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征戰迴來,魯賢拜見明成祖,懇請成祖恩準兩件事,一是,家族世受朝廷隆恩,無以為報,懇請皇帝賜太祖像及成祖像,好張掛在家裏,供自己和家人早晚敬拜。第二件是他的弟弟刺幹羅祝思自稚年萌善心,早成教戒,做事非常認真小心,周邊的黎民百姓都敬慕他。現在刺幹羅祝思看到今年以來莊浪地區天大旱,天地焦黃,非常著急,想把家西邊的小佛堂擴建為寺,他要虔誠禱告我佛保佑我們大明帝國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請皇上恩準。


    成祖聽了,這都是好事啊,難得你們一門如此忠心,立即安排宮廷畫師繪製了洪武帝和自己的像,賜予魯賢,並命魯賢支持刺幹羅祝思建好寺院。


    魯賢大喜,帶領部下無心瀏覽一路風景,披星戴月,快馬加鞭,就為早日還家。迴到家裏,他一麵把明太祖和成祖的像高掛燕喜堂,供早晚禮拜,一麵著手安排家寺建造事宜。周邊百姓聽說魯土司家要建家寺,非常支持,自覺前來幫忙。


    再說韃靼是記吃不記打。到了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阿魯台又來襲擾明朝邊境。明成祖聞阿魯台將率部南掠,於是,又以皇太子監國,以安遠侯柳升、遂安伯陳英領中軍,武安侯鄭亨、保定侯孟瑛領左哨,陽武侯薛祿、新寧伯譚忠領右哨,英國公張輔、安平伯李安領左掖,成山侯王通、興安伯徐享領右掖,寧陽侯陳懋領前鋒,舉行第四次親征。九月,明軍抵西陽河,韃靼知院阿失帖木兒、古納台等來降,報知阿魯台部也被瓦剌部擊潰,遂駐師不進。十月,明軍前鋒向宿嵬山(今屬河北張北)方向搜索,韃靼王子也先土幹率部屬歸降,成祖封其為忠勇王。並給他賜了個漢名:金忠。這個金忠本是被排擠而落魄的蒙古王子,在明朝這邊受了優待,後來比較忠心。明軍遂班師迴京。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韃靼阿魯台又來了,兵犯大同、開平等地。明成祖哪能受這般鳥氣,召群臣聚議,立即決定第五次北征。成祖敕諭李英、魯賢等人領軍三月至京,舉行大閱兵,並任命柳升、陳英領中軍,張輔、朱勇領左掖,王通、徐亨領右掖,鄭亨、孟瑛領左哨,薛祿、譚忠領右哨,陳懋、金忠領前鋒。四月,征討大軍從京師出發,進抵隰寧(今內蒙古沽源南),得悉阿魯台已經逃往答蘭納木兒河,遂命諸軍急追。六月,明軍前鋒追至答蘭納木兒河,仍未見阿魯台部,遂下令班師。明成祖在班師途中病逝於榆木川。


    聽到明成祖病逝的消息,魯賢感到天塌了一般,悲痛萬分。他痛哭失聲,有好幾天茶飯不進。在魯賢心中,明成祖就像太宗皇帝朱元璋一樣,是不可多得的明君。明成祖提倡節儉並身體力行;心係百姓,如果什麽地方有水旱災害早晨報知他,晚上就會拿出解決方案,從不坐視不理;知人善用,表裏如一;有雄才遠略,五次北征,平定漠北的蒙古殘餘。明成祖威望和德行遠播於外,周邊向大明臣服朝貢的就有三十國,遠超過了漢朝和唐朝,這是多少帝王難以期及的啊!就個人來說,沒有明成祖就沒有他的今天,也就沒有他的家族今天的榮耀。是成祖賜他魯姓,是成祖為他敕賜修建了海德寺、妙因司,是成祖慧眼識才,三次帶他北征,給了他展示才華的平台,正是在這個平台上,他建功立業,成為了一名敵軍聞風喪膽的大明悍將,也使自己家族成為了河西巨室,大明帝國的西北屏障,受人尊敬。魯賢叫家人沐浴齋戒,不得吃酒,不得喧鬧嬉笑,恭恭敬敬張掛成祖遺像如喪考妣一般祭奠。他還萌生了在妙因寺修建一座萬歲殿,專門供奉明帝的想法。


    成祖崩,仁宗朱高熾繼位。仁宗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


    仁宗派使臣出使烏斯藏。可是,安定、曲先衛土官竟然劫殺明廷派往烏斯藏的使臣。朝野大為震動。明仁宗更是聞訊大怒,命陝西行都司都指揮同知李英、指揮魯賢會同必裏衛土官等率西寧諸衛及隆奔國師及12番族之兵前往征討。


    接到聖旨,李英、魯賢等人迅速帶兵深入遊牧區進剿,搶賊聞訊,哪裏還敢迎戰,早就遠遁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英、魯賢窮追不舍,大軍逾越昆侖山深入數百裏,追至雅零闊地,這才遇上搶賊。本來搶賊心存僥幸,以為明軍不可能翻越昆侖山,就是翻越昆侖山,也不可能再深入幾百裏來追擊,放鬆了警惕。突然發現李英、魯賢率領大軍趕殺過來,慌亂中倉促迎戰,大敗。李英、魯賢斬首480餘人,生擒主犯70餘人,俘獲1100餘人,獲駝馬牛羊14萬有奇。這次戰役有效的震懾了甘青豪酋,重樹明廷天子之皇威,安定王桑爾失加惶恐不安,主動赴京謝罪。


    適逢仁宗崩,宣宗繼位。宣宗遣使褒諭宴勞各位有功之臣:


    “以安定等處強寇,殺害朝使,劫奪賜物,特敕爾等率兵剿戮,除害安民。爾等能敬恭朝命,益殫智謀,奮勇敢,躬率將士,深入寇穴,剪戮擒獲男女三千有餘人,得其駝馬牛羊十有三萬。使兇憨滅跡,良善安居,道路往來,永無患害。眷爾忠勤,深用嘉悅。朕嗣位之初,方任將帥以靖邊境,使皆如爾等盡心盡力,何寇不滅,何功不成,雖古良將,又何過也。今特遣禮部主事楊鏞宴勞爾等,所得人口馬駝,送赴京來,牛羊就彼給賞隨征將士。”


    因征安定、曲先之功,李英升右軍都督府左都督,但食祿不視事;魯賢奉詔進京,升都指揮僉事,賜予白金、文綺、寶鈔等。


    由於魯賢在曆次作戰中的突出表現,李英上疏朝廷:“莊浪衛土官指揮同知魯失伽所部土軍土民二百六十人舊隸隨駕三千之數,今從征安定還,請仍令魯失加管領訓練,遇有邊警易於調用。”宣宗準許了李英的請求,從此隨魯賢出征的260人轉變成為魯氏家族的私家軍隊,這也標誌著“魯家軍”的正式誕生,自此魯氏曆代均承襲這支軍隊的管轄權。魯賢就成了“魯家軍”的實際締造者。


    洪熙元年(1425)春,魯賢再添喜事,妻子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魯賢樂的合不上嘴,起名鑒,字景明。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四月辛酉,宣宗遣太監侯顯出使西藏。這一次,宣宗吸取教訓,下旨要魯賢護送。魯賢率土兵3000人護送到思哈麻湯。


    魯賢占領通往青海的要道,適逢當地藏民叛亂,就急馳數十裏,召還1200多人,確保了護送任務的完成。有魯賢做後盾,太監侯顯先後與怕木竹巴灌頂國師、闡化王吉剌思八監藏巴藏卜、必裏工瓦闡教王領真巴吉監藏、靈藏讚善王喃葛監藏、尼八利國王沙地新葛,地湧塔王子可般、輔教王喃葛列思巴羅葛囉監藏巴藏卜等相會,各賜之絨錦、紵絲有差。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宣宗即位後,政通人和,蒙古韃靼阿魯台與瓦剌脫歡連年派遣使者入貢,邊境無大戰事。宣德三年(1428年)十月,宣宗擔心秋高馬肥時蒙古人侵犯邊疆,於是整頓兵馬,率領群臣巡視北邊。宣宗讓大軍駐紮喜峰口以待敵軍。守將奏報兀良哈率領萬名鐵騎騷擾邊疆,宣宗精選鐵騎兵三千飛奔前往。敵軍望見遠處來軍,以為是戍守邊疆之兵,即以全部兵力來迎戰。宣宗命令將鐵騎分為兩路夾攻敵軍,並且親自射殺敵軍先鋒,殺死三人。兩翼飛矢如雲,敵人不敢前進。繼而,宣宗又命連續發射神機銃,敵軍人馬死傷大半,剩下的全部潰逃。宣宗用數百鐵騎直驅前行,敵人看到黃龍旗,才知道是皇帝親征,於是全部下馬拜倒在地請降,宣宗將這些人捆縛抓獲,大勝而歸。


    原來經過成祖五次北征,蒙古韃靼阿魯台已經江河日下,重新振興的瓦剌人在脫歡的領導下屢次侵入阿魯台的領地,迫使阿魯台東移。這樣,蒙古聯盟一分為二:阿魯台領導東蒙古韃靼人,脫歡領導西瓦剌諸部落。雙方戰爭不斷。阿魯台的蒙古韃靼領導權還受到來自自己控製下的兀良哈的挑戰。在仁宗時期,兀良哈曾經派遣使者前來尋求大明的援助去反對阿魯台。在這些威脅麵前,阿魯台再次上表稱臣,爭取與明朝廷和睦相處。他的臣服得到熱情的迴報。宣宗登基以後不久,阿魯台每年派遣納貢使團前往北京,大明則以珍貴的絲綢、緞子、茶業和其他的禮品迴贈。明廷希望如果瓦剌脫歡萬一進攻時,能夠得到阿魯台的幫助,但阿魯台十分虛弱,不可能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盟友。由於阿魯台的無能,兀良哈蒙古人受到鼓舞,不時威脅中國邊境。沒想到,當他們襲擊大明領土時,恰好宣宗親自率領3千騎兵視察邊境,擊退了侵犯者。宣宗用實際行動表明明軍的強大。第二年春,兀良哈首領完著鐵木爾來京朝貢謝罪。


    後來宣宗對西北邊防防務作了一些變動。在戰略要地開平衛之南,明軍在薛祿將軍的率領下在一些城市構築防禦工事。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工事完成後,薛祿建議把邊境防務集中在此,放棄開平的前沿戍區,以便縮短供應線。這個決定其實是一個嚴重的戰略錯誤,因為它把幾百公裏的地方暴露在蒙古人麵前,同時又限製了明朝軍隊的行動,使他們不得不越來越采取守勢。


    瓦刺脫歡與韃靼阿理台的戰爭仍然在繼續。阿魯台立鬼立赤的兒子阿台為漢。宣德六年(1431年),韃靼人被瓦刺人打敗。五月,阿魯台帶領二千騎兵駐守在張家口外集寧海子,兀良哈福爾、朵額、泰寧三衛首領看到阿魯台打了敗仗,於是轉而投奔明朝廷。宣宗恩準福爾、朵額、泰寧三衛都指揮使,可以來明朝,也可迴去,但必須嚴厲管製部下,不得再犯邊境。兀良哈得到明朝的支持,在宣德七年(1432年)八月間,出兵攻打阿魯台,被阿魯台打得大敗,逃到了海西。阿魯台聲勢大振,又向西與瓦刺爭戰。


    宣德八年(1433年)秋,瓦刺脫歡派使臣到明朝納貢,又派使者述說蒙古戰事。阿魯台一支部屬西行至涼州永昌,被明軍擒斬百餘人。


    額勒伯克漢家庭的後代脫脫不花曾在永樂時,在甘肅鎮降明,這個時候又背叛明朝投靠了瓦刺,被脫歡人擁戴為岱總漢。脫歡為丞相。


    宣德九年七月,脫脫不花和脫歡的部隊在瓦刺海襲擊阿魯台,阿魯台大敗。九月,在母納山之戰中,瓦剌擊潰了阿魯台並把他殺死。瓦剌無可爭辯地成了蒙古最強大的力量。阿魯台所立王子阿台及其所部朵兒隻伯也遭到脫脫不花的攻擊,逃竄到亦集乃,成為了甘、涼、莊的邊患。由於生活所迫,阿台及其所部朵兒隻伯多次竄至甘、涼、山丹境內為患,殺死山丹衛指揮陳玘等。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要求魯賢出兵永昌。魯賢隨即出兵,攻擊完者帖木,將其平定,升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次年,阿台及其所部朵兒隻伯再次入犯,魯賢出兵張掖,剿殺阿台朵爾隻伯,斬首和俘獲1200餘人,宣宗大喜,派來特使特來慰勞魯賢:“……惟爾魯失加隻事我祖宗曆有年歲,嚐扈從北征多效力勞績,在邊守備恪遵法度,今又能效力殺賊,具見爾之忠勤良用嘉獎,茲特加賞銀二十兩、大紅織金紵絲衣服一襲,以旌爾功,爾其體朕整飭備邊之心撫恤部下人馬,益為朝廷效力,將犯邊達賊剿殺盡絕俾邊境永寧而爾等亦得休息,共享太平之福,但有功者爾即具實奏聞朝廷升賞,必不爾吝,故茲敕諭宜體朕懷。宣德十年十月初九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篤忠貞魯土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半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半川並收藏世篤忠貞魯土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