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救濟災民
穿書後我成了男主毒唯 作者:鈕咕嚕瓜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被關閉了許久的城門被打開了,逃到城門口的難民都看著穿著捕快衣服的男人領著好幾個人搬著一堆東西出來,鍋碗瓢盆,居然還有糧食!
難民們的眼睛都綠了,那可是糧食啊!能填飽肚子的糧食啊!
大部分的難民因為饑餓不堪沒有力氣而倒在了地上,那些還有些力氣的人卻有些內心躁動躍躍欲試。
但他們還沒動手之前,捕快就說話了:“大家都聽著,曹知府將先前借的三百石糧食還了迴來,還附贈了三百石糧食,府衙一共有一千石糧食。”
聽到一千石糧食,那些難民的眼睛都亮了,連躺在地上的難民都強撐著爬了起來。
“最近從京城來的蕭大人,心疼你們沒飯吃,所以命我們在城門口開設一個救濟站,每個人每天能吃兩頓。”
聽到有糧食吃,還能一天吃兩頓,那些沒力氣躺在地上的難民徹底支棱起來了。
有人怯怯地問眼前這個捕快老爺:“大人,是真的嗎?”
捕快將自己手裏的糧食倒在碗裏拿起來給他們看,那雪白雪白的大米,是真的糧食啊!
捕快大聲喊著,用能讓所有難民百姓聽到的聲音說:“蕭大人說了,百姓是國家的根,要是根壞了,哪裏還有國家的存在,而且蕭大人是京城來的三品大官,他是不會騙大家的!”
“另外,蕭大人還說了,要想吃飯,還得用自己的勞動來換,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你們要想吃飯,就得好好做事!”
此時已經沒有人聽進捕快的話了,別說做工了,隻要能讓他們有飯吃,不管讓他們做什麽,他們都願意。
大家都高興地歡唿著,興奮著。
看著捕快帶來的人起火燒水,然後將那些白花花的大米倒進鍋裏,米香漸漸飄了出來。
有一些年紀大的災民率先哭了出來,有些老人原本不想逃難出來,不僅因為他們吃掉糧食,更是怕會連累家人。他們一把老骨頭,死了就死了,沒什麽可惜的,可是家中有兒子有孩子的,總不能讓他們吃不上飯。
就像是李大娘,她原先也是不想拖累兒子的,想留在家裏等死,但是兒子孝順,強硬地將她帶了來,還跟她說:“有兒子一口吃的,就不會缺了您的,娘就讓我盡了這份孝心吧。”她這才跟著兒子出來。
雖然還是經常吃不飽飯,但兒子也向他說的那樣,隻要有吃的就一定留給她一口,兩人這麽磕磕絆絆地就流浪到了安和縣的門口。
可哪知剛到安和縣,就被告知安和縣的高官為了不讓難民湧入安和縣,幾天前城門就被關閉了,她和兒子兩人徹底絕了希望,安安靜靜地呆在門口等死。
卻沒想到,還沒死成,就等到了官府開城門放糧。
想想原來住在她隔壁的徐寡婦,天天跟村子裏的人誇她的兒子這個好那個好,還不忘刺兒李大娘的兒子傻傻的隻會幹活,以後沒出息,當時李大娘恨不得撕了這徐寡婦的嘴。
結果遇到這次旱災,她兒子兒媳婦直接拋下她自己跑了,跑的時候還不忘將家裏的金銀細軟全部帶走了,一點兒糧食都沒給她留,倒是她口中李大娘這個憨憨的兒子,就算是死也要帶著李大娘一起走。
李大娘有些唏噓,也不知道她咋樣了,好歹也是二十多年的鄰居了,也不可能一點兒感情都沒有,盼著人家兒不好。
想到這兒,李大娘不禁感慨,蕭大人啊,真是一個好官啊!剛到安和縣就為百姓著想,這才是做實事的好官啊!
同樣的想法在這些難民的腦海中顯現。
這時,粥也已經煮好了,一陣陣香味跑到難民的鼻子底下,引起了一陣騷動。
捕快見狀,大喊:“給我一個個排著隊上來領糧食,不許奔跑,不許擁擠,不許插隊,若是被我發現了,我手裏的這把刀可不是吃素的!”
說完,捕快就拔出了自己手裏的刀亮了亮,那刀,幹淨得連人臉都能映出來。
蕭濯帶著王振清來到了城外的救濟站的時候,城裏城外吃不飽飯的百姓都一個個有序地排隊領餐。
蕭濯和王振清都有些驚訝,沒想到這些難民百姓這麽餓了還能有序排隊,遵守秩序。
蕭濯讓李副將去那些難民發生了什麽,李斯年迴來之後在蕭濯的耳邊低語了幾句,蕭濯點了點頭,讚賞地看著站在救濟站裏的捕快。
蕭濯和王振清來走到捕快身旁,捕快一看見蕭濯和王振清,就立馬跪下來:“拜見蕭大人、王大人。”
原本在一旁排隊拿粥的難民,和靠在一旁休息的難民,聽到捕快喊蕭大人,立馬就朝著蕭濯的方向跪了下去:“拜見蕭大人!多謝蕭大人的救命之恩!”
烏壓壓的一片,場麵一度十分壯觀。
王大人看著這一幕,一張肉臉上滿是悲傷,大家,難道看不出我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努力嗎?這段情,終究是錯付了!!好吧,實際上因為王大人的臉上的肉太多,根本看不出他的表情。
蕭濯站出去,將跪在最前頭的一位老人攙扶了起來,而後對著其他人說:“大家都起來吧!我隻是做了一個為官者該做的事情,就算我不做,其他大人也會開倉放糧的。而且我是農家出身,更加能理解大家的難處,快起來喝粥吧,別為了我粥都涼了。”
大家善意地笑了笑,氣氛這才又輕快了起來,排隊的排隊,喝粥的喝粥。
被蕭濯攙扶著的老者顫顫巍巍地對蕭濯說:“蕭大人啊,真的十分感謝您,若是沒用您,我這把老骨頭就算是交代在這兒咯!”
蕭濯對著老人溫和地笑了笑:“不會的,老爺子身子硬朗,定能長命百歲。”
將老人安撫好之後,蕭濯站到了捕快的身邊:“你很不錯,叫什麽名字?”
捕快有些緊張,被自己這麽敬佩的蕭大人問了名字,結結巴巴道:“我,我叫張賀,取家中父母的姓氏組成的名字。”
蕭濯看出來張捕快的緊張,拍了拍他的肩膀:“此事你辦得不錯,難民們很有序地排隊,沒有插隊,也沒有發生踩踏事件,你很有潛力,有沒有興趣來跟我做事?”
張捕快聽見蕭濯的話,都驚呆了,他、他這是被蕭大人賞識了?
一旁的王大人眼睛都要瞪出來了,心中暗暗吐槽蕭濯,跟我搶功勞就算了,你居然還想搶我的下屬,我手底下可就這一個用得順手的人啊!!蕭濯!你沒有心啊啊啊啊啊!!!
王大人瘋狂地給張捕快使眼色想讓他拒絕蕭濯,畢竟也是這麽多年下屬了,這點情分還是有的吧,但是沒想到,那憨貨居然直接在他眼皮子底下跪了下去,激動地對蕭濯說:“小人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王大人感覺自己下一秒就要暈過去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蕭濯則是滿意地拍了拍張捕快,不對,現在是張賀:“明天來蕭府報道,我帶你去跟我手底下的兵一起訓練。”
張賀激動地迴了一聲“是”。
看著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蕭濯再將做工的事情跟大家提了一下:“各位都知道,因為旱情的緣故,北牧國蠢蠢欲動,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騷擾我國的邊境,陛下這次派我們前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也想將北牧國的鐵騎打迴他們自己府國家去。”
“但是若是想要完成這一些任務,就需要大家的幫忙,單純靠蕭某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的。”蕭濯將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說的情真意切。
剛剛喝了粥的難民們對視了一眼,紛紛出聲:“蕭大人您說,需要我們做什麽!我們一定能給您做好咯!”
“對啊對啊!蕭大人隻要您提了,我就一定能給你做好了!”
蕭濯聽著大家暖心的話語,整個人也不禁放鬆了下來:“是這樣的,我們需要三批人,一批人去建造觀察台,一批人打造武器,這一隊人裏麵需要有冶煉經驗的人,然後最後一批人需要跟隨我的夫人去最近的村子裏實驗她的最新農作物。在這裏我需要提醒一下大家,這三樣工作都很重要,我絕對不允許有三心二意的人存在這些隊伍裏。”
百姓們對於前兩個隊伍都沒有異議,但是聽到杭以冬要帶人一起研究新型農作物時,有些懷疑:“大人啊,夫人要研究什麽農作物啊?”
“因為我們的糧食隻能維持三個月左右,我的夫人最近在研究一種植物,若是研究成功,大概三個月之後便能得到成果,這關係這大家的未來,所以是重中之重,我希望能有種植經驗的人能夠踴躍的加入這個隊伍。”
三個月就能種成的糧食!
大家有些不相信,但還是心存希望,那可是蕭大人的妻子啊,必定也是個有本事的人,說不定就被她給種出來了呢。
於是大家開始踴躍報名。
“我,我!”
“加我一個,我種了十幾年的地,有經驗。”
看著一個個穿著破爛衣服,臉上髒的看不見麵孔的百姓踴躍報名。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難民們的眼睛都綠了,那可是糧食啊!能填飽肚子的糧食啊!
大部分的難民因為饑餓不堪沒有力氣而倒在了地上,那些還有些力氣的人卻有些內心躁動躍躍欲試。
但他們還沒動手之前,捕快就說話了:“大家都聽著,曹知府將先前借的三百石糧食還了迴來,還附贈了三百石糧食,府衙一共有一千石糧食。”
聽到一千石糧食,那些難民的眼睛都亮了,連躺在地上的難民都強撐著爬了起來。
“最近從京城來的蕭大人,心疼你們沒飯吃,所以命我們在城門口開設一個救濟站,每個人每天能吃兩頓。”
聽到有糧食吃,還能一天吃兩頓,那些沒力氣躺在地上的難民徹底支棱起來了。
有人怯怯地問眼前這個捕快老爺:“大人,是真的嗎?”
捕快將自己手裏的糧食倒在碗裏拿起來給他們看,那雪白雪白的大米,是真的糧食啊!
捕快大聲喊著,用能讓所有難民百姓聽到的聲音說:“蕭大人說了,百姓是國家的根,要是根壞了,哪裏還有國家的存在,而且蕭大人是京城來的三品大官,他是不會騙大家的!”
“另外,蕭大人還說了,要想吃飯,還得用自己的勞動來換,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你們要想吃飯,就得好好做事!”
此時已經沒有人聽進捕快的話了,別說做工了,隻要能讓他們有飯吃,不管讓他們做什麽,他們都願意。
大家都高興地歡唿著,興奮著。
看著捕快帶來的人起火燒水,然後將那些白花花的大米倒進鍋裏,米香漸漸飄了出來。
有一些年紀大的災民率先哭了出來,有些老人原本不想逃難出來,不僅因為他們吃掉糧食,更是怕會連累家人。他們一把老骨頭,死了就死了,沒什麽可惜的,可是家中有兒子有孩子的,總不能讓他們吃不上飯。
就像是李大娘,她原先也是不想拖累兒子的,想留在家裏等死,但是兒子孝順,強硬地將她帶了來,還跟她說:“有兒子一口吃的,就不會缺了您的,娘就讓我盡了這份孝心吧。”她這才跟著兒子出來。
雖然還是經常吃不飽飯,但兒子也向他說的那樣,隻要有吃的就一定留給她一口,兩人這麽磕磕絆絆地就流浪到了安和縣的門口。
可哪知剛到安和縣,就被告知安和縣的高官為了不讓難民湧入安和縣,幾天前城門就被關閉了,她和兒子兩人徹底絕了希望,安安靜靜地呆在門口等死。
卻沒想到,還沒死成,就等到了官府開城門放糧。
想想原來住在她隔壁的徐寡婦,天天跟村子裏的人誇她的兒子這個好那個好,還不忘刺兒李大娘的兒子傻傻的隻會幹活,以後沒出息,當時李大娘恨不得撕了這徐寡婦的嘴。
結果遇到這次旱災,她兒子兒媳婦直接拋下她自己跑了,跑的時候還不忘將家裏的金銀細軟全部帶走了,一點兒糧食都沒給她留,倒是她口中李大娘這個憨憨的兒子,就算是死也要帶著李大娘一起走。
李大娘有些唏噓,也不知道她咋樣了,好歹也是二十多年的鄰居了,也不可能一點兒感情都沒有,盼著人家兒不好。
想到這兒,李大娘不禁感慨,蕭大人啊,真是一個好官啊!剛到安和縣就為百姓著想,這才是做實事的好官啊!
同樣的想法在這些難民的腦海中顯現。
這時,粥也已經煮好了,一陣陣香味跑到難民的鼻子底下,引起了一陣騷動。
捕快見狀,大喊:“給我一個個排著隊上來領糧食,不許奔跑,不許擁擠,不許插隊,若是被我發現了,我手裏的這把刀可不是吃素的!”
說完,捕快就拔出了自己手裏的刀亮了亮,那刀,幹淨得連人臉都能映出來。
蕭濯帶著王振清來到了城外的救濟站的時候,城裏城外吃不飽飯的百姓都一個個有序地排隊領餐。
蕭濯和王振清都有些驚訝,沒想到這些難民百姓這麽餓了還能有序排隊,遵守秩序。
蕭濯讓李副將去那些難民發生了什麽,李斯年迴來之後在蕭濯的耳邊低語了幾句,蕭濯點了點頭,讚賞地看著站在救濟站裏的捕快。
蕭濯和王振清來走到捕快身旁,捕快一看見蕭濯和王振清,就立馬跪下來:“拜見蕭大人、王大人。”
原本在一旁排隊拿粥的難民,和靠在一旁休息的難民,聽到捕快喊蕭大人,立馬就朝著蕭濯的方向跪了下去:“拜見蕭大人!多謝蕭大人的救命之恩!”
烏壓壓的一片,場麵一度十分壯觀。
王大人看著這一幕,一張肉臉上滿是悲傷,大家,難道看不出我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努力嗎?這段情,終究是錯付了!!好吧,實際上因為王大人的臉上的肉太多,根本看不出他的表情。
蕭濯站出去,將跪在最前頭的一位老人攙扶了起來,而後對著其他人說:“大家都起來吧!我隻是做了一個為官者該做的事情,就算我不做,其他大人也會開倉放糧的。而且我是農家出身,更加能理解大家的難處,快起來喝粥吧,別為了我粥都涼了。”
大家善意地笑了笑,氣氛這才又輕快了起來,排隊的排隊,喝粥的喝粥。
被蕭濯攙扶著的老者顫顫巍巍地對蕭濯說:“蕭大人啊,真的十分感謝您,若是沒用您,我這把老骨頭就算是交代在這兒咯!”
蕭濯對著老人溫和地笑了笑:“不會的,老爺子身子硬朗,定能長命百歲。”
將老人安撫好之後,蕭濯站到了捕快的身邊:“你很不錯,叫什麽名字?”
捕快有些緊張,被自己這麽敬佩的蕭大人問了名字,結結巴巴道:“我,我叫張賀,取家中父母的姓氏組成的名字。”
蕭濯看出來張捕快的緊張,拍了拍他的肩膀:“此事你辦得不錯,難民們很有序地排隊,沒有插隊,也沒有發生踩踏事件,你很有潛力,有沒有興趣來跟我做事?”
張捕快聽見蕭濯的話,都驚呆了,他、他這是被蕭大人賞識了?
一旁的王大人眼睛都要瞪出來了,心中暗暗吐槽蕭濯,跟我搶功勞就算了,你居然還想搶我的下屬,我手底下可就這一個用得順手的人啊!!蕭濯!你沒有心啊啊啊啊啊!!!
王大人瘋狂地給張捕快使眼色想讓他拒絕蕭濯,畢竟也是這麽多年下屬了,這點情分還是有的吧,但是沒想到,那憨貨居然直接在他眼皮子底下跪了下去,激動地對蕭濯說:“小人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王大人感覺自己下一秒就要暈過去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蕭濯則是滿意地拍了拍張捕快,不對,現在是張賀:“明天來蕭府報道,我帶你去跟我手底下的兵一起訓練。”
張賀激動地迴了一聲“是”。
看著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蕭濯再將做工的事情跟大家提了一下:“各位都知道,因為旱情的緣故,北牧國蠢蠢欲動,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騷擾我國的邊境,陛下這次派我們前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也想將北牧國的鐵騎打迴他們自己府國家去。”
“但是若是想要完成這一些任務,就需要大家的幫忙,單純靠蕭某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的。”蕭濯將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說的情真意切。
剛剛喝了粥的難民們對視了一眼,紛紛出聲:“蕭大人您說,需要我們做什麽!我們一定能給您做好咯!”
“對啊對啊!蕭大人隻要您提了,我就一定能給你做好了!”
蕭濯聽著大家暖心的話語,整個人也不禁放鬆了下來:“是這樣的,我們需要三批人,一批人去建造觀察台,一批人打造武器,這一隊人裏麵需要有冶煉經驗的人,然後最後一批人需要跟隨我的夫人去最近的村子裏實驗她的最新農作物。在這裏我需要提醒一下大家,這三樣工作都很重要,我絕對不允許有三心二意的人存在這些隊伍裏。”
百姓們對於前兩個隊伍都沒有異議,但是聽到杭以冬要帶人一起研究新型農作物時,有些懷疑:“大人啊,夫人要研究什麽農作物啊?”
“因為我們的糧食隻能維持三個月左右,我的夫人最近在研究一種植物,若是研究成功,大概三個月之後便能得到成果,這關係這大家的未來,所以是重中之重,我希望能有種植經驗的人能夠踴躍的加入這個隊伍。”
三個月就能種成的糧食!
大家有些不相信,但還是心存希望,那可是蕭大人的妻子啊,必定也是個有本事的人,說不定就被她給種出來了呢。
於是大家開始踴躍報名。
“我,我!”
“加我一個,我種了十幾年的地,有經驗。”
看著一個個穿著破爛衣服,臉上髒的看不見麵孔的百姓踴躍報名。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