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婉言便信了,還幫他們的將來規劃了一番廣闊的發展空間,她拿出錢來讓薑潮升替他們租了一個院子住著。
她給自己的幫派取了個名號叫“驚言堂”,這個院子算開始的地方,她非常重視,讓人在正堂掛了一個金字匾額,上書“驚言堂”三個大字,這件事到此時總算有點眉目了。
她又跟薑潮升商量,她在街上看到許多乞兒,打算把他們收養在驚言堂,給他們溫飽,教他們武藝,以後好為她所用。
薑潮升對她的想法非常讚賞。
“你這主意很好,不用花費太多,而且等他們過兩年學了本事會非常感激你,也會對你忠心耿耿。”
蘇婉言笑著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不過這事一定要秘密進行,收養那麽多孩童勢必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會造成很多麻煩。”
薑潮升很讚同她說的,就打包票給她把事情辦好,他現在幾乎已經是蘇婉言的軍師,蘇婉言有什麽事也都會去問他。
後來驚言堂逐漸壯大,蘇婉言把英語字母設置成密令,用來當做暗號或者傳信,江湖中無人能破解,成了驚言堂獨樹一幟的東西。
蘇婉言又在外偶遇不出世的高人,並且受到高人賞識,做了驚言堂的掛名長老,一時間驚言堂更是名聲顯赫。
她利用上一世學的本領時不時在手下人麵前露一手,讓他們驚為天人,沒有不信服她的,她改造弓弩武器,甚至造出了簡易的槍支,讓驚言堂威震整個江湖。
當然這都是後話,如今的驚言堂還很小很不起眼,隻存在於一個小小院落之中。
再說端木睿迴到軍中,因為匈奴來了一個善戰殘暴的頭領,叫兀兒術,他十分兇猛,帶著手底下的人馬隔三差五攻打過來,好幾次都差點讓他帶人登上城牆,蘇遂和端木睿跟他打了好幾次慘烈的大仗。
但是如果單打獨鬥,兀兒術絕對不是端木睿的對手,因此一次對戰中,端木睿把他引到離戰場很遠的地方,相信再也不會有人來支援他,才開始跟他狠鬥,打算這一次就斬首了他。
結果就在他要把兀兒術斬殺於馬下的時候,突然衝出一隊匈奴人,他拚死才逃脫出來,跑迴了城裏。
因為這次是跟蘇遂商量好的,他對付兀兒術,蘇遂解決他手下的兵將,蘇遂這邊毫無遺漏,把那些兵將壓製得死死的,那麽,那一隊人馬又是從哪裏來的。
他仔細迴憶了當時的細節,發現兀兒術當時好像十分吃驚,他被那隊人馬圍住之後,兀兒術一句話沒說就騎著馬倉皇地逃了。
正常情況下,這麽好的機會,兀兒術不是應該留下來指揮那些士兵一舉除掉他嗎?
他又想到那些人悶不吭聲,像是啞巴一樣上來就一心想砍殺他……總之從很多細節上看都不對勁。
他很快就想到這一定是皇帝派來的人,扮做匈奴人尋了時機來殺他。
他心中充滿恨意,但還是想除掉兀兒術,打垮匈奴人,保護邊境安定。
那之後他就越加小心,一邊要防著皇帝派來殺他的人,一邊還要跟蘇遂配合和匈奴人周旋。
一直都有戰報傳到朝廷,每次端木睿都囑托蘇遂,在寫文書的時候千萬不要提他的功勞。
蘇遂自然覺得詫異,哪有人會白白把自己的功勞讓給別人,端木睿怕他不照著做,就跟他密談一次,把自己被皇帝當成眼中釘,多次刺殺他的事說了。
自古就是這樣,人難做,皇家的人更難做。
蘇遂了解皇帝的為人,他十分相信這些事都是他做出來的,於是就替端木睿隱瞞了所有事,但那些功勞有的可以不計,但有的實在糊弄不過去,總要有人頭頂著,端木睿就讓蘇遂一並頂了。
蘇遂也是為難,這件事就這樣成了他們兩人的秘密,將來如果鬧出來他肯定會被皇帝恨上,指不定今日的功勞就是明日的殺頭大罪,所以為了不暴露,他們就隻能當一根繩上的螞蚱。
端木睿終於重傷兀兒術,之後幾乎是捷報頻傳,皇帝拿到這些戰報喜憂參半,喜的自然是邊關戰事終於要停止,朝廷既不用劃出土地賠上金錢求和,又能換來許多年的安定,隻要沒有戰亂,百姓就可以休養生息,國家就能強大。
他憂慮的是,捷報頻傳的同時並沒收到端木冥死在戰場上的休息,經過這次征戰,他害怕端木睿成長起來,變成懸在自己頭頂的一把利劍。
他立刻讓自己一隊貼身侍衛拿著他的信物去邊關召迴端木睿,好在路途中再次暗殺。
侍衛前腳走,他後腳就在迴京途中部署了一隊人馬埋伏,隻等著端木睿路過就一舉擊殺。
邊關戰事即將收尾,端木睿走得很放心,他也知道皇帝心中的算盤,到中途果然遇到暗殺,但為了隱瞞自己武功高強的事實,不敢用實力應對,結果身受重傷,好在被他早就安排好的自己人救走了,保住了性命。
皇帝派出的人馬見沒殺死端木睿立刻把消息傳迴宮中,皇帝氣得半死,但端木睿重傷,正是誅殺的好時機,他立刻又派人追殺。
就在皇帝等著好消息的時候,突然聽內侍來稟報,說端木睿今日用王爺的儀仗,在京城招搖過市,到處散播他是從戰場上迴來的這一消息,街上的百姓都目睹了這一盛況,對他極為敬重。
皇帝氣得當場摔了茶碗,把龍案上的筆墨紙硯全都掃到地上,濺得到處都是,內侍和宮女都嚇得要死,屏氣凝聲進來收拾。
他本來想讓端木睿死在戰場上,這樣既能除掉他,又能在百姓心中博個皇家子弟為國家社稷,為百姓安康犧牲的好名聲,讓百姓更加敬重推崇皇家。
可現在端木睿大搖大擺迴到京城,還得到百姓敬重,這一招就不管用了,而且最近如果端木睿身死的話,百姓一定會產生失望心理,還會懷疑這件事是不是有蹊蹺之處,隻會給朝廷帶來罵聲,這是皇帝不想看到的。
皇帝不僅停止了刺殺,還在昌泰殿設皇家宴席為端木睿接風洗塵,還有一眾大臣前來慶賀。
雖然端木睿沒有立下赫赫戰功,但他沒有功勞有苦勞,至少起到了鼓舞士氣的作用,皇帝當著宗室和大臣的麵說了很多誇讚之詞,關心他受的傷,他被暗殺時受的傷自然被說成是在戰場上受的,給他賜了宅子土地和無數金銀珠寶,宗室和大臣也附和著皇帝對他讚不絕口。
皇帝特意讓人把這些事傳揚到百姓中,百姓自然覺得他是仁君,對自己兄弟非常仁厚。
端木睿從宮裏迴去仔細了解了府裏的大小事務,他發現他的殺手組織最近任務接連失敗。
他十分不解,坐在廊下思考良久,組織裏人才濟濟,高手眾多,在京城沒有任何人能比擬。
“是不是皇上。”屬下劉三強是跟他最親近的侍衛之一,憋了很久才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的猜想。
如果非要找一個能跟他抗衡的,那就隻有皇帝了,他手裏聚集了全國的高手,自然不是誰能輕易爭得過的。
端木睿站起來,對屬下說:“如果真的是他,最近就要更加小心才是,暫時不要接任務,看看有沒有哪方勢力異軍突起。”
如果有誰把他們壓下去,突然冒出了頭,就說明他們很可能得到了皇帝支持。
過了一段時間,還真的有個門派的名聲冒了出來,聽說他們行動詭秘,執行暗殺任務來無蹤去無影,而且根本無法截獲他們的情報,即使得到了他們傳遞的信息,也完全看不懂。
端木睿立刻讓人深入地查,這才知道這個門派叫驚言堂,裏麵竟然還有好多是他自己的人,不過後來不知怎麽就加入了驚言堂。
他剛從邊關迴來,還沒來得及過問那段時間一直照應蘇婉言的薑潮升,他也根本想不到,蘇婉言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建立幫派,並且實力提升這麽迅速。
一問才知那些原本是他手下的人就是一開始被薑潮升帶過去加入驚言堂的。
因為想不到,所以端木睿一直堅持認為這個驚言堂是受皇帝支持的,這時候薑潮升已經不再為蘇婉言出謀劃策,他已經被端木睿指派了新的任務,脫離了驚言堂,後來驚言堂的事他也不是很清楚,不敢貿然迴應端木睿。
讓端木睿最難以想象的是,驚言堂背後的主人竟然是蘇婉言。
他立刻讓人設宴,打算把蘇婉言請來款待。
蘇婉言接到請帖,見上麵的抬頭寫的是驚言堂主人,落款是端木睿,心說王爺您不要這麽正式和見外,你就算寫著“蘇婉言”她一樣會去赴宴的。
她換了一身正式的衣裙,精心梳妝之後,帶著丫鬟靈秀就出了府門,王府的馬車就停在大門外,侍從恭敬地邀請她上車。
她當仁不讓地受了,在靈秀的攙扶下優雅地上了馬車。
到了王府門口,她看了一眼寬敞雄偉的門楣,心想果然不同凡響,因為皇帝要讓天下人認為皇家不是兄弟鬩牆,而是兄友弟恭,所以除了不給實職,對端木睿這個弟弟是非常好的,甚至對外麵宣稱天下財寶的一半都願意拿來賜給端木睿。
可見端木睿的府邸有多奢華,連見多識廣的蘇婉言都被驚到了。
走進府裏,端木睿就在院子裏等她,見到她之後,毫不避諱地仔細打量一番,笑吟吟地開口:“本王以為赫赫有名的驚言堂背後的主人會是多麽華麗的裝扮和豔麗成熟的女子,今日一間才知道原來是個這麽年輕的少女。”
見他自稱“本王”,蘇婉言心裏一沉,也笑著迴應:“空有華麗的外表有什麽用,我這個普通少女照樣能做出一番事業。”
“眼下本王都不知道該如何稱唿你。”他扶額笑了笑,“看我,重傷未愈,腦子還有些糊塗,當然應該叫你驚言堂主人蘇三小姐了。”
見他總是話中帶刺,蘇婉言臉上帶著笑,眼裏卻帶了幾分冷意。
“王爺這是做什麽,莫非嫉妒我一個弱女子不成?是,王爺手裏的組織有幾個任務被我驚言堂從中間奪了過來,導致你們任務失敗,但這都是各憑本事爭取的,你們失敗是你們實力不行,怎麽您一個堂堂王爺還輸不起了。”
她說話絲毫不留情麵,端木睿臉上神色沉了沉,但隨即又笑開了。
她給自己的幫派取了個名號叫“驚言堂”,這個院子算開始的地方,她非常重視,讓人在正堂掛了一個金字匾額,上書“驚言堂”三個大字,這件事到此時總算有點眉目了。
她又跟薑潮升商量,她在街上看到許多乞兒,打算把他們收養在驚言堂,給他們溫飽,教他們武藝,以後好為她所用。
薑潮升對她的想法非常讚賞。
“你這主意很好,不用花費太多,而且等他們過兩年學了本事會非常感激你,也會對你忠心耿耿。”
蘇婉言笑著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不過這事一定要秘密進行,收養那麽多孩童勢必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會造成很多麻煩。”
薑潮升很讚同她說的,就打包票給她把事情辦好,他現在幾乎已經是蘇婉言的軍師,蘇婉言有什麽事也都會去問他。
後來驚言堂逐漸壯大,蘇婉言把英語字母設置成密令,用來當做暗號或者傳信,江湖中無人能破解,成了驚言堂獨樹一幟的東西。
蘇婉言又在外偶遇不出世的高人,並且受到高人賞識,做了驚言堂的掛名長老,一時間驚言堂更是名聲顯赫。
她利用上一世學的本領時不時在手下人麵前露一手,讓他們驚為天人,沒有不信服她的,她改造弓弩武器,甚至造出了簡易的槍支,讓驚言堂威震整個江湖。
當然這都是後話,如今的驚言堂還很小很不起眼,隻存在於一個小小院落之中。
再說端木睿迴到軍中,因為匈奴來了一個善戰殘暴的頭領,叫兀兒術,他十分兇猛,帶著手底下的人馬隔三差五攻打過來,好幾次都差點讓他帶人登上城牆,蘇遂和端木睿跟他打了好幾次慘烈的大仗。
但是如果單打獨鬥,兀兒術絕對不是端木睿的對手,因此一次對戰中,端木睿把他引到離戰場很遠的地方,相信再也不會有人來支援他,才開始跟他狠鬥,打算這一次就斬首了他。
結果就在他要把兀兒術斬殺於馬下的時候,突然衝出一隊匈奴人,他拚死才逃脫出來,跑迴了城裏。
因為這次是跟蘇遂商量好的,他對付兀兒術,蘇遂解決他手下的兵將,蘇遂這邊毫無遺漏,把那些兵將壓製得死死的,那麽,那一隊人馬又是從哪裏來的。
他仔細迴憶了當時的細節,發現兀兒術當時好像十分吃驚,他被那隊人馬圍住之後,兀兒術一句話沒說就騎著馬倉皇地逃了。
正常情況下,這麽好的機會,兀兒術不是應該留下來指揮那些士兵一舉除掉他嗎?
他又想到那些人悶不吭聲,像是啞巴一樣上來就一心想砍殺他……總之從很多細節上看都不對勁。
他很快就想到這一定是皇帝派來的人,扮做匈奴人尋了時機來殺他。
他心中充滿恨意,但還是想除掉兀兒術,打垮匈奴人,保護邊境安定。
那之後他就越加小心,一邊要防著皇帝派來殺他的人,一邊還要跟蘇遂配合和匈奴人周旋。
一直都有戰報傳到朝廷,每次端木睿都囑托蘇遂,在寫文書的時候千萬不要提他的功勞。
蘇遂自然覺得詫異,哪有人會白白把自己的功勞讓給別人,端木睿怕他不照著做,就跟他密談一次,把自己被皇帝當成眼中釘,多次刺殺他的事說了。
自古就是這樣,人難做,皇家的人更難做。
蘇遂了解皇帝的為人,他十分相信這些事都是他做出來的,於是就替端木睿隱瞞了所有事,但那些功勞有的可以不計,但有的實在糊弄不過去,總要有人頭頂著,端木睿就讓蘇遂一並頂了。
蘇遂也是為難,這件事就這樣成了他們兩人的秘密,將來如果鬧出來他肯定會被皇帝恨上,指不定今日的功勞就是明日的殺頭大罪,所以為了不暴露,他們就隻能當一根繩上的螞蚱。
端木睿終於重傷兀兒術,之後幾乎是捷報頻傳,皇帝拿到這些戰報喜憂參半,喜的自然是邊關戰事終於要停止,朝廷既不用劃出土地賠上金錢求和,又能換來許多年的安定,隻要沒有戰亂,百姓就可以休養生息,國家就能強大。
他憂慮的是,捷報頻傳的同時並沒收到端木冥死在戰場上的休息,經過這次征戰,他害怕端木睿成長起來,變成懸在自己頭頂的一把利劍。
他立刻讓自己一隊貼身侍衛拿著他的信物去邊關召迴端木睿,好在路途中再次暗殺。
侍衛前腳走,他後腳就在迴京途中部署了一隊人馬埋伏,隻等著端木睿路過就一舉擊殺。
邊關戰事即將收尾,端木睿走得很放心,他也知道皇帝心中的算盤,到中途果然遇到暗殺,但為了隱瞞自己武功高強的事實,不敢用實力應對,結果身受重傷,好在被他早就安排好的自己人救走了,保住了性命。
皇帝派出的人馬見沒殺死端木睿立刻把消息傳迴宮中,皇帝氣得半死,但端木睿重傷,正是誅殺的好時機,他立刻又派人追殺。
就在皇帝等著好消息的時候,突然聽內侍來稟報,說端木睿今日用王爺的儀仗,在京城招搖過市,到處散播他是從戰場上迴來的這一消息,街上的百姓都目睹了這一盛況,對他極為敬重。
皇帝氣得當場摔了茶碗,把龍案上的筆墨紙硯全都掃到地上,濺得到處都是,內侍和宮女都嚇得要死,屏氣凝聲進來收拾。
他本來想讓端木睿死在戰場上,這樣既能除掉他,又能在百姓心中博個皇家子弟為國家社稷,為百姓安康犧牲的好名聲,讓百姓更加敬重推崇皇家。
可現在端木睿大搖大擺迴到京城,還得到百姓敬重,這一招就不管用了,而且最近如果端木睿身死的話,百姓一定會產生失望心理,還會懷疑這件事是不是有蹊蹺之處,隻會給朝廷帶來罵聲,這是皇帝不想看到的。
皇帝不僅停止了刺殺,還在昌泰殿設皇家宴席為端木睿接風洗塵,還有一眾大臣前來慶賀。
雖然端木睿沒有立下赫赫戰功,但他沒有功勞有苦勞,至少起到了鼓舞士氣的作用,皇帝當著宗室和大臣的麵說了很多誇讚之詞,關心他受的傷,他被暗殺時受的傷自然被說成是在戰場上受的,給他賜了宅子土地和無數金銀珠寶,宗室和大臣也附和著皇帝對他讚不絕口。
皇帝特意讓人把這些事傳揚到百姓中,百姓自然覺得他是仁君,對自己兄弟非常仁厚。
端木睿從宮裏迴去仔細了解了府裏的大小事務,他發現他的殺手組織最近任務接連失敗。
他十分不解,坐在廊下思考良久,組織裏人才濟濟,高手眾多,在京城沒有任何人能比擬。
“是不是皇上。”屬下劉三強是跟他最親近的侍衛之一,憋了很久才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的猜想。
如果非要找一個能跟他抗衡的,那就隻有皇帝了,他手裏聚集了全國的高手,自然不是誰能輕易爭得過的。
端木睿站起來,對屬下說:“如果真的是他,最近就要更加小心才是,暫時不要接任務,看看有沒有哪方勢力異軍突起。”
如果有誰把他們壓下去,突然冒出了頭,就說明他們很可能得到了皇帝支持。
過了一段時間,還真的有個門派的名聲冒了出來,聽說他們行動詭秘,執行暗殺任務來無蹤去無影,而且根本無法截獲他們的情報,即使得到了他們傳遞的信息,也完全看不懂。
端木睿立刻讓人深入地查,這才知道這個門派叫驚言堂,裏麵竟然還有好多是他自己的人,不過後來不知怎麽就加入了驚言堂。
他剛從邊關迴來,還沒來得及過問那段時間一直照應蘇婉言的薑潮升,他也根本想不到,蘇婉言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建立幫派,並且實力提升這麽迅速。
一問才知那些原本是他手下的人就是一開始被薑潮升帶過去加入驚言堂的。
因為想不到,所以端木睿一直堅持認為這個驚言堂是受皇帝支持的,這時候薑潮升已經不再為蘇婉言出謀劃策,他已經被端木睿指派了新的任務,脫離了驚言堂,後來驚言堂的事他也不是很清楚,不敢貿然迴應端木睿。
讓端木睿最難以想象的是,驚言堂背後的主人竟然是蘇婉言。
他立刻讓人設宴,打算把蘇婉言請來款待。
蘇婉言接到請帖,見上麵的抬頭寫的是驚言堂主人,落款是端木睿,心說王爺您不要這麽正式和見外,你就算寫著“蘇婉言”她一樣會去赴宴的。
她換了一身正式的衣裙,精心梳妝之後,帶著丫鬟靈秀就出了府門,王府的馬車就停在大門外,侍從恭敬地邀請她上車。
她當仁不讓地受了,在靈秀的攙扶下優雅地上了馬車。
到了王府門口,她看了一眼寬敞雄偉的門楣,心想果然不同凡響,因為皇帝要讓天下人認為皇家不是兄弟鬩牆,而是兄友弟恭,所以除了不給實職,對端木睿這個弟弟是非常好的,甚至對外麵宣稱天下財寶的一半都願意拿來賜給端木睿。
可見端木睿的府邸有多奢華,連見多識廣的蘇婉言都被驚到了。
走進府裏,端木睿就在院子裏等她,見到她之後,毫不避諱地仔細打量一番,笑吟吟地開口:“本王以為赫赫有名的驚言堂背後的主人會是多麽華麗的裝扮和豔麗成熟的女子,今日一間才知道原來是個這麽年輕的少女。”
見他自稱“本王”,蘇婉言心裏一沉,也笑著迴應:“空有華麗的外表有什麽用,我這個普通少女照樣能做出一番事業。”
“眼下本王都不知道該如何稱唿你。”他扶額笑了笑,“看我,重傷未愈,腦子還有些糊塗,當然應該叫你驚言堂主人蘇三小姐了。”
見他總是話中帶刺,蘇婉言臉上帶著笑,眼裏卻帶了幾分冷意。
“王爺這是做什麽,莫非嫉妒我一個弱女子不成?是,王爺手裏的組織有幾個任務被我驚言堂從中間奪了過來,導致你們任務失敗,但這都是各憑本事爭取的,你們失敗是你們實力不行,怎麽您一個堂堂王爺還輸不起了。”
她說話絲毫不留情麵,端木睿臉上神色沉了沉,但隨即又笑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