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原本,這三人無論哪一個,不管是忠誠度還是業務能力,皆是崇禎皇帝心目中錦衣衛指揮使的可靠人選。


    可惜,他們資曆和威望不足,出身又一般,縱使有崇禎皇帝扶持,怕也沒有多少底氣對抗強大的文官集團。


    要知道,錦衣衛指揮使幹的可全是得罪人的活,個人不是有些背景有些道行,根本很難勝任這個職位。


    尤其是當下特殊時期,崇禎皇帝沒有時間等待他們成長,他需要一個強勢的錦衣衛指揮使,一上台便能風風火火搞事情。


    那麽,從親近的勳戚中挑選一位,無疑是最合適的辦法。


    忠誠、能力、年紀、性格、身份……缺一而不可。


    手指輕點禦案,崇禎皇帝雙目微闔,腦海結合這幾個條件,把京城勳戚子弟一一遴選、排除,最終得到了中意的人選。


    “宣左都督劉文耀、駙馬都尉鞏永固立即入宮覲見。”


    端坐龍椅上,崇禎皇帝索性閉上略顯疲憊的雙眼,輕聲吩咐道。


    “遵旨!”


    屏風後,一道身影朝崇禎皇帝拜服,緊接著起身提起袍裙,匆匆往外而去。


    嗶啵一聲,燃燒的火燭驚醒了不知不覺小睡一覺的崇禎皇帝。


    此時天色漆黑如墨,不知是何時辰。


    愜意的伸展雙臂,疲憊感不翼而飛,崇禎皇帝覺得又充滿了力量。


    說起來,前任崇禎皇帝勤勉好學,文武皆有所成。


    文能吟詩作畫,武能拉弓騎馬。


    不過,這都不是繼任者崇禎皇帝所在意的。


    他在意的是有一個好身體。


    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


    但想來,他應該沒必要有這方麵的顧慮。


    曆史上,本尊宵衣旰食,夙夜不懈,屢屢遭受重大精神打擊,可人家依舊活蹦亂跳,就足以說明身體杠杠的了。


    “皇爺,劉都督和鞏駙馬已經等候半個多時辰了。”


    耳邊,傳來輪值小黃門的稟告。


    “怎麽不叫醒朕?”


    崇禎皇帝麵色不愉,沉聲發問。


    劉文耀和鞏永固如同忠義的老王一般,都是最忠誠本尊之人,崇禎皇帝自然相當在意。


    “陛下,不關小公公的事,是臣等不讓通稟。”


    聽到聲音,屏風外的劉文耀出聲解圍答道。


    繼而,和劉文耀一起的駙馬都尉鞏永固亦解釋道:“聽小公公說,陛下自昨日起,一宿未眠。


    今日又從日出到日昳,勤勉政事,未嚐一刻休息。如今好不容易小憩片刻,臣等如何忍心打攪?”


    這話沒毛病。


    崇禎皇帝微微頷首,沒有追究小黃門的責任。


    說話間,二人進來參見崇禎皇帝,俯身行禮。


    “二位免禮平身。”崇禎皇帝雙手虛抬,柔聲答道。


    同時,吩咐房內太監全部出殿,方才有時間打量他們。


    鞏永固年輕一些,正是鋒芒畢露的年紀,站立在那兒,便猶如一把利劍,英氣逼人。


    相較之下,劉文耀雖然沒大鞏永固多少,但因為一直有職務在身,遊走朝堂,顯得內斂沉穩。


    兩人性格,一動一靜,大抵是崇禎皇帝的第一感覺。


    都給崇禎皇帝的印象不錯,沒有勳戚子弟金玉其外的虛浮,怪不得能得本尊的賞識和信任。


    劉文耀和他的哥哥新樂侯劉文炳是皇親,是本尊親舅舅之子,三人是姑表兄弟。


    曆史上,本尊對新樂侯劉文炳、劉文耀兄弟和鞏永固十分信任,授予他們直接麵君奏報的權力。


    這在外戚不得幹政的大明朝,是非常少有的殊榮。


    當然,劉文炳三人也沒有辜負本尊的信任。


    他們不僅忠義,還及其有能力,是前任崇禎皇帝的好幫手。


    在崇禎十七年一月,快遞小哥的叛軍勢如破竹,大明危在旦夕。


    劉文炳三人與本尊研討國事時,向本尊提出要讓定王和永王盡快就藩。定王去山東,永王去四川,太子退守南京監國。


    這樣一來,即使叛軍攻占了京城,仍然還有很大的轉圜餘地。


    說得難聽點,四處分散,留下革命的火種,以圖東山再起。


    本尊深表讚同,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建議。


    但悲哀是,居然因為內帑沒錢而暫時推遲了下來。


    這就要命了!


    最終,叛軍攻進京城,崇禎皇帝兩手準備,讓劉文炳和鞏永固負責保護太子朱慈烺逃離京城,劉文耀保護永王、定王出逃。


    最後的結果,劉文炳、鞏永固二人和太子失散,沒有成功。


    城破之日,劉文炳全家四十二口自縊的自縊,投井的投井。


    而鞏永固和公主留下五個子女,大的才十二三歲。


    他把子女叫出來,用黃繩將他們全部縛在公主棺木上說:“你們是公主的孩子,皇帝的外甥,不能受辱!”


    然後全部的酒都倒在棺木上,又拿出僅存的公主遺物,以及全部字畫文章,全家跟公主的屍身一起點火自焚。


    同時,京城的勳貴皇親中,惠安伯張慶臻與妻子聚飲,積薪四圍,全家焚死;新城侯王國典亦焚死;宣城伯衛時春懷鐵券,闔門赴井死。


    這五家自縊的自縊,投井的投井,自焚的自焚,以死效忠本尊效忠大明,實為悲壯至極。


    而劉文耀為人機警,頭腦靈活,讓八十多歲的祖母和永王、定王喬裝打扮成難民,在他和家將的掩護下,成功逃離京城。


    自此,在曆史,永王和定王不知所蹤,下落成謎,也算是為皇室留下了一絲血脈。


    但是,忠心的劉文耀在完成本尊的托付後,居然又殺迴來想保護皇宮。


    然而時局的發展已經無力迴天了。


    在看到自家的情況後,劉文耀悲痛莫名,撞死井邊以身殉國。


    後來,南明政權旌表崇禎朝死難諸臣,劉文炳名居首位,追贈太師恆國公,諡號“忠壯”、劉文耀諡號“忠果”、鞏永固諡號“貞湣”。


    嗚唿!勳貴之家,同國休戚,忠義無雙!


    憶起這些,崇禎皇帝淚痕隱現,悄悄低下頭用袍袖遮麵。


    “陛下緣何麵有戚色,不知臣等能否排憂解難?”


    劉文耀注意到崇禎皇帝不自然的狀態,作為表兄弟,同齡之人,並無外臣的拘謹,開口問道。


    聞言,崇禎皇帝嘴角揚了揚,心情略好。


    “哎!”


    長歎一聲,崇禎皇帝注視著二人,斟酌言語。


    ps:諸卿,晚上還有一更,補昨天的,新的一周,諸卿賞點票票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冰傳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冰傳奇並收藏崛起崇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