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賀丹一聽,立刻坐直了身子,在他坐直了身子之後,一個男子走了進來。
一襲白衣勝雪,風華絕代,一雙猶如星海浩瀚般的眸子微微瞥過在場的人。
“容泉參見陛下。”容泉嗓音清冽,渾身透露出一股令人不敢逼視的強悍之氣,似乎要把人壓製到極致般。
“容大人快請起!”關賀丹如坐針氈,瞬間跳起要去扶容泉。
容泉仍由著關賀丹扶起,目光淡漠的看著關賀丹。
將關賀丹盯得有些心虛,後退幾步表情有些不自然。
“容大人今日怎麽想到來看我?”關賀丹撓了撓頭,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容泉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淡,看不出一絲情緒的變化。
“陛下應該自稱朕,而不是我。”容泉語氣平淡的糾正關賀丹的錯處,見他一直看著自己,微斂眉梢,“陛下不該說出剛剛那番話。”
“你、你都聽到啦?”關賀丹絞著衣袍,抿了抿唇不知道要說什麽。
“聽到了,陛下登基乃是先皇遺詔,不容更改,還望陛下日後不要再說出這種話。”容泉語氣越是平淡,關賀丹便越是心慌,他咬著唇點了點頭,將目光移開。
隻見容泉單膝跪下,伸出修長的手點在關賀丹的額上,“這是這些日子為陛下算的卦,都已解好,陛下親閱。”
一抹柔光自容泉指尖湧現,話音剛落,柔光便消失得一幹二淨,像是從未出現過般。
陳錦年眯了眯眸子看著容泉,兩年前時間,容泉完全變了一個樣,也不知道國師是如何教的。
還記得當年她在天朽閣醒來,閉著眼裝暈,容泉在國師麵前說話磕磕絆絆的,像是一個有些膽小的少年人,當年還是他救的自己來著。
關賀丹坐在一旁微蹙著眉消化著容泉傳過來的訊息,而容泉一聲不吭的站在一旁看著。
“不知道國師可好?”陳錦年看著容泉,兩年前她雖然未有機會看看救她這人長什麽樣,但光是如今看他的氣質便能感受到一二。
容泉意識到陳錦年是在問自己,側過眸來看向陳錦年,越看越覺得不對勁,瞳眸微縮,最後臉色歸於平淡,緩緩說道:“師傅自然安好,公主迴來得晚了些,他原本算你能見到先皇最後一麵的。”
“無緣罷了。”陳錦年笑了笑,國師算得其實很準,若不是旭日峰一事,她確實見得到關辰軒最後一麵。
“公主若是想見見陛下,可以去芷梅園。”容泉話音一起,陳錦年揚眸看了過去,這話是容泉傳音而來的,隻她一人聽得見。
“此事隻有我與師傅知曉,公主是第三人。”容泉不急不慢的解釋道,看到陳錦年眼中的震驚之色,又微微垂下眸。
關賀丹看向一旁低垂著眸的容泉,神情嚴肅了些,“朕認真的看了一遍,還有些不懂的地方想請教容大人。”
“那我等先行告退,陛下保重。”陳錦年說著,帶著身後一行人離去,留下容泉與關賀丹在殿內討論著事關國運的大事。
“走吧,去見見先皇。”陳錦年走出大殿,看著空中飛過的鳥兒,心情複雜。
她沒想到,關辰軒死後竟然將自己安排葬於芷梅園,連關賀丹這個新皇都不知道此事,他準備了多久?
其實他應該知道自己何時會死,才會把一切都安排得這般妥帖,關賀丹的登基,他的後事,各城鎮的布防。
陳錦年讓盛獻策和斬月都迴了欒山書院,而自己和關賀允去了皇陵,她在那不知道裏麵有沒有葬人的陵前站了許久,關賀允跪了許久,兩人都默不作聲,隻是陳錦年看到關賀允泛紅的眼眶時,神情有些落寞。
“這給你,你一個人待會,和他說說話。”陳錦年遞過去一塊仿製天啟門的令牌,如今的關賀允若是沒了這塊令牌,指不定就出不去這皇宮,被人當成刺客殺了。
關賀允沒有客氣,接過手後又繼續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裏頭。
或許關辰軒是曾經寵愛過他這些兒子,但他這一輩子,似乎都用在愛喬指柔,連死都要和喬指柔葬在一起,不惜欺騙天下人。
陳錦年離開皇宮後徑直朝著芷梅園趕去,奇怪的是她來了之後沒人攔她,似乎是早就知道她迴來一般。
踏進芷梅園的那一瞬間,陳錦年感覺好像迴到了兩年前,關辰軒指著一棵梅樹跟自己說,那是他和喬指柔一同栽種的。
陳錦年走到後麵時,赫然看見了喬指柔的墓碑,上邊刻著:關辰軒之妻喬指柔。
而在一旁還刻著一行小字:此生無悔,願你安好。
陳錦年看得出這墓旁邊還有新翻動土的痕跡,一代帝王,葬於芷梅園中,無墳無碑,甚至於她離開之後,再無人迴來祭拜二人。
陳錦年伸手拂去墓碑上的雪,在墓碑側麵,用匕首刻下一行字:喬指柔之夫關辰軒。
風華絕代的兩人終於在這個雪天永遠在一起,陳錦年拿出許多東西擺在前頭,即使她知道並無作用。
“下輩子,好好照顧關瑾惜。”陳錦年撫過墓碑上的刻字,緩緩閉上眼睛,默默的念了幾遍往生咒。
離開時,原本一直在下的雪停了,像是在與陳錦年送別一般。
她走在街上,一時之間有些恍惚,她又沒有家了。
在路過一個小攤子時,陳錦年停下來腳步,賣糖人的老伯一看,連忙拿起上邊的糖人,“公子可要買一個?”
陳錦年目光在上頭停留了許久,遞過去銀兩接過糖人,看著遠方駛來的那輛標誌著欒山書院的馬車。
馬車緩緩停在陳錦年麵前,隻見車簾被人輕輕掀開,露出一隻手,手腕上戴著碧綠玉鐲。
馬車停得穩當,車夫跳下車來將小梯子放下,伸出手扶著掀開車簾的那女子,女子臉色略顯蒼白,整個人看起來有種病態美。
“主子。”女子恭敬行禮。
陳錦年一雙眸子盯著她細看了許久才在記憶中尋到麵前此人的身影。
“夏歆月。”陳錦年語氣平淡的念出她的名字。
比起兩年前,夏歆月要成熟了不少,一襲白衣襯得她身子有些單薄,站在陳錦年麵前時陳錦年發自內心的覺得一陣風吹過去她就倒了。
“是。”夏歆月應了一聲,抬起眸子看向陳錦年,眼中閃過一絲驚豔,記憶中公子看起來與她差不多大,眉眼帶著些笑,看起來十分灑脫,即使隻是記憶中的那幾眼,卻驚豔了她好幾年。
如今的公子,身著著一身絳紫錦衣,與記憶中並無什麽差池,隻是眉間蓄著一股憂愁,讓人不忍。
——
“盛公子在前廳,這幾日正好卓公子在收拾謝府殘局。”
馬車中,夏歆月邊為陳錦年泡茶,邊說著欒山書院這些日子的大小事務。
陳錦年看著記事錄,不得不說,卓玉書將大小事務都處理得很好,記錄也是很詳細的,一目十行,陳錦年時不時問一句,夏歆月便迴一句。
讓陳錦年沒想到的是,原來在關辰軒死前,還聯合欒山書院一同將謝丞相給下了獄,抄了家,許是貼己陳錦年用,抄家一半的物資都撥到了欒山書院。
“察部呢?”陳錦年掃過拔除的察部地點,抿了口茶問道。
“這些年來,盛公子和卓公子無時無刻不在打擊察部,將他們在各城鎮中的窩點全部搗毀,硬生生將他們圈在了三城之內。”夏歆月說著,還從桌下的暗閣中抽出一張地圖展開,指著上邊標紅的地方,上邊赫然寫著察部二字。
隻是比起當年,察部的規模還不如一個小家族來得大。
陳錦年臉上並沒有什麽表情,也沒有什麽變化,似乎察部如何並影響不到她什麽一般,實際上心中卻掀起波濤,關辰軒臨死前還在完成對她的承諾。
當年他親口承諾,會將察部困在三城之內,他做到了,他與欒山書院眾人一同做到了。
陳錦年心中一陣鈍痛,感覺自己唿吸都困難了起來,深吸了一口氣。
“朝暮,他欠了關瑾惜好多,可他不欠我。”陳錦年說出這話時,愧疚席卷著她,她無條件的接受了關辰軒所有的好,因為那是關辰軒欠關瑾惜的,可她忘了,她不是關瑾惜。
“別多想,他自願的,你的變化是個人都看得出來,你隻是給了他一個補償的機會,完成了他的願望。”宋朝暮見陳錦年因關辰軒傷心,不由得輕歎了一聲。
陳錦年沒有再說話,拿著手中的記事錄半晌未動,一直到馬車停住,她才迴過神來下了車。
踏進欒山書院,井然有序的巡邏隊走過,伺候的婢女小廝都低垂著頭朝後走去,看樣子像是去後廚拿飯。
整齊劃一的比劃聲響徹如雷,四十人分布站在各處,手持著劍,看樣子都是擅劍的。
盛獻策與卓玉書坐在前廳正討論著什麽,指著一張地圖上的幾處兩人說得認真,連陳錦年來了都不知道。
陳錦年看過去,各處繪製著紅線的地方之上一目了然,圈圈畫畫的地方也極多。
“這些日子,城中軍隊已盡數派往邊境十城,四大宗門弟子傾巢而出,若是還不能將那些魔修壓迴去,便要請那些個老祖宗出來了。”卓玉書指著天啟門與三清宗兩大宗門所在之處。
“那些魔修我一路見了不少,實力沒那麽強,後麵過來的大都是靈師修為,軍隊訓練度強,排兵布陣再加上顧彥將軍,將他們趕迴去指日可待。”盛獻策點了點頭說道,又拿起一旁的筆在地圖上圈出一個地方,“在此以北十裏埋伏,攻靈犀城,屠城之事若不雪恥,他日定變本加厲。”
一襲白衣勝雪,風華絕代,一雙猶如星海浩瀚般的眸子微微瞥過在場的人。
“容泉參見陛下。”容泉嗓音清冽,渾身透露出一股令人不敢逼視的強悍之氣,似乎要把人壓製到極致般。
“容大人快請起!”關賀丹如坐針氈,瞬間跳起要去扶容泉。
容泉仍由著關賀丹扶起,目光淡漠的看著關賀丹。
將關賀丹盯得有些心虛,後退幾步表情有些不自然。
“容大人今日怎麽想到來看我?”關賀丹撓了撓頭,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容泉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淡,看不出一絲情緒的變化。
“陛下應該自稱朕,而不是我。”容泉語氣平淡的糾正關賀丹的錯處,見他一直看著自己,微斂眉梢,“陛下不該說出剛剛那番話。”
“你、你都聽到啦?”關賀丹絞著衣袍,抿了抿唇不知道要說什麽。
“聽到了,陛下登基乃是先皇遺詔,不容更改,還望陛下日後不要再說出這種話。”容泉語氣越是平淡,關賀丹便越是心慌,他咬著唇點了點頭,將目光移開。
隻見容泉單膝跪下,伸出修長的手點在關賀丹的額上,“這是這些日子為陛下算的卦,都已解好,陛下親閱。”
一抹柔光自容泉指尖湧現,話音剛落,柔光便消失得一幹二淨,像是從未出現過般。
陳錦年眯了眯眸子看著容泉,兩年前時間,容泉完全變了一個樣,也不知道國師是如何教的。
還記得當年她在天朽閣醒來,閉著眼裝暈,容泉在國師麵前說話磕磕絆絆的,像是一個有些膽小的少年人,當年還是他救的自己來著。
關賀丹坐在一旁微蹙著眉消化著容泉傳過來的訊息,而容泉一聲不吭的站在一旁看著。
“不知道國師可好?”陳錦年看著容泉,兩年前她雖然未有機會看看救她這人長什麽樣,但光是如今看他的氣質便能感受到一二。
容泉意識到陳錦年是在問自己,側過眸來看向陳錦年,越看越覺得不對勁,瞳眸微縮,最後臉色歸於平淡,緩緩說道:“師傅自然安好,公主迴來得晚了些,他原本算你能見到先皇最後一麵的。”
“無緣罷了。”陳錦年笑了笑,國師算得其實很準,若不是旭日峰一事,她確實見得到關辰軒最後一麵。
“公主若是想見見陛下,可以去芷梅園。”容泉話音一起,陳錦年揚眸看了過去,這話是容泉傳音而來的,隻她一人聽得見。
“此事隻有我與師傅知曉,公主是第三人。”容泉不急不慢的解釋道,看到陳錦年眼中的震驚之色,又微微垂下眸。
關賀丹看向一旁低垂著眸的容泉,神情嚴肅了些,“朕認真的看了一遍,還有些不懂的地方想請教容大人。”
“那我等先行告退,陛下保重。”陳錦年說著,帶著身後一行人離去,留下容泉與關賀丹在殿內討論著事關國運的大事。
“走吧,去見見先皇。”陳錦年走出大殿,看著空中飛過的鳥兒,心情複雜。
她沒想到,關辰軒死後竟然將自己安排葬於芷梅園,連關賀丹這個新皇都不知道此事,他準備了多久?
其實他應該知道自己何時會死,才會把一切都安排得這般妥帖,關賀丹的登基,他的後事,各城鎮的布防。
陳錦年讓盛獻策和斬月都迴了欒山書院,而自己和關賀允去了皇陵,她在那不知道裏麵有沒有葬人的陵前站了許久,關賀允跪了許久,兩人都默不作聲,隻是陳錦年看到關賀允泛紅的眼眶時,神情有些落寞。
“這給你,你一個人待會,和他說說話。”陳錦年遞過去一塊仿製天啟門的令牌,如今的關賀允若是沒了這塊令牌,指不定就出不去這皇宮,被人當成刺客殺了。
關賀允沒有客氣,接過手後又繼續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裏頭。
或許關辰軒是曾經寵愛過他這些兒子,但他這一輩子,似乎都用在愛喬指柔,連死都要和喬指柔葬在一起,不惜欺騙天下人。
陳錦年離開皇宮後徑直朝著芷梅園趕去,奇怪的是她來了之後沒人攔她,似乎是早就知道她迴來一般。
踏進芷梅園的那一瞬間,陳錦年感覺好像迴到了兩年前,關辰軒指著一棵梅樹跟自己說,那是他和喬指柔一同栽種的。
陳錦年走到後麵時,赫然看見了喬指柔的墓碑,上邊刻著:關辰軒之妻喬指柔。
而在一旁還刻著一行小字:此生無悔,願你安好。
陳錦年看得出這墓旁邊還有新翻動土的痕跡,一代帝王,葬於芷梅園中,無墳無碑,甚至於她離開之後,再無人迴來祭拜二人。
陳錦年伸手拂去墓碑上的雪,在墓碑側麵,用匕首刻下一行字:喬指柔之夫關辰軒。
風華絕代的兩人終於在這個雪天永遠在一起,陳錦年拿出許多東西擺在前頭,即使她知道並無作用。
“下輩子,好好照顧關瑾惜。”陳錦年撫過墓碑上的刻字,緩緩閉上眼睛,默默的念了幾遍往生咒。
離開時,原本一直在下的雪停了,像是在與陳錦年送別一般。
她走在街上,一時之間有些恍惚,她又沒有家了。
在路過一個小攤子時,陳錦年停下來腳步,賣糖人的老伯一看,連忙拿起上邊的糖人,“公子可要買一個?”
陳錦年目光在上頭停留了許久,遞過去銀兩接過糖人,看著遠方駛來的那輛標誌著欒山書院的馬車。
馬車緩緩停在陳錦年麵前,隻見車簾被人輕輕掀開,露出一隻手,手腕上戴著碧綠玉鐲。
馬車停得穩當,車夫跳下車來將小梯子放下,伸出手扶著掀開車簾的那女子,女子臉色略顯蒼白,整個人看起來有種病態美。
“主子。”女子恭敬行禮。
陳錦年一雙眸子盯著她細看了許久才在記憶中尋到麵前此人的身影。
“夏歆月。”陳錦年語氣平淡的念出她的名字。
比起兩年前,夏歆月要成熟了不少,一襲白衣襯得她身子有些單薄,站在陳錦年麵前時陳錦年發自內心的覺得一陣風吹過去她就倒了。
“是。”夏歆月應了一聲,抬起眸子看向陳錦年,眼中閃過一絲驚豔,記憶中公子看起來與她差不多大,眉眼帶著些笑,看起來十分灑脫,即使隻是記憶中的那幾眼,卻驚豔了她好幾年。
如今的公子,身著著一身絳紫錦衣,與記憶中並無什麽差池,隻是眉間蓄著一股憂愁,讓人不忍。
——
“盛公子在前廳,這幾日正好卓公子在收拾謝府殘局。”
馬車中,夏歆月邊為陳錦年泡茶,邊說著欒山書院這些日子的大小事務。
陳錦年看著記事錄,不得不說,卓玉書將大小事務都處理得很好,記錄也是很詳細的,一目十行,陳錦年時不時問一句,夏歆月便迴一句。
讓陳錦年沒想到的是,原來在關辰軒死前,還聯合欒山書院一同將謝丞相給下了獄,抄了家,許是貼己陳錦年用,抄家一半的物資都撥到了欒山書院。
“察部呢?”陳錦年掃過拔除的察部地點,抿了口茶問道。
“這些年來,盛公子和卓公子無時無刻不在打擊察部,將他們在各城鎮中的窩點全部搗毀,硬生生將他們圈在了三城之內。”夏歆月說著,還從桌下的暗閣中抽出一張地圖展開,指著上邊標紅的地方,上邊赫然寫著察部二字。
隻是比起當年,察部的規模還不如一個小家族來得大。
陳錦年臉上並沒有什麽表情,也沒有什麽變化,似乎察部如何並影響不到她什麽一般,實際上心中卻掀起波濤,關辰軒臨死前還在完成對她的承諾。
當年他親口承諾,會將察部困在三城之內,他做到了,他與欒山書院眾人一同做到了。
陳錦年心中一陣鈍痛,感覺自己唿吸都困難了起來,深吸了一口氣。
“朝暮,他欠了關瑾惜好多,可他不欠我。”陳錦年說出這話時,愧疚席卷著她,她無條件的接受了關辰軒所有的好,因為那是關辰軒欠關瑾惜的,可她忘了,她不是關瑾惜。
“別多想,他自願的,你的變化是個人都看得出來,你隻是給了他一個補償的機會,完成了他的願望。”宋朝暮見陳錦年因關辰軒傷心,不由得輕歎了一聲。
陳錦年沒有再說話,拿著手中的記事錄半晌未動,一直到馬車停住,她才迴過神來下了車。
踏進欒山書院,井然有序的巡邏隊走過,伺候的婢女小廝都低垂著頭朝後走去,看樣子像是去後廚拿飯。
整齊劃一的比劃聲響徹如雷,四十人分布站在各處,手持著劍,看樣子都是擅劍的。
盛獻策與卓玉書坐在前廳正討論著什麽,指著一張地圖上的幾處兩人說得認真,連陳錦年來了都不知道。
陳錦年看過去,各處繪製著紅線的地方之上一目了然,圈圈畫畫的地方也極多。
“這些日子,城中軍隊已盡數派往邊境十城,四大宗門弟子傾巢而出,若是還不能將那些魔修壓迴去,便要請那些個老祖宗出來了。”卓玉書指著天啟門與三清宗兩大宗門所在之處。
“那些魔修我一路見了不少,實力沒那麽強,後麵過來的大都是靈師修為,軍隊訓練度強,排兵布陣再加上顧彥將軍,將他們趕迴去指日可待。”盛獻策點了點頭說道,又拿起一旁的筆在地圖上圈出一個地方,“在此以北十裏埋伏,攻靈犀城,屠城之事若不雪恥,他日定變本加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