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
最近勤加練功的舜華反射性地扭轉了老嬤嬤的手腕,當她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你竟敢動哀家的宮婢!”太後難以置信地驚唿道。
舜華迅速鬆開了手,跪在了地上。
“迴太後娘娘,民婦不知是太後娘娘命令她走過來捉民婦的,所以不小心就出手了。”
“不小心就出手?聽你的意思,還是哀家的錯了?”
太後看著舜華露出的手臂,確認了自己想知道的事。
“民婦不敢,太後娘娘是天子的生母,更是愛民如子,菩薩心腸的娘娘,又怎麽會怪罪我這個不懂規矩的平民百姓。”
聞言,老太太有點生氣了。
依她這樣說,要是自己治她的罪,就對不起她說的這兩句,愛民如子,菩薩心腸的話了。
“本宮此次召你來,是想問清楚你一件事。”
話音剛落,老嬤嬤屏退左右,隻留下常侍奉在身旁的小宮婢和自己,留在太後娘娘的身邊。
舜華轉了轉眼珠子,不經意地看向四周,心中有些後怕。
屏退宮人,不是想在私底下解決她吧。
“你和小十三究竟是什麽關係?”
那個慈眉善目的太後,滿是懷疑地審視眼前的小婦人,語氣可不止好奇那麽簡單。
“民婦,不明白太後的話。”女子不敢輕易迴答。
老嬤嬤見狀,用細長的聲音催促道:“太後在問你話呢,傻乎乎地跪在那幹什麽,守好你的本分,好好迴答就行了。”
聞言,舜華揚起半邊嘴角,冷冷地笑了。
“你好大膽子,不如實迴答太後的話,還敢在這裏笑?”老嬤嬤詫異地看著她,如同…不從她身上揪出點錯處來,就渾身不自在似的。
“民婦是在笑,有些犬類,主人家還沒說話,它倒得吠得厲害,生怕別人不知道它是別人養的狗似的。”
話音剛落,老嬤嬤愣了愣,瞬間氣得臉紅鼻子粗。
“你居然敢罵我…”
她的話還沒說完,便被舜華打斷了。
“好大的膽子,你方才莫不是想在太後娘娘麵前,自稱我吧?不知,您和太後娘娘有何親緣,居然以為自己能和太後娘娘平起平坐。”
這招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狐假虎威,誰不會啊。
說罷,某人揚起邪惡的嘴角,三言兩語就將這個挑事的嬤嬤‘推’到了懸崖邊。
本來皇太後也不覺得,經舜華這麽一說,她也開始覺得這個老嬤嬤有些呱噪,而且,還有些討人嫌。
“行了,你下去吧。”老婦人冷冷地說道。
“可是…”
老嬤嬤剛想說些什麽,對上太後的眼神,頓覺得大禍臨頭,連忙行了禮,出去了。
“人也走了,你也該說真話了。”
“迴太後娘娘,這麽說,興許是民婦高攀了,民婦和十三王爺是朋友。”
“朋友?”
這問題的答案聽得太後有些想發笑。
“你這話說出去有人信嗎?男子和女子怎麽可能成為朋友,人一出生就要恪守本分,知禮守德,更何況,你已嫁作人婦,哀家孫兒是人中龍鳳,皇親貴族,無論是身份和地位,你們都不該成為朋友。”
她懂了,太後特意傳召她過來,就是為了告訴她——你不配當我孫子的朋友嗎?
舜華眼眸一沉,冷冷地問道:
“民婦明白了,還請太後明言,想民婦怎麽做?”
“聽懂了就好,以後,若是小十三前去顏府,你要閉門不見,若是他相約你出遊,你也要找借口推辭,總之,哀家不想再聽到坊間謠傳你們的閑言碎語,知道了嗎?”太後態度強硬地說道。
真不愧是生過皇帝的人,說的話又不講道理,又霸道。
她家孫兒貴為皇子,若是他非要來尋她一起玩,難道她一個平民還能把他硬生生趕出府,不成?
“迴稟太後娘娘,民婦明白了,以後,若是十三王爺敢踏入顏家半步,民婦就奉旨,讓奴仆拿著掃把,將他生生打出去,若是十三王爺‘死心不息’,民婦就大喊,‘這些都是奉太後娘娘的旨意’,讓丫鬟們排成人牆,讓十三王爺來一迴,吐一迴,來一次,暈一次。”
舜華故意大聲地說著反話,瞬間將太後氣得七竅生煙。
“你敢!哀家孫兒的貴體,豈容你隨便欺辱!”
“迴太後娘娘,人心不可操控,舌頭站在別人身上,他們要嚼舌根,民婦阻攔不了,誠如太後娘娘所言,民婦隻是個普通的平民百姓,既無權,也無力,如何能阻攔尊貴的十三王爺蒞臨舍下做客,除了這些激進的手段,民婦也想不出其他辦法了。”
舜華抬起袖子擋住臉,‘淒慘地大哭’,整個仁壽宮充斥著女子的哭聲,聽起來,就像仁慈聞名的太後在折磨人一樣。
“夠了,你再哭,哀家就讓別人掌你的嘴。”
話音剛落,哭聲驟停。
假哭的女子深知太後的軟肋,她的仁慈,隻是習慣的仁慈。
即便是建了龍母廟,但是畢竟做過這麽長時間的噩夢,對他人仁慈早已養成了習慣,若是輕易打破,便會觸碰到內心的陰影。
重拾噩夢。
“行了,你迴去吧,今日之事,你不得向任何人提起,尤其是小十三。”緊皺眉頭的太後,早已厭煩了舜華的哭聲。
“民婦,謹遵太後懿旨。”
舜華行禮後,緩緩轉身,今日,她得罪了當朝太後,可是那又如何,她高興。
*
是夜,蘭金星般的夜空,皎月蒙雲,涼風輕輕吹動高掛的紅燈籠,順著兩艘齊頭並進的畫舫,在風中微微晃動著。
“小王爺,你看起來很高興。”
蘭侍衛訝異地看著胃口大開的小十三,在大口大口地吃著東西。
“為什麽這麽問,難道本王應該不高興嗎?”小十三夾起一塊精致的糕點,錯愕地反問道。
蘭侍衛彎下腰,湊到小十三的耳邊,小聲說道:“屬下還以為你最討厭參加太後安排的相親宴,難得上次太後聽了太醫的話,怕會危及你的性命,消停了幾天。”
“興許是本王不用和那些貴女同席而坐吧,蘭侍衛,你也坐下吃些東西吧,反正今日,太後又見不到…”
小十三剛想這麽說,一艘巨大的畫舫從旁經過,和它一比,小十三覺得自己坐的船,就是艘小艇。
更詭異的是,太後娘娘就坐在那艘畫舫上,笑嘻嘻地看著自己,夜裏燈光不明,照得太後的臉,忽明忽暗,看起來好生恐怖。
筷子上的糕點頓時掉迴了碟子裏。
“小王爺,你怎麽了,看起來就像見到鬼似的…”
蘭侍衛也跟著轉頭看去,瞬間被畫麵所震撼了,久久不能言語。
“該死的,為什麽鳳城君那個討人厭的馬屁精也在上麵,本王不吃了。”小十三氣鼓鼓地放下了筷子。
“小王爺,如此看來,這場相親宴怕是不簡單啊,要不要屬下著手安排,防著有人使詐。”蘭侍衛好心提醒道。
“不會吧?”小十三微微皺眉,“皇祖母這麽疼本王,又怎麽可能會給挖坑,陷害於我,不過,那個陰險狡詐的小人,不得不防。”
蘭侍衛有些詫異,他本以為小王爺隻是和鳳城君交惡,沒想到,小王爺會對鳳城君有這樣的評價。
“小王爺,你和鳳城君有過節嗎?”
小十三頓了頓,冷哼道:“豈止是過節,簡直就是貼錯門神的仇人,本王也不知道是哪裏惹了他,每次,本王被太傅誇獎,他定要在背後搞些小動作,弄髒本王的書籍,偷走本王作的文章,已經不稀奇了,就連本王患了厭女症,他也要…”
“他也要做什麽?”蘭侍衛好奇心起地問道。
“你還記得你剛入府,本王每逢出門,就會暈倒在大門口的事嗎?”
小王爺無奈地說起了,那件不堪迴首的陳年往事。
“記得。”
蘭侍衛點了點頭。迴憶道:
“那會小王爺和末將還不熟,去哪都不讓跟著,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每迴你出門,不夠半炷香的時間,就會暈倒被人抬著送迴來。”
“哪都是鳳城君和他親妹搞的鬼,每次本王上街遊玩,他就讓他親妹過來,碰本王一下,結果,迴迴都倒在王爺府大門口,久而久之,本王都不願意和人交往了。”
“原來是這樣,末將還以為,王爺這麽不走運,迴迴剛出門就碰見女子呢。”
話音剛落,耳邊響起了響鑼。
“王爺,看來你的相親宴開始了,這迴太後娘娘鐵了心,讓你娶側妃,怎麽辦?”
聞言,小十三大手一揮,笑道:“還能怎麽辦,涼拌啊,等本王娶了這個側妃,就讓他住在王爺府的庵堂裏,和其他帶發修行的女子住在一起,反正王爺府夠大,多一個人,多雙筷子嘛。”
“……”蘭侍衛佩服地作輯道:“難得王爺想得這麽通透,末將就在這裏祝福那位姑娘,希望她能潛心向佛,早日看破紅塵吧。”
“說得好,沒錯,就該這樣。”
此時,對麵那艘畫舫已經站好一排排身穿紅衣,手提燈籠,卻扇遮麵的女子,如同選中就能立即和王爺拜堂成親,準備得十分充分。
執事太監拿著點名冊,拿著毛筆,一個個地點著數。
“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怎麽會有八十九個?明明太後圖個喜數,隻邀請了八十八個貴女上船啊?”
小太監疑惑不解地自言自語,剛想重新點名,抬眸卻迎來了太後投來的目光。
“罷了罷了,八十九個就八十九個,要是等會惹怒了太後,就算是有九十個腦袋也不管用。”
戰戰兢兢的小太監清了清嗓子,聲音清亮地喊道:“第一位,龍州刺史的千金,司馬靜姝,芳齡十六,擅長歌舞,古箏,懂七國語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燈籠題詞為——知心。”
聞聲,蘭侍衛遠遠地看去,雖然女子卻扇,看不見容顏,但觀其衣著打扮,秀麗長發,著實配得上她這些才藝。”
太後的目光就在身後,蘭侍衛筆直地站在一旁,樂嗬嗬地呲著牙問道。
“小王爺,你覺得怎麽樣?”
怎知,小十三撓額問道:“方才,那太監是怎麽說的,本王糕點吃多了,有點犯困,全忘記了。”
聞言,蘭侍衛慌慌張張地解釋道:“若是你在響鑼敲響之前,不搖鈴的話,這女子今夜就成你的側妃了。”
“什麽?你不早說。”
最近勤加練功的舜華反射性地扭轉了老嬤嬤的手腕,當她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你竟敢動哀家的宮婢!”太後難以置信地驚唿道。
舜華迅速鬆開了手,跪在了地上。
“迴太後娘娘,民婦不知是太後娘娘命令她走過來捉民婦的,所以不小心就出手了。”
“不小心就出手?聽你的意思,還是哀家的錯了?”
太後看著舜華露出的手臂,確認了自己想知道的事。
“民婦不敢,太後娘娘是天子的生母,更是愛民如子,菩薩心腸的娘娘,又怎麽會怪罪我這個不懂規矩的平民百姓。”
聞言,老太太有點生氣了。
依她這樣說,要是自己治她的罪,就對不起她說的這兩句,愛民如子,菩薩心腸的話了。
“本宮此次召你來,是想問清楚你一件事。”
話音剛落,老嬤嬤屏退左右,隻留下常侍奉在身旁的小宮婢和自己,留在太後娘娘的身邊。
舜華轉了轉眼珠子,不經意地看向四周,心中有些後怕。
屏退宮人,不是想在私底下解決她吧。
“你和小十三究竟是什麽關係?”
那個慈眉善目的太後,滿是懷疑地審視眼前的小婦人,語氣可不止好奇那麽簡單。
“民婦,不明白太後的話。”女子不敢輕易迴答。
老嬤嬤見狀,用細長的聲音催促道:“太後在問你話呢,傻乎乎地跪在那幹什麽,守好你的本分,好好迴答就行了。”
聞言,舜華揚起半邊嘴角,冷冷地笑了。
“你好大膽子,不如實迴答太後的話,還敢在這裏笑?”老嬤嬤詫異地看著她,如同…不從她身上揪出點錯處來,就渾身不自在似的。
“民婦是在笑,有些犬類,主人家還沒說話,它倒得吠得厲害,生怕別人不知道它是別人養的狗似的。”
話音剛落,老嬤嬤愣了愣,瞬間氣得臉紅鼻子粗。
“你居然敢罵我…”
她的話還沒說完,便被舜華打斷了。
“好大的膽子,你方才莫不是想在太後娘娘麵前,自稱我吧?不知,您和太後娘娘有何親緣,居然以為自己能和太後娘娘平起平坐。”
這招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狐假虎威,誰不會啊。
說罷,某人揚起邪惡的嘴角,三言兩語就將這個挑事的嬤嬤‘推’到了懸崖邊。
本來皇太後也不覺得,經舜華這麽一說,她也開始覺得這個老嬤嬤有些呱噪,而且,還有些討人嫌。
“行了,你下去吧。”老婦人冷冷地說道。
“可是…”
老嬤嬤剛想說些什麽,對上太後的眼神,頓覺得大禍臨頭,連忙行了禮,出去了。
“人也走了,你也該說真話了。”
“迴太後娘娘,這麽說,興許是民婦高攀了,民婦和十三王爺是朋友。”
“朋友?”
這問題的答案聽得太後有些想發笑。
“你這話說出去有人信嗎?男子和女子怎麽可能成為朋友,人一出生就要恪守本分,知禮守德,更何況,你已嫁作人婦,哀家孫兒是人中龍鳳,皇親貴族,無論是身份和地位,你們都不該成為朋友。”
她懂了,太後特意傳召她過來,就是為了告訴她——你不配當我孫子的朋友嗎?
舜華眼眸一沉,冷冷地問道:
“民婦明白了,還請太後明言,想民婦怎麽做?”
“聽懂了就好,以後,若是小十三前去顏府,你要閉門不見,若是他相約你出遊,你也要找借口推辭,總之,哀家不想再聽到坊間謠傳你們的閑言碎語,知道了嗎?”太後態度強硬地說道。
真不愧是生過皇帝的人,說的話又不講道理,又霸道。
她家孫兒貴為皇子,若是他非要來尋她一起玩,難道她一個平民還能把他硬生生趕出府,不成?
“迴稟太後娘娘,民婦明白了,以後,若是十三王爺敢踏入顏家半步,民婦就奉旨,讓奴仆拿著掃把,將他生生打出去,若是十三王爺‘死心不息’,民婦就大喊,‘這些都是奉太後娘娘的旨意’,讓丫鬟們排成人牆,讓十三王爺來一迴,吐一迴,來一次,暈一次。”
舜華故意大聲地說著反話,瞬間將太後氣得七竅生煙。
“你敢!哀家孫兒的貴體,豈容你隨便欺辱!”
“迴太後娘娘,人心不可操控,舌頭站在別人身上,他們要嚼舌根,民婦阻攔不了,誠如太後娘娘所言,民婦隻是個普通的平民百姓,既無權,也無力,如何能阻攔尊貴的十三王爺蒞臨舍下做客,除了這些激進的手段,民婦也想不出其他辦法了。”
舜華抬起袖子擋住臉,‘淒慘地大哭’,整個仁壽宮充斥著女子的哭聲,聽起來,就像仁慈聞名的太後在折磨人一樣。
“夠了,你再哭,哀家就讓別人掌你的嘴。”
話音剛落,哭聲驟停。
假哭的女子深知太後的軟肋,她的仁慈,隻是習慣的仁慈。
即便是建了龍母廟,但是畢竟做過這麽長時間的噩夢,對他人仁慈早已養成了習慣,若是輕易打破,便會觸碰到內心的陰影。
重拾噩夢。
“行了,你迴去吧,今日之事,你不得向任何人提起,尤其是小十三。”緊皺眉頭的太後,早已厭煩了舜華的哭聲。
“民婦,謹遵太後懿旨。”
舜華行禮後,緩緩轉身,今日,她得罪了當朝太後,可是那又如何,她高興。
*
是夜,蘭金星般的夜空,皎月蒙雲,涼風輕輕吹動高掛的紅燈籠,順著兩艘齊頭並進的畫舫,在風中微微晃動著。
“小王爺,你看起來很高興。”
蘭侍衛訝異地看著胃口大開的小十三,在大口大口地吃著東西。
“為什麽這麽問,難道本王應該不高興嗎?”小十三夾起一塊精致的糕點,錯愕地反問道。
蘭侍衛彎下腰,湊到小十三的耳邊,小聲說道:“屬下還以為你最討厭參加太後安排的相親宴,難得上次太後聽了太醫的話,怕會危及你的性命,消停了幾天。”
“興許是本王不用和那些貴女同席而坐吧,蘭侍衛,你也坐下吃些東西吧,反正今日,太後又見不到…”
小十三剛想這麽說,一艘巨大的畫舫從旁經過,和它一比,小十三覺得自己坐的船,就是艘小艇。
更詭異的是,太後娘娘就坐在那艘畫舫上,笑嘻嘻地看著自己,夜裏燈光不明,照得太後的臉,忽明忽暗,看起來好生恐怖。
筷子上的糕點頓時掉迴了碟子裏。
“小王爺,你怎麽了,看起來就像見到鬼似的…”
蘭侍衛也跟著轉頭看去,瞬間被畫麵所震撼了,久久不能言語。
“該死的,為什麽鳳城君那個討人厭的馬屁精也在上麵,本王不吃了。”小十三氣鼓鼓地放下了筷子。
“小王爺,如此看來,這場相親宴怕是不簡單啊,要不要屬下著手安排,防著有人使詐。”蘭侍衛好心提醒道。
“不會吧?”小十三微微皺眉,“皇祖母這麽疼本王,又怎麽可能會給挖坑,陷害於我,不過,那個陰險狡詐的小人,不得不防。”
蘭侍衛有些詫異,他本以為小王爺隻是和鳳城君交惡,沒想到,小王爺會對鳳城君有這樣的評價。
“小王爺,你和鳳城君有過節嗎?”
小十三頓了頓,冷哼道:“豈止是過節,簡直就是貼錯門神的仇人,本王也不知道是哪裏惹了他,每次,本王被太傅誇獎,他定要在背後搞些小動作,弄髒本王的書籍,偷走本王作的文章,已經不稀奇了,就連本王患了厭女症,他也要…”
“他也要做什麽?”蘭侍衛好奇心起地問道。
“你還記得你剛入府,本王每逢出門,就會暈倒在大門口的事嗎?”
小王爺無奈地說起了,那件不堪迴首的陳年往事。
“記得。”
蘭侍衛點了點頭。迴憶道:
“那會小王爺和末將還不熟,去哪都不讓跟著,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每迴你出門,不夠半炷香的時間,就會暈倒被人抬著送迴來。”
“哪都是鳳城君和他親妹搞的鬼,每次本王上街遊玩,他就讓他親妹過來,碰本王一下,結果,迴迴都倒在王爺府大門口,久而久之,本王都不願意和人交往了。”
“原來是這樣,末將還以為,王爺這麽不走運,迴迴剛出門就碰見女子呢。”
話音剛落,耳邊響起了響鑼。
“王爺,看來你的相親宴開始了,這迴太後娘娘鐵了心,讓你娶側妃,怎麽辦?”
聞言,小十三大手一揮,笑道:“還能怎麽辦,涼拌啊,等本王娶了這個側妃,就讓他住在王爺府的庵堂裏,和其他帶發修行的女子住在一起,反正王爺府夠大,多一個人,多雙筷子嘛。”
“……”蘭侍衛佩服地作輯道:“難得王爺想得這麽通透,末將就在這裏祝福那位姑娘,希望她能潛心向佛,早日看破紅塵吧。”
“說得好,沒錯,就該這樣。”
此時,對麵那艘畫舫已經站好一排排身穿紅衣,手提燈籠,卻扇遮麵的女子,如同選中就能立即和王爺拜堂成親,準備得十分充分。
執事太監拿著點名冊,拿著毛筆,一個個地點著數。
“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怎麽會有八十九個?明明太後圖個喜數,隻邀請了八十八個貴女上船啊?”
小太監疑惑不解地自言自語,剛想重新點名,抬眸卻迎來了太後投來的目光。
“罷了罷了,八十九個就八十九個,要是等會惹怒了太後,就算是有九十個腦袋也不管用。”
戰戰兢兢的小太監清了清嗓子,聲音清亮地喊道:“第一位,龍州刺史的千金,司馬靜姝,芳齡十六,擅長歌舞,古箏,懂七國語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燈籠題詞為——知心。”
聞聲,蘭侍衛遠遠地看去,雖然女子卻扇,看不見容顏,但觀其衣著打扮,秀麗長發,著實配得上她這些才藝。”
太後的目光就在身後,蘭侍衛筆直地站在一旁,樂嗬嗬地呲著牙問道。
“小王爺,你覺得怎麽樣?”
怎知,小十三撓額問道:“方才,那太監是怎麽說的,本王糕點吃多了,有點犯困,全忘記了。”
聞言,蘭侍衛慌慌張張地解釋道:“若是你在響鑼敲響之前,不搖鈴的話,這女子今夜就成你的側妃了。”
“什麽?你不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