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睿幫助依附自己的小國推行利民政策,百姓們的生活好了起來,而趙恩源也感念百姓在戰爭中所受的苦楚,兩人便都不想發動戰爭,但兩人這樣的對峙局麵,又沒人願意主動退出競爭,因此雙方隻能僵持不下。
這段時間,有海外國家來拜訪昭賢,因為聽說昭賢在任用女官的,他們想看看任用女官的國家是什麽樣的,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是什麽樣的人。
這些白皮膚,頭發金黃,藍眼睛的人很快引起了朝中官員和百姓的注意,他們大多數很害怕,或者覺得他們是不是生了某種病。
陳巧巧一開始收到他們前來拜訪的請求,發現他們的文字也很奇怪,她在女相的位置上時間不短了,已經見多識廣,可她竟然發現從沒見過這樣的文字,自然也不明白是什麽意思。
她立刻想到了蘇婉言,就把信讓人快馬加鞭送到京城去,蘇婉言夜裏入夢才告訴她,是大海那一頭的一個國家想來探訪,因為聽說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竟然有人選女人做官,他們已經拜訪過容袖國,但容袖國不願意見他們。
蘇婉言還說:“咱們這裏都信仰神佛,他們信仰的教義不一樣,也有可能是來傳教的,不過這都無所謂,你隻需要按照章程接待他們就行。”
陳巧巧問她:“可他們說話我要是不懂怎麽辦?”
蘇婉言琢磨了一下,“他們既然知道昭賢用女官,就說明咱們中原有人去過海外,說不定他們有人會說漢話。就算沒人會也沒關係,你還是按照禮節招待,聽不懂他們說話,還可以打手勢,這都不打緊的。”
有了她這幾句話,陳巧巧便放心了,不過她又說:“他們長相可能跟咱們不一樣,到時候你不要被嚇到。你隻要知道他們也是人,因為祖宗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長得不一樣。你不卑不亢,拿出東道主的架勢就行,若是他們提過分的要求不要理睬就是。”
聽了蘇婉言的叮囑,陳巧巧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可那些人來的時候她還是驚了一跳,沒想到蘇婉言說的長相不一樣原來區別這麽大,但好在他們裏麵還真的有人會說漢話。
當他們得知昭賢其實相當於天朝的附屬國,而女官製度是蘇婉言提出主張,並堅持執行的之後,就想去天朝看看。
陳巧巧詢問了蘇婉言的意思,蘇婉言便讓她把人送過來。
陳巧巧交代好了昭賢朝廷的事務,親自帶人把這些外國人送去天朝。
她跟這些外國人交談之後才知道原來真的是天外有天,海外有人,這個世界最遠端遠不止倭國和那些島國,穿過廣闊的海洋,外麵的世界十分廣闊,他們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還有建築、藝術,乃至於醫術,以及信仰完全不同。
這讓陳巧巧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一路上跟這些外國人相談甚歡,等到了天朝,蘇鶴鳴知道她迴京,早早就到了城外來接她,見她竟然跟那些金發碧眼的白人談笑風生,說得熱鬧,感覺很是驚訝。
這些外國人來了之後,蘇婉言挺著大肚子陪了他們幾天,他們拿出自己國家的東西來跟天朝的東西交換,他們送的東西有香水、小西洋鍾之類的,當然還有《聖經》。
陳巧巧拿著小鍾表翻來覆去地看,蘇婉言就教她怎麽看表,把上麵的時間跟時辰對應起來,其實她也很驚奇,沒想到在這裏看到了那麽古老的西洋鍾。
就在這期間,趙恩源一派的齊國,打著趙恩源的名頭,在邊境挑起事端,端木睿和北燕一派終於開戰。
因為事發突然,邊境的百姓才得到平息沒多久,就又陷入了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的境地。
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開戰,趙恩源覺得很是惱火,想要出麵阻止,輔佐他的大臣出麵製止了他,讓他不要插手,先觀望一段時間,並且向外宣稱是齊國私下自己的決定,跟他們沒有關係。
同盟的國家和大臣見趙恩源一直猶豫不決,都很著急,這迴齊國做了他們都想做的事,因此之前說的那些觀望和撇清關係的話隻是暫時穩住趙恩源,就等著他被拖進來,最後不得不大規模開戰。
·
端木睿到邊境查看軍情,沿路看到百姓拖家帶口,遠離家鄉躲避戰爭,病餓致死的人多不勝數,並覺得很是心痛,讓隨行的護衛能幫一把的就幫一把。
迴到京城之後,跟蘇婉言說起這件事,就覺得十分愧疚,一度懷疑自己大一統的計劃是錯誤的。
蘇婉言就勸說他:“這些百姓咱們可以盡量安撫,實現大一統之後,就可以避免眼下這樣的戰爭,可以讓更多的百姓受益,而且要越快越好,你就不要再猶豫徘徊了。”
端木睿下定決心之後,又和蘇婉言商量如何幫助那些受戰爭之苦的百姓。
因為兵力都需要投入戰場,沒有空閑的人手,蘇婉言就說讓驚言堂的人幫忙安置這些百姓,端木睿對她自是感激不盡。
戰事一發動就沒有退路,趙恩源隻好孤注一擲加入這場戰爭,既然要加入,自然就要取勝,他的野心便擴張到了極致。
此次天朝還是蘇遂帶著大軍迎敵,他們的注意力全在齊國身上,趙恩源就趁機夜襲蘇遂大軍,蘇遂被打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端木睿見趙恩源也加入進來,跟蘇婉言談心後,他的意誌更加堅定,想辦法鼓舞士氣,讓將士們重新找迴信心,沉重打擊趙恩源。
見端木睿這邊實力強大,趙恩源一派的盟國也都加入戰爭,戰事一時間到了最激烈的時候。
而匈奴族見中原國家起了紛爭,打得如火如荼,他便想把水攪得更渾,最後好漁翁得利。他又招來族裏的蠱師,讓蠱師對端木睿下蠱。
由於上次端木睿和蘇婉言中了蠱毒,深受其害,好不容易才解除蠱毒,因此對這些東西就極為小心和防備,而且南宮秋倪後來又在江湖和各國之間遊走考察,研究出了蠱蟲反應器。
蠱蟲隻要靠近就會發生反應,而且能確定蠱蟲所在的方位。
義渠隆跟蠱師打交道次數多了,逐漸從中搞清楚了門道,這才知道上次的蠱師竟然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暗害了蘇婉言,而且導致他們夫妻交換了身體。
他上次抓到南宮秋倪,用她做要挾跑到昭賢國去跟蘇婉言交涉,讓蘇婉言跟他迴匈奴,結果自己被撩撥一番,又被糊弄迴了匈奴。
他現在才知道,原來那個人雖然是蘇婉言的樣子,但芯子裏其實是端木睿,所以自己完全是被耍了。
而罪魁禍首就是上次的蠱師,可惜那蠱師已經被他殺了,不然他還可以拿來出出氣,他簡直快被氣死了。
蠱師見他憤怒,十分害怕小心,給他出主意趁著現在中原兵荒馬亂,把蘇婉言擄來匈奴,然後用蠱蟲控製她,讓她永遠留在匈奴,義渠隆見他這主意不錯,才消了些氣。
蘇婉言離生產的日子越來越近,但端木睿要操心戰場上的事,她不顧身體不便,國內的日常事務她便出手管了一些。
秦清風致仕之後,推舉了他的門生,他的門生還不到資格位列三公,便被封為宰相,端木睿一直非常依仗他,蘇婉言也經常和他談論解決政事。
這日,他們在諍諫殿商議政務,蘇婉言的手下來稟報,說抓到了倭國的眼線。
現在和趙恩源一派的戰事正是關鍵時刻,千萬不能再讓外敵侵入,那樣天朝絕對抵擋不了,因此,蘇婉言和宰相都非常緊張。
他們一起去刑部關押重要犯人的地方,打算親自會一會這個奸細,結果到了之後才發現隻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長得很清秀靦腆。
但即便是這樣的少年也不能掉以輕心,若他真是奸細的話,隻能說明他太會隱藏了。
蘇婉言手下向少年介紹了蘇婉言和丞相的身份,少年看了看蘇婉言的大肚子,又看了看文質彬彬的丞相,竟然十分冷靜。
在蘇婉言的印象裏,覺得像他這麽冷靜的人,尤其是他這種年紀的,可能十分倔強,不是好應付的,便沒有用刑,反而輕言細語地問他:“你是什麽時候從倭國來中原的?”
少年看了看她沒有說話,蘇婉言又問:“你父母家人呢,是在天朝還是倭國?你看起來是有學識有教養的,不像缺少管教的,來中原是做什麽呢?”
少年還是不說話,蘇婉言手下急了,朝他嗬斥道:“我們皇後娘娘問你話,你為何不開口,再不開口就對你用刑了。你們倭國奸細我們見得多了,就算你不說話也沒用,我們有的是辦法讓你生不如死。”
“我說了,我不是奸細。”少年終於出聲了,他看著蘇婉言手下,目光冷冽倔強。
“你還敢說你不是奸細……”
手下說著就要用手裏的鞭子抽他,被蘇婉言製止了,問他:“你說你不是奸細,你如何證明?你不說清楚,可能就從這裏走不出去了,你不能讓自己冤死在這裏。”
少年見她對自己充滿善意,這才跟她說了實話,原來他跟他父母一直在京城經商,他長這麽大隻迴到倭國三次,對倭國根本沒什麽印象,也沒有感情。
但自從內陸各國跟倭國打過仗之後,天朝人就特別痛恨倭國人,甚至連別的外國人也都很排斥。
少年和他父母居住的附近百姓對他們十分仇視,想方設法地要把他們趕走,他父母早就受不了這種排擠,近日百姓們更是造謠說他們是倭國奸細,引來官府搜捕他們,他父母害怕了,就逃走了。
而他當時不在家中,父母等不及就丟下了他,後來他一迴家就被抓了起來。
蘇婉言記得當時倭國戰敗以後,很多倭國人都被趕了迴去,百姓激憤控製不了,當然那些倭國人魚龍混雜,也不全是無辜經商或者長居京城的,朝廷便沒有管。
沒想到眼下民間還有這種衝突存在,她主張天朝一定要跟外國互相交流溝通,封閉起來的話最後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都不知道,隻能造成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悲劇。
所以通過這件事她看到的不隻是這個少年的不幸,還有那些在天朝生活的外國人也要被關注。
她問少年:“你知道在京城生活的外國人多嗎?”
少年說:“很多的,但倭國人已經很少了。”
這段時間,有海外國家來拜訪昭賢,因為聽說昭賢在任用女官的,他們想看看任用女官的國家是什麽樣的,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是什麽樣的人。
這些白皮膚,頭發金黃,藍眼睛的人很快引起了朝中官員和百姓的注意,他們大多數很害怕,或者覺得他們是不是生了某種病。
陳巧巧一開始收到他們前來拜訪的請求,發現他們的文字也很奇怪,她在女相的位置上時間不短了,已經見多識廣,可她竟然發現從沒見過這樣的文字,自然也不明白是什麽意思。
她立刻想到了蘇婉言,就把信讓人快馬加鞭送到京城去,蘇婉言夜裏入夢才告訴她,是大海那一頭的一個國家想來探訪,因為聽說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竟然有人選女人做官,他們已經拜訪過容袖國,但容袖國不願意見他們。
蘇婉言還說:“咱們這裏都信仰神佛,他們信仰的教義不一樣,也有可能是來傳教的,不過這都無所謂,你隻需要按照章程接待他們就行。”
陳巧巧問她:“可他們說話我要是不懂怎麽辦?”
蘇婉言琢磨了一下,“他們既然知道昭賢用女官,就說明咱們中原有人去過海外,說不定他們有人會說漢話。就算沒人會也沒關係,你還是按照禮節招待,聽不懂他們說話,還可以打手勢,這都不打緊的。”
有了她這幾句話,陳巧巧便放心了,不過她又說:“他們長相可能跟咱們不一樣,到時候你不要被嚇到。你隻要知道他們也是人,因為祖宗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長得不一樣。你不卑不亢,拿出東道主的架勢就行,若是他們提過分的要求不要理睬就是。”
聽了蘇婉言的叮囑,陳巧巧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可那些人來的時候她還是驚了一跳,沒想到蘇婉言說的長相不一樣原來區別這麽大,但好在他們裏麵還真的有人會說漢話。
當他們得知昭賢其實相當於天朝的附屬國,而女官製度是蘇婉言提出主張,並堅持執行的之後,就想去天朝看看。
陳巧巧詢問了蘇婉言的意思,蘇婉言便讓她把人送過來。
陳巧巧交代好了昭賢朝廷的事務,親自帶人把這些外國人送去天朝。
她跟這些外國人交談之後才知道原來真的是天外有天,海外有人,這個世界最遠端遠不止倭國和那些島國,穿過廣闊的海洋,外麵的世界十分廣闊,他們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還有建築、藝術,乃至於醫術,以及信仰完全不同。
這讓陳巧巧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一路上跟這些外國人相談甚歡,等到了天朝,蘇鶴鳴知道她迴京,早早就到了城外來接她,見她竟然跟那些金發碧眼的白人談笑風生,說得熱鬧,感覺很是驚訝。
這些外國人來了之後,蘇婉言挺著大肚子陪了他們幾天,他們拿出自己國家的東西來跟天朝的東西交換,他們送的東西有香水、小西洋鍾之類的,當然還有《聖經》。
陳巧巧拿著小鍾表翻來覆去地看,蘇婉言就教她怎麽看表,把上麵的時間跟時辰對應起來,其實她也很驚奇,沒想到在這裏看到了那麽古老的西洋鍾。
就在這期間,趙恩源一派的齊國,打著趙恩源的名頭,在邊境挑起事端,端木睿和北燕一派終於開戰。
因為事發突然,邊境的百姓才得到平息沒多久,就又陷入了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的境地。
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開戰,趙恩源覺得很是惱火,想要出麵阻止,輔佐他的大臣出麵製止了他,讓他不要插手,先觀望一段時間,並且向外宣稱是齊國私下自己的決定,跟他們沒有關係。
同盟的國家和大臣見趙恩源一直猶豫不決,都很著急,這迴齊國做了他們都想做的事,因此之前說的那些觀望和撇清關係的話隻是暫時穩住趙恩源,就等著他被拖進來,最後不得不大規模開戰。
·
端木睿到邊境查看軍情,沿路看到百姓拖家帶口,遠離家鄉躲避戰爭,病餓致死的人多不勝數,並覺得很是心痛,讓隨行的護衛能幫一把的就幫一把。
迴到京城之後,跟蘇婉言說起這件事,就覺得十分愧疚,一度懷疑自己大一統的計劃是錯誤的。
蘇婉言就勸說他:“這些百姓咱們可以盡量安撫,實現大一統之後,就可以避免眼下這樣的戰爭,可以讓更多的百姓受益,而且要越快越好,你就不要再猶豫徘徊了。”
端木睿下定決心之後,又和蘇婉言商量如何幫助那些受戰爭之苦的百姓。
因為兵力都需要投入戰場,沒有空閑的人手,蘇婉言就說讓驚言堂的人幫忙安置這些百姓,端木睿對她自是感激不盡。
戰事一發動就沒有退路,趙恩源隻好孤注一擲加入這場戰爭,既然要加入,自然就要取勝,他的野心便擴張到了極致。
此次天朝還是蘇遂帶著大軍迎敵,他們的注意力全在齊國身上,趙恩源就趁機夜襲蘇遂大軍,蘇遂被打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端木睿見趙恩源也加入進來,跟蘇婉言談心後,他的意誌更加堅定,想辦法鼓舞士氣,讓將士們重新找迴信心,沉重打擊趙恩源。
見端木睿這邊實力強大,趙恩源一派的盟國也都加入戰爭,戰事一時間到了最激烈的時候。
而匈奴族見中原國家起了紛爭,打得如火如荼,他便想把水攪得更渾,最後好漁翁得利。他又招來族裏的蠱師,讓蠱師對端木睿下蠱。
由於上次端木睿和蘇婉言中了蠱毒,深受其害,好不容易才解除蠱毒,因此對這些東西就極為小心和防備,而且南宮秋倪後來又在江湖和各國之間遊走考察,研究出了蠱蟲反應器。
蠱蟲隻要靠近就會發生反應,而且能確定蠱蟲所在的方位。
義渠隆跟蠱師打交道次數多了,逐漸從中搞清楚了門道,這才知道上次的蠱師竟然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暗害了蘇婉言,而且導致他們夫妻交換了身體。
他上次抓到南宮秋倪,用她做要挾跑到昭賢國去跟蘇婉言交涉,讓蘇婉言跟他迴匈奴,結果自己被撩撥一番,又被糊弄迴了匈奴。
他現在才知道,原來那個人雖然是蘇婉言的樣子,但芯子裏其實是端木睿,所以自己完全是被耍了。
而罪魁禍首就是上次的蠱師,可惜那蠱師已經被他殺了,不然他還可以拿來出出氣,他簡直快被氣死了。
蠱師見他憤怒,十分害怕小心,給他出主意趁著現在中原兵荒馬亂,把蘇婉言擄來匈奴,然後用蠱蟲控製她,讓她永遠留在匈奴,義渠隆見他這主意不錯,才消了些氣。
蘇婉言離生產的日子越來越近,但端木睿要操心戰場上的事,她不顧身體不便,國內的日常事務她便出手管了一些。
秦清風致仕之後,推舉了他的門生,他的門生還不到資格位列三公,便被封為宰相,端木睿一直非常依仗他,蘇婉言也經常和他談論解決政事。
這日,他們在諍諫殿商議政務,蘇婉言的手下來稟報,說抓到了倭國的眼線。
現在和趙恩源一派的戰事正是關鍵時刻,千萬不能再讓外敵侵入,那樣天朝絕對抵擋不了,因此,蘇婉言和宰相都非常緊張。
他們一起去刑部關押重要犯人的地方,打算親自會一會這個奸細,結果到了之後才發現隻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長得很清秀靦腆。
但即便是這樣的少年也不能掉以輕心,若他真是奸細的話,隻能說明他太會隱藏了。
蘇婉言手下向少年介紹了蘇婉言和丞相的身份,少年看了看蘇婉言的大肚子,又看了看文質彬彬的丞相,竟然十分冷靜。
在蘇婉言的印象裏,覺得像他這麽冷靜的人,尤其是他這種年紀的,可能十分倔強,不是好應付的,便沒有用刑,反而輕言細語地問他:“你是什麽時候從倭國來中原的?”
少年看了看她沒有說話,蘇婉言又問:“你父母家人呢,是在天朝還是倭國?你看起來是有學識有教養的,不像缺少管教的,來中原是做什麽呢?”
少年還是不說話,蘇婉言手下急了,朝他嗬斥道:“我們皇後娘娘問你話,你為何不開口,再不開口就對你用刑了。你們倭國奸細我們見得多了,就算你不說話也沒用,我們有的是辦法讓你生不如死。”
“我說了,我不是奸細。”少年終於出聲了,他看著蘇婉言手下,目光冷冽倔強。
“你還敢說你不是奸細……”
手下說著就要用手裏的鞭子抽他,被蘇婉言製止了,問他:“你說你不是奸細,你如何證明?你不說清楚,可能就從這裏走不出去了,你不能讓自己冤死在這裏。”
少年見她對自己充滿善意,這才跟她說了實話,原來他跟他父母一直在京城經商,他長這麽大隻迴到倭國三次,對倭國根本沒什麽印象,也沒有感情。
但自從內陸各國跟倭國打過仗之後,天朝人就特別痛恨倭國人,甚至連別的外國人也都很排斥。
少年和他父母居住的附近百姓對他們十分仇視,想方設法地要把他們趕走,他父母早就受不了這種排擠,近日百姓們更是造謠說他們是倭國奸細,引來官府搜捕他們,他父母害怕了,就逃走了。
而他當時不在家中,父母等不及就丟下了他,後來他一迴家就被抓了起來。
蘇婉言記得當時倭國戰敗以後,很多倭國人都被趕了迴去,百姓激憤控製不了,當然那些倭國人魚龍混雜,也不全是無辜經商或者長居京城的,朝廷便沒有管。
沒想到眼下民間還有這種衝突存在,她主張天朝一定要跟外國互相交流溝通,封閉起來的話最後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都不知道,隻能造成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悲劇。
所以通過這件事她看到的不隻是這個少年的不幸,還有那些在天朝生活的外國人也要被關注。
她問少年:“你知道在京城生活的外國人多嗎?”
少年說:“很多的,但倭國人已經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