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離別前的叮囑
穿書七零,首長你未婚妻找來了! 作者:鳳鳴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詩雲要跟著淩衛國迴老部隊。
這件事定下來以後,兩個人需要安排的事情也多。
最重要的是,家裏幾個孩子怎麽安撫。
“媽媽,我和弟弟妹妹,不能一起去嗎?”
“我都快忘了,老家長什麽樣。”
淩驍眨巴著大眼睛,眼神裏都是興味。
在他心裏,淩衛國的老部隊,就是他概念裏的老家。
至於向陽紅大隊,不好意思,沒有記憶。
衛詩雲看著好大兒,好笑的揉了揉他的腦袋。
“這次,你們兄妹就不用去了。”
“路途太遠,我和你爸爸,真顧不過來。”
“等以後交通環境好了,再帶你們故地重遊。”
被衛詩雲拒絕,本就在淩驍的預知範圍內,他倒沒有失落。
不去就不去吧,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
和淩驍區別的,是在一邊玩耍的衛琨。
他對淩衛國的老部隊沒什麽印象,所以就不會想要纏著去。
至於最小的衛妍三姐妹,知道爸爸媽媽是要出遠門,也不會想要好奇的詢問。
不過,小小的要求,還是有一點的。
“媽媽,能給我和妹妹,帶好玩的嗎?”
“沒有好玩的,漂亮的發夾也可以。”
衛妍撲閃著亮晶晶的雙眸,眼角眉梢都帶著笑意。
看她這樣,淩曦和淩瑾也撲了過來。
“媽媽,我們和姐姐一樣。”
母子幾人鬧做一團的時候,淩衛國正在院子裏,和李秀娥和淩大山說話。
“爸媽,我和媳婦走了,家裏你們就要多費點心。”
“尤其是幾個孩子,正是頑皮的年紀,別讓單獨去巷子裏。”
“現在社會秩序是好了,但總有那種心懷鬼胎的人。”
聽到老兒子的殷切叮囑,李秀娥和淩大山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
那可是他們的小孫孫,沒有人會比他們老兩口更擔心了。
“我們知道,這就放心吧。”
“這次迴老部隊,和相熟的人家都見一見。”
“以後調來了首都,再想迴去,可就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李秀娥拍打著淩衛國的手背,語氣裏滿滿的都是感慨。
他們老兩口,也在北城營區生活了不長時間。
雖然有認識的人,但也都是混個麵熟。
真要說關係親近的一點的,都是和詩雲丫頭玩的好的。
想到這裏,李秀娥起身往屋裏走去,讓淩大山和淩衛國說說話。
被留下的兩父子,對視一眼,突然不知道說什麽了。
半晌過後,還是淩衛國開的口。
“爸,我二哥那邊,是什麽打算?”
“眼看再有一年也要畢業了,是打算直接工作,還是和我二嫂一起開店?”
不巧,淩衛國的問題,剛好問在淩大山的話題上。
隻見淩大山搖了搖頭,說話都有點不走心。
“你二哥那性子,也不知道是隨了誰。”
“老二媳婦是想讓他去店裏忙活的,都是自家的生意,自家人盤算賬目也放心。”
“但你二哥不同意,非說要去學校分配的單位。”
“真要以後幹不下去了,再考慮迴家做生意的事。”
來首都這幾年,又是和衛詩雲生活在一起。
李秀娥和淩大山的想法,早沒了一開始的固步自封。
原先,他們是覺得,大學畢業後有份體麵的工作,確實比什麽都強。
但自從開了店,手裏有了源源不斷的資金,這個想法也慢慢被消磨了。
做什麽都是賺錢,還不如直接撐起自家生意算了。
但在淩保家看來,他讀大學,就是為了給家裏幾個孩子做榜樣。
都做到這一步了,沒道理中途的時候放棄,這樣不是個好的範本。
說起淩保家的事,淩大山就有點一言難盡。
不過,他兒子的本性沒變,人也是積極向上的,這對淩大山來說也是安慰。
聽淩大山這麽說,淩衛國也隱約知道了淩保家的想法。
“爸,這事就讓二哥自己拿主意。”
“二嫂那邊,飯店經營的蒸蒸日上,家裏的經濟就沒什麽問題。”
“沒有後顧之憂,就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吧。”
“至於以後是什麽樣子,誰知道啊。”
聽到淩衛國的勸慰,淩大山想了想,也認同的點了點頭。
他家大兒子,年少的時候沒少吃虧。
如今終於可以自由支配人生了,還是由心的活一次也好。
父子兩個在院子裏說話的時候,李秀娥已經進了裏屋,和衛詩雲叮囑她想起來的事。
“詩雲丫頭,你收拾好了嗎?”
聽到聲的衛詩雲迴頭,看見是李秀娥進來了,就笑著點了點頭。
“媽,東西早都收拾好了。”
“我是舍不得幾個小的,就和他們說說話。”
“這次去北城,怎麽也要耽誤一個月時間。”
聽到衛詩雲的解釋,李秀娥讚同的點點頭。
“是你說的這個理。”
“不過詩雲丫頭,你去了北城營區,要和小草閨女好好嘮一嘮。”
“這麽長時間沒見麵,也沒說話,我還怪想她們的。”
第一次見李秀娥這麽直接的表達,衛詩雲一瞬間還有點驚訝。
但又想到首都這邊的變化,也能理解她這樣的改變。
“媽,你說的我記下了。”
“本次跟著衛國迴北城營區,我本就是為了看看老熟人的。”
“要不然,我在營區無官無職,也就沒必要跟著跑這一趟了。”
聽著衛詩雲的解釋,李秀娥不住的點頭。
“是這個理。”
“就是不知道這麽長時間沒見,那些個老熟人都過得咋樣。”
“北城那邊的天氣,說實話還是太幹燥了。”
李秀娥的呢喃,也引起了衛詩雲的共鳴。
起先,生活在那邊的時候,還覺得那邊四季分明,是個難得的的好地方。
可自從在首都定居,又有了冬季燒地暖的經曆,她又覺得首都這邊挺好。
不是燒爐子不好,而是煙熏火燎的生活,總歸沒有逐漸增溫來的舒服。
聽著李秀娥和衛詩雲的交談,旁邊認真聽著的淩驍兄妹,也有點好奇燒爐子的生活。
在淩驍和衛琨的腦海裏,多少還有點小時候生活的記憶。
可在衛妍三姐妹的腦海裏,完全沒有那個時候的生活。
對於素未謀麵的東西,人總是充滿了好奇的。
“奶奶,爐子好玩不?”
“奶奶,燒的爐子,和我們家廚房的爐子,是不是長得一樣?”
“奶奶,我們家廚房的爐子,我感覺挺好的,媽媽做飯的時候都是香噴噴的。”
聽著三姐妹的發言,坐著的李秀娥和衛詩雲就笑了。
雖然不知道最小的淩瑾,腦海裏怎麽會有這麽多的變化,但還是笑著給出了迴答。
時間就在這樣的聊天中,一點一點隱去了蹤跡。
轉眼間,就到了衛詩雲和淩衛國,出發去北城的日子。
這天一早,趁著家裏人還睡著,兩個人就拎著簡單的行李,輕手輕腳離開了家門。
“衛國,咱們去坐公車。”
“這會兒剛好可以趕上早班車。”
“行!”
隨著夫妻二人的交流,天色也有了漸明的趨勢。
這件事定下來以後,兩個人需要安排的事情也多。
最重要的是,家裏幾個孩子怎麽安撫。
“媽媽,我和弟弟妹妹,不能一起去嗎?”
“我都快忘了,老家長什麽樣。”
淩驍眨巴著大眼睛,眼神裏都是興味。
在他心裏,淩衛國的老部隊,就是他概念裏的老家。
至於向陽紅大隊,不好意思,沒有記憶。
衛詩雲看著好大兒,好笑的揉了揉他的腦袋。
“這次,你們兄妹就不用去了。”
“路途太遠,我和你爸爸,真顧不過來。”
“等以後交通環境好了,再帶你們故地重遊。”
被衛詩雲拒絕,本就在淩驍的預知範圍內,他倒沒有失落。
不去就不去吧,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
和淩驍區別的,是在一邊玩耍的衛琨。
他對淩衛國的老部隊沒什麽印象,所以就不會想要纏著去。
至於最小的衛妍三姐妹,知道爸爸媽媽是要出遠門,也不會想要好奇的詢問。
不過,小小的要求,還是有一點的。
“媽媽,能給我和妹妹,帶好玩的嗎?”
“沒有好玩的,漂亮的發夾也可以。”
衛妍撲閃著亮晶晶的雙眸,眼角眉梢都帶著笑意。
看她這樣,淩曦和淩瑾也撲了過來。
“媽媽,我們和姐姐一樣。”
母子幾人鬧做一團的時候,淩衛國正在院子裏,和李秀娥和淩大山說話。
“爸媽,我和媳婦走了,家裏你們就要多費點心。”
“尤其是幾個孩子,正是頑皮的年紀,別讓單獨去巷子裏。”
“現在社會秩序是好了,但總有那種心懷鬼胎的人。”
聽到老兒子的殷切叮囑,李秀娥和淩大山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
那可是他們的小孫孫,沒有人會比他們老兩口更擔心了。
“我們知道,這就放心吧。”
“這次迴老部隊,和相熟的人家都見一見。”
“以後調來了首都,再想迴去,可就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李秀娥拍打著淩衛國的手背,語氣裏滿滿的都是感慨。
他們老兩口,也在北城營區生活了不長時間。
雖然有認識的人,但也都是混個麵熟。
真要說關係親近的一點的,都是和詩雲丫頭玩的好的。
想到這裏,李秀娥起身往屋裏走去,讓淩大山和淩衛國說說話。
被留下的兩父子,對視一眼,突然不知道說什麽了。
半晌過後,還是淩衛國開的口。
“爸,我二哥那邊,是什麽打算?”
“眼看再有一年也要畢業了,是打算直接工作,還是和我二嫂一起開店?”
不巧,淩衛國的問題,剛好問在淩大山的話題上。
隻見淩大山搖了搖頭,說話都有點不走心。
“你二哥那性子,也不知道是隨了誰。”
“老二媳婦是想讓他去店裏忙活的,都是自家的生意,自家人盤算賬目也放心。”
“但你二哥不同意,非說要去學校分配的單位。”
“真要以後幹不下去了,再考慮迴家做生意的事。”
來首都這幾年,又是和衛詩雲生活在一起。
李秀娥和淩大山的想法,早沒了一開始的固步自封。
原先,他們是覺得,大學畢業後有份體麵的工作,確實比什麽都強。
但自從開了店,手裏有了源源不斷的資金,這個想法也慢慢被消磨了。
做什麽都是賺錢,還不如直接撐起自家生意算了。
但在淩保家看來,他讀大學,就是為了給家裏幾個孩子做榜樣。
都做到這一步了,沒道理中途的時候放棄,這樣不是個好的範本。
說起淩保家的事,淩大山就有點一言難盡。
不過,他兒子的本性沒變,人也是積極向上的,這對淩大山來說也是安慰。
聽淩大山這麽說,淩衛國也隱約知道了淩保家的想法。
“爸,這事就讓二哥自己拿主意。”
“二嫂那邊,飯店經營的蒸蒸日上,家裏的經濟就沒什麽問題。”
“沒有後顧之憂,就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吧。”
“至於以後是什麽樣子,誰知道啊。”
聽到淩衛國的勸慰,淩大山想了想,也認同的點了點頭。
他家大兒子,年少的時候沒少吃虧。
如今終於可以自由支配人生了,還是由心的活一次也好。
父子兩個在院子裏說話的時候,李秀娥已經進了裏屋,和衛詩雲叮囑她想起來的事。
“詩雲丫頭,你收拾好了嗎?”
聽到聲的衛詩雲迴頭,看見是李秀娥進來了,就笑著點了點頭。
“媽,東西早都收拾好了。”
“我是舍不得幾個小的,就和他們說說話。”
“這次去北城,怎麽也要耽誤一個月時間。”
聽到衛詩雲的解釋,李秀娥讚同的點點頭。
“是你說的這個理。”
“不過詩雲丫頭,你去了北城營區,要和小草閨女好好嘮一嘮。”
“這麽長時間沒見麵,也沒說話,我還怪想她們的。”
第一次見李秀娥這麽直接的表達,衛詩雲一瞬間還有點驚訝。
但又想到首都這邊的變化,也能理解她這樣的改變。
“媽,你說的我記下了。”
“本次跟著衛國迴北城營區,我本就是為了看看老熟人的。”
“要不然,我在營區無官無職,也就沒必要跟著跑這一趟了。”
聽著衛詩雲的解釋,李秀娥不住的點頭。
“是這個理。”
“就是不知道這麽長時間沒見,那些個老熟人都過得咋樣。”
“北城那邊的天氣,說實話還是太幹燥了。”
李秀娥的呢喃,也引起了衛詩雲的共鳴。
起先,生活在那邊的時候,還覺得那邊四季分明,是個難得的的好地方。
可自從在首都定居,又有了冬季燒地暖的經曆,她又覺得首都這邊挺好。
不是燒爐子不好,而是煙熏火燎的生活,總歸沒有逐漸增溫來的舒服。
聽著李秀娥和衛詩雲的交談,旁邊認真聽著的淩驍兄妹,也有點好奇燒爐子的生活。
在淩驍和衛琨的腦海裏,多少還有點小時候生活的記憶。
可在衛妍三姐妹的腦海裏,完全沒有那個時候的生活。
對於素未謀麵的東西,人總是充滿了好奇的。
“奶奶,爐子好玩不?”
“奶奶,燒的爐子,和我們家廚房的爐子,是不是長得一樣?”
“奶奶,我們家廚房的爐子,我感覺挺好的,媽媽做飯的時候都是香噴噴的。”
聽著三姐妹的發言,坐著的李秀娥和衛詩雲就笑了。
雖然不知道最小的淩瑾,腦海裏怎麽會有這麽多的變化,但還是笑著給出了迴答。
時間就在這樣的聊天中,一點一點隱去了蹤跡。
轉眼間,就到了衛詩雲和淩衛國,出發去北城的日子。
這天一早,趁著家裏人還睡著,兩個人就拎著簡單的行李,輕手輕腳離開了家門。
“衛國,咱們去坐公車。”
“這會兒剛好可以趕上早班車。”
“行!”
隨著夫妻二人的交流,天色也有了漸明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