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拍賣堂,兩人分開行動,蘇婉言還是迴到成衣鋪換上那身小廝穿的衣服從後門迴了王府,至於端木睿是怎麽進府的她就不知道了。
她的那個陶罐端木睿幫她拿迴來了,她換上衣服,洗了把臉就去了端木睿住的院子,打算把它拿迴來。
端木睿也已經換迴了自己的裝束,把那個陶罐放在桌案上在觀察,她走進去,端木睿連忙招唿她過去一起看,還遞給了她一個放大鏡。
她奇怪了,問道:“王爺在看什麽呢,看得這麽仔細?”
端木睿說:“不是說好幾百年的舊物嗎?看看上麵的花紋,還有土胎的紋理。”
還真像那麽迴事似的,蘇婉言腹誹完,也拿著放大鏡左看右看,覺得上麵的花紋確實挺古拙的。
等等,她發現了什麽,陶罐上好像有條裂縫,在拍賣堂的時候她可沒看到有任何的裂縫。
端木睿也看到了,他發現那條裂縫還在蔓延擴大,急忙把蘇婉言拉開了,飛身出了屋子。
蘇婉言驚了一跳,正想問怎麽迴事,就聽到屋裏傳來一聲響,雖然達不到巨響的程度,但感覺衝擊力還挺大的。
兩人又一起走進去,塵土還挺大,他們不停扇著眼前的灰塵,等走到剛才的桌案上,看到陶罐已經炸得碎成了渣,而在放陶罐的地方多出了一枚戒指,這枚戒指似乎還在隱隱發光,蘇婉言好奇地想要拿起來,被端木睿製止了。
“等一下再看看。”端木睿又遞給了她一塊帕子。
過了片刻,那戒指上麵的暗光就消失了,變成一般的戒指,並且黯淡無光,就像一塊廢鐵一樣,它甚至都不是銀子的。
她用帕子捏著那枚戒指翻來覆去地看,心裏沒來由地覺得這枚戒指雖然普通破舊,但給她一種親切感,她想或許是什麽時候見過,自己給忘了也不一定。
“這麽神奇?怎麽突然光就消失了?”端木睿喃喃道,從蘇婉言手裏接過去看了又看。
“給我吧,我收藏起來。”蘇婉言伸出手朝端木睿要。
端木睿沒給她,“我看還是算了吧,這東西來路不明,有這麽怪異,小心對你不利,我看還是扔了它為好。”
“你怎麽就知道它會對我不利,說不定是好東西,以後有用呢。”
蘇婉言從端木睿手裏拿了過去就往迴走,端木睿知道勸說她沒用,無奈地搖了下頭,但眼神裏充滿寵溺。
她總覺得這個東西跟自己有種親近感,迴去後就讓靈秀給自己編了一條紅色的繩子,把那枚戒指掛在了脖子上。
再說宮裏今日收到一封從邊關快馬加鞭加急送來的折子,是蘇遂在向朝廷請求支援糧草物資,現在仗正打到關鍵時刻,如果糧草缺乏,隻能前功盡棄。
皇帝拿著這折子就摔在桌案上,一聲不吭,孫公公連忙上前給他倒參茶,順便提醒他歇息一會兒。
皇帝就說:“蘇遂又送來折子要求支援糧草和各種物資,可如今國庫虧空,拿什麽給他支援。”
剛跟匈奴打完沒多久,又是給南淵國賠償,加上這些年都不太平,國庫確實有些力不從心,但要說拿不出來也不可能,但跟普通百姓家過日子似的,總要留點餘錢,否則以後再出個什麽事都沒辦法支應。
皇帝咬緊了牙關,就是不能從國庫中出,他想了個辦法,讓正一品的太傅秦清風率領眾大臣捐錢。
秦清風輔佐過先帝,如今的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是太子三師之一的太子太保,那時候皇帝就特別敬重他,皇帝登基之後,過了幾年就擢升他為太傅。
到如今,三公三孤也隻有秦清風一人,可見皇帝對他的看重。
秦清風不僅得皇帝看重,朝中官員也多有追隨他的,但皇帝還是信任他,甚少產生猜忌的心思,若是別的官員,皇帝早就懷疑上了。
皇帝信任他,他在朝中官員心中又有威信,所以皇帝才選擇他帶領大臣們捐款。
大臣們無論願不願意,知道在這節骨眼上,又看在秦清風的麵子上,不論願不願意都慷慨解囊。
秦清風,人如其名,兩袖清風,是個清官,連他都把家底捐出來了,家裏的夫人叫苦不迭,這事也是鬧得眾人皆知,大臣們哪有臉不捐。
皇帝心裏自然有本賬,每個官員要捐多少,他都有一個數,在秦清風的把控下,依照他對大臣的了解,具體的數字也差不離。
大臣們都捐了,但有一個人卻絲毫沒有動靜,那就是太子。太子生活奢侈,東宮裏錦繡成山,金銀鋪地,連兩位側妃都過著極其享受的生活。
這些事大臣們早有耳聞,自然也是他們自己人傳出來的。他是太子,平日裏也就罷了,可眼下大家都捐銀子,他不捐就說不過去,他應該做大臣們的表率才對。而且喊著國庫空虛,他為何能這麽奢侈,說明他根本不把國事放在眼裏,還能做太子嗎?
秦清風也早就看不慣太子,太子前幾年背著正人君子的好名聲,如今看到沒有對手,他的太子之位穩固,就肆意妄為起來,又是好女色,又是奢靡無度,他就默許大臣們上書諫言,請求廢太子。
幾位重臣默默在皇帝議事的諍諫殿外跪了許久,皇帝在殿內沉默許久,廢太子說起來容易,如果真的廢了就會讓朝廷產生動蕩,會出現很多他無法預知的狀況。太子之位空懸,勢必有別人覬覦,朝臣們又會重新劃分勢力,所以朝堂會生出許多事端。
而且太子怎能在臣子的威逼下說廢就廢,他皇家的威嚴何在。
但是除了大臣們,外麵的百姓也聽說太子奢靡,平民百姓最聽不得的就是官員腐敗、奢侈,因此一時間怨聲載道,宮門外時常會聚集許多人也喊著廢太子。
皇帝不得不重視,讓跪著的幾位老臣先迴家去,他會慎重考慮這件事,給大家一個交代,老臣們也不能逼得太過,就迴去了,等著皇帝給個說法。
皇後聽說要廢太子,她第一個坐不住了,大臣們一離開,她就讓人來請皇帝,皇帝知道她想說什麽,就遲遲沒有動身,皇後就幹脆提著補湯,做了個探望皇帝的樣子,自己在諍諫殿外站著等。
皇帝無法,隻能出來見皇後,在殿內喝了她親手做的蟲草烏雞湯,皇後等他喝完就跪在地上請求:“皇上,別的臣妾都不多說,廢太子的利弊皇上比誰都清楚,所以臣妾請求不要廢太子,否則就讓臣妾去看守祖宗的陵園。”
她這是明目張膽地跟那些大臣對著幹,但為了太子,她願意如此。
皇帝正好也沒個台階下,皇後此舉就把台階遞到了他腳下,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他就拿這件事想堵住大臣們的嘴。
“各位愛卿,廢太子不是說廢就能廢的,後果你們難道沒想過?”
秦清風一派就站出來說:“太子應該選取有德有能的人才能讓臣子和百姓順服,而且德還要排在前麵,可如今的太子呢,德行有虧,怎能讓人信服,這是對社稷不利之事。”
邱丞相一派的就說出了皇帝的心聲,“如果廢太子會讓朝堂動蕩,那些請求廢太子的未必沒有私心,想打破現在平衡的局麵,扶持新的勢力。”
這些話說得就危險了,一般的大臣也就不敢再發聲,皇帝心裏也舒了口氣,在一旁敲打幾句,就有更多反對的人不敢說話。
可秦清風不是一般的臣子,他最後站出來跪著向皇帝陳情。
“一定要廢太子不可,邊關戰事如火如荼,正是最緊要關頭,可太子隻顧著自己享樂,不關心國事,根本不把邊關為國獻身的將士放在眼裏,他這正是不愛護臣民的表現。眼下就如此,以後登基了怎能堪當大任,把國家放在他手裏皇上能高枕無憂嗎?與其到時候成為一個昏庸的帝王,讓天下蒼生受苦,還不如現在就廢棄,選擇有德有才的人。”
他子說話開始,大殿上就逐漸安靜下來,他說完,真個大殿隻有他的聲音迴蕩,接著就是落針可聞的安靜。
這話要是一般的臣子根本連想都不敢想,也就是他不僅敢想還敢說,大家其實都嚇得不行,屏氣凝神地等著皇帝的反應。
皇帝自然是氣不過,但看著秦清風跪在地上如座鍾一般沉穩,內心毫不動搖,他半晌沒有沒有說話。
秦清風又開口道:“皇帝如若不答應,臣就隻能死諫。”
他從地上爬起來就往殿中的柱子上撞去,內侍和前麵的大臣趕緊跑過去扶住他。
皇帝也緊張地站了起來,見他被抓住,一甩袖子,又無奈又氣憤道:“你這是何必,你這是在逼朕。”
他說完就快步離開了大殿,內侍隻好讓朝臣們散朝,趕緊追了上去。
皇帝這才叫來太子把他訓斥了一頓,太子跪著一聲不吭,。
“你說話,一邊是大臣死諫,一邊是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你說朕該怎麽做?”
“父皇,兒臣聽您的,您說怎麽做就怎麽做。”
“怎麽做,到現在了你還問朕怎麽做?去,把你東宮的金銀全都捐出去,那些成山錦繡都給朕收起來,以後過點簡樸的日子,收起你那顆隻知道享樂的心,幹點正事讓他們看看,不然朕也保不住你,隻能把你廢除。”
皇帝緩了口氣又說:“你覺得他們說的不對嗎?你隻知自己享樂,不關心國事,朕還要每天活得謹慎小心,不敢讓他們抓到錯處,為了國事操不完的心,你倒好,在東宮過著快活日子,最後還要讓朕給你收拾爛攤子。你以後就算登基,朕的英明掃地不說,國家社稷在你手裏估計也要讓你敗了,那時候朕有什麽臉去見地下艱苦創業的祖宗?”
說到這份上,太子端木冥感覺甚是惶恐,不論怎樣他也不希望自己把家業敗光,這些理由足夠廢除他的太子之位了。
他感覺到了巨大的危機,連忙磕頭道:“兒臣知錯了,兒臣再也不敢了,兒臣一定改。”
皇帝坐下大喘氣了一陣,沉著聲音說:“你知錯就好,去吧,按朕說的做,否則你難以平息眾怒。最近宮門外的百姓天天鬧事,時間長了,怕被有心人利用,你自己看著辦吧。”
“是,兒臣這就去辦。”
太子兩天之內就捐出了一大筆巨款,把東宮那些奢侈的陳設都收了起來,工服飾到吃食,上下都興起節儉之風。
太子這迴是下了大決心讓大臣和皇帝對他改觀的,東宮裏也已經沒有多少餘錢,所以不節儉也不行。
她的那個陶罐端木睿幫她拿迴來了,她換上衣服,洗了把臉就去了端木睿住的院子,打算把它拿迴來。
端木睿也已經換迴了自己的裝束,把那個陶罐放在桌案上在觀察,她走進去,端木睿連忙招唿她過去一起看,還遞給了她一個放大鏡。
她奇怪了,問道:“王爺在看什麽呢,看得這麽仔細?”
端木睿說:“不是說好幾百年的舊物嗎?看看上麵的花紋,還有土胎的紋理。”
還真像那麽迴事似的,蘇婉言腹誹完,也拿著放大鏡左看右看,覺得上麵的花紋確實挺古拙的。
等等,她發現了什麽,陶罐上好像有條裂縫,在拍賣堂的時候她可沒看到有任何的裂縫。
端木睿也看到了,他發現那條裂縫還在蔓延擴大,急忙把蘇婉言拉開了,飛身出了屋子。
蘇婉言驚了一跳,正想問怎麽迴事,就聽到屋裏傳來一聲響,雖然達不到巨響的程度,但感覺衝擊力還挺大的。
兩人又一起走進去,塵土還挺大,他們不停扇著眼前的灰塵,等走到剛才的桌案上,看到陶罐已經炸得碎成了渣,而在放陶罐的地方多出了一枚戒指,這枚戒指似乎還在隱隱發光,蘇婉言好奇地想要拿起來,被端木睿製止了。
“等一下再看看。”端木睿又遞給了她一塊帕子。
過了片刻,那戒指上麵的暗光就消失了,變成一般的戒指,並且黯淡無光,就像一塊廢鐵一樣,它甚至都不是銀子的。
她用帕子捏著那枚戒指翻來覆去地看,心裏沒來由地覺得這枚戒指雖然普通破舊,但給她一種親切感,她想或許是什麽時候見過,自己給忘了也不一定。
“這麽神奇?怎麽突然光就消失了?”端木睿喃喃道,從蘇婉言手裏接過去看了又看。
“給我吧,我收藏起來。”蘇婉言伸出手朝端木睿要。
端木睿沒給她,“我看還是算了吧,這東西來路不明,有這麽怪異,小心對你不利,我看還是扔了它為好。”
“你怎麽就知道它會對我不利,說不定是好東西,以後有用呢。”
蘇婉言從端木睿手裏拿了過去就往迴走,端木睿知道勸說她沒用,無奈地搖了下頭,但眼神裏充滿寵溺。
她總覺得這個東西跟自己有種親近感,迴去後就讓靈秀給自己編了一條紅色的繩子,把那枚戒指掛在了脖子上。
再說宮裏今日收到一封從邊關快馬加鞭加急送來的折子,是蘇遂在向朝廷請求支援糧草物資,現在仗正打到關鍵時刻,如果糧草缺乏,隻能前功盡棄。
皇帝拿著這折子就摔在桌案上,一聲不吭,孫公公連忙上前給他倒參茶,順便提醒他歇息一會兒。
皇帝就說:“蘇遂又送來折子要求支援糧草和各種物資,可如今國庫虧空,拿什麽給他支援。”
剛跟匈奴打完沒多久,又是給南淵國賠償,加上這些年都不太平,國庫確實有些力不從心,但要說拿不出來也不可能,但跟普通百姓家過日子似的,總要留點餘錢,否則以後再出個什麽事都沒辦法支應。
皇帝咬緊了牙關,就是不能從國庫中出,他想了個辦法,讓正一品的太傅秦清風率領眾大臣捐錢。
秦清風輔佐過先帝,如今的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是太子三師之一的太子太保,那時候皇帝就特別敬重他,皇帝登基之後,過了幾年就擢升他為太傅。
到如今,三公三孤也隻有秦清風一人,可見皇帝對他的看重。
秦清風不僅得皇帝看重,朝中官員也多有追隨他的,但皇帝還是信任他,甚少產生猜忌的心思,若是別的官員,皇帝早就懷疑上了。
皇帝信任他,他在朝中官員心中又有威信,所以皇帝才選擇他帶領大臣們捐款。
大臣們無論願不願意,知道在這節骨眼上,又看在秦清風的麵子上,不論願不願意都慷慨解囊。
秦清風,人如其名,兩袖清風,是個清官,連他都把家底捐出來了,家裏的夫人叫苦不迭,這事也是鬧得眾人皆知,大臣們哪有臉不捐。
皇帝心裏自然有本賬,每個官員要捐多少,他都有一個數,在秦清風的把控下,依照他對大臣的了解,具體的數字也差不離。
大臣們都捐了,但有一個人卻絲毫沒有動靜,那就是太子。太子生活奢侈,東宮裏錦繡成山,金銀鋪地,連兩位側妃都過著極其享受的生活。
這些事大臣們早有耳聞,自然也是他們自己人傳出來的。他是太子,平日裏也就罷了,可眼下大家都捐銀子,他不捐就說不過去,他應該做大臣們的表率才對。而且喊著國庫空虛,他為何能這麽奢侈,說明他根本不把國事放在眼裏,還能做太子嗎?
秦清風也早就看不慣太子,太子前幾年背著正人君子的好名聲,如今看到沒有對手,他的太子之位穩固,就肆意妄為起來,又是好女色,又是奢靡無度,他就默許大臣們上書諫言,請求廢太子。
幾位重臣默默在皇帝議事的諍諫殿外跪了許久,皇帝在殿內沉默許久,廢太子說起來容易,如果真的廢了就會讓朝廷產生動蕩,會出現很多他無法預知的狀況。太子之位空懸,勢必有別人覬覦,朝臣們又會重新劃分勢力,所以朝堂會生出許多事端。
而且太子怎能在臣子的威逼下說廢就廢,他皇家的威嚴何在。
但是除了大臣們,外麵的百姓也聽說太子奢靡,平民百姓最聽不得的就是官員腐敗、奢侈,因此一時間怨聲載道,宮門外時常會聚集許多人也喊著廢太子。
皇帝不得不重視,讓跪著的幾位老臣先迴家去,他會慎重考慮這件事,給大家一個交代,老臣們也不能逼得太過,就迴去了,等著皇帝給個說法。
皇後聽說要廢太子,她第一個坐不住了,大臣們一離開,她就讓人來請皇帝,皇帝知道她想說什麽,就遲遲沒有動身,皇後就幹脆提著補湯,做了個探望皇帝的樣子,自己在諍諫殿外站著等。
皇帝無法,隻能出來見皇後,在殿內喝了她親手做的蟲草烏雞湯,皇後等他喝完就跪在地上請求:“皇上,別的臣妾都不多說,廢太子的利弊皇上比誰都清楚,所以臣妾請求不要廢太子,否則就讓臣妾去看守祖宗的陵園。”
她這是明目張膽地跟那些大臣對著幹,但為了太子,她願意如此。
皇帝正好也沒個台階下,皇後此舉就把台階遞到了他腳下,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他就拿這件事想堵住大臣們的嘴。
“各位愛卿,廢太子不是說廢就能廢的,後果你們難道沒想過?”
秦清風一派就站出來說:“太子應該選取有德有能的人才能讓臣子和百姓順服,而且德還要排在前麵,可如今的太子呢,德行有虧,怎能讓人信服,這是對社稷不利之事。”
邱丞相一派的就說出了皇帝的心聲,“如果廢太子會讓朝堂動蕩,那些請求廢太子的未必沒有私心,想打破現在平衡的局麵,扶持新的勢力。”
這些話說得就危險了,一般的大臣也就不敢再發聲,皇帝心裏也舒了口氣,在一旁敲打幾句,就有更多反對的人不敢說話。
可秦清風不是一般的臣子,他最後站出來跪著向皇帝陳情。
“一定要廢太子不可,邊關戰事如火如荼,正是最緊要關頭,可太子隻顧著自己享樂,不關心國事,根本不把邊關為國獻身的將士放在眼裏,他這正是不愛護臣民的表現。眼下就如此,以後登基了怎能堪當大任,把國家放在他手裏皇上能高枕無憂嗎?與其到時候成為一個昏庸的帝王,讓天下蒼生受苦,還不如現在就廢棄,選擇有德有才的人。”
他子說話開始,大殿上就逐漸安靜下來,他說完,真個大殿隻有他的聲音迴蕩,接著就是落針可聞的安靜。
這話要是一般的臣子根本連想都不敢想,也就是他不僅敢想還敢說,大家其實都嚇得不行,屏氣凝神地等著皇帝的反應。
皇帝自然是氣不過,但看著秦清風跪在地上如座鍾一般沉穩,內心毫不動搖,他半晌沒有沒有說話。
秦清風又開口道:“皇帝如若不答應,臣就隻能死諫。”
他從地上爬起來就往殿中的柱子上撞去,內侍和前麵的大臣趕緊跑過去扶住他。
皇帝也緊張地站了起來,見他被抓住,一甩袖子,又無奈又氣憤道:“你這是何必,你這是在逼朕。”
他說完就快步離開了大殿,內侍隻好讓朝臣們散朝,趕緊追了上去。
皇帝這才叫來太子把他訓斥了一頓,太子跪著一聲不吭,。
“你說話,一邊是大臣死諫,一邊是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你說朕該怎麽做?”
“父皇,兒臣聽您的,您說怎麽做就怎麽做。”
“怎麽做,到現在了你還問朕怎麽做?去,把你東宮的金銀全都捐出去,那些成山錦繡都給朕收起來,以後過點簡樸的日子,收起你那顆隻知道享樂的心,幹點正事讓他們看看,不然朕也保不住你,隻能把你廢除。”
皇帝緩了口氣又說:“你覺得他們說的不對嗎?你隻知自己享樂,不關心國事,朕還要每天活得謹慎小心,不敢讓他們抓到錯處,為了國事操不完的心,你倒好,在東宮過著快活日子,最後還要讓朕給你收拾爛攤子。你以後就算登基,朕的英明掃地不說,國家社稷在你手裏估計也要讓你敗了,那時候朕有什麽臉去見地下艱苦創業的祖宗?”
說到這份上,太子端木冥感覺甚是惶恐,不論怎樣他也不希望自己把家業敗光,這些理由足夠廢除他的太子之位了。
他感覺到了巨大的危機,連忙磕頭道:“兒臣知錯了,兒臣再也不敢了,兒臣一定改。”
皇帝坐下大喘氣了一陣,沉著聲音說:“你知錯就好,去吧,按朕說的做,否則你難以平息眾怒。最近宮門外的百姓天天鬧事,時間長了,怕被有心人利用,你自己看著辦吧。”
“是,兒臣這就去辦。”
太子兩天之內就捐出了一大筆巨款,把東宮那些奢侈的陳設都收了起來,工服飾到吃食,上下都興起節儉之風。
太子這迴是下了大決心讓大臣和皇帝對他改觀的,東宮裏也已經沒有多少餘錢,所以不節儉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