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增似要說話,項羽一擺手:“亞父莫急,孤還未說完。亞父揣測劉季的意圖是,待其準備好軍糧供給,就會聯韓取河南。可他又懼孤伐,所以聯合趙與膠東,讓這兩國與其同期而動,這樣孤必然先伐齊或趙,漢王就可從容取河南之地。”
“大王明斷。”範增先是撫掌,然後一禮。
“搞得如此複雜,這個劉季也沒多大氣度。”項羽輕嗤:“其實就算趙齊不動,他取了河南孤也未必會伐之。無論是南郡還是三川郡,都緊貼著暴秦,他願意把自己放在秦的兩關獠牙之下,那也隨他。”
範增臉上又露出不讚同之色:“大王,漢王若再得河南國土,其勢力將愈發難控。他若再聯魏聯趙,就會對我西楚構成威脅了。”
“劉季背靠虎狼之秦而向東伐楚,若秦擊其後,孤擊其前,他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
“問題是,秦會擊其後?”範增不讚同的搖著頭:“據關中的細作消息,秦帝將當初伐趙的秦嘯軍散的散,調的調,關中除守禦諸關的重兵外,手頭並無可出關一戰的大軍。雖藍田有五萬中尉軍可用,而這又是武關、潼關和通往河東各陘關的後備軍,並不是用來出關中再伐山東的力量。現在秦的目光轉向西邊,據傳是秦帝想著與西域極遠的諸國胡賈交易,要開通西域商賈來秦的平安通道。現在秦土內毫無戰意,倒是酒肆中的菜肴不斷豐富。”
項羽大笑起來:“若真如此,漢國還真的不用擔心關中了。”
他笑容一收:“孤雖仍不認可亞父的擔憂,但即使劉季有萬一的反意,也應該予以重視。”
項羽又思索了片刻,臉上露出詭秘的笑容:“亞父覺得,如果趙伐常山、膠東伐齊,然後漢果如亞父所料伐河南,孤是不是應該不理漢王之舉,全力伐齊,先解決楚國門前的事情呢?”
“王上難道沒聽到臣剛才所言漢王得三川之後,若聯韓聯魏聯趙而大舉伐楚……”範增的話戛然而止,看著項羽陰險的表情,恍然大悟:“大王這是要誘其入彀乎?”
二世四年五月。
襄姬產一子。六月,胡亥返鹹陽見襄姬及子,大悅,封襄姬為夫人。
襄姬所誕公子因產於寅時,胡亥為其取名寅生,因生肖中寅對虎,這個小人兒長得又虎頭虎腦的,小名為戎虎。戎者,因胡亥與襄姬皆有戎人基因也。
同月,陳餘盡起國中三萬卒伐常山,下柏人(古地名,位於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西部),威逼信都。
信都在張耳立國之後為其國都,改名襄國。柏人距離襄國不過九十多裏,兩三日可達。
不過常山王張耳對陳餘挾持趙王歇“禦駕親征”嗤之以鼻,這是準備君臣一起來送命嗎?
常山國此時有卒五萬。張耳對陳餘當然不放心,但他並沒有在常山與中山交界的柏人放重兵。一是柏人城太小,也就比堡寨大一點兒,放不了多少軍卒,地勢上也算不上什麽要塞,陳餘真要來戰,就在襄國城下戰好了。
所以,張耳在襄國城內和周邊部署三萬卒,邯鄲和巨鹿因是大城,各有萬卒,必要時還可緊急征募。
張耳準備待趙軍兵臨城下時,以二萬五千卒出城列陣抗敵,隻以五千卒城內據守。陳餘以前是他的學生,有多少斤兩張耳自認是知道的,所以他信心滿滿的認為,他的二萬餘卒足以擊潰陳餘率領的三萬趙軍。
然而一個晴天霹靂一般的消息在趙軍尚未從柏人出兵前傳到了常山王宮內:代軍約四萬卒出滏口陘,占領武安,已有斥侯巡遊到邯鄲城下。
張耳傻眼了。
若三萬趙軍自北,四萬代軍自南,兩麵合攻襄國,自己手中這三萬五千卒就不夠看的了。而且,既然代國出兵了,靈壽又靠近代國控製的井陘,誰知道三萬趙軍背後是不是還有從井陘出來的代軍?
本來趙軍出靈壽向南氣勢洶洶而來時,張耳覺得自己能夠搞定,所以並沒有遣使向西楚霸王通報。這代軍占據武安、斥侯已到邯鄲城下的消息一到,他連忙急詔邯鄲守軍棄城向襄國集中,並詔巨鹿守軍來援,同時派出信使向楚、燕、齊、濟北、魏、殷求救。
殷王卬地盤不大,兵馬不多,向殷求救就是個姿態。同樣,魏王豹也指望不上,因為魏所占上黨緊鄰代國,魏王要是出兵救常山,就要擔心代王一怒下伐魏。
要知道,代國雖然隻有兩郡之地,可因為西、南皆與暴秦為鄰,北麵又是匈奴,所以一直保持著十萬卒以上的常備軍力。
濟北國雖緊鄰常山國,但田安手中的兵力也不多。因為田都占齊地趕走田市和田榮,要時時擔心田榮不忿從膠東來伐,而田安隔著田都的齊國,危險性不高,所以當初分兵時,兩人帶出救趙的八萬齊軍田安隻分到手二萬五,五萬五都給了田都。田都一直在增兵防備田市\/田榮,田安則屬於小富即安,連分給他的軍卒都又削減了五千,就剩下二萬,美其名曰藏兵於民。
這咋指望?
田都很怕田榮反攻倒算,所以齊國兵力這時候已經近七萬。但他這麽怕膠東國,能不能抽調兵力援常山?張耳也沒把握。
燕王臧荼在殺遼東王韓廣而據兩地為王後,因燕遠離秦,周邊的常山、濟北也都構不成什麽威脅,而燕地和遼東皆苦寒,產出不足養兵,所以也實行了裁軍,隻有五萬精騎以防東胡。當東胡被匈奴打了個半殘後,臧荼觀察了一陣就又裁減萬卒歸農,隻以四萬卒防範東胡南來劫掠。能不能管常山和趙的“家務事兒”,張耳同樣沒有把握。
所以張耳求救的主要對象是燕、楚,最抱希望的是霸王。
問題在於,襄國距離彭城一千二百裏,信使往返至少需要六日。項王再召集軍旅準備出征,再算上路途上趕來襄國,至少也要四十日。
張耳無論如何也要守住襄國五十日,可陳餘和代軍會給他五十日嗎?
張耳戰戰兢兢的等待著,可也奇怪,陳餘一直停在柏人不動,常山軍丟棄邯鄲後代軍也未入城占領,而是在邯鄲城北紮營後也不動了。
張耳畢竟也是策士出身,想了一下就明白,趙代兩軍,大約是要先禮後兵了,肯定很快就有人要來襄國遊說,逼迫自己主動去國流亡。
果然,代軍占據邯鄲後第二日就有斥侯報稱邯鄲出了一個千人隊,大張旗鼓的往襄國而來。三日後,一支打著代軍旗號的隊伍就抵達了襄國南門外,並派出一個使者傳話,代相蒯徹於城外五百步處設席棚恭候常山王。
一隊常山軍護持使者出城後迴來稟報,席棚下隻有代相和書童兩人,代軍的千人隊退在席棚百步之外列陣。
張耳要是立即出重兵突殺,蒯徹也未必會死。席棚距城五百步,這邊一出大軍那邊看到還有不跑的?就算沒來得及跑掉把蒯徹抓了或是殺了,張耳也就算把代國真正得罪慘了,常山國必滅,張耳也必無活路。而且這樣一來,常山王無禮的惡名也就傳出去了。就算張耳國滅時不死,也沒有哪個諸侯會收留他。
襄國南門大開,常山王全副儀仗而出。既然代相帶千卒,張耳對等的也隻帶了千卒,同樣在百步外止步,隻有張耳的王車緩緩的行至席棚前二十步。
蒯徹上前十步,滿臉謙恭的笑容向車上的張耳行了一個拜禮:“代國外臣蒯徹,恭迎常山王。”
張耳抬腳下車還禮:“代相免禮。”
蒯徹又是一躬:“請大王入席。”
雖然是蒯徹設的席棚,但蒯徹並沒有擺出主人的架勢,而是恭恭敬敬的將張耳讓到主位,自己則在下麵側席而坐。
一番寒暄之後,張耳直入主題。
“代國重兵侵我常山,”張耳擺出一副威嚴的大王做派:“不知代相請見寡人,又有何話說?”
蒯徹微微一笑:“大王,代軍乃從趙相餘所請而入趙地,是想請大王去王號,歸國於趙王。”
他倒也直言不諱。
張耳一甩袖子:“笑話。寡人據常山立國,乃是諸侯伐秦後公議。你王立國甚早,卻懼秦而不與諸侯共伐之。此刻天下承平,反而欲推翻諸侯公議去助陳餘,挑起山東內亂,是想要讓暴秦看笑話嗎?”
蒯徹對張耳的態度毫不在意,一拱手:“大王此話差矣。當初大王乃奉趙王詔,領趙軍隨項王伐秦,皆奉趙國名義。雒陽的所謂諸侯公議實乃項王意誌,挾兵逼王也,現在連義帝都被項王趕出了彭城,足見項王實屬亂臣。”
他停頓了一下,笑了笑繼續說道:“項王於雒陽誘各國以臣叛王自立,致使趙、齊、燕三王皆被逐,大王從項王而借其勢掠趙地立常山國,我王乃趙臣之後人,豈可見此等事而不聞不問乎?”
張耳譏諷的一笑:“代王乃趙臣之後而王於代,何不奉趙王在代登殿?難道代王不是與寡人一樣以臣代君?”
蒯徹向西北一拱手:“自趙王臨中山,外臣領王詔,多次遣使入靈壽,之前外臣也曾親往,皆為促請趙王入代,我王虛位以奉趙王為君。然趙王謙辭,言我王率先反秦立國,且代地世為武安君(李)牧鎮守,代民恆擁戴之,所以隻願趙代世代友好。”
他話鋒一轉:“然大王據常山,趙王卻邀代出兵協助請大王離趙。我王與大王皆趙臣,趙王不欲逐我王,卻請大王去國,大王又當如何?”
李左車是不是真的請趙王歇到代王稱王,這事兒除了趙代兩國君臣外,沒人能知道,所以蒯徹的話是真實還是謊言,張耳完全無法反駁,沒有任何證據。
現在蒯徹說了,趙王不想取代李左車為王,但又請代國出兵趕張耳走,那趙王是什麽心意卻任是誰都能知道。
張耳對蒯徹的說法無言以對,就改了個方向:“趙王荏弱,趙相餘於暴秦來伐時又畏秦如虎不敢戰。寡人從項王伐秦,將暴秦趕迴關中,還山東一個無暴政的天地。寡人自立國常山以來,百姓安居,國政通和,鄰國交好。趙相餘實是因與寡人有私怨而挾持趙王來伐,代王助之,是否閑愚不分?”
蒯徹心中暗笑,你張耳不過當了不到半年的王,所借助的是霸王的威懾之力,談什麽閑愚?
不過這種話不能放到台麵上,所以蒯徹搖搖頭:“我王尊趙王,大王逐趙王,大王非禮也。既然大王不為趙王所承認,那我王自當從趙王之君命,請大王離國。至於趙境百姓,既然山東已無秦之暴政,那麽在趙王治下,一樣也能安寧生活。趙王既然都沒有取我王而代之之心,自然也不會與鄰國相仇而致使趙國再起戰亂。”
張耳冷笑一聲:“代相是聰明人,難道想不到如果寡人被陳餘與代軍共逐之,項王就會興兵伐趙,而讓趙國百姓又陷戰亂?不止是趙,就連代王,恐怕也會成為項王征伐的目標吧。”
蒯徹眉頭皺了皺隨即舒展:“大王此言倒是非虛,大王乃項王所支持,若請大王離國,項王確有可能伐趙,複迎大王歸國。”
張耳自得的笑容還沒浮到臉上,蒯徹接著又露出神秘的微笑:“可是大王有沒有想過,若趙王伐常山時,又有其他諸侯起兵伐如大王一般以臣逐君者,項王一身,又將先顧哪邊呢?”
張耳一愣,隨即想起以臣逐君的不隻是自己,還有齊國和濟北國的田都與田安,還有甚至連君王都殺掉的燕王臧荼。
韓廣已經死了,燕國應不會再有什麽內亂,那麽蒯徹所說的,自然就是齊國。
膠東王市也要伐齊王都了?
蒯徹換上一副特誠懇的表情:“大王有沒有想過,雒陽分封,最受害的人是誰?”
“難道不是趙王、燕王和齊王?”張耳被蒯徹一帶,這句話都沒過腦子就說了出來。
蒯徹一臉的不讚同:“以外臣看來,雒陽分封中最大的失意者乃漢王也。”
“此言怎講?”
“當初懷王分兵兩路,上將軍(宋)義與武安侯(劉)邦各領一路,並相約先入關中者為關中王。後項王取上將軍義而代之,領諸侯聯軍伐秦,至潼關而止步。漢王獨領一軍,亦驅秦入關中,至武關而止步。兩者似乎相同,可漢王軍在轉戰中還為項王聯軍掃清了不少障礙。”
蒯徹喘了口氣,拿起早就備在案上的酒爵向張耳雙手一舉為禮,喝了一口:“可是雒陽分封,項王恃強而隻與漢王一郡之地,自領楚地八郡,且將南郡予共敖立臨江國製約漢王。大王認為,漢王冤否?”
_
史書中西楚國共九郡,本故事中原屬西楚的南陽歸了劉邦,所以隻有八郡。
_
張耳從來沒想過別人冤不冤,讓蒯徹這麽一說,還真就覺得劉邦是夠冤的。話又說迴來,既然漢王當初沒有統領諸侯聯軍的能力,那也是技不如人。不過張耳沒有把這話說出來,因為他越來越覺得蒯徹這時候扯上漢王,顯然還有自己沒想過的內情。
蒯徹看張耳麵露沉思,接著說了下去:“漢王已經因臨江王貪欲不足想奪南陽而反取了南郡,但漢王心中怨氣未盡,所以外臣認為其接著還會取三川郡,這樣一來,漢王據有三郡,若項王欲伐之,漢王也有足以支撐戰事的糧秣輜重和卒夫來源。項王與漢王皆有強文勇武相輔,所以外臣認為,山東的安寧不過是暫時的,早晚漢王與項王會並立,山東戰事會再起。”
“那麽大王以為,義帝會支持誰呢?”蒯徹眯著眼睛看著張耳。
義帝自項羽殺宋義而取代之後就成了傀儡,可張耳也聽說漢王奪臨江國,義帝隨後就承認了他的占領。傀儡是傀儡,但也占據了大義的名分,也正因此,項王才將義帝趕出了彭城。
雖然項羽的武力強大,又占有山東最大的一片領土,可如果義帝接著又繼續支持漢王占據三川郡,項羽伐漢就失去了大義的名分。
張耳突然迴過味兒來:“代相的意思是,趙相餘與膠東相榮,已經相約共同複國?而他們二人的行動,又是在漢王的授意下同時舉事?”
“大王英明。”蒯徹讚歎著,這個張耳還不算蠢嘛,看來自己的這番遊說已經現出了一道曙光。
“漢王要伐河南王而取其地,必然擔心項王伐之。而趙相餘與膠東相榮又欲複國,那麽在趙與膠東複國時,項王就無暇顧及漢王伐河南。”
“陳餘和田榮就甘為漢王所用?”張耳又現出譏諷的神色,“他們倆這麽配合漢王,又能得到什麽好處?”
“趙相配合漢王,並沒有直接的好處。”蒯徹輟飲了一口酒,“但趙與齊唿應,則可減少來自西楚的壓力,因為若膠東相榮逐齊王都,則項王必先伐齊。至於相榮配合漢王……”
他莫測高深的笑了笑,又舉爵飲了一口酒:“則現在卻無法與大王言之。外臣想,若大王去常山王號,離開趙地,往投漢王,則可知之。”
“你讓寡人去投漢王?”張耳有些驚訝。
“然。適才外臣已經將漢王有可能的動向為大王刨析,若大王往投,以大王在山東義舉中的名望,外臣想漢王必會大喜而歡迎。而且,外臣可代趙王和趙相承諾,允可大王帶走二萬卒及必要的輜重糧秣,作為向漢王輸誠之意。”
張耳心中急速的開始盤算起來。
若趙代聯軍的目的隻是複趙王之國,那就沒有必殺自己的理由,但如果兩方開戰,隻要常山軍敗,陳餘必不會饒了自己。
現在在開戰之前代相不避矢石親來城下遊說,就是說趙代兩軍並不想跟自己火拚,死人不說,糧秣輜重的消耗也可暫時不提,單就這時代攻城戰的曠日持久,就有導致楚國出兵來援而增加很多變數。
既然要讓自己和平離開,遊說者的最佳方式就是提供一條很具吸引力的出路。蒯徹不但提供了出路,還允許他帶走兩萬軍,這實在是大出張耳所料。
看來自己的常山國基本上保不住了,蒯徹的此番遊說是不戰而使自己全身而退的最後機會。
換個角度想,常山軍有五萬卒守城,趙代聯軍七萬雖然比常山軍多,但還沒多到攻城必破的數量,想當初趙守巨鹿所麵對的秦嘯軍可是二十萬。
可自己軍中也沒有那個守巨鹿城的奇才李齊,而且代國要下決心趕走自己,還能繼續增兵……
蒯徹也不催促張耳答複,而是在自己已經有一些吸引力的建議下又加上了一個砝碼:“外臣有一友乃漢國客卿,此時正在大野澤一帶訪友。若大王肯納外臣的建言,可一方麵準備二萬軍的出行必需,一方麵遣使持外臣書信前去接洽,外臣認為他定然歡迎大王引軍投漢王,那麽大王由趙往漢的路途安排,則亦無可慮也。”
“代相所言之友是何人呢,是否可明告於某?”張耳不再稱孤道寡稱本王,蒯徹在心裏鬆了一口氣,看來這次遊說已然接近成功。
_
十日後,張耳領常山軍二萬出襄國,由代軍“護衛”,經邯鄲向南由白馬津渡河水,在酈食其讓彭越派出的五百向導軍引領下,繞過殷國南緣,一路轉進,最終於一個月後抵達韓國新鄭,韓相張良專程從都城陽翟親往新鄭迎接,代傳漢王詔,賜張耳漢國將軍符信,封上柱國。漢王請韓國暫且安排張耳軍在新鄭附近駐紮下來,糧秣等暫由韓國周轉供給,漢國立即運糧到韓國補充。
於趙代聯軍伐常山時,濟北國西部遭遇大股無名流匪侵襲,被奪數城。濟北軍前往驅逐,卻被打的大敗,濟北王急請齊往田都救援。
這股流匪自然就是投靠了膠東國相的彭越,奉國相田榮令,侵擾濟北以調動齊軍。
“大王明斷。”範增先是撫掌,然後一禮。
“搞得如此複雜,這個劉季也沒多大氣度。”項羽輕嗤:“其實就算趙齊不動,他取了河南孤也未必會伐之。無論是南郡還是三川郡,都緊貼著暴秦,他願意把自己放在秦的兩關獠牙之下,那也隨他。”
範增臉上又露出不讚同之色:“大王,漢王若再得河南國土,其勢力將愈發難控。他若再聯魏聯趙,就會對我西楚構成威脅了。”
“劉季背靠虎狼之秦而向東伐楚,若秦擊其後,孤擊其前,他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
“問題是,秦會擊其後?”範增不讚同的搖著頭:“據關中的細作消息,秦帝將當初伐趙的秦嘯軍散的散,調的調,關中除守禦諸關的重兵外,手頭並無可出關一戰的大軍。雖藍田有五萬中尉軍可用,而這又是武關、潼關和通往河東各陘關的後備軍,並不是用來出關中再伐山東的力量。現在秦的目光轉向西邊,據傳是秦帝想著與西域極遠的諸國胡賈交易,要開通西域商賈來秦的平安通道。現在秦土內毫無戰意,倒是酒肆中的菜肴不斷豐富。”
項羽大笑起來:“若真如此,漢國還真的不用擔心關中了。”
他笑容一收:“孤雖仍不認可亞父的擔憂,但即使劉季有萬一的反意,也應該予以重視。”
項羽又思索了片刻,臉上露出詭秘的笑容:“亞父覺得,如果趙伐常山、膠東伐齊,然後漢果如亞父所料伐河南,孤是不是應該不理漢王之舉,全力伐齊,先解決楚國門前的事情呢?”
“王上難道沒聽到臣剛才所言漢王得三川之後,若聯韓聯魏聯趙而大舉伐楚……”範增的話戛然而止,看著項羽陰險的表情,恍然大悟:“大王這是要誘其入彀乎?”
二世四年五月。
襄姬產一子。六月,胡亥返鹹陽見襄姬及子,大悅,封襄姬為夫人。
襄姬所誕公子因產於寅時,胡亥為其取名寅生,因生肖中寅對虎,這個小人兒長得又虎頭虎腦的,小名為戎虎。戎者,因胡亥與襄姬皆有戎人基因也。
同月,陳餘盡起國中三萬卒伐常山,下柏人(古地名,位於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西部),威逼信都。
信都在張耳立國之後為其國都,改名襄國。柏人距離襄國不過九十多裏,兩三日可達。
不過常山王張耳對陳餘挾持趙王歇“禦駕親征”嗤之以鼻,這是準備君臣一起來送命嗎?
常山國此時有卒五萬。張耳對陳餘當然不放心,但他並沒有在常山與中山交界的柏人放重兵。一是柏人城太小,也就比堡寨大一點兒,放不了多少軍卒,地勢上也算不上什麽要塞,陳餘真要來戰,就在襄國城下戰好了。
所以,張耳在襄國城內和周邊部署三萬卒,邯鄲和巨鹿因是大城,各有萬卒,必要時還可緊急征募。
張耳準備待趙軍兵臨城下時,以二萬五千卒出城列陣抗敵,隻以五千卒城內據守。陳餘以前是他的學生,有多少斤兩張耳自認是知道的,所以他信心滿滿的認為,他的二萬餘卒足以擊潰陳餘率領的三萬趙軍。
然而一個晴天霹靂一般的消息在趙軍尚未從柏人出兵前傳到了常山王宮內:代軍約四萬卒出滏口陘,占領武安,已有斥侯巡遊到邯鄲城下。
張耳傻眼了。
若三萬趙軍自北,四萬代軍自南,兩麵合攻襄國,自己手中這三萬五千卒就不夠看的了。而且,既然代國出兵了,靈壽又靠近代國控製的井陘,誰知道三萬趙軍背後是不是還有從井陘出來的代軍?
本來趙軍出靈壽向南氣勢洶洶而來時,張耳覺得自己能夠搞定,所以並沒有遣使向西楚霸王通報。這代軍占據武安、斥侯已到邯鄲城下的消息一到,他連忙急詔邯鄲守軍棄城向襄國集中,並詔巨鹿守軍來援,同時派出信使向楚、燕、齊、濟北、魏、殷求救。
殷王卬地盤不大,兵馬不多,向殷求救就是個姿態。同樣,魏王豹也指望不上,因為魏所占上黨緊鄰代國,魏王要是出兵救常山,就要擔心代王一怒下伐魏。
要知道,代國雖然隻有兩郡之地,可因為西、南皆與暴秦為鄰,北麵又是匈奴,所以一直保持著十萬卒以上的常備軍力。
濟北國雖緊鄰常山國,但田安手中的兵力也不多。因為田都占齊地趕走田市和田榮,要時時擔心田榮不忿從膠東來伐,而田安隔著田都的齊國,危險性不高,所以當初分兵時,兩人帶出救趙的八萬齊軍田安隻分到手二萬五,五萬五都給了田都。田都一直在增兵防備田市\/田榮,田安則屬於小富即安,連分給他的軍卒都又削減了五千,就剩下二萬,美其名曰藏兵於民。
這咋指望?
田都很怕田榮反攻倒算,所以齊國兵力這時候已經近七萬。但他這麽怕膠東國,能不能抽調兵力援常山?張耳也沒把握。
燕王臧荼在殺遼東王韓廣而據兩地為王後,因燕遠離秦,周邊的常山、濟北也都構不成什麽威脅,而燕地和遼東皆苦寒,產出不足養兵,所以也實行了裁軍,隻有五萬精騎以防東胡。當東胡被匈奴打了個半殘後,臧荼觀察了一陣就又裁減萬卒歸農,隻以四萬卒防範東胡南來劫掠。能不能管常山和趙的“家務事兒”,張耳同樣沒有把握。
所以張耳求救的主要對象是燕、楚,最抱希望的是霸王。
問題在於,襄國距離彭城一千二百裏,信使往返至少需要六日。項王再召集軍旅準備出征,再算上路途上趕來襄國,至少也要四十日。
張耳無論如何也要守住襄國五十日,可陳餘和代軍會給他五十日嗎?
張耳戰戰兢兢的等待著,可也奇怪,陳餘一直停在柏人不動,常山軍丟棄邯鄲後代軍也未入城占領,而是在邯鄲城北紮營後也不動了。
張耳畢竟也是策士出身,想了一下就明白,趙代兩軍,大約是要先禮後兵了,肯定很快就有人要來襄國遊說,逼迫自己主動去國流亡。
果然,代軍占據邯鄲後第二日就有斥侯報稱邯鄲出了一個千人隊,大張旗鼓的往襄國而來。三日後,一支打著代軍旗號的隊伍就抵達了襄國南門外,並派出一個使者傳話,代相蒯徹於城外五百步處設席棚恭候常山王。
一隊常山軍護持使者出城後迴來稟報,席棚下隻有代相和書童兩人,代軍的千人隊退在席棚百步之外列陣。
張耳要是立即出重兵突殺,蒯徹也未必會死。席棚距城五百步,這邊一出大軍那邊看到還有不跑的?就算沒來得及跑掉把蒯徹抓了或是殺了,張耳也就算把代國真正得罪慘了,常山國必滅,張耳也必無活路。而且這樣一來,常山王無禮的惡名也就傳出去了。就算張耳國滅時不死,也沒有哪個諸侯會收留他。
襄國南門大開,常山王全副儀仗而出。既然代相帶千卒,張耳對等的也隻帶了千卒,同樣在百步外止步,隻有張耳的王車緩緩的行至席棚前二十步。
蒯徹上前十步,滿臉謙恭的笑容向車上的張耳行了一個拜禮:“代國外臣蒯徹,恭迎常山王。”
張耳抬腳下車還禮:“代相免禮。”
蒯徹又是一躬:“請大王入席。”
雖然是蒯徹設的席棚,但蒯徹並沒有擺出主人的架勢,而是恭恭敬敬的將張耳讓到主位,自己則在下麵側席而坐。
一番寒暄之後,張耳直入主題。
“代國重兵侵我常山,”張耳擺出一副威嚴的大王做派:“不知代相請見寡人,又有何話說?”
蒯徹微微一笑:“大王,代軍乃從趙相餘所請而入趙地,是想請大王去王號,歸國於趙王。”
他倒也直言不諱。
張耳一甩袖子:“笑話。寡人據常山立國,乃是諸侯伐秦後公議。你王立國甚早,卻懼秦而不與諸侯共伐之。此刻天下承平,反而欲推翻諸侯公議去助陳餘,挑起山東內亂,是想要讓暴秦看笑話嗎?”
蒯徹對張耳的態度毫不在意,一拱手:“大王此話差矣。當初大王乃奉趙王詔,領趙軍隨項王伐秦,皆奉趙國名義。雒陽的所謂諸侯公議實乃項王意誌,挾兵逼王也,現在連義帝都被項王趕出了彭城,足見項王實屬亂臣。”
他停頓了一下,笑了笑繼續說道:“項王於雒陽誘各國以臣叛王自立,致使趙、齊、燕三王皆被逐,大王從項王而借其勢掠趙地立常山國,我王乃趙臣之後人,豈可見此等事而不聞不問乎?”
張耳譏諷的一笑:“代王乃趙臣之後而王於代,何不奉趙王在代登殿?難道代王不是與寡人一樣以臣代君?”
蒯徹向西北一拱手:“自趙王臨中山,外臣領王詔,多次遣使入靈壽,之前外臣也曾親往,皆為促請趙王入代,我王虛位以奉趙王為君。然趙王謙辭,言我王率先反秦立國,且代地世為武安君(李)牧鎮守,代民恆擁戴之,所以隻願趙代世代友好。”
他話鋒一轉:“然大王據常山,趙王卻邀代出兵協助請大王離趙。我王與大王皆趙臣,趙王不欲逐我王,卻請大王去國,大王又當如何?”
李左車是不是真的請趙王歇到代王稱王,這事兒除了趙代兩國君臣外,沒人能知道,所以蒯徹的話是真實還是謊言,張耳完全無法反駁,沒有任何證據。
現在蒯徹說了,趙王不想取代李左車為王,但又請代國出兵趕張耳走,那趙王是什麽心意卻任是誰都能知道。
張耳對蒯徹的說法無言以對,就改了個方向:“趙王荏弱,趙相餘於暴秦來伐時又畏秦如虎不敢戰。寡人從項王伐秦,將暴秦趕迴關中,還山東一個無暴政的天地。寡人自立國常山以來,百姓安居,國政通和,鄰國交好。趙相餘實是因與寡人有私怨而挾持趙王來伐,代王助之,是否閑愚不分?”
蒯徹心中暗笑,你張耳不過當了不到半年的王,所借助的是霸王的威懾之力,談什麽閑愚?
不過這種話不能放到台麵上,所以蒯徹搖搖頭:“我王尊趙王,大王逐趙王,大王非禮也。既然大王不為趙王所承認,那我王自當從趙王之君命,請大王離國。至於趙境百姓,既然山東已無秦之暴政,那麽在趙王治下,一樣也能安寧生活。趙王既然都沒有取我王而代之之心,自然也不會與鄰國相仇而致使趙國再起戰亂。”
張耳冷笑一聲:“代相是聰明人,難道想不到如果寡人被陳餘與代軍共逐之,項王就會興兵伐趙,而讓趙國百姓又陷戰亂?不止是趙,就連代王,恐怕也會成為項王征伐的目標吧。”
蒯徹眉頭皺了皺隨即舒展:“大王此言倒是非虛,大王乃項王所支持,若請大王離國,項王確有可能伐趙,複迎大王歸國。”
張耳自得的笑容還沒浮到臉上,蒯徹接著又露出神秘的微笑:“可是大王有沒有想過,若趙王伐常山時,又有其他諸侯起兵伐如大王一般以臣逐君者,項王一身,又將先顧哪邊呢?”
張耳一愣,隨即想起以臣逐君的不隻是自己,還有齊國和濟北國的田都與田安,還有甚至連君王都殺掉的燕王臧荼。
韓廣已經死了,燕國應不會再有什麽內亂,那麽蒯徹所說的,自然就是齊國。
膠東王市也要伐齊王都了?
蒯徹換上一副特誠懇的表情:“大王有沒有想過,雒陽分封,最受害的人是誰?”
“難道不是趙王、燕王和齊王?”張耳被蒯徹一帶,這句話都沒過腦子就說了出來。
蒯徹一臉的不讚同:“以外臣看來,雒陽分封中最大的失意者乃漢王也。”
“此言怎講?”
“當初懷王分兵兩路,上將軍(宋)義與武安侯(劉)邦各領一路,並相約先入關中者為關中王。後項王取上將軍義而代之,領諸侯聯軍伐秦,至潼關而止步。漢王獨領一軍,亦驅秦入關中,至武關而止步。兩者似乎相同,可漢王軍在轉戰中還為項王聯軍掃清了不少障礙。”
蒯徹喘了口氣,拿起早就備在案上的酒爵向張耳雙手一舉為禮,喝了一口:“可是雒陽分封,項王恃強而隻與漢王一郡之地,自領楚地八郡,且將南郡予共敖立臨江國製約漢王。大王認為,漢王冤否?”
_
史書中西楚國共九郡,本故事中原屬西楚的南陽歸了劉邦,所以隻有八郡。
_
張耳從來沒想過別人冤不冤,讓蒯徹這麽一說,還真就覺得劉邦是夠冤的。話又說迴來,既然漢王當初沒有統領諸侯聯軍的能力,那也是技不如人。不過張耳沒有把這話說出來,因為他越來越覺得蒯徹這時候扯上漢王,顯然還有自己沒想過的內情。
蒯徹看張耳麵露沉思,接著說了下去:“漢王已經因臨江王貪欲不足想奪南陽而反取了南郡,但漢王心中怨氣未盡,所以外臣認為其接著還會取三川郡,這樣一來,漢王據有三郡,若項王欲伐之,漢王也有足以支撐戰事的糧秣輜重和卒夫來源。項王與漢王皆有強文勇武相輔,所以外臣認為,山東的安寧不過是暫時的,早晚漢王與項王會並立,山東戰事會再起。”
“那麽大王以為,義帝會支持誰呢?”蒯徹眯著眼睛看著張耳。
義帝自項羽殺宋義而取代之後就成了傀儡,可張耳也聽說漢王奪臨江國,義帝隨後就承認了他的占領。傀儡是傀儡,但也占據了大義的名分,也正因此,項王才將義帝趕出了彭城。
雖然項羽的武力強大,又占有山東最大的一片領土,可如果義帝接著又繼續支持漢王占據三川郡,項羽伐漢就失去了大義的名分。
張耳突然迴過味兒來:“代相的意思是,趙相餘與膠東相榮,已經相約共同複國?而他們二人的行動,又是在漢王的授意下同時舉事?”
“大王英明。”蒯徹讚歎著,這個張耳還不算蠢嘛,看來自己的這番遊說已經現出了一道曙光。
“漢王要伐河南王而取其地,必然擔心項王伐之。而趙相餘與膠東相榮又欲複國,那麽在趙與膠東複國時,項王就無暇顧及漢王伐河南。”
“陳餘和田榮就甘為漢王所用?”張耳又現出譏諷的神色,“他們倆這麽配合漢王,又能得到什麽好處?”
“趙相配合漢王,並沒有直接的好處。”蒯徹輟飲了一口酒,“但趙與齊唿應,則可減少來自西楚的壓力,因為若膠東相榮逐齊王都,則項王必先伐齊。至於相榮配合漢王……”
他莫測高深的笑了笑,又舉爵飲了一口酒:“則現在卻無法與大王言之。外臣想,若大王去常山王號,離開趙地,往投漢王,則可知之。”
“你讓寡人去投漢王?”張耳有些驚訝。
“然。適才外臣已經將漢王有可能的動向為大王刨析,若大王往投,以大王在山東義舉中的名望,外臣想漢王必會大喜而歡迎。而且,外臣可代趙王和趙相承諾,允可大王帶走二萬卒及必要的輜重糧秣,作為向漢王輸誠之意。”
張耳心中急速的開始盤算起來。
若趙代聯軍的目的隻是複趙王之國,那就沒有必殺自己的理由,但如果兩方開戰,隻要常山軍敗,陳餘必不會饒了自己。
現在在開戰之前代相不避矢石親來城下遊說,就是說趙代兩軍並不想跟自己火拚,死人不說,糧秣輜重的消耗也可暫時不提,單就這時代攻城戰的曠日持久,就有導致楚國出兵來援而增加很多變數。
既然要讓自己和平離開,遊說者的最佳方式就是提供一條很具吸引力的出路。蒯徹不但提供了出路,還允許他帶走兩萬軍,這實在是大出張耳所料。
看來自己的常山國基本上保不住了,蒯徹的此番遊說是不戰而使自己全身而退的最後機會。
換個角度想,常山軍有五萬卒守城,趙代聯軍七萬雖然比常山軍多,但還沒多到攻城必破的數量,想當初趙守巨鹿所麵對的秦嘯軍可是二十萬。
可自己軍中也沒有那個守巨鹿城的奇才李齊,而且代國要下決心趕走自己,還能繼續增兵……
蒯徹也不催促張耳答複,而是在自己已經有一些吸引力的建議下又加上了一個砝碼:“外臣有一友乃漢國客卿,此時正在大野澤一帶訪友。若大王肯納外臣的建言,可一方麵準備二萬軍的出行必需,一方麵遣使持外臣書信前去接洽,外臣認為他定然歡迎大王引軍投漢王,那麽大王由趙往漢的路途安排,則亦無可慮也。”
“代相所言之友是何人呢,是否可明告於某?”張耳不再稱孤道寡稱本王,蒯徹在心裏鬆了一口氣,看來這次遊說已然接近成功。
_
十日後,張耳領常山軍二萬出襄國,由代軍“護衛”,經邯鄲向南由白馬津渡河水,在酈食其讓彭越派出的五百向導軍引領下,繞過殷國南緣,一路轉進,最終於一個月後抵達韓國新鄭,韓相張良專程從都城陽翟親往新鄭迎接,代傳漢王詔,賜張耳漢國將軍符信,封上柱國。漢王請韓國暫且安排張耳軍在新鄭附近駐紮下來,糧秣等暫由韓國周轉供給,漢國立即運糧到韓國補充。
於趙代聯軍伐常山時,濟北國西部遭遇大股無名流匪侵襲,被奪數城。濟北軍前往驅逐,卻被打的大敗,濟北王急請齊往田都救援。
這股流匪自然就是投靠了膠東國相的彭越,奉國相田榮令,侵擾濟北以調動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