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麽時候走?”
“就明天,那會兒你正在《十月》雜誌和主編見麵,我……就在圓明園進組了,先培訓一段時間。”說罷,張儷也有些不舍得。
在這些天,兩人確實建立了一些感情。
餘切接過張儷給的這毛線手套,鄭重道謝後,送她迴了招待所。
然後跑迴來,借走駱一禾的自行車,直奔友誼商店。
燕京還在下雪,沒怎麽停,所以,餘切打算給張儷買一件好看點的厚實大衣。
這時候的友誼商店隻接待外國友人,售貨員往往是外語係畢業的知識分子,店裏麵不認人民幣,隻認外匯券,最多再加上美元。
但是,店外麵有專門倒騰的黃牛——甭管餘切怎麽換的了,肯定低於官方的美元兌人民幣的1比1.49,大概是1比2點幾的樣子。
餘切掏出換來的外匯券和人民幣,買了一件合他心意的灰黑色大衣,冒著風雪又騎迴來,到了招待所門口。
走廊裏散發著煤油燈的昏暗光芒,空氣中帶著點寒氣,還有煤煙和濕雪混合的氣味。地麵是老舊的水泥地,被過路的鞋底踩出了一道道濕漉漉的腳印,從門口一直通向房間深處。
隻有幾個人在一樓的大廳,端著熱茶,裹著軍大衣坐在板凳邊。
窗戶上的玻璃有些模糊,被屋裏的熱氣熏得蒙上了一層白霧,偶爾能聽到雪落下的微響和風吹過的聲音。
招待所的前台,已經認識了餘切,“餘切,你來幹什麽呢?你找張儷?”
“別急著喊她,我在這留件衣服,明早上她走的時候,麻煩你提給她就行……誒,有紙筆嗎,我寫幾個字給她。”
前台說:“你倆還真是不錯,你給她買衣服,她給你打毛線,都不差!”
翌日,張儷醒來後,收拾好東西,一出門就望見外麵的銀色:
紛飛的大雪,旋轉著落下,將小院和門前的小路鋪成一片潔白;屋簷下掛著長長的冰淩,尖尖的冰柱在寒冷的夜色中閃著微光。
完了,這可太冷了。
張儷正這麽想,前台就把餘切昨天留在這的大衣遞過來了,“張儷,你對象給你送的大衣,昨晚上騎著車送來的,頭上全是雪……我看不便宜呢,他很有心思。”
一通操作,張儷把大衣換上了,頓時覺得暖和了許多。
呀,還是真皮大衣呢。
這衣服的前後衣片和袖子,翻領和領口全是貨真價實的皮料,腰帶更是一整條的牛皮帶。
據說,當年美國總統來華訪問時,為了表現出我們這邊的氣勢,又不能過於有攻擊性,機場迎賓的列兵全部更換成了大衣,給總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儷是文藝兵,她當然更喜歡大衣了。
前台一邊誇她漂亮,一邊說:“還留了張紙條,叫你看看,是折過來扣著的,我可沒看。”
張儷接過來一打開,就兩句話:
有事兒來燕大找我。
過去之後,多學、多看、多想。
俗話說見字如麵……餘切那在雪地前邊兒邁著步,迴頭對她笑的樣子,忽然現在張儷的眼前,還有餘切在昏黃的燈光下,提著裝好的大衣,飛快的騎車過來。
她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了最近一直反複看的《紅樓夢》:
那賈寶玉,二世祖一個,連身邊的女人也保護不了,卻讓那麽多人喜歡他,這個餘哥哥,實在是比書裏麵的人好了太多啊!
唉,真該多叫一聲餘哥哥的……
——————
“喲,剛才沒看到,這是毛線手套呢,你對象送的?”駱一禾瞧見了餘切的大手套。
餘切也承認了,“我對象打的,她在《紅樓夢》那電視劇當演員,今天剛過去。”
“——《紅樓夢》?”駱一禾說,“我們《十月》刊指不定還能扯上關係,我雖然不是電影電視係統的,但也聽說他們這電視,請了挺多文學界的大家。”
駱一禾今天帶餘切來《十月》雜誌刊的編輯部。
他試探著說:“咱們要是去他們那電視劇那參觀,也算是公務出行。”
餘切點點頭,“到時候再麻煩你。”
駱一禾心下一喜,這餘切能答應了,後麵和主編的會麵就成了一半。
《十月》雜誌掛靠在燕京人民出版社旗下,目前在崇文門外東興隆街51號,和燕大得有小二十公裏。
也不光是《十月》隔得遠,《人民文學》也在這一塊,和燕大稍微近一些,大概十七八公裏。
要不為啥借自行車找駱一禾呢?他天天在雜誌社和學校之間通勤啊。
駱一禾說:“餘老師,咱雜誌社和學校確實離得有點遠,但是,這種困難是可以克服的……”
餘切心想,駱一禾啊你還是沒經曆過燕京上班,坐火車迴外省的長距離通勤。
“我們《十月》雜誌底下,有多個組,少兒組——《人民文學》現主編劉芯武原先就是少兒組的,有詩歌組,我就是,還有文史、編譯、科技、政讀、美術……這些,同時呢,我們自己做編輯的,也有許多人會寫點稿子,也兼職文藝評論家啥的……”
“所以,有什麽事情,大家都會共同商量。餘老師你來我們雜誌社,很多人都知道,大家都很歡迎你。”
“也都知道你的作品——”
話沒說完,王世民匆匆出來了,一見到就大喊,“我來得遲了……這個是燕大的餘切,我們都是搞創作的,應該不需要介紹他是誰了吧……請大家歡迎餘切!”
嘩啦嘩啦嘩啦~
眾人放下手頭的事兒,不太整齊的鼓著掌,好些人伸出腦袋來看這個餘切是誰。
然後就驚訝到了,都知道餘切年輕,沒想到長得也不賴!
這是……真的不賴啊!
“餘切?你原來長這樣,我說,你寫什麽小說啊,該去做電影明星的!”
“你別胡扯,他不寫小說了,我們寫什麽?”
——“這個是黃修幾和唐環,他倆都是咱燕大的,主要做的是文學評價,正打算寫一篇評論你《天若有情》的文章。”駱一禾介紹道。
餘切:“幸會,幸會!麻煩兩位師兄手下留情。”
“餘切!你是餘切!”忽然,有個戴帽子的中年男人,興奮極了,隔著很遠就向餘切招手:“你那個《拉美現實主義》我看了,寫的真是好,寫出了我寫不了的東西!”
這又是誰?
“這是趙德明老師,他也是咱燕京出版社的,主要是研究和翻譯拉美文學,經常來咱這串門。餘切……”
駱一禾小聲說,“趙德明老師就在燕大西語係當任課教師,明年要提拔做教授啦!”
餘切當然不能怠慢了,“趙老師好。”
臥槽,這個《十月》刊,全特麽是自己人啊。
“就明天,那會兒你正在《十月》雜誌和主編見麵,我……就在圓明園進組了,先培訓一段時間。”說罷,張儷也有些不舍得。
在這些天,兩人確實建立了一些感情。
餘切接過張儷給的這毛線手套,鄭重道謝後,送她迴了招待所。
然後跑迴來,借走駱一禾的自行車,直奔友誼商店。
燕京還在下雪,沒怎麽停,所以,餘切打算給張儷買一件好看點的厚實大衣。
這時候的友誼商店隻接待外國友人,售貨員往往是外語係畢業的知識分子,店裏麵不認人民幣,隻認外匯券,最多再加上美元。
但是,店外麵有專門倒騰的黃牛——甭管餘切怎麽換的了,肯定低於官方的美元兌人民幣的1比1.49,大概是1比2點幾的樣子。
餘切掏出換來的外匯券和人民幣,買了一件合他心意的灰黑色大衣,冒著風雪又騎迴來,到了招待所門口。
走廊裏散發著煤油燈的昏暗光芒,空氣中帶著點寒氣,還有煤煙和濕雪混合的氣味。地麵是老舊的水泥地,被過路的鞋底踩出了一道道濕漉漉的腳印,從門口一直通向房間深處。
隻有幾個人在一樓的大廳,端著熱茶,裹著軍大衣坐在板凳邊。
窗戶上的玻璃有些模糊,被屋裏的熱氣熏得蒙上了一層白霧,偶爾能聽到雪落下的微響和風吹過的聲音。
招待所的前台,已經認識了餘切,“餘切,你來幹什麽呢?你找張儷?”
“別急著喊她,我在這留件衣服,明早上她走的時候,麻煩你提給她就行……誒,有紙筆嗎,我寫幾個字給她。”
前台說:“你倆還真是不錯,你給她買衣服,她給你打毛線,都不差!”
翌日,張儷醒來後,收拾好東西,一出門就望見外麵的銀色:
紛飛的大雪,旋轉著落下,將小院和門前的小路鋪成一片潔白;屋簷下掛著長長的冰淩,尖尖的冰柱在寒冷的夜色中閃著微光。
完了,這可太冷了。
張儷正這麽想,前台就把餘切昨天留在這的大衣遞過來了,“張儷,你對象給你送的大衣,昨晚上騎著車送來的,頭上全是雪……我看不便宜呢,他很有心思。”
一通操作,張儷把大衣換上了,頓時覺得暖和了許多。
呀,還是真皮大衣呢。
這衣服的前後衣片和袖子,翻領和領口全是貨真價實的皮料,腰帶更是一整條的牛皮帶。
據說,當年美國總統來華訪問時,為了表現出我們這邊的氣勢,又不能過於有攻擊性,機場迎賓的列兵全部更換成了大衣,給總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儷是文藝兵,她當然更喜歡大衣了。
前台一邊誇她漂亮,一邊說:“還留了張紙條,叫你看看,是折過來扣著的,我可沒看。”
張儷接過來一打開,就兩句話:
有事兒來燕大找我。
過去之後,多學、多看、多想。
俗話說見字如麵……餘切那在雪地前邊兒邁著步,迴頭對她笑的樣子,忽然現在張儷的眼前,還有餘切在昏黃的燈光下,提著裝好的大衣,飛快的騎車過來。
她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了最近一直反複看的《紅樓夢》:
那賈寶玉,二世祖一個,連身邊的女人也保護不了,卻讓那麽多人喜歡他,這個餘哥哥,實在是比書裏麵的人好了太多啊!
唉,真該多叫一聲餘哥哥的……
——————
“喲,剛才沒看到,這是毛線手套呢,你對象送的?”駱一禾瞧見了餘切的大手套。
餘切也承認了,“我對象打的,她在《紅樓夢》那電視劇當演員,今天剛過去。”
“——《紅樓夢》?”駱一禾說,“我們《十月》刊指不定還能扯上關係,我雖然不是電影電視係統的,但也聽說他們這電視,請了挺多文學界的大家。”
駱一禾今天帶餘切來《十月》雜誌刊的編輯部。
他試探著說:“咱們要是去他們那電視劇那參觀,也算是公務出行。”
餘切點點頭,“到時候再麻煩你。”
駱一禾心下一喜,這餘切能答應了,後麵和主編的會麵就成了一半。
《十月》雜誌掛靠在燕京人民出版社旗下,目前在崇文門外東興隆街51號,和燕大得有小二十公裏。
也不光是《十月》隔得遠,《人民文學》也在這一塊,和燕大稍微近一些,大概十七八公裏。
要不為啥借自行車找駱一禾呢?他天天在雜誌社和學校之間通勤啊。
駱一禾說:“餘老師,咱雜誌社和學校確實離得有點遠,但是,這種困難是可以克服的……”
餘切心想,駱一禾啊你還是沒經曆過燕京上班,坐火車迴外省的長距離通勤。
“我們《十月》雜誌底下,有多個組,少兒組——《人民文學》現主編劉芯武原先就是少兒組的,有詩歌組,我就是,還有文史、編譯、科技、政讀、美術……這些,同時呢,我們自己做編輯的,也有許多人會寫點稿子,也兼職文藝評論家啥的……”
“所以,有什麽事情,大家都會共同商量。餘老師你來我們雜誌社,很多人都知道,大家都很歡迎你。”
“也都知道你的作品——”
話沒說完,王世民匆匆出來了,一見到就大喊,“我來得遲了……這個是燕大的餘切,我們都是搞創作的,應該不需要介紹他是誰了吧……請大家歡迎餘切!”
嘩啦嘩啦嘩啦~
眾人放下手頭的事兒,不太整齊的鼓著掌,好些人伸出腦袋來看這個餘切是誰。
然後就驚訝到了,都知道餘切年輕,沒想到長得也不賴!
這是……真的不賴啊!
“餘切?你原來長這樣,我說,你寫什麽小說啊,該去做電影明星的!”
“你別胡扯,他不寫小說了,我們寫什麽?”
——“這個是黃修幾和唐環,他倆都是咱燕大的,主要做的是文學評價,正打算寫一篇評論你《天若有情》的文章。”駱一禾介紹道。
餘切:“幸會,幸會!麻煩兩位師兄手下留情。”
“餘切!你是餘切!”忽然,有個戴帽子的中年男人,興奮極了,隔著很遠就向餘切招手:“你那個《拉美現實主義》我看了,寫的真是好,寫出了我寫不了的東西!”
這又是誰?
“這是趙德明老師,他也是咱燕京出版社的,主要是研究和翻譯拉美文學,經常來咱這串門。餘切……”
駱一禾小聲說,“趙德明老師就在燕大西語係當任課教師,明年要提拔做教授啦!”
餘切當然不能怠慢了,“趙老師好。”
臥槽,這個《十月》刊,全特麽是自己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