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見雲初晴似是沒有聽到,林天師又喚了一聲。
“大可不必,父親,孩兒喜歡林沐不假,卻也不用自降身價入他林家。
此外,孩兒還有一言,既然身在魔教,父親也收斂下自己的書生意氣,真要能與教主結成姻親,非是孩兒下嫁,而是我們高攀。”
林天師一時氣結,想反駁卻又無話可說。
“孩兒今日有些疲累,這便要迴花萼相輝樓去了。”
林天師擺擺手,示意她盡管離去。
風中似是有話語傳來,“分明百無一用,隻餘書生意氣,我那個傻母親卻偏愛這一口,還不是寒樓苦守,負心人未至,何苦來哉!”
照顧林天師的四個絕色女子皆是怒發衝冠,林天師卻隻是意興闌珊,終歸還是自己負了那個傻女子。
…
“想不到咱家沐兒也學會了哄女子開心,隻是這方式還是略顯稚嫩,若是與他有些私交的女子便能喚我娘親,那我這魔教主母,怕也就無甚威嚴在了。”
“夫人可要去信責備一二?”
“算了,隨他去吧,少年人總得在外麵吃些虧才念家裏的好。
這次的消息傳出,也能順便敲打下穎瀅那個妮子,格局小不算缺點,但若是對手如此出色,再不求變,就當真沒有機會了。”
“夫人還是對穎瀅多了些耐心。”林教主調笑道。
“總歸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崽,她今日之困局,也與我脫不開關係。”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林教主拍拍夫人的柔荑,開解道。
將差點脫口而出的粗鄙之語咽下,林夫人麵上掛著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說道:“有勞夫君開解。”
夫人未免太過小看我了,林教主心道。夫妻多年,林教主又如何不知,自家夫人露出這副表情,隻意味這一件事,自己的臉上現在寫滿了一個字,危。
後續情節,出於人道主義,暫且不表。
花開兩朵,各表一邊。
此時趕往金陵的馬車上,文秀小和尚還在迴味那日大明寺方丈與自己的談話。
當日講法結束,便有大明寺的師兄相告,方丈請自己前去相見。
到了靜室,最引人注目的非是正慈祥對著自己微笑的目盲方丈,而是方丈身後牆壁上懸掛的兩幅畫作,一為大大的知字,一為廣闊大海的海圖。
文秀又沒出過海,怎知這便是海圖?無他,畫作上端明明白白標有海圖兩個大字。
“六合寺無戒門下文秀,見過慧明方丈。”
說起這位慧明方丈,文秀滿心的敬仰,畢竟自己也是聽著人家的傳說長大的。
口中說著“亂花迷眼,心明則慧。”,手下便戳瞎自己雙眼的大誌向之人,實在不是一個身在凡俗的小和尚所能比擬。
“都是出家之人,不必拘禮,聞道或有先後,地位不分高低。”
“謹遵慧明方丈教誨。”
“坐。”
“謝過方丈。”
“小文秀,莫要緊張,老衲與你師無戒禪師乃是同代之人,雖甚少見麵,但神交已久。到了此處,你便與老衲的徒兒一般無二。”
江湖行騙常見套路,拉關係,套近乎。
文秀更是滿心警惕,就自己師傅那性格,怕是與您是尿不到一個壺裏的。
“方丈如此說,小僧真是寬心了些,來此之前,生怕自己有何失禮之處,令先師蒙羞。”
“輕鬆些便可,老衲今日尋你來也不過話話家常,隨便聊上幾句。”
江湖行騙常見遞進套路,持續降低被害人警惕,方便行騙。
“小僧這便放心了。那敢問方丈,那個傳說可為真?”文秀先是長舒一口氣,隨後有些羞窘的問道。
“這個?”慧明方丈指了指自己的雙眼。
“嗯。”文秀連連點頭。
“或有偏差,但也相去不遠。
不瞞你說,老衲當時極為崇拜東渡傳法的鑒真禪師,鑒真禪師乃是有大毅力之人,六次渡海,直至雙目已盲,方才成功。
而彼時的老衲,年輕氣盛,六根不淨,見到模樣好看的香客,便想多瞧上幾眼,日日都想下山往紅塵中走一遭。
後來,老衲被師傅責備,靜閉思過,不知怎的便生出了戳瞎自己的念頭。一再下定決心,才有了今日的目盲僧人。可惜啊,若是能重走一遭,老衲絕不會再做此選擇。”
這話說完,慧明和尚立馬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化高僧變迴了也要吃喝拉撒,也會捶胸悔恨的普通人。不僅沒了距離感,還平白生出了幾分親切。
果然是老江湖了,文秀腹誹。隨即他極為好奇的問道:“方丈在後悔當年之事?”
“不錯,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戳瞎雙眼隻能證明當時的老衲並未放下,隻是想逃離這滾滾紅塵,後來有了些許體悟,又悔於白白錯過了許多風景。”
“盡見不如不見,人間疾苦太多,見到卻又無力施以援手,亦是苦痛業障。”小和尚有感而發。
“文秀果真是身具慧根之人,佛門昌盛之因,便是帝王想借佛門學說愚弄百姓。佛門講因果,重來世,百姓若崇信此等學說,吃苦受罪成了常態,反而與佛門的初衷相悖。”
“雷霆雨露盡是天恩,若是不如此,佛門怕是須臾便會被滅。”
“所以,如今局麵,隻可小改,不可大變。”
文秀小和尚陡然一驚,清醒過來,差點就被慧明方丈帶進去了。佛門理念,如今與帝王家的利益掛了鉤,便是高僧大德,亦不敢輕易觸碰,稍有不慎便會惹上殺身之禍。
況且,豈有不聞: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動靈魂還難。帝王家的虎須,又有誰人敢掠?
“方丈又何必與小僧說這些,小僧也無力改變這種局麵。”
慧明方丈笑容慈祥,說道:“權當我這老和尚隨意發些牢騷,不必在意,聽過也就過去了。”
說著這種話,怎能讓人不在意?為了掌握主動,還得由自己來掌握話題。
“方丈緣何在身後懸掛了一個知字?”
“這個啊,是為了時刻提醒老衲,要心存畏懼。”
“此話怎講?”文秀滿頭霧水的問道。
“三教中人看重因果,便是因為心有所畏,害怕因自己肆意行事而招來果報。而武夫多半無此顧慮,究其原因,不過是無知者無畏。”
“方丈高見。”
“窮兇極惡的匪徒也是如此,因為無知,所以大膽害人性命,奪人錢財,最後卻難免東市斷頭台走一遭。
照老衲看來,佛門義理,度己及人,從來不是讓百姓去忍饑受餓,求什麽來生福緣,而是要開啟民智;
讓他們知道,我們拜佛,是因先輩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因先輩超越時代的智慧,是因先輩救人苦難的誌向,而絕非是因這土塑泥胎具備什麽超凡脫俗的偉力。
身具佛性,心有所知,則人人皆是佛陀。”
慧明方丈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卻在文秀心中掀起了萬丈波瀾。
“阿彌陀佛,大道之言,振聾發聵,小僧受教。”文秀雙手合十,躬身以示尊敬。
“善。”
…
“最後還有一言,文秀,老衲今日喚你來此,隻因喜你秉性純良,並無他意。若是來日你轉變心意,大明寺願做你直掛雲帆的港灣。”
思緒迴歸現實,文秀撥弄著手中的念珠,喃喃道:“鑒真東渡,直掛雲帆…”
“大可不必,父親,孩兒喜歡林沐不假,卻也不用自降身價入他林家。
此外,孩兒還有一言,既然身在魔教,父親也收斂下自己的書生意氣,真要能與教主結成姻親,非是孩兒下嫁,而是我們高攀。”
林天師一時氣結,想反駁卻又無話可說。
“孩兒今日有些疲累,這便要迴花萼相輝樓去了。”
林天師擺擺手,示意她盡管離去。
風中似是有話語傳來,“分明百無一用,隻餘書生意氣,我那個傻母親卻偏愛這一口,還不是寒樓苦守,負心人未至,何苦來哉!”
照顧林天師的四個絕色女子皆是怒發衝冠,林天師卻隻是意興闌珊,終歸還是自己負了那個傻女子。
…
“想不到咱家沐兒也學會了哄女子開心,隻是這方式還是略顯稚嫩,若是與他有些私交的女子便能喚我娘親,那我這魔教主母,怕也就無甚威嚴在了。”
“夫人可要去信責備一二?”
“算了,隨他去吧,少年人總得在外麵吃些虧才念家裏的好。
這次的消息傳出,也能順便敲打下穎瀅那個妮子,格局小不算缺點,但若是對手如此出色,再不求變,就當真沒有機會了。”
“夫人還是對穎瀅多了些耐心。”林教主調笑道。
“總歸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崽,她今日之困局,也與我脫不開關係。”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林教主拍拍夫人的柔荑,開解道。
將差點脫口而出的粗鄙之語咽下,林夫人麵上掛著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說道:“有勞夫君開解。”
夫人未免太過小看我了,林教主心道。夫妻多年,林教主又如何不知,自家夫人露出這副表情,隻意味這一件事,自己的臉上現在寫滿了一個字,危。
後續情節,出於人道主義,暫且不表。
花開兩朵,各表一邊。
此時趕往金陵的馬車上,文秀小和尚還在迴味那日大明寺方丈與自己的談話。
當日講法結束,便有大明寺的師兄相告,方丈請自己前去相見。
到了靜室,最引人注目的非是正慈祥對著自己微笑的目盲方丈,而是方丈身後牆壁上懸掛的兩幅畫作,一為大大的知字,一為廣闊大海的海圖。
文秀又沒出過海,怎知這便是海圖?無他,畫作上端明明白白標有海圖兩個大字。
“六合寺無戒門下文秀,見過慧明方丈。”
說起這位慧明方丈,文秀滿心的敬仰,畢竟自己也是聽著人家的傳說長大的。
口中說著“亂花迷眼,心明則慧。”,手下便戳瞎自己雙眼的大誌向之人,實在不是一個身在凡俗的小和尚所能比擬。
“都是出家之人,不必拘禮,聞道或有先後,地位不分高低。”
“謹遵慧明方丈教誨。”
“坐。”
“謝過方丈。”
“小文秀,莫要緊張,老衲與你師無戒禪師乃是同代之人,雖甚少見麵,但神交已久。到了此處,你便與老衲的徒兒一般無二。”
江湖行騙常見套路,拉關係,套近乎。
文秀更是滿心警惕,就自己師傅那性格,怕是與您是尿不到一個壺裏的。
“方丈如此說,小僧真是寬心了些,來此之前,生怕自己有何失禮之處,令先師蒙羞。”
“輕鬆些便可,老衲今日尋你來也不過話話家常,隨便聊上幾句。”
江湖行騙常見遞進套路,持續降低被害人警惕,方便行騙。
“小僧這便放心了。那敢問方丈,那個傳說可為真?”文秀先是長舒一口氣,隨後有些羞窘的問道。
“這個?”慧明方丈指了指自己的雙眼。
“嗯。”文秀連連點頭。
“或有偏差,但也相去不遠。
不瞞你說,老衲當時極為崇拜東渡傳法的鑒真禪師,鑒真禪師乃是有大毅力之人,六次渡海,直至雙目已盲,方才成功。
而彼時的老衲,年輕氣盛,六根不淨,見到模樣好看的香客,便想多瞧上幾眼,日日都想下山往紅塵中走一遭。
後來,老衲被師傅責備,靜閉思過,不知怎的便生出了戳瞎自己的念頭。一再下定決心,才有了今日的目盲僧人。可惜啊,若是能重走一遭,老衲絕不會再做此選擇。”
這話說完,慧明和尚立馬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化高僧變迴了也要吃喝拉撒,也會捶胸悔恨的普通人。不僅沒了距離感,還平白生出了幾分親切。
果然是老江湖了,文秀腹誹。隨即他極為好奇的問道:“方丈在後悔當年之事?”
“不錯,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戳瞎雙眼隻能證明當時的老衲並未放下,隻是想逃離這滾滾紅塵,後來有了些許體悟,又悔於白白錯過了許多風景。”
“盡見不如不見,人間疾苦太多,見到卻又無力施以援手,亦是苦痛業障。”小和尚有感而發。
“文秀果真是身具慧根之人,佛門昌盛之因,便是帝王想借佛門學說愚弄百姓。佛門講因果,重來世,百姓若崇信此等學說,吃苦受罪成了常態,反而與佛門的初衷相悖。”
“雷霆雨露盡是天恩,若是不如此,佛門怕是須臾便會被滅。”
“所以,如今局麵,隻可小改,不可大變。”
文秀小和尚陡然一驚,清醒過來,差點就被慧明方丈帶進去了。佛門理念,如今與帝王家的利益掛了鉤,便是高僧大德,亦不敢輕易觸碰,稍有不慎便會惹上殺身之禍。
況且,豈有不聞: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動靈魂還難。帝王家的虎須,又有誰人敢掠?
“方丈又何必與小僧說這些,小僧也無力改變這種局麵。”
慧明方丈笑容慈祥,說道:“權當我這老和尚隨意發些牢騷,不必在意,聽過也就過去了。”
說著這種話,怎能讓人不在意?為了掌握主動,還得由自己來掌握話題。
“方丈緣何在身後懸掛了一個知字?”
“這個啊,是為了時刻提醒老衲,要心存畏懼。”
“此話怎講?”文秀滿頭霧水的問道。
“三教中人看重因果,便是因為心有所畏,害怕因自己肆意行事而招來果報。而武夫多半無此顧慮,究其原因,不過是無知者無畏。”
“方丈高見。”
“窮兇極惡的匪徒也是如此,因為無知,所以大膽害人性命,奪人錢財,最後卻難免東市斷頭台走一遭。
照老衲看來,佛門義理,度己及人,從來不是讓百姓去忍饑受餓,求什麽來生福緣,而是要開啟民智;
讓他們知道,我們拜佛,是因先輩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因先輩超越時代的智慧,是因先輩救人苦難的誌向,而絕非是因這土塑泥胎具備什麽超凡脫俗的偉力。
身具佛性,心有所知,則人人皆是佛陀。”
慧明方丈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卻在文秀心中掀起了萬丈波瀾。
“阿彌陀佛,大道之言,振聾發聵,小僧受教。”文秀雙手合十,躬身以示尊敬。
“善。”
…
“最後還有一言,文秀,老衲今日喚你來此,隻因喜你秉性純良,並無他意。若是來日你轉變心意,大明寺願做你直掛雲帆的港灣。”
思緒迴歸現實,文秀撥弄著手中的念珠,喃喃道:“鑒真東渡,直掛雲帆…”