底泯滅,諸侯王再不敢對皇位有非分之想!
劉徹麵對拜倒的大臣們,也是誌得意滿。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全心全意的為此戰感到高興。
丞相公孫弘就苦著臉站出來:“陛下,恕臣直言,您給將士們的賞賜,是不是太多了些?”
“你這話什麽意思!”李廣是個暴脾氣,頓時就瞪起了眼珠子,“要不是將士們在外頭打生打死,還輪得到你們坐這兒說風涼話?!”
公孫弘氣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是什麽意思!不就是不想給錢嘛?”李廣仗著資曆,根本就不把公孫弘放在眼裏,“你們在長安吃香喝辣,都不準陛下給戰死的弟兄們加點撫恤?那是他們用命換來的!”
蘇建等人感動不已,不約而同的怒視公孫弘。
唐奇也一下子明白過來,為什麽李廣一旦野戰去哪兒都迷路,卻在軍中朝中都能擁有很高的威望。
比如現在,礙於公孫弘的資曆,幾個年輕點的武將都隻能忍氣吞聲。
就連衛青也不能直麵嗬斥公孫弘,最多隻會在下朝之後找天子進言,而不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去落丞相的麵子。
李廣就不管這些!
想罵老子就罵,管你是丞相還是大將軍!
對於刀頭舔血的廝殺漢來說,沒有比這更有魅力的性格了。
當然了,你要問一個低級軍官願意跟著衛青還是李廣,大多數肯定還是會選衛青。
因為跟著大將軍有仗打,能打勝仗,立功升官近在眼前!
和實際利益比起來,李廣的人格魅力雖然強大,可惜版本已經跟不上時代,不擅長草原野戰就是他最大的缺陷。
如今這個年頭,陛下年年派兵深入草原,光守城能撈著多少功勞?
說迴現在。
公孫弘被李廣一頓噴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李將軍,你說將士們打生打死應該得到獎勵本官不反對,可是錢從哪裏來?”
“匈奴年年犯邊,軍費一漲再漲,加上各地天災不斷,國庫早就空虛到可以跑老鼠了!要不是大農令帶來不少糧食,今年不知道餓死多少人!”
“你勸陛下重金犒賞士卒,那錢呢,你來出嗎?!”
“你!”李廣惱羞成怒,“賺錢是大農令署的事情,錢不夠你該去責問大農令,光會克扣撫恤算什麽本事!”
唐奇無辜中槍,非常無奈。
對於李廣的抱怨,熟知曆史的唐奇非常感同身受。
可公孫弘說的是實際問題。
沒錢就是沒錢,說出花兒來也是沒錢!
隻不過沒想到自己這個大農令當上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居然就要為國庫空虛背鍋了?
“咳咳!”
劉徹當然不能讓唐奇背鍋,前任大農令就因為辦事不利,早被發配到邊疆贖罪去了。
“丞相和李將軍都不要吵了,朕意已決,封賞絕對不能克扣!”
公孫弘大急:“可是陛下,國庫實在沒錢呐!”
“誰說沒錢的?”劉徹大手一揮,“國庫沒錢,朕有錢!再說了,誰說國庫現在沒錢,等到大軍凱旋也照樣沒錢?”
“對不對大農令?”
“啊?”唐奇一呆,隨即反應過來,笑著說,“不錯,國庫總會有錢的。敢問丞相、大將軍,撫恤大軍大概需要多少錢財?”
衛青站出來:“此次出征將士,包括郡國兵在內共3萬餘人。按照朝廷法度,郡國兵由當地財政奉養,無需朝廷出錢。”
他是大將軍,每次點兵出戰的人數當然一清二楚。
“至於戰損嘛,公孫將軍尚未上報,據青的經驗,大致應該在千人上下。”
“哼!”公孫弘質問道,“就按千人戰損算,每人一吊五銖錢,一共就是百萬錢。就算換成布帛,也需要不下幾十萬匹,大農令莫非真的會仙術,能憑空變出錢來不成!”
劉徹的麵色變了變。
百萬錢,再加上立功生還的將士們的賞賜,對國庫來說,的確是種不小的負擔。
就算有大漢百貨在,也不可能短時間湊得這麽多錢吧?
劉徹有些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