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深謀遠慮的林先生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作者:霸道總裁胖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分封藩王於海外殖民地建國。
好處相當大,可行性也很高。
因為按照傳統意義上的海外殖民,別說後期的人亡政息問題,就算殖民前期大明這邊也很難堅持的下去。
畢竟,這大明可不是穿越者建立的,就像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也可以直接影響到下層基礎。
讓民間自發組織海外殖民,朝廷這一關就很難過得去,就算皇帝願意,官紳集團肯定也會從中阻撓。
就與成化年間劉大夏燒毀鄭和海圖一樣,雖然說得冠冕堂皇,但說白了還是官紳階級,不想讓朝廷獨占海貿利潤(其實有爭議,但可以肯定,劉大夏不是燒毀,就是藏匿了海圖)。
可由朝廷官方來主導,在海外設置一個封疆大吏,那就更難了。
還是一句話,天高皇帝遠。
萬一要是封疆大吏造反了怎麽解決?
而分封藩王去海外殖民地,就要容易的多,因為藩王都是皇帝自家親戚,用的會比較放心。
哪怕藩王造反自立了,按照古人的思想,肉也是爛在了一個鍋裏。
司馬炎當真不知道分封諸侯王的壞處?
他隻是覺得諸侯王反正都是司馬家之人,即便中樞出了什麽問題,這些司馬家的諸侯王,也可以讓江山一直握在司馬家手裏。
再加上自己還有個“好聖孫”在,不過是讓一個憨憨當幾年皇帝而已,這天下還能翻了天不成?
讓藩王去海外殖民地建國,朝廷既能放心,也能將宗祿這個沉重的財政負擔,給甩出去。
宗藩問題對大明來說始終都是嚴重隱患,雖然林煜不知道朱高熾已經靠著“旁聽”,采納了他的“削藩”新政。
但那一套新政,也隻是起到延緩作用,朝廷還是要被迫拿出財政,養著一大群會無限增長的特權階級。
海貿的利潤再豐厚,也不可能真的供養無限的藩王宗室群體。
而且,宗藩參與海貿利潤,朱高熾、朱瞻基還好,不會多想,可要是多傳兩代皇帝,又會怎麽想?
別說大明了,就連後麵在宗藩方麵,做得相當不錯的蟎清,其宗藩與朝廷,兩者之間,都始終存在著難以調和的政治矛盾和猜忌。
說得直白點,連永樂大帝都沒能做成的事情,到後麵的大明皇帝,基本就很難做成了。
效仿周天子,分封藩王於海外。
既能甩掉財政上的負擔,也能將對內的宗藩政治矛盾,給全都轉移到海外殖民地上去。
而且,海外殖民地因為有了宗室藩王坐鎮,那也不必再擔心殖民擴張的活力。
說得再簡單些,藩王便是海外殖民地的一杆旗幟,哪怕藩王為了自己的利益,也還是會積極支持朝廷對海外進行殖民擴張。
這種依靠藩王開拓的政策,早在洪武永樂兩朝,實際就已經在做了。
明清有句諺語“湖廣熟,天下足”。
而實際上,明初到明中,一直都是“蘇杭熟,天下足”。
明初的湖廣,不能說是蠻荒之地,漢民開墾度也遠沒有後來的清朝那麽高,就連廣東都還算是化外流放之地。
湖廣真正大發展起來,靠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人在雲南被遺忘,滿腦子都想著怎麽從雲南移藩出去的小透明,岷王朱楩。
可以說,要想真正做成海外殖民這件事,分封藩王於海外建國,確實是最佳途徑。
如此,大明既擴大了疆域,還能憑借海外殖民地,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內外循環傾銷市場。
通過吸殖民地的血,來維持住大明持續的繁榮,還能稀釋分流大明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緩和土地矛盾。
就算海外殖民地未來出現問題,對大明本土也不會造成什麽大的危害。
甚至於,這些海外殖民地,還會成為大明的一道備用保險。
曆史上,葡萄牙王國就曾經因為拿皇的崛起,國都裏斯本被法軍攻陷,王室出逃以後遷都巴西裏約熱內盧,在此繼續遙控其它海外殖民地,抵抗法國軍隊的入侵。
直到拿破侖被英國人組織的第六次反法同盟,徹底擊敗了以後,葡萄牙國王這才得以返迴葡萄牙本土。
雖然這也讓巴西貴族感到不滿,不久後便爆發了獨立戰爭,宣布脫離葡萄牙的控製。
但在林煜看來,這完全沒有任何區別,因為後來獨立的巴西帝國皇帝,同時還是迴國的葡萄牙國王的兒子。
換湯不換藥!
林煜的想法也不是要保大明的江山,他隻是想保住這些殖民地,現在大明靠殖民地來吸血,未來這些殖民地必然會脫離大明的控製而獨立。
這是必然的。
至少分封藩王在海外建國,這些殖民地就會有充足的漢民人口。
縱使未來海外的藩王全部死絕,殖民地紛紛獨立,但隻要裏麵的主體民族都是漢人,文化、語言也都一脈相承,那就足夠了。
林煜的這些長遠設想,朱高熾自然看不出來,但他看到了藩王分封建國的可行性。
一可以把藩王宗室的包袱扔到海外,二可以消弭皇帝朝廷與宗藩的政治矛盾,三又可以控製海外殖民地,擴張大明疆土,增加大明的財賦收入。
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也不用考慮什麽,會不會有宗藩起兵,從海外殖民地反攻大明本土。
對方真要有這個本事,按照林煜的想法,這大明也確實應該換個皇帝來做一做了。
連個被吸血的殖民地都打不過,還被對方打進本土,這皇帝朝廷與廢物有什麽區別?
朱高熾把林煜對宗藩分封建國,與海外殖民地的綁合關係說完,殿下眾人全都陷入了沉思。
本來還覺得林煜是不是前天喝高了,所以嘴瓢亂講的夏原吉,此刻也是愈發覺得這個法子妙啊妙!
宗藩重新分封,不僅能夠消弭之前“宗藩新政”所帶來的宗室不滿,還能因此一次性轉移大量的宗藩到海外。
屆時,海外的殖民地以宗藩為旗幟,就能爆發出異常高漲的殖民活力,從而為朝廷在海外持續性的擴張殖民,攫取高額的殖民利潤。
穩賺不賠!
這就是林先生的謀劃嗎?
果然是深謀遠慮,從一開始的宗藩新政,林先生怕是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層。
也對,宗藩新政再如何,也隻是飲鴆止渴。
宗藩新政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海貿的利潤也不可能永遠夠分。
唯有海外殖民地,才能轉移朝廷與宗藩之間的政治矛盾,以及財政包袱!
好處相當大,可行性也很高。
因為按照傳統意義上的海外殖民,別說後期的人亡政息問題,就算殖民前期大明這邊也很難堅持的下去。
畢竟,這大明可不是穿越者建立的,就像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也可以直接影響到下層基礎。
讓民間自發組織海外殖民,朝廷這一關就很難過得去,就算皇帝願意,官紳集團肯定也會從中阻撓。
就與成化年間劉大夏燒毀鄭和海圖一樣,雖然說得冠冕堂皇,但說白了還是官紳階級,不想讓朝廷獨占海貿利潤(其實有爭議,但可以肯定,劉大夏不是燒毀,就是藏匿了海圖)。
可由朝廷官方來主導,在海外設置一個封疆大吏,那就更難了。
還是一句話,天高皇帝遠。
萬一要是封疆大吏造反了怎麽解決?
而分封藩王去海外殖民地,就要容易的多,因為藩王都是皇帝自家親戚,用的會比較放心。
哪怕藩王造反自立了,按照古人的思想,肉也是爛在了一個鍋裏。
司馬炎當真不知道分封諸侯王的壞處?
他隻是覺得諸侯王反正都是司馬家之人,即便中樞出了什麽問題,這些司馬家的諸侯王,也可以讓江山一直握在司馬家手裏。
再加上自己還有個“好聖孫”在,不過是讓一個憨憨當幾年皇帝而已,這天下還能翻了天不成?
讓藩王去海外殖民地建國,朝廷既能放心,也能將宗祿這個沉重的財政負擔,給甩出去。
宗藩問題對大明來說始終都是嚴重隱患,雖然林煜不知道朱高熾已經靠著“旁聽”,采納了他的“削藩”新政。
但那一套新政,也隻是起到延緩作用,朝廷還是要被迫拿出財政,養著一大群會無限增長的特權階級。
海貿的利潤再豐厚,也不可能真的供養無限的藩王宗室群體。
而且,宗藩參與海貿利潤,朱高熾、朱瞻基還好,不會多想,可要是多傳兩代皇帝,又會怎麽想?
別說大明了,就連後麵在宗藩方麵,做得相當不錯的蟎清,其宗藩與朝廷,兩者之間,都始終存在著難以調和的政治矛盾和猜忌。
說得直白點,連永樂大帝都沒能做成的事情,到後麵的大明皇帝,基本就很難做成了。
效仿周天子,分封藩王於海外。
既能甩掉財政上的負擔,也能將對內的宗藩政治矛盾,給全都轉移到海外殖民地上去。
而且,海外殖民地因為有了宗室藩王坐鎮,那也不必再擔心殖民擴張的活力。
說得再簡單些,藩王便是海外殖民地的一杆旗幟,哪怕藩王為了自己的利益,也還是會積極支持朝廷對海外進行殖民擴張。
這種依靠藩王開拓的政策,早在洪武永樂兩朝,實際就已經在做了。
明清有句諺語“湖廣熟,天下足”。
而實際上,明初到明中,一直都是“蘇杭熟,天下足”。
明初的湖廣,不能說是蠻荒之地,漢民開墾度也遠沒有後來的清朝那麽高,就連廣東都還算是化外流放之地。
湖廣真正大發展起來,靠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人在雲南被遺忘,滿腦子都想著怎麽從雲南移藩出去的小透明,岷王朱楩。
可以說,要想真正做成海外殖民這件事,分封藩王於海外建國,確實是最佳途徑。
如此,大明既擴大了疆域,還能憑借海外殖民地,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內外循環傾銷市場。
通過吸殖民地的血,來維持住大明持續的繁榮,還能稀釋分流大明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緩和土地矛盾。
就算海外殖民地未來出現問題,對大明本土也不會造成什麽大的危害。
甚至於,這些海外殖民地,還會成為大明的一道備用保險。
曆史上,葡萄牙王國就曾經因為拿皇的崛起,國都裏斯本被法軍攻陷,王室出逃以後遷都巴西裏約熱內盧,在此繼續遙控其它海外殖民地,抵抗法國軍隊的入侵。
直到拿破侖被英國人組織的第六次反法同盟,徹底擊敗了以後,葡萄牙國王這才得以返迴葡萄牙本土。
雖然這也讓巴西貴族感到不滿,不久後便爆發了獨立戰爭,宣布脫離葡萄牙的控製。
但在林煜看來,這完全沒有任何區別,因為後來獨立的巴西帝國皇帝,同時還是迴國的葡萄牙國王的兒子。
換湯不換藥!
林煜的想法也不是要保大明的江山,他隻是想保住這些殖民地,現在大明靠殖民地來吸血,未來這些殖民地必然會脫離大明的控製而獨立。
這是必然的。
至少分封藩王在海外建國,這些殖民地就會有充足的漢民人口。
縱使未來海外的藩王全部死絕,殖民地紛紛獨立,但隻要裏麵的主體民族都是漢人,文化、語言也都一脈相承,那就足夠了。
林煜的這些長遠設想,朱高熾自然看不出來,但他看到了藩王分封建國的可行性。
一可以把藩王宗室的包袱扔到海外,二可以消弭皇帝朝廷與宗藩的政治矛盾,三又可以控製海外殖民地,擴張大明疆土,增加大明的財賦收入。
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也不用考慮什麽,會不會有宗藩起兵,從海外殖民地反攻大明本土。
對方真要有這個本事,按照林煜的想法,這大明也確實應該換個皇帝來做一做了。
連個被吸血的殖民地都打不過,還被對方打進本土,這皇帝朝廷與廢物有什麽區別?
朱高熾把林煜對宗藩分封建國,與海外殖民地的綁合關係說完,殿下眾人全都陷入了沉思。
本來還覺得林煜是不是前天喝高了,所以嘴瓢亂講的夏原吉,此刻也是愈發覺得這個法子妙啊妙!
宗藩重新分封,不僅能夠消弭之前“宗藩新政”所帶來的宗室不滿,還能因此一次性轉移大量的宗藩到海外。
屆時,海外的殖民地以宗藩為旗幟,就能爆發出異常高漲的殖民活力,從而為朝廷在海外持續性的擴張殖民,攫取高額的殖民利潤。
穩賺不賠!
這就是林先生的謀劃嗎?
果然是深謀遠慮,從一開始的宗藩新政,林先生怕是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層。
也對,宗藩新政再如何,也隻是飲鴆止渴。
宗藩新政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海貿的利潤也不可能永遠夠分。
唯有海外殖民地,才能轉移朝廷與宗藩之間的政治矛盾,以及財政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