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國師的往事
戰王寵妻無度,狂妃颯遍京城 作者:蔡小小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連兩個月,他們的腳步都沒有停歇。
臨近天啟那一周圍的地盤差不多都被他們拿下了。
甚至有幾處都不用他們費力,那些百姓聽說了天啟和北疆對他們的態度,自發打開城門迎接顧知曦幾人的都有。
這下北疆皇帝是真的慌了。
再這樣下去,北疆一半都快變成天啟的領土了。
“陛下,我早就說過那幾個人動不得,好不容易將京中的局勢穩定下來,如今邊境的動蕩,比京中的局勢還要亂。”
國師語氣十分沉重,仔細聽還能聽出她的語氣有些失望。
“國師,這件事是朕欠考慮了。”
北疆皇帝現在十分懊惱。
當然,他懊惱的不是對齊王他們幾人動手,而是上一次沒有趁他們不注意時多派些人手。
隻要將他們殺死在天啟境內,無論天氣那邊怎麽查,都查不到北疆的頭上。
“陛下這次不是欠考慮,實在是不妥當,如今北疆是什麽局麵,天啟又是什麽局麵?他們幾人能從北疆到祁陽城殺了個一進一出,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
現在國師說話的口吻頗有種爛泥扶不上牆的無力感。
北疆皇帝當然能聽出來,可他又能說什麽?
若不是國師,他的北疆早就覆滅了。
“國師說的是,是朕太心切了,眼下事情已經發生,國師可有什麽更好的解決辦法?”
國師低頭沉默,齊王一行人到北疆的時候,她就察覺到了這群人能力不凡,所以盡量避免與他們碰麵。
同時她也能感覺出這些人是沒有惡意的,她也就沒有給北疆皇帝提出什麽意見或者建議。
隻是沒想到皇帝居然將事情做得這麽絕。
難怪她臨走前那一卦會推算出北江這次會覆滅。
“陛下請他們做事,他們能答應,本來也是一件好事,陛下這樣恩將仇報,別說他們是一群天之驕子,這種事哪怕換做正常人,心裏也會十分不憤。”
國師已經用上了批評的口吻。
雖然皇帝聽著心裏很是不舒服,可他現在實在沒有精力和國師計較這些。
北疆想要再次安寧,還得指望國師呢。
“依臣之見,陛下這次恐怕要暫時放下天子的威嚴了。”
皇帝的身子一下就坐直了,“國師這話是何意?”
“瞧著齊王他們一路往京城的速度,陛下您應該知道,北疆這次是真的惹怒他們了,單憑他們幾人的力量,就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將邊境那幾座城池輕鬆奪走,足以證明他們是有信心打到京城的。”
話止於此,國師已經將該說的都說了。
“朕可是一國之君啊,怎麽可以……”
北疆皇帝震驚得都快找不到他自己的聲音了。
“北疆的局勢大不如前,本來北疆是能經過這一劫的,但因為陛下那一念之差,讓這麽久辛苦修複好的局麵又瞬間崩塌,若陛下實在放不下麵子,臣再想想辦法,試試讓幾位皇子親自前去,齊王夫婦能否賞臉。”
“甚好甚好,有勞國師了,朕這段日子也是心力交瘁,就讓朕的孩子好好替朕給齊王夫婦賠禮道歉。”
北疆皇帝大言不慚地說著這些話,就好像皇子們去道歉,就影響不到他的麵子似的。
我是真想問一句,夫子教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是半點沒學到嗎?
不禁懷疑自己這些年是不是輔佐錯人了?
她又想起了當初師父說的那些話。
“徒兒,為師已經沒有什麽可以教給你的了,你既然忘記了前塵往事,以前的姓名也不必再用了,這是你的劫數,天下即將大亂,可很快能扭轉局麵的人就來了,下山去吧。”
然後將一枚刻有扶桑花的玉佩交給了她,告訴她下山後有扶桑花那邊朝向哪邊就往哪邊走,還說那裏有她最想見的人。
她雖然十分舍不得師父,可這是師傅教給她的任務,也是為了天下蒼生。
本來一切都順利,誰知她的腳剛要踏下最後一個台階,她忽然想起了以前的事,居然走神了。
就這樣,她不小心摔了一跤。
爬起來後她就忘了扶桑花最開始是朝向哪邊。
她想卜卦,可師傅說了,她的第一卦必須給她輔佐的那個人。
於是他閉眼在原地轉了三圈,睜開眼睛後就是北疆的方向,她毫不猶豫前往北疆。
被她放棄的那條路則是去往天啟的路。
現在迴想起來,她來北疆已經近十年。
可北疆的局麵越來越亂,是不是當初自己選錯了路,還是自己能力的問題?
但她很快否決了自己沒有能力這個猜想。
這些年來,北疆一直在走下坡路,很多時候都是她一人力挽狂瀾,才將整個局麵扭轉過來。
但這一次,北疆好像真的要亡了……
其實她早就看出了北疆皇帝是個偽君子,但她一直將師父的囑咐放在心裏。
很快他們就敲定了前去談和的人選。
大皇子和三皇子雖說去過天啟,但聽說他們在天啟還得罪過齊王夫婦,派他們去肯定是不行的。
二皇子生性狂傲,目中無人,派他去更不妥當。
幾番斟酌下,他們選中了最小的皇子,十一皇子。
雖然年紀小了些,可以足夠穩重,足夠識大體。
既然皇帝不願意親自去,十一皇子就是最好的人選。
顧知曦他們這邊越戰越勇,天啟那邊已經為他們派來了援兵。
有機會擴充自己的疆土,哪個君王聽了能不迷糊?
眼看北疆的半壁江山都要被拿下。
十一皇子終於帶著人姍姍來遲。
“怎麽?十一皇子這是親自帶兵前來與我們對抗嗎?”
封晉語氣中的嘲諷絲毫不加掩飾。
“太子說笑了,父皇這次派本皇子前來,是為這次的誤會給幾位賠禮道歉的。”
十一皇子將姿態放得極低,語氣也十分誠懇。
可這事哪是幾句道歉就能輕易解決的。
“誤會?本王妃盡心盡力為你們北疆百姓謀生路,你父皇轉身就背刺我們,是欺我們在北疆勢單力薄?”
顧知曦語氣裏可沒有絲毫的客氣。
從北疆皇帝對他們動殺心那一刻,北疆就注定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臨近天啟那一周圍的地盤差不多都被他們拿下了。
甚至有幾處都不用他們費力,那些百姓聽說了天啟和北疆對他們的態度,自發打開城門迎接顧知曦幾人的都有。
這下北疆皇帝是真的慌了。
再這樣下去,北疆一半都快變成天啟的領土了。
“陛下,我早就說過那幾個人動不得,好不容易將京中的局勢穩定下來,如今邊境的動蕩,比京中的局勢還要亂。”
國師語氣十分沉重,仔細聽還能聽出她的語氣有些失望。
“國師,這件事是朕欠考慮了。”
北疆皇帝現在十分懊惱。
當然,他懊惱的不是對齊王他們幾人動手,而是上一次沒有趁他們不注意時多派些人手。
隻要將他們殺死在天啟境內,無論天氣那邊怎麽查,都查不到北疆的頭上。
“陛下這次不是欠考慮,實在是不妥當,如今北疆是什麽局麵,天啟又是什麽局麵?他們幾人能從北疆到祁陽城殺了個一進一出,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
現在國師說話的口吻頗有種爛泥扶不上牆的無力感。
北疆皇帝當然能聽出來,可他又能說什麽?
若不是國師,他的北疆早就覆滅了。
“國師說的是,是朕太心切了,眼下事情已經發生,國師可有什麽更好的解決辦法?”
國師低頭沉默,齊王一行人到北疆的時候,她就察覺到了這群人能力不凡,所以盡量避免與他們碰麵。
同時她也能感覺出這些人是沒有惡意的,她也就沒有給北疆皇帝提出什麽意見或者建議。
隻是沒想到皇帝居然將事情做得這麽絕。
難怪她臨走前那一卦會推算出北江這次會覆滅。
“陛下請他們做事,他們能答應,本來也是一件好事,陛下這樣恩將仇報,別說他們是一群天之驕子,這種事哪怕換做正常人,心裏也會十分不憤。”
國師已經用上了批評的口吻。
雖然皇帝聽著心裏很是不舒服,可他現在實在沒有精力和國師計較這些。
北疆想要再次安寧,還得指望國師呢。
“依臣之見,陛下這次恐怕要暫時放下天子的威嚴了。”
皇帝的身子一下就坐直了,“國師這話是何意?”
“瞧著齊王他們一路往京城的速度,陛下您應該知道,北疆這次是真的惹怒他們了,單憑他們幾人的力量,就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將邊境那幾座城池輕鬆奪走,足以證明他們是有信心打到京城的。”
話止於此,國師已經將該說的都說了。
“朕可是一國之君啊,怎麽可以……”
北疆皇帝震驚得都快找不到他自己的聲音了。
“北疆的局勢大不如前,本來北疆是能經過這一劫的,但因為陛下那一念之差,讓這麽久辛苦修複好的局麵又瞬間崩塌,若陛下實在放不下麵子,臣再想想辦法,試試讓幾位皇子親自前去,齊王夫婦能否賞臉。”
“甚好甚好,有勞國師了,朕這段日子也是心力交瘁,就讓朕的孩子好好替朕給齊王夫婦賠禮道歉。”
北疆皇帝大言不慚地說著這些話,就好像皇子們去道歉,就影響不到他的麵子似的。
我是真想問一句,夫子教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是半點沒學到嗎?
不禁懷疑自己這些年是不是輔佐錯人了?
她又想起了當初師父說的那些話。
“徒兒,為師已經沒有什麽可以教給你的了,你既然忘記了前塵往事,以前的姓名也不必再用了,這是你的劫數,天下即將大亂,可很快能扭轉局麵的人就來了,下山去吧。”
然後將一枚刻有扶桑花的玉佩交給了她,告訴她下山後有扶桑花那邊朝向哪邊就往哪邊走,還說那裏有她最想見的人。
她雖然十分舍不得師父,可這是師傅教給她的任務,也是為了天下蒼生。
本來一切都順利,誰知她的腳剛要踏下最後一個台階,她忽然想起了以前的事,居然走神了。
就這樣,她不小心摔了一跤。
爬起來後她就忘了扶桑花最開始是朝向哪邊。
她想卜卦,可師傅說了,她的第一卦必須給她輔佐的那個人。
於是他閉眼在原地轉了三圈,睜開眼睛後就是北疆的方向,她毫不猶豫前往北疆。
被她放棄的那條路則是去往天啟的路。
現在迴想起來,她來北疆已經近十年。
可北疆的局麵越來越亂,是不是當初自己選錯了路,還是自己能力的問題?
但她很快否決了自己沒有能力這個猜想。
這些年來,北疆一直在走下坡路,很多時候都是她一人力挽狂瀾,才將整個局麵扭轉過來。
但這一次,北疆好像真的要亡了……
其實她早就看出了北疆皇帝是個偽君子,但她一直將師父的囑咐放在心裏。
很快他們就敲定了前去談和的人選。
大皇子和三皇子雖說去過天啟,但聽說他們在天啟還得罪過齊王夫婦,派他們去肯定是不行的。
二皇子生性狂傲,目中無人,派他去更不妥當。
幾番斟酌下,他們選中了最小的皇子,十一皇子。
雖然年紀小了些,可以足夠穩重,足夠識大體。
既然皇帝不願意親自去,十一皇子就是最好的人選。
顧知曦他們這邊越戰越勇,天啟那邊已經為他們派來了援兵。
有機會擴充自己的疆土,哪個君王聽了能不迷糊?
眼看北疆的半壁江山都要被拿下。
十一皇子終於帶著人姍姍來遲。
“怎麽?十一皇子這是親自帶兵前來與我們對抗嗎?”
封晉語氣中的嘲諷絲毫不加掩飾。
“太子說笑了,父皇這次派本皇子前來,是為這次的誤會給幾位賠禮道歉的。”
十一皇子將姿態放得極低,語氣也十分誠懇。
可這事哪是幾句道歉就能輕易解決的。
“誤會?本王妃盡心盡力為你們北疆百姓謀生路,你父皇轉身就背刺我們,是欺我們在北疆勢單力薄?”
顧知曦語氣裏可沒有絲毫的客氣。
從北疆皇帝對他們動殺心那一刻,北疆就注定是他們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