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嗬嗬……
董長青聞言,氣極反笑,仰頭望天,任憑雨水灑落臉上,既不去拂拭,也懶得作答。
“你們老老實實經商?你們要老老實實經商會有滅門之禍?”
錦衣衛僉事李若鏈大步踏著雨水,走上前來,刀鋒指著趙家父子厲聲喝道:
“身為大明子民,世居京城,累受皇恩,卻認賊作父,替建奴收集情報,隱匿細作,私藏軍器,真以為自己做得很隱蔽,我們就不知道?”
趙東晨父子麵如死灰,望著府邸一地猩紅的鮮血,臉上終於寫滿了悔恨二字。
一失足成千古恨!
趙家和建奴原本沒有關係,隻因和晉商有生意來往,一路看他們走私建奴發了大財且平安無事,這才眼紅步入其中。
隨著和建奴的合作越來越密切,趙家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建奴的懷抱,心甘情願成為建奴安插在京城的暗樁。
一開始,趙家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隻提供大明朝堂一些信息之類的小情報。
可十餘年下來順風順水平平安安,滿朝上下沒有一人懷疑一人關注,反而因為生意越做越大,官場朋友越來越多,行事也愈發方便。
尤其是隨著前三次建奴入寇,在大明如入無人之境,趙家認定建奴不可製勝,行事也更加無所忌憚。
也因此,此次建奴第四次入關,他和範家一拍即合,把建奴負責情報工作的佟圖賴請進京城“深入虎穴”,準備趁勢而為。
哪裏知道,現在錦衣衛居然無聲無息摸上門來,要屠盡趙家滿門。
想起來他們在朝堂有人,在軍隊也有人,可真當皇帝要對付他們,也隻是刀俎之魚,任人宰割。
在這一刻,趙家父子突然想起一句話,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原本趙家幾世富貴,與南京守備忻城伯趙之龍又是遠親,若不是眼紅財富和建奴勾搭,趙家應該可以長久風光下去。
可是現在,不僅人沒了,便是這些年積攢的巨額財富,也白白送給了朝廷。
而且,死後還要留下千古罵名。
見到趙家父子悔過的神情,李若鏈歎了一口氣,可嘴裏並沒留情,“想不到你們為了錢財,居然連祖宗都不要,如此替建奴賣命?
不過沒關係,為建奴做事,你們趙家要斷子絕孫,不配留在世上!”
“請問這位大人,是範家把我們供出來的吧?”趙東晨臉上青筋條條,不甘心的問道。
“如你所願,送你上路!”
旁邊的董長青輕哼一聲,舉刀劈去,鮮血飛濺,趙東晨捂著脖頸緩緩倒下,雙腳不停地抽搐著。
“啊——”
接連目睹子孫倒在眼前,趙家老人仿若瘋狂,舉刀衝上前來。
董長青大氅掀起,帶起一連串的水珠,反手一刀劈的對方踉蹌後退,一手拿著腰刀,一手摟過老人的肩膀,從他腹部刺去。
“通敵賣國,死有餘辜!”
輕聲說了句,隨後推將老人推倒在地,舉起手臂,手指勾了勾。
頓時,兩隊錦衣校尉拿著手弩,弓著身子利索上前,弓弩劃過長空,發出急促的聲音,朝趙家男女無差別射去。
兩輪箭雨過後,趙府已沒有站著的人。
“全部檢查清楚,不留一個活口……”
一刀劈開雨霧,李若鏈高大的身軀踏著積水,轉身跨馬離去。
作為清理晉商的前線指揮,他還要趕赴下一個戰場。
風雨中,錦衣千戶董長青接管此處。
在殺掉最後一個裝死之人後,屍體集中在趙府的柴房,淋上火油,劈啪燃燒的火苗漸漸引出大火,幾個瞬間,房簷轟的垮塌,大火冒著濃煙熊熊燃燒起來……
“諸位,你們都聽好了,待會抄家手腳放幹淨點!
當今天子明察秋毫天威難測,現在好不容易有了翻身的機會,誰要給錦衣衛丟人,南鎮撫司的人字號大牢就是他的最終歸宿!”
最後,董長青再三警告眾人。
錦衣衛校尉渾身稟然,挺胸大聲領命,手中的繡春刀也不由抓緊幾分。
一個個相互打氣,此事一定要辦的漂亮,讓陛下看到錦衣衛始終是皇家不可或缺的鷹犬。
其實董長青如此說,也隻是例行公事罷了。
錦衣衛的忠誠是有保證的,而且有東廠監督,基本上誰也不會亂來。
對於違反紀律的錦衣衛人員,南鎮撫司處置非常嚴格,
自錦衣衛建立以來,一直強調是個“大家庭”,在組織精神上,始終是建立在中國傳統的仁義忠孝的基礎上。
而且鑒於錦衣衛特殊的性質,規定隻要一入錦衣衛,就必須終身為其服務。
在錦衣衛沒有炒魷魚,也不接受辭職,誰要提出辭職,十有八九要麵臨長期監禁的結局,甚至……
因此在錦衣衛內部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站著進來,躺著出去。
這天注定是個忙碌的夜晚,在錦衣衛衙門裏,直到入夜都是燈火通明,不斷有人進進出出。
書吏要把各種物件登記入冊,統計銀糧總數,百戶和普通的錦衣衛則成了力工,將源源不斷的金銀、家私、字畫等入庫。
雖然辛苦,可每個人都幹勁十足,因為今天的收成不錯,天子高興,也會有賞賜。
更何況,能在大明最有權勢的部門任職,原本就是風光無限的事情。
同樣,隨著戰局發展,皇宮最近也是燈火通明。
由於崇禎皇帝沒有臨朝,每天送進宮來的各樣文書像雪花一般落在禦案上。
雖然崇禎皇帝已經囑咐內閣,沒有大事,盡量不要送進宮內。
但是,各地的戰局還有勤王的消息委實太多,政事可以暫時不予理會,可是軍事,崇禎皇帝不得不親自處理。
撫摸著有些發昏的腦袋,崇禎皇帝歎了口氣,天子真他娘的不好當呐!
怪不得英國公府傳到張之極這一代,才第八代。
可傳到朕這裏,卻是已經第十六個皇帝了。
這說明什麽?
除了有落水的風險外,操勞啊!
“皇爺,大喜!”
正感慨間,方正化一臉喜氣急匆匆地進入殿內。
</p>
嗬嗬……
董長青聞言,氣極反笑,仰頭望天,任憑雨水灑落臉上,既不去拂拭,也懶得作答。
“你們老老實實經商?你們要老老實實經商會有滅門之禍?”
錦衣衛僉事李若鏈大步踏著雨水,走上前來,刀鋒指著趙家父子厲聲喝道:
“身為大明子民,世居京城,累受皇恩,卻認賊作父,替建奴收集情報,隱匿細作,私藏軍器,真以為自己做得很隱蔽,我們就不知道?”
趙東晨父子麵如死灰,望著府邸一地猩紅的鮮血,臉上終於寫滿了悔恨二字。
一失足成千古恨!
趙家和建奴原本沒有關係,隻因和晉商有生意來往,一路看他們走私建奴發了大財且平安無事,這才眼紅步入其中。
隨著和建奴的合作越來越密切,趙家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建奴的懷抱,心甘情願成為建奴安插在京城的暗樁。
一開始,趙家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隻提供大明朝堂一些信息之類的小情報。
可十餘年下來順風順水平平安安,滿朝上下沒有一人懷疑一人關注,反而因為生意越做越大,官場朋友越來越多,行事也愈發方便。
尤其是隨著前三次建奴入寇,在大明如入無人之境,趙家認定建奴不可製勝,行事也更加無所忌憚。
也因此,此次建奴第四次入關,他和範家一拍即合,把建奴負責情報工作的佟圖賴請進京城“深入虎穴”,準備趁勢而為。
哪裏知道,現在錦衣衛居然無聲無息摸上門來,要屠盡趙家滿門。
想起來他們在朝堂有人,在軍隊也有人,可真當皇帝要對付他們,也隻是刀俎之魚,任人宰割。
在這一刻,趙家父子突然想起一句話,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原本趙家幾世富貴,與南京守備忻城伯趙之龍又是遠親,若不是眼紅財富和建奴勾搭,趙家應該可以長久風光下去。
可是現在,不僅人沒了,便是這些年積攢的巨額財富,也白白送給了朝廷。
而且,死後還要留下千古罵名。
見到趙家父子悔過的神情,李若鏈歎了一口氣,可嘴裏並沒留情,“想不到你們為了錢財,居然連祖宗都不要,如此替建奴賣命?
不過沒關係,為建奴做事,你們趙家要斷子絕孫,不配留在世上!”
“請問這位大人,是範家把我們供出來的吧?”趙東晨臉上青筋條條,不甘心的問道。
“如你所願,送你上路!”
旁邊的董長青輕哼一聲,舉刀劈去,鮮血飛濺,趙東晨捂著脖頸緩緩倒下,雙腳不停地抽搐著。
“啊——”
接連目睹子孫倒在眼前,趙家老人仿若瘋狂,舉刀衝上前來。
董長青大氅掀起,帶起一連串的水珠,反手一刀劈的對方踉蹌後退,一手拿著腰刀,一手摟過老人的肩膀,從他腹部刺去。
“通敵賣國,死有餘辜!”
輕聲說了句,隨後推將老人推倒在地,舉起手臂,手指勾了勾。
頓時,兩隊錦衣校尉拿著手弩,弓著身子利索上前,弓弩劃過長空,發出急促的聲音,朝趙家男女無差別射去。
兩輪箭雨過後,趙府已沒有站著的人。
“全部檢查清楚,不留一個活口……”
一刀劈開雨霧,李若鏈高大的身軀踏著積水,轉身跨馬離去。
作為清理晉商的前線指揮,他還要趕赴下一個戰場。
風雨中,錦衣千戶董長青接管此處。
在殺掉最後一個裝死之人後,屍體集中在趙府的柴房,淋上火油,劈啪燃燒的火苗漸漸引出大火,幾個瞬間,房簷轟的垮塌,大火冒著濃煙熊熊燃燒起來……
“諸位,你們都聽好了,待會抄家手腳放幹淨點!
當今天子明察秋毫天威難測,現在好不容易有了翻身的機會,誰要給錦衣衛丟人,南鎮撫司的人字號大牢就是他的最終歸宿!”
最後,董長青再三警告眾人。
錦衣衛校尉渾身稟然,挺胸大聲領命,手中的繡春刀也不由抓緊幾分。
一個個相互打氣,此事一定要辦的漂亮,讓陛下看到錦衣衛始終是皇家不可或缺的鷹犬。
其實董長青如此說,也隻是例行公事罷了。
錦衣衛的忠誠是有保證的,而且有東廠監督,基本上誰也不會亂來。
對於違反紀律的錦衣衛人員,南鎮撫司處置非常嚴格,
自錦衣衛建立以來,一直強調是個“大家庭”,在組織精神上,始終是建立在中國傳統的仁義忠孝的基礎上。
而且鑒於錦衣衛特殊的性質,規定隻要一入錦衣衛,就必須終身為其服務。
在錦衣衛沒有炒魷魚,也不接受辭職,誰要提出辭職,十有八九要麵臨長期監禁的結局,甚至……
因此在錦衣衛內部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站著進來,躺著出去。
這天注定是個忙碌的夜晚,在錦衣衛衙門裏,直到入夜都是燈火通明,不斷有人進進出出。
書吏要把各種物件登記入冊,統計銀糧總數,百戶和普通的錦衣衛則成了力工,將源源不斷的金銀、家私、字畫等入庫。
雖然辛苦,可每個人都幹勁十足,因為今天的收成不錯,天子高興,也會有賞賜。
更何況,能在大明最有權勢的部門任職,原本就是風光無限的事情。
同樣,隨著戰局發展,皇宮最近也是燈火通明。
由於崇禎皇帝沒有臨朝,每天送進宮來的各樣文書像雪花一般落在禦案上。
雖然崇禎皇帝已經囑咐內閣,沒有大事,盡量不要送進宮內。
但是,各地的戰局還有勤王的消息委實太多,政事可以暫時不予理會,可是軍事,崇禎皇帝不得不親自處理。
撫摸著有些發昏的腦袋,崇禎皇帝歎了口氣,天子真他娘的不好當呐!
怪不得英國公府傳到張之極這一代,才第八代。
可傳到朕這裏,卻是已經第十六個皇帝了。
這說明什麽?
除了有落水的風險外,操勞啊!
“皇爺,大喜!”
正感慨間,方正化一臉喜氣急匆匆地進入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