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瞧著眾將熱血高漲的模樣,崇禎皇帝欣慰的笑了,他的一番心血沒有白費。
左良玉、賀人龍、白廣恩、高傑等西北悍將,正值武將的巔峰年紀,不管陣仗經驗還是個人勇武,俱是最佳時期。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是從底層一刀一槍,靠著浴血廝殺成長起來,在軍中很有威望。
若是他們能用心報效朝廷,戰鬥力相當可觀。
當然,他們也不是盧象升、孫傳庭這樣的純臣,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不過,崇禎皇帝覺得很正常。
這才是大多數人的人性。
大明帝國若人人都像盧象升、孫傳庭一樣,又有他什麽事情?
有心思,有想法,有欲望,朕都可以滿足,隻是要拿軍功來換!
站在軍帳中央,崇禎皇帝掃視著這幫西北悍將,擲地有聲大喝道:“諸卿,韃虜已經四次入犯大明,但凡為大明臣子,都應臥薪嚐膽,誓複國仇。
當是時,正是吾輩男兒報效朝廷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古有褒功之典,殺韃滅胡,朕所望於今日。但有殊勳者,朝廷不吝伯候之賞。
倘若有負朕之重寄,貪生怕死避戰於敵,國法也自有處罰之款。
朕之殷盼,尚望諸卿牢記在心,不負朕意,凱旋歸至!”
說完,崇禎皇帝將手裏的玉碗,狠狠地砸向地麵。
哐當……
玉碗砰然而碎,眾將內心稟然,皆跪伏在地,屏氣凝神。
唯有洪承疇和孫傳庭二人,代表眾將答道:“臣等定不負陛下重寄,殺韃滅胡,誓複國仇!”
為將者,對於陛下這一套並不陌生。
碎碗顯決心,這是大仗要仗的節奏。過去,他們也沒少幹。
現在雖然不知陛下接下來具體如何安排,但依其種種動作,顯然已經決心已定。
“諸卿原地修整三日,隨時等待朝廷召喚!”
軍帳內,崇禎皇帝一人傲然站著,吩咐眾將一句,就擺駕迴宮了。
該說的說了,該做的做了,目的已經達成,他如果再留下來,眾將就不自在了,犒軍也就不完美。
倒是禦馬監掌印李鳳翔等崇禎皇帝離去後,打開黃緞包袱,從朱漆描金盤龍匣子取出黃綾詔書,朗朗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韃虜入侵,若不一鼓蕩平,則國家腹心之禍,寧有底止!
幸賴洪承疇、孫傳庭心憂國事,日夜兼程赴京勤王,朕甚嘉慰。
茲再賜三邊總督洪承疇、川陝巡撫孫傳庭二人尚方寶劍各一柄,陣前便宜行事。
並賜內帑銀二十萬兩,紅絲表裏各二百匹,賞功銀牌五百副,供陣前獎功之用。
欽此!
“臣叩謝皇恩浩蕩!”
洪承疇和孫傳庭三唿萬歲,朝北謝恩。
陛下真是大手筆,動真格了。
一次賞賜內帑銀二十萬兩,賞功銀牌五百副,供陣前獎功之用,這在過去簡直是不敢想象。
賬內,眾將聽得真真切切,都不禁暗自咋舌沉思。
有功就賞,有過就罰!
大抵就是陛下的意思了。
很快,此事在第二天就得到驗證。
翌日餉午,京城各路勤王大軍就收到朝廷邸鈔:曉瑜赴京各路勤王之師,宣大、保定、昌平等共六鎮。
著盧象升與孫傳庭、洪承疇商定奇略,敕督師統領援兵,兵將俱受節製。
內廷高時明、李鳳翔為監軍,管理巡協煮粥膳京師貧民,梟斬審實來城奸細,大定賞、罰格。
賞格如下:
有能擒斬韃虜大頭目一名者,賞銀一百五十兩,不願賞者升二級。
有能擒斬頭目一名顆者,賞銀一百兩,不願賞者升二級。
有能擒斬強壯韃賊一名顆者,賞銀五十兩,不願賞者升一級。
有能擒斬幼小韃賊一名顆者,賞銀三十兩,不願賞者升原職半級。
有能擒斬降將張萬春等者,賞例與擒斬次頭目同。
罰格如下:
將吏舉監生員人等,迎賊受降者,淩遲處死,全家處斬。
文武將吏棄城逃走者,斬,妻孥流配。
征調官員逗遛觀望與避逃者,斬。
差往偵探不實者,捆打一百二十棍,因而誤事者,斬。
征發調遣有司官遲誤應付致誤軍機者,斬。
優渥的賞格殺氣騰騰的罰格同時頒布出來,整個京城頓時沸沸揚揚,議論紛紛。
各路勤王之師的將士,也是拿著朝廷邸鈔,反複觀看並討論著。
可在當日晚些時候,朝廷緊接著又頒布如下諭旨:
超擢前次輔王應熊入內閣,協理部事;布衣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躐授都司副都司,再加副總兵,給銀十萬募兵。
副將以下不用命者,軍法從事。
又因本兵王尚書,賊兵入犯,方略不聞,又失於偵探,初時聖問,不知是何處虜兵,後邊遵化失守兩日才報,聖上將來下了獄勘問。督師因聖旨嚴催入關,因缺餉上本道:乞給援兵一飽。聖旨既催戶部立發糧草,又發禦前銀一萬兩,差禦史一員,製買肉食並酒給犒。此時奴兵已漸過薊,滿總兵、尤總兵已都到城下,聖賜滿總兵鹽菜羊酒。京城大備戰守之具,每門分勳戚大臣把守,後又差內臣協守,俟虜平仍行撤去。嚴處了幾個守具不完的官,一個不急浚河的官。屢屢傳旨,督催獎賞各路進援將士,傳諭軫恤百姓。
</p>
瞧著眾將熱血高漲的模樣,崇禎皇帝欣慰的笑了,他的一番心血沒有白費。
左良玉、賀人龍、白廣恩、高傑等西北悍將,正值武將的巔峰年紀,不管陣仗經驗還是個人勇武,俱是最佳時期。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是從底層一刀一槍,靠著浴血廝殺成長起來,在軍中很有威望。
若是他們能用心報效朝廷,戰鬥力相當可觀。
當然,他們也不是盧象升、孫傳庭這樣的純臣,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不過,崇禎皇帝覺得很正常。
這才是大多數人的人性。
大明帝國若人人都像盧象升、孫傳庭一樣,又有他什麽事情?
有心思,有想法,有欲望,朕都可以滿足,隻是要拿軍功來換!
站在軍帳中央,崇禎皇帝掃視著這幫西北悍將,擲地有聲大喝道:“諸卿,韃虜已經四次入犯大明,但凡為大明臣子,都應臥薪嚐膽,誓複國仇。
當是時,正是吾輩男兒報效朝廷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古有褒功之典,殺韃滅胡,朕所望於今日。但有殊勳者,朝廷不吝伯候之賞。
倘若有負朕之重寄,貪生怕死避戰於敵,國法也自有處罰之款。
朕之殷盼,尚望諸卿牢記在心,不負朕意,凱旋歸至!”
說完,崇禎皇帝將手裏的玉碗,狠狠地砸向地麵。
哐當……
玉碗砰然而碎,眾將內心稟然,皆跪伏在地,屏氣凝神。
唯有洪承疇和孫傳庭二人,代表眾將答道:“臣等定不負陛下重寄,殺韃滅胡,誓複國仇!”
為將者,對於陛下這一套並不陌生。
碎碗顯決心,這是大仗要仗的節奏。過去,他們也沒少幹。
現在雖然不知陛下接下來具體如何安排,但依其種種動作,顯然已經決心已定。
“諸卿原地修整三日,隨時等待朝廷召喚!”
軍帳內,崇禎皇帝一人傲然站著,吩咐眾將一句,就擺駕迴宮了。
該說的說了,該做的做了,目的已經達成,他如果再留下來,眾將就不自在了,犒軍也就不完美。
倒是禦馬監掌印李鳳翔等崇禎皇帝離去後,打開黃緞包袱,從朱漆描金盤龍匣子取出黃綾詔書,朗朗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韃虜入侵,若不一鼓蕩平,則國家腹心之禍,寧有底止!
幸賴洪承疇、孫傳庭心憂國事,日夜兼程赴京勤王,朕甚嘉慰。
茲再賜三邊總督洪承疇、川陝巡撫孫傳庭二人尚方寶劍各一柄,陣前便宜行事。
並賜內帑銀二十萬兩,紅絲表裏各二百匹,賞功銀牌五百副,供陣前獎功之用。
欽此!
“臣叩謝皇恩浩蕩!”
洪承疇和孫傳庭三唿萬歲,朝北謝恩。
陛下真是大手筆,動真格了。
一次賞賜內帑銀二十萬兩,賞功銀牌五百副,供陣前獎功之用,這在過去簡直是不敢想象。
賬內,眾將聽得真真切切,都不禁暗自咋舌沉思。
有功就賞,有過就罰!
大抵就是陛下的意思了。
很快,此事在第二天就得到驗證。
翌日餉午,京城各路勤王大軍就收到朝廷邸鈔:曉瑜赴京各路勤王之師,宣大、保定、昌平等共六鎮。
著盧象升與孫傳庭、洪承疇商定奇略,敕督師統領援兵,兵將俱受節製。
內廷高時明、李鳳翔為監軍,管理巡協煮粥膳京師貧民,梟斬審實來城奸細,大定賞、罰格。
賞格如下:
有能擒斬韃虜大頭目一名者,賞銀一百五十兩,不願賞者升二級。
有能擒斬頭目一名顆者,賞銀一百兩,不願賞者升二級。
有能擒斬強壯韃賊一名顆者,賞銀五十兩,不願賞者升一級。
有能擒斬幼小韃賊一名顆者,賞銀三十兩,不願賞者升原職半級。
有能擒斬降將張萬春等者,賞例與擒斬次頭目同。
罰格如下:
將吏舉監生員人等,迎賊受降者,淩遲處死,全家處斬。
文武將吏棄城逃走者,斬,妻孥流配。
征調官員逗遛觀望與避逃者,斬。
差往偵探不實者,捆打一百二十棍,因而誤事者,斬。
征發調遣有司官遲誤應付致誤軍機者,斬。
優渥的賞格殺氣騰騰的罰格同時頒布出來,整個京城頓時沸沸揚揚,議論紛紛。
各路勤王之師的將士,也是拿著朝廷邸鈔,反複觀看並討論著。
可在當日晚些時候,朝廷緊接著又頒布如下諭旨:
超擢前次輔王應熊入內閣,協理部事;布衣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躐授都司副都司,再加副總兵,給銀十萬募兵。
副將以下不用命者,軍法從事。
又因本兵王尚書,賊兵入犯,方略不聞,又失於偵探,初時聖問,不知是何處虜兵,後邊遵化失守兩日才報,聖上將來下了獄勘問。督師因聖旨嚴催入關,因缺餉上本道:乞給援兵一飽。聖旨既催戶部立發糧草,又發禦前銀一萬兩,差禦史一員,製買肉食並酒給犒。此時奴兵已漸過薊,滿總兵、尤總兵已都到城下,聖賜滿總兵鹽菜羊酒。京城大備戰守之具,每門分勳戚大臣把守,後又差內臣協守,俟虜平仍行撤去。嚴處了幾個守具不完的官,一個不急浚河的官。屢屢傳旨,督催獎賞各路進援將士,傳諭軫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